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昆 刁桂苓 尤惠川 馮向東 鄒立曄
1)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北京 100045
2)河北省地震局,石家莊 050021
3)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1950年8月15日西藏發(fā)生8.6級巨大地震。經重新測定這次巨震序列的震源參數(shù),推斷出西藏察隅M8.6主震的震源斷層,結合余震分布、極震區(qū)分布、震源機制、地震條帶和活動斷層相互驗證了震源斷層的科學合理性。
根據(jù)《中國地震目錄》選取1950年8月15日察隅M8.6主震及其之后1年內發(fā)生的M≥6.0強余震和主震發(fā)生前1個M6.0的前震共計16個地震,采用應用廣泛的現(xiàn)代定位技術——改進的Geiger法和J-B表重新進行定位計算。對于所選的地震序列,所用震相數(shù)據(jù)全部取自ISS觀測報告,所用全球臺站約260個。
經重新定位計算后的序列可以劃分為4個階段(或4個區(qū)):主震前173天墨脫北部有1個6級前震(地震序號1);主震及其之后3天內持續(xù)在察隅發(fā)生主震(地震序號2)和7次余震(地震序號3~9);主震之后7~29天在南部的印緬發(fā)生3次余震(地震序號10~12);主震之后46~235天在西部的墨脫、錯那發(fā)生3次余震(地震序號13、14、16),主震之后107天又有一余震(地震序號15)在察隅主震附近發(fā)生。
取ISS報告的P波初動資料,由重新定位的震源計算方位角、離源角,測定主震和余震的震源機制解,震中分布和主震的震源機制解、余震的綜合斷層面解(標注地震序號)如圖1。
圖1 震中分布和主震的震源機制解及余震的綜合斷層面解
不同研究者的烈度分布結果,有相似性,但是也有差異,尤其在極震區(qū),呈現(xiàn)北東向、近似南北向、由北東向北北西偏轉等,這次M8.6地震具有有感范圍廣、破壞面積大、地形地質構造復雜、人口分布不均、交通落后等特點,烈度考察難以全面客觀,我們相信現(xiàn)場考察的證據(jù),需要去除主觀因素。
經重新定位后,1950年8月15日西藏M8.6主震和其后3天內的余震發(fā)生在察隅附近,呈北西條帶分布。重新計算了西藏察隅主震的震源機制解和分區(qū)余震的震源機制綜合解,根據(jù)余震的分布形態(tài),確定主震的NWW向節(jié)面是發(fā)震斷層面(傾角:64°,走向:303°,滑動角:164°)。所研究的察隅地震序列位于中、印、緬交界的喜馬拉雅東構造結處,地震序列呈現(xiàn)的時空分布特征及斷裂的錯動特征和GPS監(jiān)測的青藏高原東部及鄰區(qū)的地塊圍繞喜馬拉雅東構造結呈順時針旋轉的運動方式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