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榮 唐天弼 高永革
布氏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傳染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急性期患者臨床癥狀較重,單純抗菌藥物治療不良反應大且容易產(chǎn)生耐藥以至于對本病無法治愈[1-5]。我們于2008年5月至2009月10日運用甘草酸制劑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及強力霉素對54例急性期布氏桿菌病進行了臨床觀察,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門診收治的急性布魯氏菌病患者106例為研究對象,診斷急性布魯氏菌病標準以2007年衛(wèi)生部頒布的布魯氏菌病診斷標準(WS269-2007),即有明確的流行病學接觸史、有不同程度臨床表現(xiàn)、布病試管凝集試驗(SAT)滴度為1∶100++及以上,且病程在3個月內(nèi)[6],排除傷寒、副傷寒、結核病、風濕熱、類風濕、瘧疾、霍亂、自身免疫病、惡性腫瘤及布魯氏菌苗注射等情況。同時排除病毒性肝炎(包括 HAV、HBV、HCV、HEV 及 EBV、CMV 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藥物型肝損傷患者。10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齡16~64歲;對照組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齡18~66歲。2組年齡、性別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強力霉素片200 mg,1次/d,口服,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片200 mg,2次/d,口服,療程3周,間隔5~7 d給予第2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甘草酸制劑(日本米諾發(fā)源制藥株式會社生產(chǎn),商品名:美能)3片,3次/d,口服,連續(xù)2個月。
1.3 療效標準 (1)治愈:體溫恢復正常,其他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體力和勞動能力恢復,血布氏桿菌培養(yǎng)陽性者,應2次細菌培養(yǎng)轉陰;(2)顯效:體溫恢復正常,其他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體力和勞動能力基本恢復;(3)好轉:各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有明顯減輕,體力和勞動能力有所恢復;(4)無效:各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減輕或治療后雖有短時期改善,但停藥后2周內(nèi)又復發(fā)[7]。
1.4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愈率高、癥狀緩解快且復發(fā)率低(P <0.05 或 <0.01)。見表1。
表1 2組治愈率、癥狀緩解時間、復發(fā)率比較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血壓升高1例,胃腸道癥狀2例,肝功能損害1例;對照組出現(xiàn)胃腸道癥狀2例,肝功能損害2例,腎功能損害1例。所有病例不良反應經(jīng)對癥處理后恢復。
布氏桿菌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其致病菌布魯氏菌感染人體后可自皮膚或黏膜隨淋巴液到達局部淋巴結。由于人體的免疫力和侵入菌的數(shù)量及毒力不同,病原菌可在局部增殖達到一定數(shù)量后即沖破淋巴結屏障侵入血循環(huán),繼而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中定植形成新的感染灶,定植的病原菌又可多次進入血循環(huán)而導致復發(fā)[8]。氨基糖甙類及利福霉素類抗生素治療本病有一定療效,但易耐藥且不良反應也較大,患者常不易耐受而不能治愈。左氧氟沙星是氟喹諾酮類抗菌素,且該藥可進入吞噬細胞內(nèi),可殺滅胞內(nèi)的病原菌,因而對急性布氏桿菌病有肯定療效[9]。
甘草酸制劑(片劑)主要成分是β體甘草酸、甘氨酸和蛋氨酸。其作用機制有:抗炎作用,抗過敏作用,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對γ干擾素的誘導作用。甘草酸苷具有抑制兔的局部過敏壞死反應及抑制施瓦茨曼現(xiàn)象等抗過敏作用;有增強激素的抑制應激反應作用,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和胸腺萎縮作用;對激素的滲出作用無影響[10];治療組中聯(lián)合甘草酸制劑片治療急性布氏桿菌病可有效減輕癥狀,緩解疼痛,消除軟組織腫脹,抗炎及纖維化,提高機體免疫力,故治療組治愈率92.6%顯著高于對照組8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甘草酸制劑片有保肝及類固醇樣作用,緩解癥狀快,復發(fā)率低。因此甘草酸制劑片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及強力霉素治療急性布氏桿菌病能明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消除臨床癥狀,且安全性好,復發(fā)率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Shang D.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in China in last 50 years.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2000,2l:55-57.
2 Wanke MM.Canine brucellosis.Anim Reprod Sci,2004,82-83:195-207.
3 Memish ZA,Balkhy HH.Brucellosis and international travel.J Travel Med,2004,11:49-55.
4 Sarinas PS,Chitkara RK.Brucellosis.Semin Respir Infect,2003,18:168-182.
5 Eilros BJM,Bach1lier LMR,Ortiz LR.Guidelines for clinical management of bioterrorism bacterial diseases:Anthrax,plague,turalemia and brucellosis.An Med Interna,2003,20:540-547.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布魯氏菌病診斷標準.
7 黃峻,陸風翔主編.實用內(nèi)科診療規(guī)范.第1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80-487.
8 陳灝珠主編.實用內(nèi)科學.第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458-462.
9 李麗紅,田廣盈.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布氏菌病臨床觀察.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4,25:71-72.
10 宋方聞,白永敏,陳玉祥,等.美能(β-甘草酸復方制劑)的分子構型及臨床療效.中國藥房,2003,1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