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明
長沙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骨科,湖南長沙 410006
本文介紹我院應用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復雜脛骨平臺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09年7月~2010年9月收治的15例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在 25~62 歲之間,平均(43.3±5.2)歲,均為新鮮閉合性骨折,左膝關節(jié)損傷7例,右膝關節(jié)損傷8例,交通事故傷10例,高空墜落傷5例,骨折分型均為SchatzkerⅥ[2]。伴內側副韌帶損傷4例,外側副韌帶損傷2例,前交叉韌帶損傷2例,后交叉韌帶損傷1例,排除血管損傷及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
術前常規(guī)CT檢查了解關節(jié)面骨折情況,根據術前骨折類型、術前影像資料確定鎖定鋼板放置的位置及放置數量,采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大腿根部常規(guī)上充氣式止血帶,做皮膚切口,行骨膜外剝離,盡量避免游離骨塊,脛前肌與骨折塊連接部位少進行分離,拉開顯露平臺骨折的前部塌陷情況[1],切開破裂的半月板,有利于檢查關節(jié)面復位情況,使用頂棍撬拔使關節(jié)面復位,關節(jié)面對合平整,保留嗲有軟骨面的骨折塊,將拉開的大骨折塊復位,將合適脛骨近端鎖定鋼板貼附在脛骨內側[2],點狀復位鉗、克氏針臨時固定,透視下復位滿意安裝導向器鉆空、測深、擰入合適螺絲釘,脛骨平臺骨折塊復位后,有明顯骨折缺損的患者可取髂骨進行充填,防止術后關節(jié)面再次塌陷,有韌帶損傷的患者,可復位后導入鋼絲牽拉固定,側副韌帶應同時進行修復。術后放置引流管,縫合傷口后加壓包扎。術后予以長腿石膏屈膝30°外固定4~6周,拆除石膏后在非負重狀態(tài)下進行功能鍛煉,術后24~48 h拔除引流管,術后3 d開始進行膝關節(jié)主動活動及CPM功能鍛煉,術后4周非負重狀態(tài)下扶拐行走,術后10~12周部分負重行走,12周后根據骨折愈合情況逐漸負重行走,訓練步態(tài),恢復行走功能。隨訪16個月,應用HSS評分系統對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價,比較不同時間點(術后3周、3個月、16個月)患者脛骨平臺內翻角(TPA)、脛骨平臺后傾角(PA)情況。
應用 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均數和率比較分別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術后隨訪不同時間點TPA及PA度數比較(±s)
表1 術后隨訪不同時間點TPA及PA度數比較(±s)
比較時間 例數 TPA(°) PA(°)術后3周術后3個月術后16個月15 15 15 87.5 ±4.2 88.5 ±3.8 88.6 ±3.9 7.9 ±3.2 8.6 ±3.7 8.8 ±3.4
術后不同時間點TPA、PA度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復雜脛骨平臺骨折往往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損傷及半月板、韌帶或神經血管等膝關節(jié)周圍結構的破壞,受傷早期一般予以骨牽引制動、脫水消腫、患肢抬高,全身癥狀改善后再擇期進行手術固定[3]。同其他骨折部位的治療一樣,脛骨平臺骨折其微創(chuàng)治療理念已經逐漸被臨床醫(yī)生所接受,經皮復位內固定技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感染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點,但是適應癥有限,僅適用于骨折塊發(fā)生塌陷較輕的SchatzkerⅠ~Ⅲ型平臺骨折,對于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應用范圍較小。鋼板螺釘具有框架結構,螺釘可以與鋼板相扣鎖,通過自鉆型皮質螺釘固定骨折另一端,形成類似建筑中框架結構,獲得對關節(jié)面的支撐及整體穩(wěn)定可靠的內固定[4],任何一個方向的應力作用不影響骨折的穩(wěn)定性,角度不會出現丟失,有利于術后早期進行康復鍛煉。此外粉碎脛骨干骺端與粉碎的雙側脛骨平臺同時做到對位、對線比較困難,利用鎖定螺釘可單皮質固定特點將一側脛骨平臺復位植骨與脛骨干固定牢固,對側復位較容易,縮短了手術時間[5]。
[1]劉志雄.骨科常用診斷分類方法和功能結果評定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25-126,274-275.
[2]白建忠,郁凱樂,俞思勤,等.脛骨平臺骨折的分級與治療方法選擇 [J].臨床骨科雜志,2009,6(4):322-323.
[3] 陳海峰.脛骨平臺骨折關節(jié)的治療[J].淮海醫(yī)學,2009,4:392-395.
[4]沈洪興,張春才.脛骨Pilon骨折的治療進展[J].中華骨科雜志,2010,22(8):505-508.
[5]劉瑤,茹江英,顧永強.微創(chuàng)內固定系統治療復雜性膝關節(jié)周圍骨折的近期療效 [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9,7(11):1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