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清,李 營
(1.大連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遼寧大連116622;2.大連市甘井子區(qū)華北小學,遼寧大連116000)
教育懲罰的內(nèi)涵及實施原則
徐 清1,李 營2*
(1.大連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遼寧大連116622;2.大連市甘井子區(qū)華北小學,遼寧大連116000)
教育者在對犯錯學生進行懲罰時,應慎重考慮,多方權(quán)衡,不能輕易地下結(jié)論,應在了解教育懲罰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則對犯錯學生實施教育懲罰。
教育懲罰;內(nèi)涵;實施原則
《教育百科辭典》指出: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品行進行否定的一種方式。一般有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勒令退學及開除學籍等形式?!保?]李誠忠主編的《教育詞典》將懲罰界定為“對學生思想行為給予否定性的評價,使學生受到警惕。其教育作用是使學生認識某些思想行為的錯誤,并促使其找到錯誤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薄罢_的運用懲罰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但是懲罰不是‘報復’,決不應使學生在精神上受到侮辱,在肉體上受到痛苦,在物質(zhì)上受到損失(不適當?shù)馁r款等)。懲罰方式分輕重兩類,較輕的有批評、譴責、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保?]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懲罰是教育者為了讓犯錯學生矯正錯誤行為,在不違背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基礎(chǔ)上,對犯錯學生進行的一種特殊教育方式。
教育懲罰是基于懲罰引出的一個概念,其背景是教育,所以教育懲罰不僅要具有懲罰本身的各種性質(zhì),還應具有教育性。教育懲罰的涵義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教育懲罰是包含于懲罰這一概念中的,但“教育”一詞卻賦予懲罰教育性,為其設定了特殊的情境;第二,教育懲罰針對的是學生的錯誤行為;第三,教育懲罰會讓學生產(chǎn)生消極的情感體驗;第四,教育懲罰是動態(tài)的,長久的。因此,我們可以將教育懲罰的內(nèi)涵界定為:教育者針對受教育者的錯誤行為或違規(guī)行為,通過某種方式,使其受到警示,以達到對錯誤行為的矯正,以促進受教育者身心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一種動態(tài)的教育方法。
1.教育性原則
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根本目的就是要教育人、塑造人。因此,教育懲罰必須出于教育人的目的并遵循一定的教育性限度。實施教育懲罰是為了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管理秩序,所以高校教育者一定要清楚認識到教育懲罰針對的是學生的過錯行為,而不是學生本身,任何出自于發(fā)泄個人情緒,對學生權(quán)利造成損害的行為都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懲罰。
2.“三公”性原則
教育懲罰要想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公平、公正、公開也是其根本保證。這也意味著教育者在實施教育懲罰時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即“三公”性原則。只有教育者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學生才能對其心服口服,教育懲罰的威懾力才能得到更好展現(xiàn)。若教育者對某一犯錯學生心存偏袒,就會讓其他同學喪失對規(guī)則的信任,而且教育者的這種行為也會縱容犯錯學生的錯誤行為,使其產(chǎn)生僥幸心理。因此教育者在實施教育懲罰時,應該向犯錯誤學生和其他學生說明違規(guī)事實,并說明懲罰的依據(jù)及其理由,公平、公正、公開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愛。
3.“二合”性原則
教育懲罰的“二合”性原則要求教育者要合法、合理的實施教育懲罰。所謂合法與合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教育懲罰主體的“二合”性。在實施教育懲罰前要明確誰擁有懲罰的權(quán)利,這種權(quán)利有多大,懲罰應以校方的名義作出,而不能以個人的名義作出。
教育懲罰依據(jù)的“二合”性。即懲罰所依據(jù)的事實、證據(jù)要真實充分、全面,符合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所規(guī)定的懲罰條件、種類和程度。因此,教育者必須依據(jù)成規(guī)來懲罰犯錯誤的學生,這種成規(guī)有三種來源,即班規(guī)和校規(guī)、教育部門規(guī)章、國家法規(guī)。
教育懲罰目的的“二合”性。教育者要明確懲罰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而是為了維護學校教育教學正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育懲罰對象的“二合”性。教育懲罰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其所指向的對象應是學生所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學生的個人身心。
4.“二適”性原則
教育者在實施教育懲罰時還要遵循“二適”性原則,即適時性和適度性,適時性包含兩層含義,及時實施教育懲罰和延時實施教育懲罰。
夸美紐斯所持的及時性原則認為當學生的錯誤行為出現(xiàn)時,教育者應當下就對該學生實施教育懲罰,這能夠很好地當場制止學生的錯誤行為。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當人犯錯誤時,人的內(nèi)心就會產(chǎn)生一種準備受懲罰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的存在,往往是實施教育懲罰的最佳時機,此時犯錯學生明白的道理通常會終身難忘,及時實施教育懲罰易使學生理解并認可學校及教師所期望的行為。
洛克關(guān)于教育懲罰則主張適當延時性原則,反對立刻對犯錯誤學生實施教育懲罰。他認為在過失與懲罰之間應留有適當?shù)臅r間間隔,有利于犯錯學生更好地反思其錯誤行為,也有利于避免教育者感情用事,草率做出決定。當然在錯誤行為與懲罰之間的時間間隔也不能太長,這個時間間隔就需要教育者巧妙掌握好。及時實施教育懲罰,還是延時實施教育懲罰,“這要看環(huán)境、時間、個人和集體的特點,要看執(zhí)行者的才能和修養(yǎng),要看最近期間要達到的目的,要看全部的情勢如何而定。[3]”。當學生犯錯誤時,對其實施的教育懲罰過輕或者過重都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者是采用較輕的還是較為嚴厲的教育懲罰手段,主要看所使用的教育懲罰能否真正達到觸動和改造學生心靈并使他產(chǎn)生羞愧感,從而放棄錯誤行為。
5.藝術(shù)性原則
教育懲罰是善意的,講究藝術(shù)性的,是以教育為目的,是事先有規(guī)則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教育者可以簡單地依據(jù)規(guī)則,程序化地按同一模式,使用單一的手段來懲罰所有出現(xiàn)類似過錯行為的學生。因此,教育者在實施教育懲罰時要講究一定的藝術(shù)性。
首先,教育懲罰要因人而異。教育懲罰的實施必須以學生的個性、年齡、性別特點為依據(jù),因人而施,使教育懲罰更具有人性化。其次教育懲罰的方式和手段要多樣化。教育懲罰是整個教育方法體系的一部分,要與說服、表揚、獎勵等方式相結(jié)合來使用。說服教育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犯錯學生認清錯誤的性質(zhì)、嚴重程度以及將要帶來的危害。表揚與獎勵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信心,激勵學生進步。但過分的表揚與獎勵則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而表揚和獎勵與教育懲罰相結(jié)合更有利于學生的進步。最后,教育懲罰要進行追蹤和反饋。教育懲罰的最終目的是維護學校教育教學正常秩序,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不能簡單的一罰了事,有必要進行教育懲罰后的追蹤與反饋,這樣既彰顯了教師對學生一如既往的關(guān)愛,又便于教師適時調(diào)整懲罰的力度和方向。
總之,作為一種在心理學和教育學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教育懲罰手段,沒有一種方法是適用于全部學生的,當正面教育達不到預期教育效果時,教育者要堅定而恰當?shù)剡\用懲罰這一教育手段,只要教育者切實地為學生的學習和健康發(fā)展著想,從實際出發(fā),科學合理地使用教育懲罰,就一定會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育懲罰的積極作用。
[1]張念宏.教育百科辭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8:57.
[2]李誠忠.教育詞典[M].黑龍江:黑龍江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89:41.
[3]馬卡連柯.馬卡連柯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85.
[責任編輯:閱文]
On Connotation and Implementing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Punishment
XU Qing1,LI Ying2
(1.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2.Huabei Primary School of Ganjingzi District,Dalian 116000,China)
When punishing students who made mistakes,educators should think twice and should not jump to a conclusion.Educators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educational principles and give students educational punishment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punishment connotation.
educational punishment;connotation;implementing principle
book=2012,ebook=4
G441
A
1008-388X(2012)02-0074-02
2012-03-01
徐清(1987-)女,遼寧撫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