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定,程麗蓉
(西華師范大學(xué),四川南充 637000)
“許靈均”是以作者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的典型性為輪軸所塑造出來的人物形象,這個被劃為右派的知識分子的命運可謂是坎坷多難的。張賢亮用悲喜交融、富有變化的筆墨抒寫著許靈均那不尋常的靈與肉世界,抱著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從扭曲的時代中挖掘出美,從復(fù)雜的悲劇性中提煉出多維的喜劇性,使主人公許靈均的命運遭遇中凝聚著多種音調(diào)的混響、多種色調(diào)的彩繪:傷痕中糅合著美好、痛苦中蘊涵著快樂、荒唐中裹挾著幸?!@種獨特而醒目的藝術(shù)存在,使許靈均身上迸射著悲喜交融的美學(xué)光芒。
“許靈均”這個名字,會很自然地使人想到兩千年前的有著宏偉抱負(fù)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張賢亮用屈原的字(《離騷》:“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保?,作為小說主人公的名,顯然是煞費苦心、用意深長的——作為一個美國留學(xué)生和一個地主小姐不自由婚姻所結(jié)下的一枚苦果,“許靈均是一個命運坎坷、歷盡磨難的中年知識分子。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并被放逐到一個邊遠農(nóng)場勞動改造。開始,他對生活給他的不公正的懲罰感到委屈和痛苦,被家庭和社會遺棄的孤獨感所猛烈地襲擊,他甚至絕望過?!盵1]“極左路線”的展開,使許靈均被卷進運動,戴上了“右派”的帽子,過著傷痕累累的日子——面對悲慘的遭際、不幸的命運,許靈均沒有怨天尤人、抑郁寡歡,他處惡浪而不驚,在橫遭迫害的道路上發(fā)現(xiàn)了未來的美好,對社會充滿著信心和希望。他在祖國的大地上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位置,對祖國和人民都飽含美好的深情。在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中,他更加清楚地認(rèn)識到生活的本質(zhì),認(rèn)識到最珍貴、最美好的事物是勞動人民的純樸感情和美好的大自然??梢娮髡卟⒉换乇軙r代的悲劇一面,也沒有做單純渲泄悲哀的歌者,沒有將許靈均寫成一個因為“傷痕”而憂郁悲哀、心灰意冷的形象,人物的情感基調(diào)是積極美好的,而不是低沉悲涼的。
張賢亮在小說中表現(xiàn)出了極左路線給許靈均造成的深沉的精神痛苦,但更主要的是表現(xiàn)其在遭受厄運時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坝幸庾R地把這種種傷痕中能使人振奮、使人前進的一面表現(xiàn)了出來”。[2]所以作者寫傷痕的同時,也在寫傷痕處的美好,他獨辟蹊徑地將傷痕上升為美,從生活的背面進行透視,寫出了許靈均從肉體到心靈的變化,在傷痕中糅合著更為雄健、更為深沉、更為崇高的美好?!皬拿缹W(xué)上說,把悲劇情味和喜劇情味滲透起來,這是高難度作業(yè);而在主人公悲劇面前這種喜劇情態(tài)的選擇,正意味著作者對極左思潮的理性的批判?!盵3]
的確,流淌在《靈與肉》血液中的,不僅是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的傷口里的淤血和表面上受迫害的慘狀細(xì)胞,更是一種強烈的美感、一種美好的力量。作者在傷痕之中著意探索著不一般的社會意義,將更多地把筆墨集中在對人物的道德情操之美好的發(fā)掘和揭示上面,使悲劇性的時代背景折射出具有喜劇性的人性光輝。
文學(xué)作為人類精神生活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或多或少都會表現(xiàn)一些人生的苦難和不幸,這并不值得奇怪。廚川白村就認(rèn)為,“文學(xué)是苦悶的象征” 。丹納甚至說得更絕,他認(rèn)為:“在一切理由中最有力的一個理由,是藝術(shù)家傾向于陰暗的題材。作品一朝陳列在群眾面前,只有在表現(xiàn)傷感的時候才受到賞識?!盵4]然而,在書寫生存的苦難時,如果能夠發(fā)揮“以輕擊重”的藝術(shù)策略,在悲劇性的痛苦中蘊含快樂的因素,那么文學(xué)將會被賦予更為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張賢亮筆下的許靈均就是這樣一個悲喜交融、富有內(nèi)涵的人物形象。
作為鐘鳴鼎食之家的長房長孫,許靈均雖有過一段記憶前的錦緞襁褓中的生活,但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先是父親和母親感情不和,父親攜外室出國遠走,然后母親隨之病故,他成了“被富人、被父親遺棄的兒子”。 而當(dāng)他以右派的身份到農(nóng)場接受改造時,我們又看到了他所承受著的痛苦:他和十幾個飼養(yǎng)員在牧場的一間土坯房里,睡在濕漉漉路段稻草上,他緊貼著墻根,被土堿味的潮氣所侵襲,冷得直打寒顫,實在沒辦法,就跑到屋外,但看見的是到處殘存的雨水。他走到馬圈,馬糞尿蒸發(fā)出的那股熏人的熱氣使他感到溫暖,在一節(jié)空的槽頭,他找到了棲身之地,象初生的耶穌一樣睡在了緊緊夾著他身軀的狹窄的馬槽里,凄涼的月光灑在他孤寂的身上。此時此刻,他回憶起自己的一生,痛心橫加在他身上的那頂“右派”帽子。在這冷清冰涼的深夜,他蜷縮在馬圈的槽頭,終于“抱著長長的、瘦骨嶙峋的馬頭而痛哭失聲”。
然而,“美和歡樂 ,必須來自傷痕和痛苦本身,來自對于這種生活的深刻的體驗。”[5]得與失、淚與笑、苦與樂,從來都是比鄰而居、相伴而生、結(jié)伴而行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只有相對的存在,一切都依時間、地點、條件發(fā)生著變化,正如朱光潛所說:“任何一種情緒 ,甚至痛苦的情緒 ,只要能得到自由的表現(xiàn) ,就都能夠最終成為快樂。”[6]——我們欣喜地看到,許靈均頑強地活了下來,并找到了快樂。在勞動中,在同大自然的接觸中,在與人民相濡以沫的交往中,他打開眼界,認(rèn)識到個人的憂戚在萬物更迭中是渺小的,于是他的興趣范圍也就擴大了。經(jīng)過五年勞教被繼續(xù)留場放馬的許靈均,終于從“大自然的懷抱里”找到了慰藉,“大自然的呼吸給了他一種極其親切的撫慰”,他感到“自己生命的氣息和大自然的氣息混在一起”,“他的消沉、他的悲愴、他對命運的委屈情緒也隨之消失,而代之以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許靈均從委屈、消沉、悲愴和絕望中走了出來,取而代之的是他對生命、生活、自然和人民的熱愛,他重新獲得了信心和勇氣,最終以快樂取代了痛苦。
“他這個鐘鳴鼎食之家的長房長孫,曾經(jīng)裹在錦緞的襁褓中,在紅燈綠酒之間被京滬一帶工商界大亨和他們的太太嘖嘖稱贊的人,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勞動者了!而在這兩端之間的全部過程,是糅合著那么多痛苦和歡欣的平凡的勞動!”作品通過真切的描寫,一方面寫出許靈均的受難、委屈和被遺棄的深深痛苦;另一方面,則寫出與此同時,許靈均在長期的體力勞動中,在大自然和樸實的人民懷抱中,如何治療精神的創(chuàng)傷,如何改變舊的思想方法,讓快樂取代痛苦,逐漸使自己的心靈豐滿起來的過程——“這里有他的痛苦,也有他的歡樂 ,有他對人生各個方面的體驗 ,而他的歡樂離開了和痛苦的對比,則會變得黯然失色,毫無價值?!钡拇_,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痛苦是快樂的孿生兄弟,痛苦其實并不可怕,因為它身上孕育著快樂的因子。正因為有了痛苦 ,才使許靈均的快樂更讓人沉醉。
沈從文先生曾說過,偉大、神圣的悲哀不一定要有一灘血和一把眼淚,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或許是用微笑來表現(xiàn)的,所以,他極力推薦應(yīng)該用文學(xué)“為人類‘愛’字作一個恰如其分的說明”[7]在許靈均身上,張賢亮就是在敘事話語中洋溢著某種寬廣而溫暖的人性,將痛苦超越日常倫理的歸約,屏蔽簡單的道德判斷,讓人們讀到來自靈魂深處那寬厚、廣袤的快樂。作者以有效的悲喜交融賦予了人物關(guān)懷、愛和救贖,使我們在那些不幸和痛苦的敘事中,心生一種懷想,一種對痛苦生活的敬畏,一種對未來的期待。
在小說《靈與肉》中,愛情和婚姻的“附麗”是頗具匠心的,作者通過愛情和婚姻的描寫揭示出了社會內(nèi)容,給人以健康向上的積極力量,而不是在做卿卿我我的無病呻吟、讓它僅僅成為鴛鴦蝴蝶的低級趣味而已。在小說中,許靈均的愛情和婚姻也是一種社會關(guān)系,而且是一種集中檢驗高尚與卑劣、壯美與丑惡的社會關(guān)系。作者對許靈均的愛情婚姻描寫,是在悲喜交融之中述說荒唐與幸福,是在同一畫面之中疊印悲喜色調(diào),蘊藉深厚的哲思。
由于災(zāi)難所造成的偶然機會,許靈均和一個叫李秀芝的四川逃難姑娘以荒唐的方式結(jié)了婚——“郭蹁子”曾興沖沖地對許靈均說:“喂,‘老右’,你要老婆不要?你要老婆,只要你開金口,晚上就給你送來?!编嵿嵵刂氐幕橐龃笫拢谷槐贿@樣輕輕巧巧地敷衍著,“郭蹁子”的神態(tài)和語氣,在骨子里折射出了極左謬誤造成的貧困、苦難和事理人情的變態(tài)——李秀芝只是用八分錢郵票從四川召來的一個姑娘,一個被強加給“右派分子”的女性,這樁由“郭蹁子”包辦的“八分錢婚姻”,是饑餓的副產(chǎn)品,也是荒唐時代所勾勒出的情節(jié)。
然而,奇特的命運卻將完全意想不到的幸福賜給了許靈均。因為這個吃紅薯長大的姑娘,不僅給他帶來了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家庭溫暖,而且使他生命的根須更深入地扎進這塊土地里。她質(zhì)樸勤勞、溫柔善良的性格中,含蘊著堅忍頑強、積極進取的精神;她敢于向困難挑戰(zhàn),決不屈服于不幸的命運;她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征服了生活,給許靈均帶來了愛情的幸福、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歡樂。“那年月,盡管有‘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壓力,但秀芝象一株頑強的小草,硬是從石板縫里伸出了綠莖。一年以后,他們的生活大大地變了樣?!盵8]荒唐的婚姻卻帶來了幸福的家庭生活,許靈均與李秀芝的婚姻使我們在解讀之時,于悲喜交融的情境中體悟著人生真諦;掩卷之后,又能繼續(xù)延留于腦際,不斷回味其中籠罩在悲劇陰影中的喜劇性色調(diào)。
“文學(xué)作品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反應(yīng),藝術(shù)的真實,決不是生活的翻版,作為一篇成功的文學(xué)作品,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凝固著作家對生活的認(rèn)識和感受,成為時代的一面忠實的鏡子。”[9]在小說中,作為第一代知識分子的許靈均對這種荒唐婚姻結(jié)合方式的接受,本身就是一種對時代的嘲弄,而在荒唐中裹挾幸福的悲喜交融,則凝聚著作者深刻的審視——“唯其痛苦,幸福才更顯出它的價值”。許靈均與李秀芝的結(jié)合是苦難中綻放的花朵,承受著生命之重,同時它也是小說思想的一個載體,在荒唐裹挾幸福、悲喜交融的獨特存在中表達著沉潛深邃的哲理內(nèi)涵,深印著非一般的美學(xué)色澤。
悲劇性與喜劇性的交融真實而曲折地反映著許靈均的人生遭遇,展現(xiàn)著他立體的心靈世界,也顯示著現(xiàn)實主義的宏偉力度。作者張賢亮用悲喜交融的美學(xué)風(fēng)格提煉著理性、深沉的思考,使傷痕處糅合著美好、痛苦中蘊涵著快樂、荒唐里裹挾著幸福,使小說在字里行間充滿暗合人類精神深層的真知灼見,內(nèi)蘊著追逼蒼穹、抵達深心的思辨力,讓人們在深刻的審美認(rèn)識中,尋找著缺乏精神領(lǐng)袖和靈魂的皈依,在悲與喜的滲透交融中,撫痛而能笑。
[1]人民文學(xué)編輯部.短篇小說選[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387-388.
[2]張賢亮.寫小說的辯證法[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10.
[3]高崇.張賢亮小說論[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73.
[4][法]丹納著,傅雷譯.藝術(shù)哲學(xué)[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8:37.
[5]張賢亮.寫小說的辯證法[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3.
[6]朱光潛.悲劇心理學(xu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163.
[7]沈從文.沈從文文集(第十一卷)[M].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45.
[8]高崇.張賢亮小說論[M].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73.
[9]中國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研究部.新時期爭鳴作品叢書[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86: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