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淮北 235000)
論覺慧的叛逆特質(zhì)
王海峰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安徽淮北 235000)
覺慧是巴金代表作《家》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具有叛逆品質(zhì)的五四新青年。從覺慧叛逆?zhèn)€性的成因、叛逆?zhèn)€性的表現(xiàn)以及叛逆?zhèn)€性中的幼稚因素的體現(xiàn)等三個方面探討覺慧的叛逆形象,以期對這個封建家庭中“大膽而幼稚的形象”作一個全方位的認知。
覺慧;叛逆?zhèn)€性;幼稚因素
巴金的長篇小說《家》以20年代初期的成都為背景,真實反映了一個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歷史。其中的覺慧是一個具有初步民主主義思想的大膽又幼稚的叛逆者。筆者試從覺慧叛逆?zhèn)€性的成因,叛逆形象的塑造以及叛逆?zhèn)€性中的幼稚因素三個方面探討覺慧的叛逆形象,以期獲得一個全方位的認知。
1.以高老太爺為中心的家庭環(huán)境的促成
作為中國宗法制社會的縮影的高家,具備最尋常的家庭結構:祖父——子——孫,但是祖孫三代人之間因不同的思想觀念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矛盾沖突。不要說在高老太爺與覺慧之間,就是在覺慧與覺新、與覺民之間,覺新與覺民之間都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從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讀書知禮”的大家庭,家庭內(nèi)部尊卑有序,父慈子孝,然而其內(nèi)部卻是陰森可怖的。它吞噬了一大批人的青春和生命。這里執(zhí)掌著生死大權的高老太爺,以絕對的家長意志和父性權威統(tǒng)領著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借助于世襲的宗法制家庭文化氛圍和教育模式,他把青年人變成了唯命是從的奴隸,肆意剝奪他們的思想、理想、愛情,甚至一切。覺新就是這個大家庭制造出來的標本。在這里,“家”失去了其本應該有的溫馨,變成了禁錮人思想的牢籠,變成了生命的荒漠,變成了墳墓。高老太爺及其幫兇克明、覺新等制造了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悲?。壶Q鳳、梅、瑞玨的死,停放在破廟里蕓的棺柩,走路一瘸一拐的淑英等等,其罪惡罄竹難書??梢哉f,首先是家庭的罪惡激起了覺慧的反叛思想。
2.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覺慧的叛逆?zhèn)€性
在“固如金湯”的高家這一封建堡壘中,長房這一支卻出現(xiàn)了縫隙??朔颉⒃缡?、周氏礙于自己繼母的身份不便過于嚴格管教非親生的兒女。長兄覺新又懦弱,對長輩唯唯諾諾,他自己的思想與幸福被這個家剝奪殆盡,卻沒有任何的抗爭。但在內(nèi)心深處,他有時也會希望他的弟弟做他不敢做的事情。覺慧又是最小的弟弟,所以這樣特殊的環(huán)境造就了覺慧的叛逆?zhèn)€性。
3.五四新思潮的影響大大推進了覺慧反抗的進程
高家雖在成都,但是五四新思潮卻已經(jīng)涌入,反封建的主導精神喚醒了一代青年。覺慧和覺民一樣,在外積極投身于學生運動,散發(fā)傳單、創(chuàng)辦刊物,宣傳進步思想;在家中,他有正義感,同情下層人物,勇于反抗封建束縛,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zhàn)斗,他是真正敲響這個封建大家庭喪鐘的第一人。幫助覺民抗婚、反抗陳姨太的驅鬼行為、反對瑞玨避血光之災到鄉(xiāng)下生產(chǎn)、指責覺新的投降政策,凡此種種,他一步一步走到了整個家庭的對立面,張開了他叛逆反抗的大旗。最后,覺慧的離家出走“則更近于一種象征,一種宣言,甚至是一種儀式”。
作為封建家庭成員的覺慧,以其敏銳的目光看出了“家”以至整個封建社會正在一天天走向毀滅。在公館里,高老太爺是至高無上的“君主”,公館里所有人的命運都操縱在他的手中,任他戲弄、擺布。高老太爺希望抱重孫,達成他四世同堂的愿望,于是長輩們便讓剛高中畢業(yè)懷有大學理想的覺新回家結婚,并以拈鬮的方式給覺新與瑞玨定親;為了討好馮樂山,高老太爺不顧覺民的反對,又為覺民包辦定親。覺民逃婚后,高老太爺又揚言,如果覺民不回來,就讓覺慧與馮樂山的孫女結婚。對于這一切,覺慧怒不可遏,義正辭嚴地對覺新說:“我正要讓爺爺知道,他們可以看到我們是‘人’,我們并不是任人宰割的豬羊?!?/p>
幫助覺民逃婚這件事,并不是單純因為馮樂山的孫女的惡名在外,也不完全因為覺民與琴之間的關系,覺慧是在向毀滅人性的封建禮教發(fā)起挑戰(zhàn)。不能讓覺民成為第二個大哥——任人宰割。幫助覺民逃離家庭以后,繼母周氏、覺新、瑞玨和淑華的勸說,三叔克明的正言教訓、溫和開導甚至雄辯勸誘都不足以動搖覺慧的決心,他所要的就是做一個真正的人。這正是五四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他是在爭取自己做人的權力,爭取像人一樣地活著。
覺慧具有強烈的反封建迷信思想,他當面痛斥陳姨太、克安、克定等等在公館大鬧捉鬼的行為,戳穿他們的伎倆。這是他與封建勢力之間又一次短兵相接的尖銳斗爭。他更不信什么“血光之災”,極力阻擋覺新把瑞鈺送到城外去生產(chǎn)。這些無不表現(xiàn)出他反封建迷信的思想。當他眼睜睜地看到又一條年輕的生命被封建禮教迷信魔繩絞死時,他終于清楚地認識到了這個家庭吃人的本質(zhì),于是反叛的怒火從心里爆發(fā):“我偏要跟他們作對,……我要做一個舊禮教的叛徒!”由此可看出,其對封建羅網(wǎng)的反抗和沖擊是堅決的,從他的身上也體現(xiàn)新民主主義思想意識和時代氣息。
覺慧不僅在思想上展現(xiàn)了對“家”的叛逆雄姿,在行動上也展開了與“家”的斗爭。面對“家”的一條條鐵鐐的禁錮,覺慧大膽漠視封建禮教吃人的經(jīng)義,支持青年學生純潔、真誠的愛國熱心。他積極參加學生“檢查仇貸”,到督軍署參加學生游行示威,不畏兵士們鋒利的刺刀對準自己的胸膛。事后,遭到高老爺嚴厲的訓斥,而他卻第一次敢在這位家庭最高權威的“君主”面前爭辯,而后又依然去演出新戲《終身大事》。他的反抗屢遭挫折卻不氣餒,義無反顧地走上反衛(wèi)道者的斗爭道路。把《黎明周刊》改版成《利群周刊》,繼續(xù)傳播新文化,撰寫文章猛烈攻擊舊家庭,抨擊封建文化思想。這體現(xiàn)了他對本階級和對“家”的背叛,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與封建勢力勢不兩立的堅定的斗爭立場。
通過對覺慧的思想和行為的分析,不難看出,覺慧雖出生在高家這個封建大家庭,但他耳聞目睹了這個牢籠吃人的事實,同時又在五四新思潮的吹拂下,義無反顧地走向了反對封建制度、反對封建禮教和傳統(tǒng)習慣之路。
覺慧是家中的幺子,離開家庭的步子邁得相當艱難。其反抗中透露出思想簡單而不夠成熟、行動上有時猶豫而不夠果斷、在感情上同封建家庭難以割舍等性格中幼稚的一面。
1.在思想上表現(xiàn)為簡單而不夠成熟
本是一個受著父母和長輩溺愛的無憂無慮的少爺,由于能和轎夫、仆人混在一起,覺慧聽到他們悲痛的呼聲,漸漸同情“下人”凄慘的命運,逐漸認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敗和罪惡。在歡度春節(jié)的笑聲中,他感到“好像活在另一個世界”。他看到琴要上男女同校而不得,梅表姐與覺新相愛而不能,就更“憎恨這種生活”,認為這個“家”是禁錮青年思想、窒息年輕生命的“狹的籠”。這時期他恨家,但并沒有真正覺醒,因為這只是一種朦朧的不滿情緒,還未能形成對舊制度的清醒認識和反抗行動。后來當他在嚴酷現(xiàn)實面前遭到打擊時,他才自覺走上反抗的道路。在經(jīng)過“捉鬼”、“血光之災”的較量后,他進一步看清了克安、克定的真面目,自以為在道德上精神上比他們高出一籌。
2.在行動上顯得猶豫而不夠果斷
覺慧與鳴鳳之間的朦朧的愛情是真誠的、純潔的、大膽的,這正是他蔑視封建等級觀念的體現(xiàn)。這種愛情本身是有進步意義的,是對封建禮教的大膽反叛。但對這樣的愛情他他有顧慮。從思想深處看,他自己的頭腦里就沒有也不可能徹底消除等級觀念,對來自專制制度的阻力,從一開始就感到猶豫和膽怯。所以,當他聽說爺爺要把鳴鳳送給馮樂山做姨太太時,很激動,之后很快就平靜了下來,第二天竟然照常去上課了。實際上是他畏懼了,因為他意識到自己的追求實在是一件做不到的事,眼前的對手太強大,所以他退卻了,而同時又找了借口來掩飾。當他知道鳴鳳自殺后悲傷地對覺民說:“我的確愛她。可是在我們這樣的環(huán)境里我同她怎么能夠結婚呢?”鳴鳳死后覺慧做的一個夢就是他潛意識的展露,意味深長地顯現(xiàn)了隱蔽在覺慧心靈深處的思維。這種內(nèi)在的軟弱,正是他不成熟和幼稚的表現(xiàn)。
3.在感情上同封建家庭難以割舍
覺慧是一個叛逆者,但是他在這個大家庭里長大,這些都是他的親人,對這個家他有著難以舍棄的溫情。小說中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覺慧注意到祖父的聲音改變了,他看見祖父的眼角嵌著兩顆大的眼淚?!啊摇业钠狻F(xiàn)在我不發(fā)氣……我想看見他,你把他喊回來。……我不再……’祖父說,他從被里伸出右手來,揩了揩眼淚。”為了這意料不到的慈祥和親切(這是他從來不曾在祖父那里得到過的),他答應了一個“是”字。
《家》中的覺慧確實是一個肯思考、敢于自我否定、大膽追求真理和進行反抗的人。即使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因素,但他因為反抗而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天空。這是二十年代中國覺醒青年非??少F的品質(zhì),真實地代表了五四時期已經(jīng)覺醒了的一代青年。
[1]巴金.巴金作品集[M].北京:南海出版公司,1999.
[2]吳宏聰.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3]王自立.中國現(xiàn)代文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張偉忠.現(xiàn)代家族小說逆子形象論[J].東方論壇,1999(1).
I206.6
A
1671-8275(2012)04-0060-02
2012-05-27
王海峰(1979-),男,安徽淮北人,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旅游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之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