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屈克慶
(1.上海開放大學信息與工程系,上海 200433;
2.上海電力學院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上海 200090)
在直驅式風力并網發(fā)電系統(tǒng)中采用雙PWM變流器可以改善機側諧波,提高系統(tǒng)的輸出能力,但是成本較高,控制也較復雜,另外發(fā)電機和機側變流器之間還必須有濾波裝置,也增加了系統(tǒng)的損耗。如果變流系統(tǒng)機側采用無源整流,則結構簡單,控制方便,但發(fā)電機交流電抗對于直驅式風電系統(tǒng)的輸出能力影響顯著。采用無源整流時,由于兩個原因導致發(fā)電機輸出功率減小:(1)電流波形不是正弦波,低次諧波造成發(fā)電機的損耗增加;(2)整流器交流進線電抗造成的換向重疊角,使電流基波相位滯后,整流電壓降低,輸出功率減?。?]。
文獻[2]指出,在通常的整流裝置中,交流進線電抗是整流變壓器的漏抗,值很小,對輸出功率的影響小。但是在直驅式永磁同步風電系統(tǒng)無源整流結構中,進線電抗是永磁發(fā)電機的同步電抗,其值很大,對輸出功率的影響亦很大。要想無源整流和有源整流輸出同樣功率,必須加大發(fā)電機,使電機造價約增加40%,反而抵消了無源整流器簡單、便宜帶來的好處。
因此,對于直驅式永磁同步機風電系統(tǒng)而言,要想使得系統(tǒng)既結構簡單又真正意義上縮減成本,盡量消除永磁同步發(fā)電機交流電抗的影響是必要的工作。近年來一種被稱為磁能恢復開關(Magnetic Energy Recovery Switch,MERS)的拓撲受到了研究人員的重視,并進行了一些研究[3-7]。MERS可用于任何需電抗補償的場合,因此也可以用于永磁同步機風力發(fā)電場合。本文詳細分析了MERS的工作原理,并研究了其在永磁同步機風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及控制方法,給出仿真結果。
MERS的基本結構如圖1中大虛框內所示。4個IGBT(或MOSFET)構成兩條并聯橋臂,每個橋臂上串聯兩個IGBT。每個IGBT都反并聯一個二極管,并且每個IGBT都與所串聯的IGBT及所并聯IGBT反向。橋臂中點連有一個電解電容。MERS被串聯在交流電源和負載之間,它能夠吸收儲存在電路電感中的磁能,也能把磁能恢復到負載上。通過改變MERS的開關相位角還可以控制電流的相位。S1、S3的開關相位設置為超前電源電動勢90°時,電感上的感性電壓就可以被電容的電壓補償掉,這樣的話,還能使電路的功率因數為1。
圖1 MERS基本結構及應用
為了分析方便,首先假設電流連續(xù),且忽略電源內阻,則在沒有MERS的情況下,基波矢量關系如圖2(a)所示,其中E為電動勢,I為電流,UL為電感兩端電壓,Uo為電阻負載兩端電壓,可以看出在電感的作用下,Uo小于E;而在圖2(b)中應用MERS的情況下,利用UMERS抵消了UL的作用,則Uo等于E,提高了功率因數,進而有效提高了輸出電壓及系統(tǒng)的效率。
為了詳細說明MERS的工作原理,本節(jié)給出了仿真時的MERS工作時序圖(見圖3)和MERS換流過程圖(見圖4)。在圖3中:(1)為電源電動勢;(2)為開關信號,其中上面的信號為1、3號開關的開關信號,下面的信號為2、4號開關的開關信號,兩者互補,各開通半個周期;(3)為MERS內電容電壓;(4)為1號開關兩端承受的電壓;(5)~(8)分別為1~4號開關的電流波形;(9)為負載上電流波形;(2)中的開關信號如上所述領先電源電動勢90°。下面從t0開始分析。
t0時刻,電動勢剛好為負的最大值;按照上述觸發(fā)規(guī)則,此時 S1、S3觸發(fā),S2、S4關閉;由圖3可知,此時MERS內電容電壓UM為零,負載電流為負。在t0時刻之后,雖然S1、S3上已經有觸發(fā)信號,不過由于其各自反并聯的二極管VD1、VD3均導通,S1、S3承受反壓而沒有開通,此時負的電流經VD1、VD3續(xù)流,且開始給電容CM充電,電感中的能量逐漸釋放到電容中,如圖4(a)所示。
圖4 MERS換流過程
隨著MERS電容電壓UM的不斷增加,負的電流逐漸減小,在t1時刻,UM到達最大值,而此時電流為零,如圖4(b)所示。
t1時刻之后,在E、UM、UL的共同作用下,MERS電容開始通過 S1、S3放電,電流為正,而VD2、VD4由于承受反壓而沒有導通,在t0~t1時段電感存儲于CM的能量重新釋放出來,電路工作情況如圖4(c)所示。
t2時刻,MERS電容電壓下降到零,之后VD2、VD4導通,由于兩路器件參數完全相同,所以電流均分為兩路分別經VD4-S1和S3-VD2流過,如圖4(d)所示。由圖3中(5)~(8)亦可看出此時電流經由上下兩路均分。
t3時刻,S2、S4 觸發(fā),S1、S3 關閉,此時由于電感的存在,電流通過VD2、VD4續(xù)流,并重新開始給電容充電,而S2、S4由于VD2、VD4導通,從而承受反壓無法導通,t3~t4時刻電路工況如圖4(e)所示。
與t1時刻相同,隨著UM的不斷增加,正的電流逐漸減小,在t4時刻UC到達最大值,此時電流為零,如圖4(f)所示。
t4之后,在E、UM、UL的共同作用下,電流負向增加,電容放電,電流流經S2、S4,電路工作情況如圖4(g)所示。
在t5時刻,電容電壓下降為零,負的電流分別經VD1-S4及S2-VD3流過,由于器件參數相同,所以兩路均流,電路工作情況如圖4(h)所示。這個均流過程結束后,電路又回到t0時刻的工況。
前文指出,使用二極管整流橋的直驅式風電系統(tǒng)由于發(fā)電機同步電抗的原因,隨著電流的上升整流橋輸出電壓會減小。如果能將上述MERS裝置應用于這種風電系統(tǒng),則有望提高系統(tǒng)的輸出能力。MERS能改善機側功率因數,還能產生電壓來補償發(fā)電機同步電抗的影響。電機輸出電壓越高,越能提高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的輸出功率和效率。
圖5是帶有MERS的永磁同步機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結構框圖。當MERS應用于永磁同步風電系統(tǒng)時,由于系統(tǒng)為三相系統(tǒng),所以應該如圖5所示,在發(fā)電機每一相輸出串接一個MERS網絡。為了便于分析,假設電流連續(xù)且負載為純阻型,并只對一相進行分析。圖6是同步發(fā)電機和MERS串聯的等效電路。同步機的等效電路由感應電動勢和同步電抗xs以及電樞繞組電阻rs的串聯來表示。在一個不帶MERS的系統(tǒng)中,假設負載的功率因數為1,輸出端電壓0由式(1)表示:
圖7是帶MERS的永磁同步發(fā)電機的向量圖。感應電動勢與輸出電流同相位。由于MERS的功率因數控制和電抗電壓補償作用,輸出電壓的壓降只是繞組電阻壓降,與沒有MERS系統(tǒng)相比,有MERS系統(tǒng)的輸出電壓提高。
圖7 永磁同步發(fā)電機和MERS串聯的向量圖
MERS控制簡單,沒有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在永磁同步機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中,只需要通過測速光電碼盤確定感應電動勢的初始相位(感生電動勢矢量超前永磁體磁鏈矢量90°),就可以按上述控制思路來驅動MERS裝置上IGBT的開通與關斷,從而實現發(fā)電機電抗的補償和功率因數的校正。這樣的系統(tǒng)需要12個IGBT器件,同其他有源補償電路相比,其開關導通損耗較大。但是由于系統(tǒng)中MERS的開關頻率和電樞電壓頻率相同,IGBT的開關損耗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此外還省去了濾波電感的損耗,因此總體上損耗反而減少[4]。
本文對帶MERS的永磁同步發(fā)電機電抗補償策略進行了仿真研究。由于MERS裝置設計的關鍵是其中電容與待補償系統(tǒng)的匹配問題,因此有必要先研究電容CM的選取原則。為此按圖6進行了單相電路的仿真研究,電路輸出端接一個負載電阻。仿真參數如下:電源電動勢幅值130 V,頻率50 Hz,電源內阻 1.55 Ω,電源內部電感8.12 mH,直流側電容1 200 μF。每次改變CM的值,并相應改變負載電阻的大小,使每次仿真電源輸出功率大致一致,以期比較在輸出功率相同的情況下,CM對MERS補償效果的影響。
仿真結果如圖8及表1所示。圖8中(1)為電網電動勢;(2)為交流側電流;(3)為MERS網絡中CM電壓UM;(4)為直流整流電壓。
表1 MERS網絡中CM取不同值時的對比
通過圖8及表1中的對比可看出,當CM超過某一臨界值之后,隨著CM的增加MERS的補償效果除了在THD降低方面略有加強,其他效果就基本保持不變,而當CM在這個臨界值以下時,隨著CM的增加,MERS的補償效果亦隨之增強。通過仿真研究發(fā)現,此臨界值即電路中的電容諧振值,以圖8及表1的仿真為例,電源頻率為50 Hz,電源內部電感為8.12 mH,則諧振電容值為
由于此時網側電流并不是完全的正弦波,實際的臨界電容值會比上述CR略小,故設計MERS系統(tǒng)時,CM取值為CR即可。但是對于永磁同步風電系統(tǒng)而言,發(fā)電機電動勢隨著轉速的不同而不同,為了能在所有工況下MERS都能完全發(fā)揮功效,應以按照系統(tǒng)最大轉速所對應的發(fā)電機電動勢頻率來計算CM值。需指出的是當CM超出臨界電容值之后,CM不會放電至零,所以不存在換流分析過程中兩路均流的過程,即圖4(d)、4(h)中的電路工作情況。
圖8 輸出功率相同時CM不同取值的對比
對于MERS裝置在永磁同步機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中對發(fā)電機電抗補償的作用,本文也進行了仿真研究。仿真參數如下:永磁同步發(fā)電機內阻1.7 Ω,同步電抗 3 mH,每極磁通量0.371 4 Wb,轉動慣量 10 kg·m2,36對極,摩擦系數 1×10-3N·m·s。MERS 電容CM為150 μF;直流側電容Cdc為1 200 μF。在永磁同步風電系統(tǒng)中,當系統(tǒng)處于穩(wěn)定工作狀態(tài)時,整流橋直流側功率輸出穩(wěn)定,可以用一個電阻R來代替表示。仿真過程中,通過調整直流側電阻R的值使得每次發(fā)電機相電流有效值相同,以此來比較相同條件下應用了MERS的系統(tǒng)與未應用MERS的系統(tǒng)的性能差異;另外發(fā)電機采用恒轉速輸入,這樣發(fā)電機電動勢的幅值與頻率亦保持恒定,由于轉速為30 rad/s,所以有如圖9所示為負載較大、發(fā)電機輸出電流連續(xù)的情況下,應用MERS與不用MERS的情況比較,其中(1)為發(fā)電機反電動勢;(2)為發(fā)電機輸出電流;(3)為直流輸出電壓。具體數值記錄在表2中。從表2可看出,在發(fā)電機輸出相電流相同的情況下,通過MERS的補償作用,功率因數被校正為接近1,輸出電壓大幅提高,輸出有功功率也大大增加,只是諧波略有增加,但相比其優(yōu)點而言可以忽略,上述效果亦可從圖9中直接看出。
表2 電流連續(xù)時MERS的補償效果
圖9 電流連續(xù)時MERS的補償效果
以上分析中一直假設電流連續(xù),此處做了電流不連續(xù)情況下的仿真,如圖10所示,具體數據記錄在表3中。與電流連續(xù)情況下類似,應用MERS后功率因數被校正為1,輸出電壓提高,輸出有功功率也增加,而且這時電流諧波反而下降。
表3 電流不連續(xù)時MERS的補償效果
圖10 電流不連續(xù)時MERS的補償效果
圖11(a)是有MERS系統(tǒng)和無MERS系統(tǒng)在發(fā)電機相電流與直流側輸出功率關系曲線中的對比,顯然相同相電流下,有MERS系統(tǒng)比無MERS系統(tǒng)的輸出能力強。圖11(b)是有MERS系統(tǒng)和無MERS系統(tǒng)在發(fā)電機相電流與直流側輸出電壓關系曲線中的對比,顯然在相同相電流下,有MERS系統(tǒng)比無MERS系統(tǒng)的直流輸出電壓高,重載下的輸出特性更硬一些。
圖11 直流側輸出功率和電壓對發(fā)電機相電流的關系圖
通過上文的理論分析和仿真可知,MERS能改善永磁同步機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機側功率因數,并產生電壓來補償發(fā)電機同步電抗的影響,從而提高了風電系統(tǒng)的輸出功率和效率。盡管這樣的系統(tǒng)增加了12個IGBT器件,同其他有源補償電路相比其開關導通損耗較大,但是由于系統(tǒng)中MERS的開關頻率很低,總的開關損耗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另外省去了濾波電感的損耗,因此總體來看損耗是減少的??傊琈ERS裝置在提高永磁發(fā)電機輸出電壓和過載能力方面效果顯著,且永磁同步發(fā)電機表現出和直流發(fā)電機一樣較硬的輸出特性。使用MERS的變流系統(tǒng)有望使帶同步電機的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結構更加緊湊,同時與傳統(tǒng)系統(tǒng)相比在提高系統(tǒng)效率方面大有潛力。
[1]TECK M H N,KELVIN T,SYED I.Mitigation of harmonics in wind turbine driven variable spe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s[C]∥The 7th InternationalPowerEngineering Conference,2005(2):1159-1164.
[2]馬小亮.變速風力發(fā)電機組動力驅動系統(tǒng)方案比較[J].變頻器世界,2007(4):42-48.
[3]TAKU T,TAKANORI I,JUN N,et al.Power supply for pulsed magnets with magnetic energy recovery current switch[J].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2004,14(2):1794-1797.
[4]TAKU T,GEN H,TAKANORI I,et al.Improved wind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using magnetic energy recovery switch(MERS)[C]∥Fourtieth IAS Annual Meeting-Indu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2005(3):2007-2012.
[5]TAKANORI I,TAKU T, TAKESHI M, et al.Voltage rating reduction of magnet power supplies using a magnetic energy recovery switch[J].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2006,16(2):1646-1649.
[6]TAKU T,GEN H,TAKANORI I,et al.Application of magnetic energy recovery switch(MERS)to improve output power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J].IEEJ Trans IA 2006,126(5):599-604.
[7]郜登科,楊喜軍,雷淮剛,等.基于磁能恢復開關的單相串聯補償器的研究[J].華東電力,2008,36(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