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芳,項松林
(1.安徽財貿職業(yè)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法政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西方社會質量理論對我國社會建設的借鑒價值探析
徐小芳1,項松林2
(1.安徽財貿職業(yè)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2.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法政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西方社會質量理論綜合考量了社會發(fā)展的建構性因素、條件性因素與規(guī)范性因素,整全性地揭示了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凝聚、社會包容與社會賦權等因素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凸顯了社會信任、社會團結、社會參與等非經濟因素的功能與價值。在現(xiàn)時代背景下,借鑒西方社會質量理論,有助于推進和諧發(fā)展、內涵式發(fā)展、包容性發(fā)展等理念的生長,有助于全面、深刻地揭示當前我國在社會建設方面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找尋到相應的應對之策。
社會質量理論;和諧社會;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凝聚;社會包容;社會賦權
自黨和政府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來,有關社會建設的理論研討很熱烈,理論成果也頗為豐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諸如這方面的探究更多的還是闡釋性的回答什么是和諧社會以及在新歷史時期為什么要大力加強社會建設,對怎樣進行和諧社會建設、如何評判一個社會是否和諧關注的還很不夠,因而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開拓。這種境況,一方面根源于在我國社會建設才剛剛起步,對其建設規(guī)律與建設道路還需進一步的探索;另一方面源于目前國內關于社會建設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理論體系,尤其是中觀層面的理論架構。鑒于后者,國內有些學者開始意識到,西歐學者提出的“社會質量”概念及其理論范式能為我們展開和諧社會的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分析框架。
一般認為,西方社會質量理論最為突出、最為核心的理念就是從個人與社會、系統(tǒng)世界與生活世界之間的關聯(lián)與互動中、從“社會—經濟安全”、“社會凝聚”、“社會融入”和“社會賦權”四個維度衡量與評估社會的質量。扼要地說:“社會—經濟安全”是從社會為個人提供的“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來考察社會的質量?!敖洕踩敝饕改切┗镜奈镔|經濟條件,如收入安全、勞動力市場安全、食品安全等,“社會安全”主要指那些基本的社會福利,如住房、教育、衛(wèi)生等以及公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與發(fā)展機會?!吧鐣邸笔菑纳鐣?guī)范與社會共識方面來考察社會的質量。在這一維度下,社會質量水平的高低可以從社會信任、其他增進社會團結的價值規(guī)范(如利他主義、寬容、社會連帶)、社會網絡、身份認同等狀況與水平來衡量?!吧鐣谌搿笔菑纳鐣Y構和社會整合方面來考察社會的質量,關切的是社會是否存在社會排斥。在這一維度下,它主要考察人們在就業(yè)和勞動力市場、教育系統(tǒng)和服務、社會保障體系、社區(qū)服務以及政治生活等領域的融入狀況?!吧鐣x權”從個體的能力與尊嚴考量社會的質量,主要關涉的是“制度世界”如何自上而下地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增強和發(fā)展。對于“制度世界”,西方社會質量理論不僅指向公共權力機構,也強調建設公民社會的重要性和發(fā)展非政府組織的必要性,并把它看作是社會賦權的基本途徑。在這一維度下,社會質量指標體系包含民眾獲得政治資訊的容易程度、信息準入性以及參政議政的權利等方面的指標,以及人們參與社會事務的能力,意愿和積極性等內容。[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采眾長、為我所用,自古以來就是學術致思的一個重要方向。本文擬借鑒國內外有關研究成果,具體闡發(fā)西方社會質量理論對我國社會建設的啟迪與借鑒價值。這樣的“問題意識”,一方面是考慮到相比較于當下學界廣泛討論的公民社會理論、社會治理理論、社會福利理論等,社會質量理論有諸多優(yōu)勢與論辯力,它綜合考量了社會發(fā)展的建構性因素、條件性因素與規(guī)范性因素,整全性地揭示了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凝聚、社會包容與社會賦權等因素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影響,凸顯了社會信任、社會團結、社會參與等非經濟因素的功能與價值;另一方面是認為西方社會質量理論與我國黨和政府提出的和諧社會理念有諸多契合性與相通性,值得我們做深入的理論探究與實踐借鑒。
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內涵式發(fā)展、包容性發(fā)展,是當前世界各國的普遍訴求。相比較于國外的發(fā)展理念與發(fā)展模式,我們黨和政府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與鮮明的時代特色。然而,如何實現(xiàn)這一宏偉目標,我們沒有現(xiàn)成的答案,這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加強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索,另一方面應具有寬廣的視野,博采眾長,尤其是西方早先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化國家成功的經驗以及它們對社會發(fā)展的困境與教訓的反思。而新近出現(xiàn)的社會質量理論便屬于這類。
在發(fā)展理念上,西方社會質量理論是對傳統(tǒng)的社會發(fā)展理念積極揚棄與反思的產物,與黨和政府提出的和諧社會理念較為契合。歷史地看,西方社會發(fā)展理論經歷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政治與社會不分的共同體主義到近代極力伸張國家與市民社會相分的個人主義再到當代的社會質量理論對個人與社會、系統(tǒng)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整全性、綜合性的思路視野??梢?,西方社會質量理論在發(fā)展理念上實現(xiàn)了“合—分—合”的遞進式的回歸。而社會質量理論所蘊含的這種“合”理念與我們當下極力倡導的“和”的理念是極為相通的。具體地說:一是兩者都從社會結構的整體出發(fā)來觀照社會的建設與發(fā)展。社會質量理論既反對將社會建設視作經濟建設的“婢女”,亦反對沒有經濟發(fā)展水平支撐的福利國家建設。在這兩點上,我們的和諧社會理念亦然,即一方面依然強調發(fā)展是硬道理,經濟建設的中心地位不容動搖;另一方面我們拓展了對社會結構的認識,即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日益認識到要真正貫徹與落實發(fā)展要為了人民、發(fā)展要服務于人民、發(fā)展讓人民共享,那就需要大力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二是兩者都展示了社會建設的豐富內涵。社會質量理論改變了西方長期以來將社會建設等同于社會保障的做法,提出了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包容、社會團結、社會賦權等四個維度。我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勾勒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治法、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三是兩者都重視非經濟因素、非物質因素的價值與功用。社會質量理論整全性地洞察到社會經濟保障、社會凝聚、社會包容與社會賦權等因素對社會發(fā)展水平的重要影響,凸顯了社會信任、社會凝聚、社會賦權等非經濟因素的功能與價值,從而有機地將社會發(fā)展評價機制中“物”的尺度與“人”的尺度有機統(tǒng)一了。我們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很大程度上也是試圖從GDP主義、“物本主義”中掙脫出來,走向人本主義、走向包容性發(fā)展。簡而言之,諸多的契合性不僅有助于我們樹立和諧發(fā)展、包容發(fā)展、內涵式發(fā)展的理念,而且為我們有效地走出這樣的發(fā)展路徑提供諸多理論支持與啟迪。
在跨入新世紀以來,黨和政府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結構理論做了與時俱進的理論推進,即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因而,當下我們對社會的理解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社會”指的是人類生活的共同體,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諸多方面的統(tǒng)一體;而從相對狹義上說,“社會”是與經濟、政治、文化相并列又相區(qū)別的社會大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從實體意義上經常將其與國家、市場相區(qū)別。同樣,對和諧社會建設的理解也有兩個層次:一是構成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狹義的社會子系統(tǒng)和各要素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交融、彼此協(xié)調、充滿活力的狀態(tài);二是社會子系統(tǒng)本身的均衡、有序與和諧。盡管對社會、對社會建設的理解存在著這樣兩個不同的角度與層次,但無疑它們是緊密關聯(lián)的,是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密切關系。因而,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析出有力的分析框架來解讀與建設這“四位一體”。而在這方面,社會質量理論匠心獨具地從中提煉出四個重要維度——社會—經濟安全、社會凝聚、社會融入、社會賦權,有助于我們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地分析社會發(fā)展,尤其是當下在每一維度下迫切需著力解決的重難點問題。
在“社會—經濟安全”這個維度上,隨著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大力推進,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并在“廣覆蓋、?;尽狈矫嫒〉昧丝上驳某煽儭5?,毋庸諱言,我國的社會保障還仍然處于探索之中,已經建立的社保體系還不完善,主要存在著以下不足:一是全社會的保障意識不強,政府、企業(yè)(單位)和個人都存在社會保障意識薄弱的現(xiàn)象;二是管理多頭化,與社會保障相關的勞動、人事、民政等部門多口管理,制約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康發(fā)展;三是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弱,在保障“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等方面上仍然任重道遠;四是社會保障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財政負擔過重。[2]
在“社會凝聚”這個維度上,總的來說,我國社會政治生態(tài)積極、健康、向上,但也有不足與隱憂,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社會信任危機,其主要表征是:一是各階層之間互信不足,二是民眾與公權力之間互信不足。因而,大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加強政治認同與社會共識,是當前和今后及構建和諧社會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在“社會融入”這個維度上,隨著以人為本、公平正義、共享等價值理念的弘揚與踐行,社會上的邊緣群體、弱勢群體,如農民工、下崗工人、貧困農民等,受到廣泛與持續(xù)關注,相應地這些群體的境況比之前也改善很多。但是,如何從制度與體制上防范“被邊緣”、“被弱勢”,著力克服因社會政策缺失、缺位、錯位而導致的“被邊緣”、“被弱勢”,是新時期需迫切解決的突出問題。
在“社會賦權”這個維度上,我國目前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反映意見的制度性渠道并不多,有時還不暢通,這就導致了大量信訪、群眾事件的出現(xiàn);二是反映意見的非制度性渠道有限,甚至受限制,公民社會與民間組織發(fā)展十分緩慢[3];三是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互動有限,一方面政府冗余的職能無法轉移給社會組織,另一方面社會組織生存的空間有限。
對問題本身的揭示和剖析在一定程度上指示著問題解決的思路與對策,即在“十二五”時期,要充分借鑒社會質量理論所蘊含的豐富意蘊,把社會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升社會經濟保障水平;同時還要重視社會發(fā)展中社會包容、社會信任、社會團結、社會賦權等非物物質因素的功能與價值。具體地說:
首先,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改變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不對等關系,提升社會經濟保障的范圍與水平。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為了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我們在制度安排上基本上奉行的是以經濟建設與經濟政策為中心??陀^地看,這有其合理性,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效。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其局限性和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特別是社會建設嚴重滯后于經濟建設,社會政策屈從于經濟政策。一個和諧的社會不僅需要經濟繁榮,而且需要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體育和社會保障事業(yè)同步發(fā)達。如果只有經濟的增長而沒有社會的同步發(fā)展和進步,必然會產生諸多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發(fā)展的目標也不可能實現(xiàn),還可能導致社會的斷裂,帶來嚴重的后果。當前,我國普遍存在的社會焦慮感突出反映了我們在發(fā)展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滯后。為此,我們要汲取西方福利國家的經驗教訓,牢固樹立福利社會與社會治理的新理念,積極讓社會組織(NPO、NGO)承接政府轉移的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協(xié)同發(fā)展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yè),解除人們的后顧之憂,著力強化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政策的社會保障功能。
其次,要著力糾正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緩和與化解社會矛盾與沖突,增進社會凝聚與社會共識。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種種復雜原因,社會公正方面的矛盾和問題日益凸出和嚴重,不僅表現(xiàn)在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貧富之間收入分配差距存在一些不合理狀況,而且更深層次表現(xiàn)為不同利益群體基本權利和發(fā)展機會方面存在的一些公正缺失情況。社會公正缺失一方面會導致社會認同危機,使社會系統(tǒng)原有的凝聚力和控制力減弱,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威脅;另一方面會使現(xiàn)代化建設的動力機制發(fā)生障礙,有可能導致現(xiàn)代化的停滯與挫折。因而,我們要發(fā)展的辦法去糾正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樹立“共享性增長”的新理念,讓廣大民眾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從而增進社會的認同與共識。
再次,在階層結構與階層關系上,要消除可能存在的社會排斥和階層壁壘,構建“橄欖型”的社會結構。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離不開合理的社會結構,一個高質量的社會,在結構方面應該是“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球狀結構,即社會階層中極富極貧的“兩極”很小而中間階層相當龐大,龐大的中間階級具有對社會貧富分化較強的調節(jié)功能和對社會利益沖突較強的緩沖功能。為此,我們應著力去改變我國的“啞鈴型”的社會結構,消除社會排斥和階層壁壘,壯大中等收入階層,使他們成為社會群體結構的核心,社會穩(wěn)定的中堅。
最后,在社會賦權上,要繼續(xù)深化以人為本的執(zhí)政理念,通過政治體制改革與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尤其是基層民主,從制度上為公民的社會參與“增能”;要通過培育和發(fā)展適合國情與民情的公民社會與民間組織,從組織渠道上為公民的社會參與“增能”。
當然,這四個維度是緊密相關的。比如,若沒有公民與國家、公民與社會組織、國家與社會組織之間的互信與共識,社會賦權就缺乏價值支撐;若沒有社會組織的廣泛積極參與與協(xié)同社會管理,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乃至社會質量就是一句空話;若社會結構失衡甚至存在社會排斥,社會就不可避免地彌散著“焦慮感”、“緊張感”,就不可能有心平氣和的包容與寬容,就不可能有同舟共濟的凝聚與擔當。
[1] Beck,W.,Maesen,L.,Thomése,F(xiàn).,and Walker,A.(ed.).So?cial Quality:A Visionfor Europe[M].The Hague,Netherland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1.
[2] 楊敏.從民生的角度體察社會和諧[J].決策,2005(11).
[3] 林卡.社會質量理論:研究和諧社會建設的新視角[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2).
C91
A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十二五時期的社會建設與社會政策——基于社會質量理論的視角”(2011sk299)
徐小芳(1980-),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