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及對策研究

2012-08-15 00:45:44蔡軍花吳偉華
關鍵詞:流動人口流動犯罪

蔡軍花,吳偉華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 法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法學研究

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及對策研究

蔡軍花,吳偉華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 法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1)

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一直是現(xiàn)代社會中一個備受大家關注的社會問題,隨著我國流動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國日益突出。這種狀況不僅影響單個家庭的幸福穩(wěn)定,還會對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造成極大的損害。要實現(xiàn)對流動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預防和控制,有必要加強對流動未成年人的服務、關愛、管理和完善訴訟程序。要加強流動未成年人權利的保護,需引入適當?shù)亩喾缴鐣黧w的參與,從社會防治和程序保護、教育幫扶等方面展開工作,探索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幫教模式,將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規(guī)范化、法律化。

流動未成年人犯罪;控制犯罪;預防犯罪

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是我們社會中存在的一群特殊的而且在某些方面又處于弱勢的群體。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中往往有著和非流動未成年人截然不同的境遇。他們多數(shù)面臨著更大的生活壓力,缺少來自家庭更多的關愛,在很多方面被社會忽視。在這種境遇下,他們中有相當部分人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給他們自己、給他們的家庭、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我們必須對流動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現(xiàn)狀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深入了解導致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預防、控制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目的。

一、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分析

流動人口中的和非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在違法犯罪的特征上擁有共性,但是由于所處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他們在違法犯罪中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近年來越來越多呈現(xiàn)出以下特征:

(一)犯罪數(shù)量占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在過去,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數(shù)中非流動人口是占了絕對多數(shù),流動未成年人犯罪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隨著我國流動人口的不斷增加,尤其是近幾年“90后”流動人口的成長,他們中很大一部分基本都離開自己的居住地,或隨父母在外打工,或自己在外地獨自謀生,甚或由于家庭矛盾離家出走。由于來自社會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影響,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缺乏基本的管束和生活保障,致使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比如某基層人民法院2010年共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51件,涉案未成年人192人,人數(shù)比上一年增長13.16%。其中,外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shù)占全年審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比例高達76.16%。因此,在流動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qū),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是非常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二)侵財犯罪和暴力犯罪為主要的傳統(tǒng)犯罪類型

從未成年人犯罪的類型看多集中于以下這些犯罪類型,包括盜竊、搶劫、聚眾斗毆等違法犯罪行為,其中盜竊犯罪和搶劫犯罪占了很大比例。這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流動未成年人求財?shù)挠容^強的特點,與其所處的社會經(jīng)濟狀況是密不可分的。流動未成年人在生活的經(jīng)濟來源上往往很不穩(wěn)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他們自己缺乏正當?shù)闹\生技能,受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養(yǎng)成了懶惰、怕苦又貪圖享樂的習慣。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需求,他們寧愿鋌而走險進行盜竊,甚至實施搶奪、搶劫。再有,聚眾斗毆、傷害案件也比較突出。這些都屬于未成年人傳統(tǒng)的犯罪類型,就流動未成年人而言,他們在實施違法犯罪時自我防護的意識更強,也往往更容易偏激,所以人身傷害的案件也為數(shù)不少,其社會危害性是不可小視的。

(三)參與新型犯罪的數(shù)量和種類有擴大的跡象

在傳統(tǒng)犯罪類型之外,我們還必須看到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參與新型犯罪及其他惡性犯罪的比例有擴大的趨勢。比如毒品犯罪、網(wǎng)絡犯罪等。在這類犯罪中流動未成年人參與毒品犯罪的案件尤其值得特別注意。這些人往往被毒品犯罪集團所利用,因吸食毒品而逐步滑入犯罪的深淵。他們或直接參與毒品的販賣,或為籌集毒資而鋌而走險。這些犯罪類型不同于傳統(tǒng)的未成年人犯罪,他們的社會危害性往往更容易被人們忽視,但是給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帶來的負面影響卻是絕對不容忽略的。

(四)犯罪組織更嚴密,趨向團伙化

由于流動未成年人多為社會閑散人員,他們在社會交往中往往更傾向于拉幫結伙,以這樣的方式來增強他們個體所不能達到的力量。團伙犯罪比個體單獨犯罪的惡性更大,他們多數(shù)組織比較嚴密,分工明確。有些流動未成年人被成年的犯罪行為人所利用,甚至有些犯罪團伙有向著黑社會組織犯罪發(fā)展的傾向。和一般未成年人相比,流動未成年人更容易參與這樣的犯罪團伙,他們往往通過這樣的方式尋求歸屬感,因此就更容易受到團伙的控制。

(五)犯罪的手段成人化,暴力犯罪、智能化犯罪有增長的趨勢

隨著現(xiàn)代信息傳播途徑的發(fā)展和傳播速度的加快,近些年來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有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的趨勢。較之過去,他們的犯罪方法呈現(xiàn)出更加隱蔽、暴力、反偵察、逃避打擊的能力明顯增強的特點。流動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犯罪也同樣呈現(xiàn)出這樣的特征。他們作案,特別是在一些大案、要案中,如盜竊、搶劫機動車,往往事先有預謀,組織分工明確。而且往往在實施犯罪后盡可能銷毀現(xiàn)場證據(jù),以逃避打擊。一些未成年人犯罪還充分利用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手段、交通工具、電子設備甚至槍支彈藥進行作案。在實施侵財犯罪時,往往不計后果,動輒就對被害人實施殺害。一些年僅十五六歲的未成年人竟然成為類似暴力犯罪中的主犯。流動未成年人由于求財欲望和自我防衛(wèi)的欲望較之一般未成年人更強,所以他們在實施同類的犯罪時暴力的傾向也就更強。再者,由于社會就業(yè)壓力的增加,一些曾經(jīng)接受過中等教育的未成年人淪為失業(yè)人員,他們參與智能型犯罪的可能性更大。從近些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類型來看,外來未成年人參與網(wǎng)絡犯罪、詐騙犯罪的情況也有所增加。因此,對外來未成年人加強就業(yè)指導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既有傳統(tǒng)的我們認識到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又有其特有的原因。導致其違法犯罪的既有主觀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觀方面的原因。綜合起來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一)主體原因

由于流動未成年人很多過早地進入社會,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已經(jīng)很成熟,能夠左右自己的各種行為。外界的刺激更容易使他們情緒偏激,行為極端,進行違法犯罪的可能性更大。未成年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如果教育及時,方法得當,他們回歸社會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成年人罪犯。對于流動未成年人而言,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并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思想、心理教育和生活技能的培訓,就能夠實現(xiàn)對他們違法犯罪進行控制、預防的目標。

(二)家庭原因

與非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相比,外來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中的家庭因素更多地體現(xiàn)為家庭教育的缺失、管束的缺乏。流動未成年人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獨自離開家鄉(xiāng),到外地打工謀生。這些未成年人他們過早地承擔起個人甚至整個家庭的經(jīng)濟重擔,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父母。獨自在外地,沒人能夠對他們起到監(jiān)護的職責,由于缺乏管束,他們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二是跟隨常年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很小就離開家鄉(xiāng)在外地生活就學。這類未成年人雖然生長在父母身邊,但是由于父母過多地忙于生計,也有相當一部分疏于管教。他們往往學業(yè)較差,逃學、厭學的情況比較多。由于常年生活在城市底層,又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護,受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較多,所以也容易誤入歧途。三是由于多種原因脫離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而流落在外。這部分未成年人有些是由于家庭矛盾而負氣離家出走,有些是由于被犯罪分子拐帶而脫離了父母的監(jiān)護,甚至有些是在其父母的同意下被一些違法人員帶走進而從事違法的活動。2011年1月26日中國社科院學者于建嶸教授發(fā)布了“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一時間行乞和流浪的少年兒童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有流浪少年兒童150萬人左右,但每年只有15萬人能夠得到救助。沒有得到救助的流浪少年兒童犯罪率持續(xù)上升。他們理應得到更多的社會關愛,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流浪未成年人進行法律救助的規(guī)范。這些未成年人由于受到過傷害,心理往往會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違法犯罪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三)教育原因

流動未成年人失學的比例要高于其他青少年。他們很多由于家庭的原因或因經(jīng)濟的原因而被迫失學。這就導致他們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更容易走上歧途。況且在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中還是主要以應試為主要目標。雖然國家提倡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很多年了,但是由于各種考核的機制還都是唯成績論,所以教育中嚴重缺失責任教育、道德教育、關愛教育、法律教育。這些我們不妨把它們統(tǒng)稱為人格教育。在教育的觀念上、教育體制上只注重智育教育。責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缺失對于還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期的未成年人來說,不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關愛教育的缺失則使未成年人缺乏對他人的信任、對生活的熱愛。而法律教育的形式化,致使很多未成年人沒有法律的觀念,不能用法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也致使法律教育沒能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所以改變教育觀念,增加對未成年人的人格教育,使他們首先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四)社會原因

在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不良因素。這些不良因素對于未成年人的行為和思想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首先,社會中存在的金錢至上、權錢交易、奢侈攀比等不良風氣對未成年人有很大的腐蝕性,尤其是對那些外來流動的未成年人。由于經(jīng)濟方面的拮據(jù)和身處環(huán)境的物質(zhì)誘惑,也很容易使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從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類型中可見一斑,其中多數(shù)為盜竊、搶劫犯罪,他們犯罪的非法所得一般會很快被揮霍一空,之后繼續(xù)實施新的犯罪以滿足自己的經(jīng)濟需要。其次,由于文化市場管理失范,精神垃圾嚴重毒害未成年人的心靈。尤其是網(wǎng)絡管理的不到位,致使互聯(lián)網(wǎng)成了引發(fā)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重要原因。流動未成年人很多無所事事,整天混跡于網(wǎng)吧。在目前網(wǎng)絡管理混亂的局面下,他們更容易沉迷網(wǎng)絡,并受到其中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響。

(五)法律原因

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完善是造成未成年人保護難以實際落實的重要因素。雖然我國有明確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但是在實踐中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的行為,對未成年人不認真履行監(jiān)護的行為卻屢見不鮮,比如強迫未成年人乞討、虐待未成年人等現(xiàn)象比比皆是。這些受害未成年人多為流動人口,他們處于社會的邊緣底層,可以說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這些現(xiàn)象導致未成年人身心方面都受到傷害,很容易使他們變得極端,以致形成反社會人格,從而步入違法犯罪的深淵。所以,只有完善現(xiàn)行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規(guī)范,明確不同主體的責任,才能讓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尤其是流動未成年人的保護不成為一紙空文,從法律層面實現(xiàn)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預防。

三、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對策研究

要達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一目標,必須結合我國目前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現(xiàn)狀,有針對性地展開防治、教育、保護及挽救工程。為此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完善對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的保護和服務管理措施是減少和預防這類人群犯罪的主要手段

造成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攀升的原因是多重的,因此要實現(xiàn)對這類人群犯罪的預防,我們需要結合他們犯罪的成因,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

1.強化家庭教育在流動未成年人教育中的地位,實現(xiàn)家庭教育在社區(qū)的延伸,建立以家庭為基礎的社區(qū)和家庭的聯(lián)動。通過前面對流動未成年人來源的分析不難看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他們走向違法犯罪的重要因素。為此,針對社會上存在的“生而不養(yǎng)、養(yǎng)而不教、教而不當”問題需要通過立法和基層社會組織的介入加以解決。首先,用法律的手段強化監(jiān)護主體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責任和義務。對那些有能力對未成年人進行監(jiān)護而怠于履行自己責任的監(jiān)護人,有必要通過法律手段予以制裁。其次,引入基層社會組織,把家庭教育的外延適當延伸。防止少年違法犯罪,應以社區(qū)預防為基礎,正規(guī)的社會管制機構為輔,利用社區(qū)組織和志愿服務人員對未成年人進行常規(guī)教育、特殊教育,有利于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從而避免誤入歧途。

2.立足學校教育,結合家庭和社區(qū)的力量,切實加強對未成年人的責任教育、關愛教育、品格教育、法律教育、心理教育。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的過程其實是其社會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包括對未成年人智力的開發(fā),更應當包括對他們在人格上的培養(yǎng)。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學校教育中把責任、關愛、品格、心理、法律教育也納入教育的范圍,而且應當把這些目標作為教育評價中的重要指標。當然,這不單單是學校的責任,還應當將家庭和社區(qū)組織也納入這一體系。

3.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建構純凈健康的文化市場,給未成年人提供有利于其身心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中存在的不良文化的影響一直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外來因素,也是多年來一直困擾、阻礙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社會毒瘤。特別是通過網(wǎng)絡傳播的信息魚龍混雜,使得未成年人很容易就接觸到暴力、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為此,加強網(wǎng)絡、出版市場、廣播影視市場、游戲娛樂市場的監(jiān)督管理,促進影視、網(wǎng)絡游戲分級制度的建立是當務之急。

(二)健全司法制度是實現(xiàn)對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控制的必要措施

應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體系,保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的合法權利,并給予法律上的特殊關愛。

1.完善我國現(xiàn)行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程序法?!堵?lián)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guī)則》指出:“少年司法應視為是在對所有少年實行社會正義的全面范圍內(nèi)的各國發(fā)展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還應視為有助于保護青少年和維護社會的安寧秩序?!币虼?,制訂并確立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為目的的少年司法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國目前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規(guī)范主要散見于不同的法律和司法解釋中。這些法律規(guī)范對指導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實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不足也是顯見的。主要缺陷包括:一是有關規(guī)定過于原則,面對實踐中的問題適用上有困難。比如《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guī)定》第11條規(guī)定:訊問犯罪的未成年人時根據(jù)調(diào)查案件的需要,除有礙偵查或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當通知其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或者教師到場。這一條本來是為了保護訊問時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而制定的,但是流動未成年人犯罪時,有時很難聯(lián)系到他們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很多人都已失學,更談不上教師到場了。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由誰到場維護流動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相關規(guī)定并不明確。實踐中多為少年保護組織履行這一責任,有些地方也嘗試引進合適的成年人參與訴訟的模式。在完善現(xiàn)行的未成年人法律法規(guī)的過程中,實踐中的一些有針對性的做法可以考慮納入立法范疇。二是未成年人犯罪追訴程序往往脫離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導致教育、感化、挽救效果不理想。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應具有其特有的規(guī)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guī)定:“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執(zhí)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币虼?,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程序應當以此為原則加以制定。而在一般程序法我們所提及的訴訟效率原則、訴訟經(jīng)濟原則等一些價值理念不能完全適用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審判工作。因此,我們有必要制定完善的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偵查程序、審查起訴程序、強制措施采取的特殊審查程序、開庭前的社會調(diào)查程序、庭審過程中的法制教育環(huán)節(jié)以及審判后的回訪程序等。這些程序應作為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審判中獨有的程序存在,任何環(huán)節(jié)均不可或缺。

2.建立包括行政、司法機構、民間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等多主體在內(nèi)的少年保護機構,以適應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需要。首先,確立少年審判法庭的獨立地位,明確少年審判庭的職責,嚴格參與未成年人犯罪審判工作的審判人員的資格。其次,建立與少年法庭相對應的少年偵查、檢察、辯護、法律援助組織機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教育、挽救工作不僅僅是刑事審判機構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因此要有健全的司法保護機制,也要有完善的社會救助模式。

3.發(fā)揚對未成年人犯罪挽救和預防實踐中好的、成熟的經(jīng)驗和措施,積極探索適應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特點的新舉措。針對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情況、新特點,我們應當逐漸摸索形成一些新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各地可以互相學習借鑒。比如以往成熟的經(jīng)驗包括:(1)推行說理式審判。在審理過程中,將控、辯、審三方融入說理審理,對被告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樣有利于消除未成年被告人恐懼和對抗心理,體現(xiàn)法律對未成年人的關愛。(2)推進“庭審進校園”活動的完善,開展“法律進社區(qū)”。針對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現(xiàn)狀,我們可以在庭審活動進校園的基礎上,加強社區(qū)的法律宣傳活動。尤其是在流動人口較多的社區(qū)更應當加大法制宣傳的力度,動員社區(qū)群眾的力量,寓教于審,讓學生、流動閑散未成年人零距離接受教育,以案說法。(3)聯(lián)合家庭、學校、社區(qū)等各方力量,對未成年被告人在審判前后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情況進行全面記錄,通過跟蹤回訪,對其關心幫教,預防重新犯罪。

4.在司法實踐中各地針對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矯正也有不少值得發(fā)揚借鑒的新方法。比如:(1)引進適合的無關聯(lián)主體參與訴訟以維護外來未成年人的權利。(2)發(fā)揮律師等法律從業(yè)人員的優(yōu)勢作用,積極參與對未成年人尤其是對流動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工作。各地律師協(xié)會基本上都成立有未成年人保護業(yè)務委員會和未成年人保護協(xié)作網(wǎng)。以河北省為例,該委員會在省律師協(xié)會的領導下,指導全省律師積極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全省共有幾十家律師事務所建立了青少年維權崗或維權中心,300余家律師事務所向社會開通了咨詢電話,并組織律師積極辦理青少年維權案件。這為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發(fā)揮了巨大作用。(3)建立流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調(diào)查機制。一些省份的基層和中級法院積極探索涉少案件調(diào)查機制,在一審刑事案件中向未成年被告人的辯護人送達《涉少刑事案件審前社會調(diào)查表》,該表主要記錄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經(jīng)歷、個性特征、犯罪情況及犯罪前后表現(xiàn)、幫教條件和評估意見等情況。通過該表能夠比較全面、客觀、公正反映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成長經(jīng)歷、生活環(huán)境,使法官更加細致地分析其作案的主客觀原因,從而為對未成年被告人進行教育、量刑、判處非監(jiān)禁刑、跟蹤幫教以及回訪提供重要依據(jù)。這也是值得學習借鑒的做法。(4)積極探索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特點的起訴制度。比如有的學者主張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不起訴條件的掌握上適當放寬。對符合一定條件的未成年人應當優(yōu)先考慮非刑罰制裁的處理方式,這樣便于對他們進行幫教,有利于其回歸社會。

總之,我們需要總結以往成功的經(jīng)驗,也要針對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獨特性研究控制、預防他們犯罪的新方法。

(三)轉變傳統(tǒng)觀念,正視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的變化,以更積極的態(tài)度予以應對

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率的提升在我國目前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流動人口數(shù)量較多的城市,這一趨勢更明顯。因此,再以陳舊的觀念看待未成年人犯罪已經(jīng)不能適應對流動未成年人合法權利保護的需要。轉變對這類人群保護的觀念,采取更積極、更適合的措施是我們目前必須要做的工作。只有全社會一起努力才能改變現(xiàn)狀,達到預防、教育、挽救的目的。

總之,面對流動人口中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長的趨勢,我們不得不加強對這部分特殊人群的關注。我們必須面對現(xiàn)實,完善目前的立法和司法體制,創(chuàng)建符合這類未成年人犯罪特點的預防和保護機制。在充分發(fā)揮和調(diào)動各方能動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預防流動未成年人犯罪的發(fā)生,在保護其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使他們健康成長。

On Minors Crime'Feat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among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ai Junhua,Wu Weihua

The minors'crime is always the social problems paid by much atten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a's flow population,the minors'crime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This condition not only affects the happiness and stability of a single family,but also causes great damage to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o realiz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n the flow minors crim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ervice and care on the floating minors,manage and perfect the legal procedure,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n flow minors'rights,and introduce into the appropriate various social main body participation,open up jobs from social control,procedure protect and education supporting such aspects,explore the education model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nd ensure the new effective method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flow juveniles crime;control crime;anticrime

D924.41

A

1673-1573(2012)01-0041-05

2011-12-18

河北省法學會2011年度法學研究課題(2011DF005)

蔡軍花(1973-),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刑法學、訴訟法學;吳偉華(1975-),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經(jīng)濟法學、訴訟法學。

責任編輯、校對:王巖云

猜你喜歡
流動人口流動犯罪
流動的光
流動的畫
Televisions
漫畫
關愛明天(2016年12期)2016-12-20 05:21:01
數(shù)說流動人口
民生周刊(2016年27期)2016-11-24 03:55:42
數(shù)說流動人口
民生周刊(2016年21期)2016-11-19 14:08:09
為什么海水會流動
什么是犯罪?
流動的光線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昌平区| 洪江市| 图木舒克市| 宁强县| 南丰县| 张家口市| 荆州市| 新乐市| 乌兰县| 图们市| 江川县| 凤城市| 灵川县| 金沙县| 镇原县| 虞城县| 岚皋县| 叶城县| 藁城市| 永宁县| 梓潼县| 安化县| 龙岩市| 土默特右旗| 通化市| 时尚| 隆回县| 绍兴市| 湾仔区| 安义县| 武威市| 封丘县| 涿州市| 枣阳市| 拉孜县| 奉新县| 永昌县| 东丰县| 枣强县| 梨树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