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龔 勵/文
話說“湖州菜”
浙 江 龔 勵/文
說到浙江地方菜肴的品味,人們想到的多是杭菜、甬菜、婺菜、紹菜、甌菜等等,惟獨(dú)對于湖州菜提得不多,或許是湖州人不善吆喝,相對于周邊地區(qū),諸如上海、杭州、蘇州等赫赫有名的大地方,自慚形愧,過于謙遜了。
其實(shí),湖州乃“傍湖之州”,依偎著遼闊的太湖,地處長三角軸心,不說“占盡天時地利人氣之先”,也可說得天獨(dú)厚。所在地為全國最富饒地區(qū)杭嘉湖平原中心,良田千傾,河溪縱橫,塘蕩遍布,物產(chǎn)豐碩,百姓富足,古訓(xùn)有“蘇湖熟,天下足”,向有“天下糧倉”之稱。同樣的魚蝦禽蔬,只在經(jīng)湖州人之手,就非同小可了。
正因?yàn)榈赜虻母蛔?,滋長了菜肴的精細(xì),其特色是帶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味,雅致精制,色澤亮麗,味道鮮美,可謂獨(dú)占鰲頭。中學(xué)讀書時,在課本上讀到此話,不由納悶,心想:“莫非蘇州、湖州糧食豐收,天下蕓蕓眾生就無憂饑餓了,果真有此等好事?”
后來,讀到古書上記載的:“朝廷之稅賦錢糧,十有八九取自江南,而江南者,則十有八九取自湖蘇常松嘉五縣”,才若有所悟,蘇、湖等地之豐碩,乃國之所賴。難怪滿清帝王康熙、乾隆要三番五次“下江南”,他們對江南之富饒美麗是如此戀戀不舍,情難割舍。
我們剛到湖州,東道主便說:“大家初來乍到,別的不敢夸口,對餐飲美食,保證列位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湖州最出名的菜便是太湖白魚,早在隋朝,湖州的裹白魚就已列為貢品;宋代《避暑錄話》有“太湖白魚冠天下”之句;每年五六月份是太湖白魚的盛產(chǎn)季節(jié),當(dāng)?shù)赜小叭麓航一ㄋ?,白魚出水肥且鮮”之說。
春時,白魚價廉,菜場里鋪天蓋地,品嘗白魚已成為湖州人的習(xí)俗。
當(dāng)晚入席,一盆“清蒸白魚”便端了上來,定睛細(xì)察,只見菜色清麗多彩,湯汁奶白,魚香撲鼻;眾人舉箸品味,果然魚肉嫩滑,味鮮咸美,非比尋常。
服務(wù)員介紹道:“湖州人烹制此菜較別處為復(fù)雜,先將白魚洗凈,魚身上切斜紋刀口,再將五花豬肉、火腿切成薄片,油菜片、香菇片、玉蘭片分別鋪在魚身上;撒上精鹽、味精、料酒、蔥末、姜片;添雞汁;等蒸鍋上汽后,將魚盆放入;蒸約20 min,將原湯澆上魚身,便可上桌了?!?/p>
東道主又補(bǔ)充道:“蒸制此魚,火候有講究,過長,魚肉變老,其味會大打折扣;時間不足,魚肉拉不下來,因此,須以‘?dāng)嗌癁槎?,才能做到恰如其分”?/p>
接著,我們吃的一盆菜“銀魚跑蛋”,此菜上桌,只見色澤金黃,黃、白、綠三色相間;入口,銀魚鮮嫩,雞蛋松軟,香鮮油潤。細(xì)細(xì)察看,銀魚纖細(xì),明瑩如玉。
東道主說:“銀魚,湖州人叫‘王余’,相傳吳王夫差喜食銀魚,屬下聞訊,紛紛進(jìn)貢銀魚以討吳王歡心。夫差哪里吃得下如此之多的銀魚,便將其余的部分棄于水中,池中魚兒紛紛爭食,于是,得名‘王余’。湖州產(chǎn)銀魚猶以安吉梅溪捕獲者為上品?!?/p>
東道主又說:“其實(shí),剛才吃的兩款食品,在湖州不過是大眾食品罷了,價格相當(dāng)便宜。如想吃上品菜肴,那就是‘鱸魚燴’了。說到鱸魚燴,不由想到古人張翰,其時在京城洛陽為官,每當(dāng)‘秋風(fēng)起,便思念起家鄉(xiāng)的鱸魚燴’,于是乎,辭官回鄉(xiāng)耕讀。鱸魚燴乃唐宋名肴,南宋時,湖人善砍燴,縷切如絲,簇成人物花卉形狀,雜以姜桂食之,鮮不可擋??上У氖牵朔N進(jìn)食方式,古人疏于記載,年久失傳了?!?/p>
游客初臨湖州,對于當(dāng)?shù)氐囊豢睢棒浯湮r仁”,贊口不絕。此菜上桌,只見菜色鮮艷,蝦肉潔白,青豆碧綠,火腿殷紅,細(xì)細(xì)品味,口感滑嫩鮮爽,與杭州的名菜龍井蝦仁相比,更勝一籌。
服務(wù)員說:“我們是在杭州龍井蝦仁的基礎(chǔ)上,做了改進(jìn)。先將湖州的特產(chǎn),荸薺去皮;與火腿分別切成僅1 cm的丁狀,豌豆在油鍋中跑一下;然后,將蝦仁與菱粉、蛋精拌勻?!?/p>
他又強(qiáng)調(diào)說:“菱粉須附在每個蝦仁上,然后,油鍋五成熱時,倒入蝦仁,即用筷子將蝦仁劃散,去油,倒入火腿丁、青豆等;最后,將紹酒、精鹽、鮮湯調(diào)成的芡汁烹入鍋中,此菜就可以炒勻起鍋了?!?/p>
湖州養(yǎng)羊歷史達(dá)千年之久,積累的烹羊技藝非比尋常,當(dāng)?shù)刂暮?,有生長快、成熟快,繁殖力強(qiáng),加上肉嫩味鮮的特點(diǎn)。宴席上,多取羔羊肉,世人稱胎羊肉。湖人利用湖羊羔加當(dāng)歸蒸煮,再加上醬油、黃酒、姜絲、蒜葉、桂皮等為調(diào)料制作成菜。
此菜不僅香氣四溢,肉嫩味鮮,美不可擋。民間土方,婦女產(chǎn)后血?dú)獠蛔?;老人腰酸背痛;青壯男子新婚泄精過度,食此菜可以“大補(bǔ)”而恢復(fù)元?dú)狻?/p>
一款“湖州醬羊肉”端上來,令人拍案叫絕,觀之,色澤紅亮;聞之,肉香四溢;品之,酥而不爛,汁濃味醇,為湖州人秋冬季節(jié)的滋補(bǔ)佳品。
我們忙請教當(dāng)?shù)厝耍胫笱蛉庥泻蚊罘ǎ麄冋f,其實(shí)也不難,先將羊肉切塊放入鐵鍋,加清水浸沒肉塊,煮沸后撇去浮沫,撈出羊肉;把羊肉放入竹箅子墊底的鍋中,加入茴香、姜塊、紅棗、紹酒、精鹽、紅椒末、大曲,倒入羊肉原汁;羊肉塊用塊石壓實(shí);然后,密封煮沸,改用微火燜約2 h。
食時,拆去羊骨,切片裝盤,淋上原汁,撒姜蔥蒜末與胡椒粉等,即可上桌。
我們品嘗此菜,不禁拍案叫絕,不僅汁濃味醇,且塊肉不變形,入口,酥嫩綿軟,就是老人、小孩也可以大快朵頤。
湖州的傳統(tǒng)名菜中,以“爛糊鱔絲”最知名,此菜雖名稱不怎么樣,然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湖州太守令各縣高廚獻(xiàn)佳肴侍候,德清名廚的一款“爛糊鱔絲”,力戰(zhàn)群雄而勇登榜首。乾隆皇帝品后,龍顏大悅,太守也官加一品。
此菜上桌,只見盤中的油仍在沸騰,菜色呈紅、黃、綠、白、黑五色,色澤鮮艷,鱔絲柔軟鮮嫩,清香油潤。東道主說:“此菜一定要現(xiàn)做現(xiàn)吃,涼了,味道就要差勁許多?!?/p>
我們忙請教服務(wù)員,此菜的制法,他說,制作此菜不同于眾,先將活鱔魚放在沸水中氽一下;撈出,放在冷水中,劃去鱔骨,切成絲狀,用涼水洗凈瀝干。
然后,起油鍋略為煸炒;烹入紹酒、醬油、糟油、白糖、姜汁;澆濕淀粉起鍋,裝盤,中間用勺撳一個潭;撒胡椒粉,淋芝麻油,并將炒熟的蝦仁及各種絲料放在潭周圍;最后取沸油澆入潭中,即可上桌了。
湖州的另一款名肴,稱之“蔥油核桃魚卷”,此菜上桌,色澤金黃鮮艷,形如蠶繭,入口,外殼松脆香酥,卷內(nèi)鮮嫩濃香。
服務(wù)員介紹道:“這道菜不僅色澤美,味道好,而且還具有補(bǔ)氣健脾、平肝潛陽、滋陰潤燥之功?!彼终f:“要做好此菜,頗費(fèi)心思與手藝,先將草魚批成魚片,再逐片放在案板上,加精鹽、紹酒、干淀粉;再將核桃仁剁碎,放蔥入碗,拌成餡,擠成圓子;把魚片連餡卷成魚卷;捏緊成蠶繭形,然后,將魚卷逐個拖上蛋糊,滾上面包屑,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即成。食時,蘸以番茄醬,其味猶佳。
我們還吃過一款佳肴,叫做“大頭菜炒肉絲”。這是一款夏季早餐吃粥時的小菜。有人認(rèn)為,此菜過于尋常而“不登大雅之堂”,未列入食譜,其實(shí),此菜鮮咸得當(dāng),特具本地特色。湖州南潯大頭菜為浙江名產(chǎn)。經(jīng)腌制后,清香撲鼻,故而,湖人改叫“香大頭菜”,
最后,大家吃的點(diǎn)心是糯米雪藕,湖州周圍塘蕩遍布,蓮荷遍地,品種有紅、白兩種,湖州人以白荷為珍,其蓮子嫩而酥甜。在湖州,白荷又有早白荷、遲白荷之分。老食客以早白荷所產(chǎn)之藕為上品,其味鮮嫩脆甜,多宜生食;遲白荷所產(chǎn)之藕,內(nèi)含淀粉高,湖州人多取之熟食或加工成藕粉出售。餐館供應(yīng)的多是遲白藕,灌之糯米;食時,切片,淋上蜂蜜,觀之,色澤晶瑩,品之,鮮甜脆嫩。據(jù)說,乾隆下江南時,品后,大喜,遂列為貢品。
湖州的精美菜肴,名目不計其數(shù),稍有名氣者,諸如,千張包子、葡萄魚、丁蓮芳大餛飩、諸老大粽子等等。尤其以千張包子、大餛飩、粽子三款在外省開的分號最多。
湖州千張包子,取的本地產(chǎn)千張,皮白而薄,內(nèi)餡選精純腿肉,切成丁,然后,拌上開洋、干貝、嫩筍尖、芝麻等。食時,根據(jù)各人喜好,加辣醬、胡椒、蒜葉等調(diào)料。
眾人舉筷品嘗,尚未啟口,一股香氣襲來,令人欲罷不能,堪稱“江南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