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緒浩,劉逢芹,楊曉靜,劉田云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山東 濟南250355;2.山東大學附屬千佛山醫(yī)院,山東濟南250014)
中藥柴胡與黃芩配伍應用在中醫(yī)臨床極為常用,是中藥方劑中的傳統(tǒng)藥對[1],研究表明兩藥配伍后可明顯提高其相關藥理藥效作用[2,3]。為探討該藥對配伍前后藥效物質(zhì)基礎的異同和配伍的合理性,筆者對藥對配伍前后提取出的主要藥效成分進行了實驗比較,結果顯示藥對配伍對主要藥效成分黃芩苷影響不大[4],本文又采用HPLC法實驗考察了藥對配伍前后柴胡主要藥效成分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變化,以期從實驗藥學角度闡明中藥配伍應用的機理,促進臨床的組方配伍和合理用藥。
1.1 儀器 HPLC色譜儀(Waters公司產(chǎn)品),Waters 600色譜泵,Waters 2996紫外檢測器,Waters717自動進樣器,Empower工作站;BCP225D型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KQ-100DE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0.45 μm有機微孔濾膜(上海市新亞凈化器件廠生產(chǎn))。
1.2 試藥 藥材柴胡(批號 20060501)、黃芩(批號20070601)購于山東天一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jīng)山東省中醫(yī)藥研究院生藥專家鑒定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和傘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北柴胡)的干燥根;柴胡皂苷a、d均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分別為110777-200406、110778-200505;甲醇(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批號20070110,色譜純),乙腈(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品,批號20070606,色譜純),正丁醇(天津市化學試劑一廠產(chǎn)品,批號20061218,分析純),水(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產(chǎn)品,批號20080102)。
2.1 色譜條件 Diamonsil C18色譜柱(4.6 mm ×250 mm,5 μm);以乙腈為流動相A,水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guī)定進行梯度洗脫;流速:1 mL·min-1;檢測波長為210 nm;柱溫:室溫;進樣量:10 μL;理論塔板數(shù)以柴胡皂苷a峰計算不低于3 000。按以上條件進行測定,可使供試品中柴胡皂苷a、d色譜峰得以分離,且峰形良好,見圖1。
表1 梯度洗脫順序
圖1 柴胡-黃芩藥對的HPLP圖譜
2.2 供試溶液的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 取柴胡皂苷a對照品約15 mg、柴胡皂苷d對照品約15 mg,精密稱定,置同一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至50 mL,制成每1 mL約含柴胡皂苷a 300 μg,柴胡皂苷d 300 μg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2.2.2 供試品溶液[5]精密稱取柴胡藥材粗粉5 g、1∶1配比的柴胡黃芩藥對粗粉10 g,各加70%乙醇500 mL,浸泡0.5 h,回流1.5 h,過濾,提取液蒸去乙醇,加水適量,分別用乙醚萃取2次(40,40 mL),棄取乙醚液,提取液水浴蒸至無乙醚味,冷至室溫再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液萃取3次(20,20,20 mL),合并正丁醇溶液,用1%氫氧化鈉溶液洗滌2次(20,20 mL),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至中性,蒸去正丁醇,殘渣加甲醇25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2.3 柴胡皂苷a、d測定方法學考察
2.3.1 標準曲線繪制 取柴胡皂苷a、d混合對照品溶液,分別進樣 5、10、15、20、25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積分值為縱坐標(S),進樣量(μg)為橫坐標(A),繪制標準曲線,計算得回歸方程,結果見表2。
表2 柴胡皂苷a、d的線性回歸方程
2.3.2 精密度試驗 取柴胡皂苷a、d混合對照品溶液重復進樣5次,每次2 μL,檢測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峰面積積分值,結果柴胡皂苷a峰面積值的RSD為0.85%、柴胡皂苷d峰面積值的RSD為1.04%,說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3.3 重現(xiàn)性試驗 取黃芩-柴胡(5 g-5 g)樣品5份,按照2.2.2項下的方法制成供試樣品溶液,分別測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樣品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的RSD分別為2.78%、3.14%,表明重現(xiàn)性較好。
2.3.4 穩(wěn)定性考察 取柴胡皂苷a、d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分別于0、2、6、24 h進樣,測定柴胡皂苷a及柴胡皂苷d的峰面積,計算其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42%、1.29%,表明柴胡皂苷a、d在24 h內(nèi)穩(wěn)定。
2.3.5 方法回收率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柴胡藥材粗粉約1.0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約80 mL,密閉浸泡0.5 h,精密量取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對照品混合溶液8 mL,加70%乙醇至刻度,按“2.2.2”項下操作,制備成加樣回收率供試樣品溶液,依照“2.1”項下方法和條件進行測定,結果見表3。
表3 柴胡皂苷a、d加樣回收率(n=5)
2.3.6 柴胡皂苷a、d含量測定 取2.2.2項下的各供試品溶液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分別測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結果見表4。
表4 黃芩-柴胡配伍藥對的柴胡皂苷a、d 含量(%)(n=3)
3.1 從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黃芩-柴胡“藥對”配伍后柴胡皂苷a,d的溶出大大提高,柴胡皂苷a的提出量幾乎比柴胡單用的溶出量多一倍,柴胡皂苷d的提出也比配伍前提高了45%,實驗充分說明了藥對混合提取有利于柴胡皂苷部位的溶出。圍繞藥對配伍展開的研究是探索中藥復方配伍規(guī)律研究的基礎和切入點,該實驗結果從化學成分研究的角度為已被長期臨床實踐所證實的古人配伍用藥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3.2 實驗予試中曾參照中藥傳統(tǒng)提取方法采用水提取,但發(fā)現(xiàn)水作溶媒對柴胡皂苷的提取效率不佳,且干擾較大,尤其是柴胡皂苷d,水幾乎不能將其提出,認為提取溶媒采用乙醇比較合理,更能較為完全地將有效組分提出,參考文獻[5]并經(jīng)多次試驗摸索,最后確定采用70%的乙醇溶液提取效果較好,結果顯示與中藥混煎增溶理論相一致;另外應針對柴胡黃芩之間的配伍比例展開相應探討,以找出最佳藥對配比,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改革提取工藝,提高中藥材的利用率。
[1]景浩.小柴胡湯臨床應用新進展[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2(1):67 -69.
[2]王憲齡,張麗萍,李連珍,等.柴胡黃芩配伍不同提取部位對撲熱息痛所致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5,21(3):10 -11.
[3]王憲齡,申平,李連珍.柴胡黃芩及其不同劑量比例配伍對小鼠小腸推進功能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4,20(4):1 -2.
[4]劉逢芹,劉田云,余曉東,等.RP-HPLC考察黃芩、柴胡配伍對黃芩苷成分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9,15(7):3 -5.
[5]霍務貞,孫嚴彤,朱盛山.柴胡有效成分提取條件的研究[J].廣東藥學,2005,15(4):6 -7.
[6]林東昊,茅仁剛,王智華,等.HPLC測定不同產(chǎn)地北柴胡中柴胡皂苷 a、c、d[J].中成藥,2002,24(5):60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