張俊榮
“三曹”詩文中的政治意識
張俊榮
聯(lián)系東漢末年的社會政治狀況,分析了曹操、曹丕、曹植在他們的詩歌和文章中包含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意圖。關(guān)鍵詞:建安文學;曹操;曹丕;曹植;政治意識
東漢末年,皇權(quán)旁落,戰(zhàn)亂頻仍,群雄割據(jù),民不聊生。但是,這個時期的文壇卻人才輩出,大放異彩,正所謂“世積亂離,風衰俗愿,并志深而筆長,故??鄽庖病保ā段男牡颀垺r序》)。在建安文學“俊才云蒸”“彬彬之盛”當中,曹操、曹丕、曹植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學上都處于領(lǐng)導(dǎo)地位?!叭堋痹娢闹械恼我庾R頗為明顯,他們的諸多作品有著特殊的寫作動機和政治效用。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出身于宦官家庭,“少機警,有權(quán)數(shù),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二十歲舉孝廉,因“能明古學”,被漢文帝任為議郎。黃巾起義時,任騎都尉,參與鎮(zhèn)壓黃巾軍。獻帝初,軍閥董卓專權(quán),欲廢帝自立,他又加入討伐董卓的聯(lián)軍。后來打敗黃巾,收編農(nóng)民起義軍三十多萬,壯大自己實力,成為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一。到了建安元年(公元196),他迎獻帝都許(今河南省許昌東),從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敗了呂布、袁紹、袁術(shù)等敵手,成為中國北方的實際統(tǒng)治者。
曹操由一個既缺乏社會政治資本憑借,又不具備強大軍事實力的小軍閥,最后逐漸剿滅群雄,究其根本在于政治政策所發(fā)揮的作用。他的諸多政治意識在詩文中都有顯露。曹操在《薤露行》中用歷史紀實的筆觸,真實地記述了從靈帝死后到董卓挾持獻帝遷都長安這一特定歷史事變。他懷著激憤的心情,諷刺了何進智慮短淺、優(yōu)柔寡斷,揭露了董卓自專廢立蕩覆漢室等重大歷史罪行,把自己的感情和尊漢排董的政治立場貫注于質(zhì)樸而平實的記述中。建安二年 (公元197)秋九月東征袁術(shù)時,曹操最初的希望是討卓聯(lián)軍能夠像昔日周武王伐紂時與各路諸侯會盟孟津那樣同心協(xié)力,共討董卓興復(fù)漢室,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抖谈栊小穼懹诓懿俚闹心陼r期,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最為關(guān)心的是天下,為自己建立一番功業(yè);其次他關(guān)心士人和朋友,因為在統(tǒng)一天下的過程中,需要依靠許多人的聰明才智,所以他不拘一格地去任用人才;最后關(guān)心的是君王,他已經(jīng)不像前期那樣忠心耿耿,而是將“天子”看作自己統(tǒng)一天下的工具。經(jīng)歷過多次戰(zhàn)爭,曹操發(fā)現(xiàn)以前要為漢朝守江山,要報效君王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爸芄虏?,天下歸心”,他自己要做周公,勵精圖治,任用賢才,統(tǒng)一天下?!蹲尶h自明本志令》是曹操散文的代表作,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出身經(jīng)歷、政治抱負和思想感情。此時曹操大權(quán)獨攬,位極人臣,不可一世,因此引起了非議。有些人認為曹操有篡奪漢室政權(quán)的“不遜之志”,甚至要他讓出兵權(quán)。面對這種外敵未平、內(nèi)部不穩(wěn)的情勢,曹操寫了這篇令文,如實的敘述了自己的歷史功績,表明自己確實沒有篡權(quán)的野心?!霸O(shè)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在志得意滿中,不無自尊自負之意?!耙云浔鴦輳V大,猶能奉事周室”,他以齊桓公、晉文公自比,說明他也會效法前賢侍奉漢室政權(quán),同樣會“以大事小”。曹操出于自身及子孫和國家的安全考慮,斷然拒絕讓出兵權(quán),不愿“慕虛名而處實禍”。這是一位成熟而老練的政治家老謀深算的明智之處。在關(guān)系個人命運和國家安危的原則問題上,沒有半點猶豫和含糊。文章末尾,“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辭”,表示準備要讓出三縣的封地。雖然自己有“蕩平天下”的不朽功績,但封兼四縣的邑土于心不安,因而作出讓縣的政治姿態(tài),以便消除些許輿論壓力。這充分顯示了曹操的練達和靈活的政治手腕。讓縣一文,曹操給人一種謙恭禮讓、充分考慮輿論影響的印象,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二十二年立為太子。二十五年曹操死,繼為丞相及魏王,不久篡漢自立為皇帝,年號黃初,在位7年多。曹丕很有文才,博通群書,愛好文學,努力于著述。他在給王朗的書信里說:“人生有七尺之軀,死為一棺之土。唯有立德?lián)P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編籍?!痹诓懿僦T子中,長子曹昂早死,余者或平庸或年幼,次子曹丕和四子曹植成為曹操的主要繼承人選。在用人方面,曹操主張“唯才是舉”,因此并不專意于立嫡立長的“陳規(guī)”。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因此各自樹立朋黨。文學也成為丕植爭嗣的一件利器,因此兄弟二人的詩文也飽含政治意識。
漢代時期文學地位很低,是宮廷娛樂的附庸。到了曹丕,才把文學事業(yè)的社會價值提升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他指出:“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泵鞔_肯定文學有利于經(jīng)幫治國,具有獨立的社會效益。曹丕的代表性著作《典論·論文》的真正動機并不止于此,其背后隱藏著某些政治目的。曹丕當時處于才華橫溢的建安七子周圍,而這些文人投奔曹操的原因是自以為遇到了明主。但建安七子的不滿和煩躁,使曹丕感到他們的價值取向發(fā)生了偏差。在曹丕立為太子前后,內(nèi)有曹植的奪嫡之爭,外有吳蜀兩國帶來的軍事壓力及社會上的輿論和誹謗,若不消除建安七子的不良因素,勢必影響社會安定。重新確立自己的崇高地位,才是曹丕撰寫《典論·論文》的真正動機。《與吳質(zhì)書》是曹丕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寫給朋友吳質(zhì)的。此文從懷舊出發(fā),一往情深的懷念對方,追憶亡友,這看似平淡的行云流水的文字,其實與當時的爭嗣政治斗爭密不可分?!皞ラL獨懷文抱質(zhì),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仲宣獨自善于辭賦,惜其體弱,不足起其文?!辈茇б源嗽u論向后人顯示其對待文士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曹丕作為繼承大統(tǒng)的重要人選,以此態(tài)度對待作品作者,時下文士自然有知遇之感,讓文士亦能明白文章也有所成。由此推論,曹丕為人處事上也能寬厚待人。曹丕寫有《與吳質(zhì)書》《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等,曹植也有《與吳季重書》,可見吳質(zhì)在丕植兄弟政治斗爭中的重要性。曹丕信中抒發(fā)了與吳質(zhì)交往的情感:“年行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至通夜不暝,志意何時,復(fù)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字里行間,充滿懷舊的真情實感。曹植的書信則是希望吳質(zhì)“為我張目”,赤裸裸地表明其政治意圖。最終曹丕將吳質(zhì)拉向了自己的陣地。吳質(zhì)的倒向標志著曹丕成為文人的人心所向,這是曹丕以文為政的勝利。
曹植(192-232)字子鍵,曹操的第四子。曹植的一生,可以其兄曹丕稱帝的公元220年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植是個貴公子,自稱“生乎亂,長乎軍”。從小隨父征戰(zhàn)四方,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曹植“十余歲,誦讀詩論及辭賦數(shù)十萬言”,并且“言出為論,下筆成章”,很受曹操器重,幾次想立他為太子。他一心想“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立金石之功”。后期曹植因受曹丕、曹睿父子的猜忌和迫害,思想抑郁不安,生活困窘。“十一年中三徙都”,“號則六易,居實三遷,連遇脊土,衣食不繼”(《遷都賦序》)。他名為王侯,實同匹夫。
曹植才高志大,但命運多舛。他有建功立業(yè)的政治理想,但遭遇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激烈的矛盾沖突。這在其詩文中也有表現(xiàn)。他在《與楊祖德書》中說:“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豈徒以翰墨為勛績,辭賦為君子哉!”這段話說明當時的曹植追求的是政治上的事業(yè),規(guī)劃著繼承王位之后在政治上要有一番作為。他的《贈丁儀》寫于曹丕繼王位后不久,其中他安慰丁儀不要因為沒有得到封賞而不安,同時以委婉的語氣發(fā)泄了心中的怨憤不平。“在貴多忘賤,為恩誰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無衣客?”最后愿以忠貞不渝的友情使朋友得到感情上的安慰:“思慕延陵子,寶劍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辈茇Ю^位后,為鞏固自己的政權(quán),極力排除異己,對曹植及其親近的人進行了種種迫害。丁儀兄弟被殺,曹植愛莫能助,極其悲憤,作詩《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當時作者“成為圈牢之養(yǎng)物”,所以只能用比喻手法表達自己政治上失利,友情上的悲憤之情。曹植的《七步詩》是家喻戶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反映的就是骨肉相殘的痛苦之情。萁豆相煎的斗爭是殘酷的,但政治上的風波自古就是血雨腥風,曹氏兄弟也不能幸免。曹丕死后,曹睿繼位。曹植的待遇雖略有改善,但仍不得信任?!肚笞栽嚤怼肪褪钦埱蠡实墼囉米约?,卻不能如愿。他借上表求試的機會,一吐胸中不平之氣。“退念古之受爵祿者,有異于此,皆以功勤濟國,輔主惠民,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辈浑y看出那字里行間隱有一股臣志大而主不用的怨氣,但文筆婉轉(zhuǎn)含蓄,“必乘危躡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顯露出曹植迫切冀望效命立功,不甘虛偽白首的憤慨情緒。文章從天經(jīng)地義的倫理道德出發(fā),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意圖。
自古詩文或被視為雕蟲末技,但是卻與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和思想意圖相關(guān)。在狼煙四起的代權(quán)時期,“三曹”處于時代風潮的浪尖,且兼占建安文學的龍頭,他們的詩文與時代的戰(zhàn)火和政治斗爭密不可分。我們在欣賞“三曹”優(yōu)美文字的同時,也能看到他們在政治風云變化中的軌跡。
[1]趙幼文.曹植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2]李景華.三曹詩文賞析集[M].成都:巴蜀書社,1988.
[3]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shù)原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4]蕭華榮.魏晉南北朝詩話[M].齊魯書社,1986.
I206
A
1673-1999(2012)03-0117-02
張俊榮,蘭州大學(甘肅蘭州730000)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2011-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