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瑩 盧 堅
(肇慶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肇慶 526020)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有效性探析
梁偉瑩 盧 堅
(肇慶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肇慶 526020)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的活力在于其有效性,但當前成效并不樂觀。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提出差異性互動教學的理念,創(chuàng)新互動教學模式,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有效性;差異性互動
互動教學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突破點,也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主要方法[1]。為此,筆者針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提出差異性互動的理念并以此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期推動互動教學的有效性開展,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
中央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05方案”實施以來,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在積極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的改革,也創(chuàng)建了演講式、參與式、討論式、案例式[2]等教學方式方法。當然,這些教學模式尚有待進一步完善與發(fā)展。下面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課堂互動主體是教師與學生,而學生在參與互動過程中往往難以動起來。
1)學生對課程有偏見。由于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偏見,學生不僅對理論教學不感興趣,而且對互動教學有一種消極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不高,使互動教學難以收到實效。
2)互動教學不能滿足學生需求。雖然有些教師在設計互動教學模式的時候很認真,但也只是從上好課的角度出發(fā),未能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在參與互動過程中并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往往表面上有互動,但也只是被動應付,久而久之,學生對互動教學就失去興趣。
3)互動教學的條件制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一般都是以合班上大課為主,班級規(guī)模過大,學生人數(shù)較多,而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教師即使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不能開展有效互動;況且高校教室的布局基本是不能移動的固定座椅,雖然便于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卻限制了學生上課活動的空間,不利于學生互動[3]。以上這些因素讓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模式出現(xiàn)了互而難動的尷尬局面。
1)互動主體的單一性。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都把教學過程的互動單純地理解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雖然師生互動作為一種動態(tài)性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成為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的過程,教師與學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彼此平等交流情感、體驗,實現(xiàn)教學相長,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單純的師生之間的互動會導致教學過程互動形式上的單一性,突出表現(xiàn)就是缺乏生生互動。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在專業(yè)、年級、性別、家庭背景等自然條件上的差異,是影響互動式教學法實施效果的主要因素[4]。如果把范圍進一步擴大,除了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以外,教師之間的互動、課內(nèi)外互動、校內(nèi)外互動、家庭互動、區(qū)域互動、城鄉(xiāng)互動等多種形式的互動,也是直接影響互動式教學模式實施與運用的重要因素和基本要求。
2)師生互動的不充分性。即使形式單一的師生互動本身也存在著較多問題,使互動教學無法充分地體現(xiàn)其完整性。首先是師生互動的意向單一性。在師生互動教學中,教師基本是互動教學的發(fā)起者,整個教學過程都由教師設計、實施和監(jiān)控,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執(zhí)行,因而在互動中的表現(xiàn)比較消極。由于雙方之間處于不平等地位,久而久之學生就馬虎應付,機械地接受被互動。其次是師生互動的對象相對單一。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優(yōu)生,差生會受到冷落,考慮到教學上的方便、教學進度的順利以及出于對部分學生的偏愛,他們更多選擇優(yōu)生或性格活潑的學生作為互動的對象,因為優(yōu)生容易配合使互動環(huán)節(jié)更易成功,而差生、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在參與互動過程中的質(zhì)量偏低,難以完成教師設計好的互動環(huán)節(jié)[5]。最后是師生互動的手段相對單一。目前師生互動之間主要以語言交流為主,而忽視了多元的互動手段。這種多元的互動手段不僅包括課堂中的語言、行為的交流,還包括了心理暗示,比如眼神交流,以及在課后通過留言、作業(yè)、網(wǎng)絡、電話、短信、信件等方式進行多元化交流。
1)游離教材。教師在設定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之前,應該認真鉆研并分析教材內(nèi)容,盡可能地讓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材內(nèi)容相匹配;即使無法做到完全匹配,但也應有相關的交集或共通性。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所設定的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圍繞教材內(nèi)容展開,或者互動環(huán)節(jié)與教材內(nèi)容根本沒有交集,兩者之間呈現(xiàn)割裂狀態(tài);并且在組織一些材料、數(shù)據(jù)和案例的時候也沒有充分體現(xiàn)教材與大綱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2)游離現(xiàn)實。由于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概述性,即教師在使用過程中,教材中的內(nèi)容、事例不一定完全適用于課堂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互動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要貼近現(xiàn)實,貼近學生生活,用最新發(fā)生的、最具時效性的案例作為互動內(nèi)容,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應用于互動教學的例子往往是泛化的缺乏時效性的,這樣不但不能吸引學生,反而會導致他們對互動教學的冷漠情緒。
3)游離目標。教師在設計和運用互動教學模式時應該根據(jù)教學目標的實際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相應的互動教學內(nèi)容,即互動教學的目標必須非常明確,然后再根據(jù)目標來開展互動教學?,F(xiàn)實中有很多教師為了追求課堂互動的效果,營造新奇、熱鬧、刺激的課堂氣氛,實施互動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有游離教學目標的傾向,看似熱鬧的課堂氣氛,實質(zhì)上無助于學生對問題本質(zhì)的認識與把握。
1)學生對互動教學滿意度較低。很多教師本來有內(nèi)容很豐富的互動素材,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缺乏因時因地因人合理制定的互動教學模式,往往存在把與教學目的無關的教學內(nèi)容塞進互動教學中,或者把幾個互動環(huán)節(jié)簡單堆砌的現(xiàn)象,結果不但不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層次多元性的思考與探究,反而讓學生無動于衷,無所適從,不能很好理解和配合老師互動教學的模式設計與目的要求,最終導致互而難動,學生對互動教學的滿意度評價普遍較低。
2)互動效果難以顯示。由于師生互動的不充分性,傳統(tǒng)模式的互動效果難以顯示。突出之處是學生介入的面與度有限,課程考核效果不盡如人意甚至拉大了極差現(xiàn)象,這都有違教學互動的本意和初衷,甚至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不利于互動教學的深入開展[6]。
3)教師自信心不足。由于互動教學模式開展的時間不長,教學實踐經(jīng)驗不足,多數(shù)教師尚難理性決定哪些是科學并行之有效的模式,哪些是“唯互動而互動”的形式而加以摒棄或改進;特別是一些年輕教師,雖然勇于嘗試各種不同的互動教學模式,也積累了豐富的互動素材,但是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心與毅力,一旦互動模式在開展過程中受阻,比如學生反應不夠熱烈等,教師的熱情與信心就會受到打擊并產(chǎn)生挫敗感,進而對已經(jīng)開展過的互動模式輕易地拋棄,改而尋求新的模式。教師自信心的不足,極大程度地阻礙或制約了互動教學模式的深入探索與發(fā)展。
1)概念理解的偏頗導致模式選擇的單元性?;颖緫嵌嘣模粌H包括教師與學生主體之間,還牽涉到師生以外的其他主客體之間的互動。但由于不少教師限于師生互動的范疇理解的片面性,從而影響并制約了多元式、多角度、全方位選擇模式的確定與應用。
2)行為選擇的短期性無法促進有效模式的形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往往很難搞清楚什么樣的互動是好的、行之有效的,并形成一種較為固定的模式而堅持下去;而是隨意性較大,不善揚長避短,結果必然流于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互動教學的素材和嘗試模式,這些素材和模式必須經(jīng)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科學分析,形成理性認識,方能形成有價值理念支持的良好互動模式。
3)評價機制的缺失而無法推動互動教學持久深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7]。受傳統(tǒng)評價模式的限制,教師的教學評價往往以學生的評價或?qū)W生個人成績的好壞變化等作為標準,不盡全面和科學。有時,學生的肯定只是滿足于獵奇或一孔之見;有時學生個人成績提升了,但作為集體的反差卻加大了。此時,作為教師若不掌握科學評價標準和機制,則很難科學理性地判斷互動模式的好與壞。如此,教師個人很難自我判斷教學方法的優(yōu)劣并做到優(yōu)勝劣汰;而作為教師集體也很難通過良好的褒貶機制引導大家達成共識,集思廣益,齊心合力推動互動教學的持久、深入、創(chuàng)新發(fā)展。
1)創(chuàng)建差異性互動教學模式。如何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認真思考與探索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必須引入差異性理論來指導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創(chuàng)建差異性互動教學模式。所謂差異性互動,就是通過互動各方的差別位移啟迪對方、聯(lián)動整體,以提高總體認識和行為水準的教學方式,尤其是極差理論的引入和應用。如同水源落差原理和現(xiàn)象一樣,有落差才能流動,落差越大,流動越快,動率越高。差異性互動教學主要包括主體差異、客體差異、主客體聯(lián)動三個方面。
2)差異性互動教學中的主體差異。差異性互動首先是主體的差異,主體差異是差異性互動的基礎和關鍵,其中師生互動首當其沖;此外還應包括生生互動、師師互動等。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在學歷、職稱、年齡、經(jīng)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主體的差異性對互動教學的設計、引導與實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另一重要主體,在專業(yè)、年級、性別、家庭背景等自然條件上的差異,也會影響互動式教學法實施的過程和效果。
3)差異性互動教學中的客體差異。差異性互動的客體包括與差異性互動相關的一切非主體因素??腕w差異是差異性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差異性互動的主體必須借助客體的力量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客體差異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范疇。然而,客體差異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或者淡化,致使互動過程中的效果大打折扣,故有必要對此進行研究。
首先,教學大綱、教材版本、教學計劃與付諸實踐的差異。教學大綱、教材版本、教學計劃是教學的基本文件,具有較強的嚴肅性與共性,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其基本教學文件是國家主持制定、全國統(tǒng)一使用的,權威性顯而易見。但作為一線教師,在貫徹體現(xiàn)上述教學文件精神,實施教學實踐過程中,還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具體化[8]。這種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差異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處理好其中的關系。如果輕此重彼甚至顧此失彼地組織運用于互動,要么偏離教學文件要求使互動缺失依據(jù);要么是空泛無物唯動而動,而這又絕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目的和初衷。只有恰到好處地認識把握和處理好兩者的落差關系,才能使互動教學有根有據(jù)有效果。
其次,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互差。俗語說,一樣的劇本,演出不一樣的精彩,教學同理。不一樣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演繹同樣的教學目的要求,需要彼此間差異性的協(xié)調(diào)與應用。由于教師個人知識、閱歷、經(jīng)歷、風格、藝術不盡相同,演繹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的形式、方法、手段也不盡一樣;或者不同的內(nèi)容用同一樣的形式、方法、手段演繹,其結果卻千差萬別。互動教學的目的在于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所以差異性互動的客體范疇研究內(nèi)容之一,就是把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之間的差異性因素整合為有機統(tǒng)一的教學資源用于互動教學之中,有效地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質(zhì)與水平。
最后,互動教學模式物質(zhì)載體的位差。一定的教學模式由相應的物質(zhì)載體予以保障和支持,其所包含的教學內(nèi)涵才能如愿以償?shù)伢w現(xiàn)出來[9]。例如,教學互動的場所可以在課內(nèi)或課外,可以在校內(nèi)或校外,可以在固定的教育實踐基地或隨機的社會場所,而它們之間的條件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必須加強互動模式的物質(zhì)載體、環(huán)境氛圍的研究與應用,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中內(nèi)容與形式的辯證統(tǒng)一。
4)差異性互動教學中的主客體聯(lián)動。若使差異性互動形成行之有效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還需讓差異性互動中的主體差異與客體差異有機交互地聯(lián)動起來,發(fā)揮彼此之間的優(yōu)勢,相得益彰,才能使教學互動具有實效,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否則,互動還是有名無實,難以收到預期效果。
只有正確把握并處理好差異性互動基本內(nèi)涵的三個方面及其相互關系,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才能真正成為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的有力杠桿與有效形式。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的深入發(fā)展需要相應的理性指導,才能有效改變目前教學中互而難動、形式單一、內(nèi)容失調(diào)、效果欠佳的被動局面,不斷提高互動教學的有效性[10]。引入差異性理論指導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其實踐,應是一種可行性探索。特別是在高職院校,共性之下(必要性)還是有自身個性需求的。高職院校的互動主體與客體和普通院校相比,無疑存在著更明顯的差異,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用心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豐富的教學資源,促進互動教學模式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顯。
[1] 趙國龍,朱明.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互動”范疇[J].教育探索,2008(4):47-48.
[2] 張淑香,蔡靜,朱暉.高等學校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的探索[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258-260.
[3] 徐文萍.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3):16-20.
[4] 袁本文,范丹卉.主體差異性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效果的影響[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 (5):84-88.
[5] 黃家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互動”教學法探析[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9):213-219.
[6] 王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教學模式探索[J].安康學院學報,2010(8):102-104.
[7] 李博豪.“05方案”實施以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綜述[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5):54-57.
[8] 郭華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與實踐教學[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02-104.
[9] 陳平,嚴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07-109.
[10] 袁芳.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體的建構[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3):61-63.
Explor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NG Wei-ying LU Jian
(Zhaoqing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Zhaoqing 526020,China)
The vitality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es in its validity,but the current teaching result is not so good.Based on the problems and the cause analysis in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iverse interactive teaching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sul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interactive teaching;validity;diverse interaction
book=132,ebook=132
G 711
A
1672-2434(2012)03-0054-04
2012-04-09
梁偉瑩(1983-),女,助教,從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