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龍,王憲文,閆 娟,黃 凱,周大林
(1.中油長慶油田分公司,陜西 西安,710018;2.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山東 東營,257000; 3.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山東 東營,257237)
非達西效應對低滲氣藏氣井產(chǎn)能影響研究
王德龍1,王憲文1,閆 娟1,黃 凱2,周大林3
(1.中油長慶油田分公司,陜西 西安,710018;2.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山東 東營,257000; 3.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山東 東營,257237)
針對低滲氣藏的滲流特征,以高速非達西滲流理論為依據(jù),考慮應力敏感、啟動壓力梯度及滑脫效應等因素,推導出相應氣井產(chǎn)能方程,以此為基礎(chǔ)對低滲氣藏氣井的產(chǎn)能規(guī)律進行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低滲氣藏地層壓力、滲透率分布曲線的形狀均呈“漏斗”狀;啟動壓力梯度和滲透率變形系數(shù)越大,地層壓力下降越快,滑脫因子越大,地層壓力升高越快;氣藏滲透率主要受滑脫效應和應力敏感交互影響,滑脫效應使氣井產(chǎn)能增大,且隨著滑脫因子增大,氣井產(chǎn)能不斷增加,井底附近的壓力敏感導致的“應力污染”現(xiàn)象最明顯。
低滲氣藏;高速非達西滲流;啟動壓力梯度;應力敏感;滑脫效應;氣井產(chǎn)能
根據(jù)穩(wěn)態(tài)滲流理論的運動方程描述氣體運動[1-9],同時考慮啟動壓力梯度[10-12],則有:
式中:p為地層壓力,MPa;r為滲流距離,m;λ為啟動壓力梯度,MPa/m;v為滲流速度,m/s;K為氣體滲透率,10-3μm2;μ為氣體黏度,mPa·s。
對于平面徑向流,當考慮啟動壓力梯度時,非達西流動壓降的二次方程變?yōu)椋?3]:
式中:βg為紊流系數(shù),m-1;ρg為氣體密度,kg/m3; φ為孔隙度;Mair為空氣分子質(zhì)量;γg為氣體相對密度;R為氣體常數(shù);Z為氣體壓縮因子;T為氣藏溫度,K;psc為標準狀態(tài)下壓力,MPa;Qsc為氣井產(chǎn)量,m3/s;h為氣藏厚度,m;Zsc為標準狀態(tài)下壓縮因子;Tsc為標準狀態(tài)下溫度,K。
由L.J.Klinkenberg得出的氣體滲透率K與絕對滲透率Ki的關(guān)系式[4]為:
式中:b為滑脫因子,MPa。其中,氣藏壓力難以準確獲得,因此采用地層壓力進行推導。
文獻[6]認為應力敏感滲透率變形系數(shù)與有效應力呈指數(shù)變化規(guī)律:
式中:αk為滲透率變化系數(shù),MPa-1;pi為原始地層壓力,MPa。
將式(2)變形,則有:
式中:pe為氣藏邊界壓力,MPa;pw為氣井井底壓力,MPa;re為氣井泄氣半徑,m;rw為井筒半徑,m。
因此,低滲氣藏中氣體滲流產(chǎn)生的壓降等于達西流動產(chǎn)生的壓降、考慮啟動壓力梯度引起的附加阻力產(chǎn)生的壓降、考慮滑脫效應引起的滑脫動力產(chǎn)生的壓降和高速非達西效應引起的慣性阻力產(chǎn)生的壓降之和。
某一低滲透氣藏,地層參數(shù)如下:厚度為5 m,溫度為107℃,原始滲透率為0.8×10-3μm2,泄氣半徑為600 m,井筒半徑為0.1 m,孔隙度為0.05,氣體平均黏度為0.019 7 mPa·s,氣體平均壓縮因子為 0.928,相對密度為 0.76,地層壓力為 30 MPa,啟動壓力梯度為0.002 MPa/m,滲透率變形系數(shù)為0.04 MPa-1,滑脫因子為2 MPa。
2.1 地層壓力和滲透率分布
氣井以6×104m3/d的產(chǎn)量生產(chǎn),計算氣井的地層壓力和滲透率分布(圖1、2)。從圖1中看出,在開采過程中,地層壓力分布曲線呈“漏斗”形狀;啟動壓力梯度λ和滲透率變化系數(shù)αk越大,地層壓力p下降越多;滑脫因子b越大,地層壓力p越大。邊界處幾條壓力曲線基本重合,而井底附近處各曲線出現(xiàn)差異化,這表明井底附近壓力敏感效應引起的“應力污染”最為明顯。
圖1 地層壓力分布
由圖2可以看出,地層中滲透率分布主要受到滑脫效應和應力敏感效應的影響。其中,滑脫效應使?jié)B透率增大,而應力敏感效應使?jié)B透率下降;邊界處壓力基本不變時,有效應力小,應力敏感效應影響較弱,滑脫效應影響較大,地層滲透率表現(xiàn)為增大;而在井底附近時,有效應力大,應力敏感效應影響較大,地層滲透率降低較快。地層滲透率的分布曲線形成與壓降漏斗相似的“滲透率漏斗”。
圖2 地層滲透率分布
2.2 影響因素分析
圖3是不同啟動壓力梯度下氣井IPR關(guān)系曲線。從圖3中可以看出,在相同地層壓力作用下,啟動壓力梯度λ越大,氣井產(chǎn)能Qsc減小,說明啟動壓力梯度越大,用于克服啟動壓力梯度效應的附加壓降越大。
當啟動壓力梯度 λ分別為 0.002、0.004、0.006 MPa/m時,對應氣井的無阻流量(p=0 MPa)與不考慮啟動壓力梯度影響時的相比,分別下降了5.52、11.09、16.64個百分點。
圖3 不同啟動壓力梯度對氣井流入動態(tài)的影響
圖4是不同滑脫因子條件下的氣井IPR關(guān)系曲線。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隨著滑脫因子b的增大,氣井產(chǎn)能Qsc增大,說明滑脫效應對氣體滲流附加了一種滑脫動力。當滑脫因子分別為2、4、6 MPa時,對應氣井的無阻流量與不考慮滑脫效應影響相比,提高了11.14、22.23、33.27個百分點。
圖4 不同滑脫因子對氣井流入動態(tài)的影響
由壓力敏感對氣井流入動態(tài)的影響曲線可以看出,隨著滲透率變化系數(shù)αk的增加,氣井產(chǎn)能逐漸下降,產(chǎn)能曲線彎曲程度越強烈,說明應力敏感在地層中引起的“應力污染”現(xiàn)象越嚴重。當滲透率變形系數(shù)分別為0.02、0.04、0.06 MPa-1時,對應氣井的無阻流量(p=0 MPa)比不考慮應力敏感影響分別降低了15.59、29.96、40.93個百分點。
(1)低滲氣藏滲流特征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應力敏感、啟動壓力梯度、滑脫效應等,計算氣井產(chǎn)能時,需考慮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
(2)井底附近時,壓力敏感引起的“應力污染”現(xiàn)象最明顯;滑脫效應和應力敏感對滲透率的影響作用是相反的。
(3)啟動壓力梯度和應力敏感系數(shù)越大,氣井產(chǎn)能下降越快,其中應力敏感影響較大;隨著滑脫因子增大,氣井產(chǎn)能隨之增高。
[1]劉建軍,劉先貴.低滲透巖石非線性滲流規(guī)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22(4):556-56.
[2]劉曉旭,胡勇,朱斌,等.氣體低速非達西滲流機理及滲流特征研究[J].特種油氣藏,2006,13(6):43-46.
[3]Sampath K,William K C.Factors affecting gas slippage in tight sandstones of Cretaceous age in the Uinta Basin[C].SPE9872,1982:2715-2720.
[4]Klinkenberg L J.Th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media to liquids and gases[C].API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Practice,1941:200-213.
[5]Rexd Thomas,Donc Ward.Effect of overburden pressure and water saturation on gas permeability of tightsandstone cores[J].JPT,1972,24(2):120-126.
[6]George D V.Application of stress—dependent rock properties in reservoir studies[C].SPE86979,2004:16-18.
[7]劉振興,王樂之,張海燕,等.東濮凹陷低滲氣藏儲層應力敏感性分析[J].特種油氣藏,2008,15(3):84-86.
[8]于忠良,熊偉,高樹生,等.低滲透儲層應力敏感分析[J].天然氣技術(shù),2008,2(4):26-29.
[9]劉曉旭,胡勇,李寧,等.低滲砂巖氣藏氣體特殊滲流機理實驗研究與分析[J].特種油氣藏,2007,14(1): 80-83.
[10]宋洪慶,何東博,婁鈺,等.低滲致密氣藏低速非線性滲流產(chǎn)能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1,18(2):79-82.
[11]胥洪俊,范明國,康征,等.考慮滲透率應力敏感的低滲氣藏產(chǎn)能預測公式[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8,19 (1):145-147.
[12]張烈輝,梁斌,劉啟國,等.考慮滑脫效應的低滲低壓氣藏的氣井產(chǎn)能方程[J].天然氣工業(yè),2009,29(1): 76-78.
[13]Forchheimer A,Katz D L.An anal-ysis of high-velocity gas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C].SPE6827,1979: 211-216.
[14]Li D.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e water Non—Darcy flow experiments[C].SPE68822,2001:26-30.
編輯 周丹妮
TE319;TE348
A
1006-6535(2012)05-0097-03
10.3969/j.issn.1006-6535.2012.05.024
20110922;改回日期:20120705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水扇儲層氣田產(chǎn)能和開發(fā)指標預測研究”(2008ZX005056-02-02-03);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非線性滲流下低滲氣藏產(chǎn)能特征研究”(GIFSS0701)
王德龍(1982-),男,2006年畢業(yè)于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專業(yè),2012年畢業(yè)于西南石油大學油氣田開發(fā)工程專業(yè),獲博士學位,現(xiàn)主要從氣藏工程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