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哲 江曉春 王建京
(航天十一所西安航天遠征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100)
范圍檔氣缸是汽車變速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直接影響到變速箱的正常工作。一旦發(fā)生故障,就會危機人身安全和對企業(y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撥叉軸作為范圍檔氣缸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在裝配和使用過程中常常發(fā)生從臺階過渡處斷裂的故障,斷裂位置如圖1所示。導致其斷裂的原因有多種,比如材料選擇不當、工藝可控性差及結構設計缺陷等。經對比分析,撥叉軸臺階過渡方式不合理,局部應力過大是導致?lián)懿孑S斷裂的主要原因。本文應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對臺階處4種過渡方式進行了應力分析,定性分析了臺階過度處半徑小于0.78 mm時的應力值變化,從工藝可控性方面提出了撥叉軸臺階過渡應選用R0.8越程槽方式。應用分析表明:該過度方式可大幅降低撥叉軸斷裂故障率,對于帶臺階過渡的軸類零件結構優(yōu)化具有切實可行的意義。
撥叉軸臺階過渡有兩種設計方式:越程槽方式和倒角方式,如圖2所示。越程槽方式可利用成型刀具一次加工完成,其加工工藝較易控制;而倒角方式一般只在圖紙上標注出倒角半徑的最大值,對其最小值并沒有要求,且不做檢測和控制。如果目測倒角半徑約為0.2 mm時,實際加工時有可能沒有倒角。
如圖1所示,不考慮撥叉軸左端撥檔缺口,取其軸對稱截面一半建立圖3所示軸對稱分析模型,x軸為半徑方向,y軸為長度方向。分析模型有限元網格劃分如圖4所示[1],為了模擬應力集中,對其臺階過渡處網格密度進行了加密。
針對撥叉軸臺階過渡設計方式不同,建立了4種過渡方式的幾何分析模型:R0.8 mm超程槽、R0.78 mm倒角、R0.2 mm倒角和直角方式。
根據圖紙設計要求,范圍檔氣缸撥叉軸安裝時預緊力矩須在80~115 N·m之間,且預緊過程中主要受拉伸載荷作用。因此,對分析模型進行有限元分析計算時可把結構簡化為大端固定、小端受拉的圓桿,如圖3所示。
拉伸載荷可依據《機械工程圖計算手冊》[2]中緊連接螺栓預緊力、預緊力矩換算方法進行計算:
式中:Py為預緊力;d0為預緊螺紋中徑;α為螺紋導程角;β為螺紋摩擦角,μ=tanβ;i為螺母慣性半徑。
一般螺栓粗牙螺紋導程角α=3°~4°,摩擦系數(shù)μ=0.1左右,螺紋摩擦角β=3°~4°,螺母慣性半徑i≈2d0,因此式(1)可簡化為:
式中:D為螺紋公稱直徑,D=16 mm;My為預緊力矩。
由式(2):當預緊力矩My=115 N·m時,計算得預緊拉伸力Py=35 938 N。
撥叉軸材料選用20CrMnTi,其屈服強度σs=835 MPa,抗拉強度 σb=1 080 MPa,彈性模量E=210 GPa,泊松比μ=0.3。
應用有限元分析軟件ABAQUS,及前后處理軟件MSC.PATRAN對圖3所示4種臺階過渡方式進行應力分析計算,其結果如圖5~8所示(應力單位MPa)。
表1 應力集中區(qū)最大應力值對比表
由圖5~8和表1可知:撥叉軸臺階過渡處網格密度大致相同情況下,應力集中值大小依次為:直角過渡>R0.2倒角>R0.8越程槽>R0.78倒角。如果保證加工質量和R0.78倒角,撥叉軸臺階過渡處應力須小于R0.8越程槽過渡方式。
從有限元分析方法看:當應力集中區(qū)網格密度越大,應力值將更接近于真實值,而實際上由于計算機分析軟件精度的限制,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尤其是直角過渡方式的應力集中理論上是無窮大的。因此,下面對倒角過渡方式進行定性分析。
文獻[3]給出了帶臺階圓角受拉圓桿的應力集中系數(shù),如圖9所示。其橫坐標為倒角半徑與小端直徑之比,縱坐標為應力集中系數(shù)。當?shù)菇前霃綖樽畲笾?.78mm時,r/d=0.048 7,D/d=1.58,查表得應力集中系數(shù)n=2.6,預緊力矩為115N·m時的最大應力σmax=462MPa(σmin=178MPa);當?shù)菇前霃綖?.2mm時,r/d=0.01,應力集中系數(shù)n>4,最大應力σmax>712MPa,這已接近于撥叉軸材料20CrMnTi的屈服強度。因此,如果撥叉軸臺階過渡倒角再小,過渡處的應力將急劇增大至無窮大。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分別從R0.78倒角和R0.8越程槽臺階過渡方式的撥叉軸成品中各抽取5件,其測量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R0.78、R0.8尺寸測量結果
由表2可知:R0.78倒角和R0.8越程槽在加工時,由于加工者技能差異及成型刀具磨損等,使得加工結果的測量值均有所偏差。但相比而言,R0.8越程槽測量值明顯優(yōu)于R0.78倒角的測量值。因此,R0.8越程槽方式從加工工藝性方面較易控制。
綜合考慮應力分析結果和實際加工工藝可控性,選R0.8越程槽為撥叉軸臺階過渡方式。經裝配和用戶使用過程中實際斷裂故障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撥叉軸斷裂失效故障大幅下降。因此,撥叉軸臺階過渡改為R0.8越程槽方式對降低范圍檔氣缸撥叉軸斷裂故障是實用有效的,顯著提升了范圍檔氣缸工作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故障統(tǒng)計數(shù)據見表3。
表3 撥叉軸斷裂故障數(shù)據統(tǒng)計表
(1)撥叉軸四種臺階過渡方式應力分析可知:在臺階過渡處網格密度大致相同情況下,應力集中值大小依次為:直角過渡 >R0.2倒角 >R0.8越程槽 >R0.78倒角。
(2)在保證R0.78倒角加工質量前提下,集中應力須小于R0.8越程槽過渡方式。
(3)當?shù)菇前霃叫∮?.2mm時,臺階過渡處應力值將迅速超過材料的強度極限,致使撥叉軸在裝配和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斷裂故障。
(4)考慮撥叉軸加工工藝可控性,汽車變速箱用范圍檔氣缸撥叉軸臺階過渡應選用R0.8越程槽方式。
[1]蔡國忠,陳精一.電腦輔助工程分析ANSYS使用指南[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
[2]許茂宗.機械工程圖計算手冊[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337-338.
[3][美]R.E.彼得森.應力集中系數(shù)[M].楊樂民,葉道益譯.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