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明 ,于曉丹 ,李景科
(1.遼寧省丹東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xué)習(xí)委員會,遼寧 丹東 118000;2.遼寧省丹東市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遼寧 丹東 118000;3.民革丹東市元寶區(qū)總支,遼寧 丹東 11800)
遼寧省丹東市有兩大世界有名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其中之一是在2300年前就存在的漢朝平安城遺址。丹東不但是現(xiàn)代的英雄城市,也是擁有古老華夏文明的鴨綠江文化發(fā)源地。近期,我國的考古學(xué)界,特別是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內(nèi)蒙古二隊和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遼上京城聯(lián)合考古隊,于2011年7—10月,對遼代上京皇城西門——乾德門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取得重要的收獲,似間接證明漢朝的遼東郡西安平縣在遼西阜新[1-3](2012年4月10日《中國考古》,2012年1月29日《考古研究》)。2012年7月,由丹東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xué)習(xí)委員會主任路明等五人組成的九連城叆河尖古城遺址踏查小組對遺址現(xiàn)況進行了踏查。因為中國歷史上的西安平縣只有一個,所以,考古學(xué)界有必要探究九連城叆河尖古城遺址是漢代的安平城還是西安平縣。這個研究很重要,其意義在于對秦漢乃至魏晉時期遼東郡轄區(qū)的劃定和一些歷史事件進行確認與詮釋。
《漢書·地理志》載:“遼東郡,秦置:屬幽州,縣十八:襄平、新昌、無慮、望平、房、侯城、遼隊、遼陽、險讀、居就、高顯安市、武閃、平廓、西安平、文、番漢、沓氐”。說明漢代遼東郡有18 個縣,而對于其中的西安平縣早期記載或史學(xué)家一直認為該縣位于遼寧省丹東市東部或?qū)挼榭h南部,但一直缺乏文物證據(jù)。1961年8月,遼寧省文化廳主辦的文物工作干部訓(xùn)練班在丹東進行文物普查實習(xí)時,于鴨綠江北岸叆河流入鴨綠江處的三角洲上,發(fā)現(xiàn)一座古城遺址。其地當時屬九連城人民公社叆河上尖大隊,因此被稱為叆河尖古城。古城址西南距丹東市15 公里,東隔鴨綠江與朝鮮新義州相望。城址東西寬約500 米、南北長約600 米,中軸線南偏西20 度。城垣依稀可辨,系夯土筑成,當時多已夷平,僅東北、西南兩角尚較明顯,當時的最高處也已不足一米,石砌城腳埋入地下深約一米。城門情況已不清楚。城內(nèi)大部分已成耕地,當時的社員從事農(nóng)耕,陸續(xù)清理出不少漢代灰繩紋陶片、瓦片及漢五銖錢,還有高句麗時代的紅瓦片、蓮花紋瓦當和遼金時代的陶片。特別是發(fā)現(xiàn)了漢代的一枚有“安平樂末央”字銘的瓦當[4-5]。這為這一古城址是秦漢時期是安平城提供了實物證據(jù)。樂未央是“長樂未央”的略語,寓意歡樂不盡,是兩漢時代常用的吉祥語。字數(shù)1 ~12 字,但迄今沒有發(fā)現(xiàn)過11 個字的瓦當,以4 個字的最多。當時的瓦當上多飾有“長樂未央”的文字陽紋。漢初并以“長樂”﹑“未央”為宮殿名。所以,“安平樂未央”是安平城官府殿堂瓦當?shù)奈淖株柤y[6]。
西安平是漢代設(shè)置在遼東郡的重要縣級政權(quán),治所長期以來被認為在今遼寧東部的丹東市附近,不少外國學(xué)者對此也有記載[7-13],均將鴨綠江口的漢代安平口認作西安平縣。根據(jù)長城學(xué)者和相關(guān)考古歷史學(xué)者近期的考證,有學(xué)者認為漢代的西安平,應(yīng)置于今遼寧西部的阜新市彰武縣西北部的四堡子鄉(xiāng)小南洼在一帶。西安平縣統(tǒng)轄的區(qū)域以后的兩個朝代里曾擴展至今內(nèi)蒙赤峰、通遼的部分地區(qū)。王莽時期,改稱北安平。遼朝在西安平故地建豪州。西安平是遼東郡在遼西地區(qū)的重要門戶和北方游牧民族進入遼東的主要通道[1]。而《遼史·地理志》載:“壕州,國舅宰相南征,俘虜漢民,居遼東西安平縣故地,在顯州東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戶六千”。國舅,指蕭阿古只;顯州,今北鎮(zhèn);遼上京,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據(jù)此,有專家考證,此地即漢西安平縣治所,乃燕、秦、漢長城線上的一個重要城池。它的管轄區(qū)域也曾到達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和通遼西部。以西安平為中心,沿長城一線分布著眾多障塞、城堡。而《遼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云:“上京臨潢府,本漢遼東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太祖取天梯、蒙國、別魯?shù)热街畡萦谌數(shù)椋浣瘕p箭以識之,謂之龍眉宮。神冊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顯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臨潢?!薄吧暇?,太祖創(chuàng)業(yè)之地?!祜@元年,平渤海歸,乃展郛郭,建宮,名以天贊。起三大殿:曰開皇、安德、五鸞?!憋@然,這不符合九連城古城遺址的地理特征。另外古代對于地名的命名是非常重視的,有遼東郡,有遼西郡。而治所在襄平(今遼陽)的遼東郡將當時行政管轄區(qū)域幾乎是最東部的縣定為西安平縣,也是有些不合理的。西安平被認定位于丹東,主要也是依據(jù)《漢書·地理志》中對玄菟郡的西蓋馬縣的注釋:“西蓋馬。馬訾水西北入鹽難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鼻貪h時期的馬訾水已為中外專家所確認,即今鴨綠江。故認為馬訾水入海之地,即鴨綠江入??谔帪槲靼财娇h址。是否注者連續(xù)使用“西”字造成的筆誤,將“安平”前也加了一“西”字,使“安平”變成了“西安平”?
秦漢時期,鴨綠江口確有一座港口城叫“安平”,史籍中也常稱“安平口”、“安平城”?!锻ǖ洹じ呔潲悺分姓f:“馬訾水一名鴨綠江,……西南至安平城入海。”這似乎應(yīng)該認為訂正了《漢書》注釋中的錯誤。而據(jù)漢朝以后的古文獻,此地還有一個名稱叫“鎮(zhèn)江”[14],另外在九連城附近也確有支流河流叫安平河。
自三國至遼代,均將鴨綠江口的海港城稱作“安平”。
三國時期,吳主孫權(quán)欲縱高句麗攻奪魏之遼東,遣使至安平賄高句麗王?!度龂尽菚酚涊d:“遣使者謝宏、中書陳恂,拜宮(高句麗王)為單于,加賜衣物珍寶。恂等到安平口,先遣校尉陳奉前見宮,……宮遣立薄笮咨,帶固等出安平與宏相見?!贝藭r的安平為高句麗所據(jù)。
魏晉南北朝時期,前燕慕容皇光于咸康五年(339年)伐高句麗,高句麗王乞盟而退,慕容皇光于咸康七年(341年)以慕容恪為度遼將軍,鎮(zhèn)平郭(蓋州市)。此時,安平及遼東大部分地區(qū)已為前燕所得。后趙欲聯(lián)合高句麗夾擊前燕,也于同年遣軍渡海攻占安平,“趙橫海將軍王華率舟師,自海道襲燕安平,破之?!边|統(tǒng)和六年(988年),遼與宋戰(zhàn)事緊張,蕭太后防高句麗與宋聯(lián)合夾擊遼,“遣北府宰相蕭繼遠等往覘安平”。
在叆河尖古城發(fā)現(xiàn)的“安平樂未央”的瓦當就是可靠的物證。另外,在1981年,在此地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型陶器口沿,上刻有書體字“安平城。”當時遼東郡最東部邊境上的一個縣是安平城以東的番汗縣,就在今鴨綠江以東,今朝鮮平安北道博川郡南的博陵城,在當?shù)卦?jīng)出土過燕刀幣和燕國半瓦當。
基于以上所述,筆者認為:1.歷史上最初記載的遼東郡18 縣中的西安平縣縣址是在丹東九連城還是阜新縣,或是在遼陽市安平村,尚有待考古學(xué)者和歷史研究者的進一步探究。但是,丹東九連城上尖村是歷代軍事要塞和港口城——安平城的遺址是確定無疑的。2.西安平縣是秦朝時的縣名,是秦滅燕國所置,在秦朝遼東郡(根據(jù)秦簡:潦東郡)有29 個縣,如果確認西安平縣在丹東,那丹東的建城歷史就推前到公元前220年,也就是說該古城在秦代就存在了。
作為丹東最具有文化底蘊的九連城叆河尖安平城古城遺址,目前的遺址紀念碑是倒伏的,遺址的區(qū)域內(nèi)從上世紀60年代的農(nóng)田變成了現(xiàn)代的居民區(qū),只有部分是農(nóng)田或小的企業(yè)。但是,2011年,振安區(qū)人民政府推出了《復(fù)原漢代古城址打造漢代文化品牌項目》,我們認為這個項目應(yīng)該更具體化,是否以《復(fù)原遼東安平城打造漢代文化品牌》比較合適。但是,如果恢復(fù)安平城古城,將為丹東的旅游事業(yè)和經(jīng)濟創(chuàng)收提供巨大的動力和效益。
希望此文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使更多對此有興趣的研究者繼續(xù)深入探索,使這一歷史問題得到早日的厘定。
[1]劉國友.西安平考[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2).
[2]董新林.遼上京城址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述論[J].北方文物,2006(3).
[3]曹汛.叆河尖古城和漢安平瓦當[J].考古,1980(6).
[4]王連春.丹東最早的城池——論漢代“西安平”和“武茨”的方位問題[J].丹東史志,1987(2).
[5]中國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收獲[M].文物出版社,1961.
[6]王仲殊.漢代考古學(xué)概說[M].北京:中華書局,1984.
[7]Barnes,Gina Lee.State formation in Korea: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M].Routledge,2001.
[8]Byington,Mark E.“Control or Conquer?Koguryǒ’s Relations with States and Peoples in Manchuria,”[J].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History volume 4,number 1(June 2007):83-117.
[9]Gardiner,K.H.J.The early history of Korea: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eninsula up to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in the fourth century A.D.[M].Canberra,Centre of Oriental Studi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69.ISBN 0708102573.
[10]Gardiner,K.H.J.“The Kung-sun Warlords of Liao-tung(189-238)[M].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5(Canberra,March 1972).:59-107.
[11]Gardiner,K.H.J.The Kung-sun Warlords of Liao-tung(189-238)- Continued”[M].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6(Canberra,September 1972):141-201.
[12]Henthorn,William E.A History of Korea[M].The Free Press,1971.
[13]Ikeuchi,Hiroshi.“The Chinese Expeditions to Manchuria under the Wei dynasty,”[J].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oyo Bunko 4(1929):71-119.
[14]李文信,李仲元.東北邊防輯要批注[J].北方文物,19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