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明
本文責編:邵滿春
《深度觀察》是江西廣播電視臺衛(wèi)視頻道晚間黃金檔的一檔演播室評論類節(jié)目,自今年3月6 號全新改版以來,收視率猛然拔升、連創(chuàng)新高。相比老版節(jié)目,一直維持著較好的節(jié)目收視和觀眾口碑。如果說老深度是以現(xiàn)場評論員對新聞事件、人物故事的精彩點評、理性剖析而見長,新深度又是以什么吸引觀眾、打造“深度”這個品牌?
在老版《深度觀察》節(jié)目運作過程中,演播室里評論員們在主持人的引導下,根據(jù)各種新聞專題短片發(fā)表議論。由于新聞事件的細節(jié)展現(xiàn)不夠鮮活,或者專題片的加工不到位,評論員們的評論很容易陷入誤區(qū)。要么過于偏激偏執(zhí),要么過于溫吞,要么過于情緒化,要么就是陷入一種冷冰冰的理性中,讓人感覺不食人間煙火。而過多評論性的語言也給后期剪輯帶來了諸多困擾。缺乏條理,沒有方向,節(jié)奏和情緒上難以把握。很多節(jié)目甚至變得不是由事而評,而是以評套事。也就是說評論員不就事論事,而是用幾個固定的評論套路去包裹復雜多元的新聞事件,觀念先行,套路先行。這就讓很多新聞評論失去了應有的價值。
怎樣的評論才是有價值的評論?有人認為,一個好的新聞評論最簡單的評判標準,就是它能不能超越既有的新聞報道給觀眾帶來附加值。這里面既包括評論員獨到的判斷或者獨特的價值認知,告訴觀眾新聞背后更多的、可能看不到的東西。也包括要求評論員能夠把眾所周知的道理講生動,講出別人想不到的道理,有權威、有情懷。《深度觀察》所邀請的評論員都是國內知名學者專家,問題顯然不在于他們提供附加值的能力,而實在是新聞報道的載體——專題片,在演播室的環(huán)境里顯得過于單薄,讓評論員們感到難以發(fā)力,找不準點。所以,新深度相比較老深度,最關鍵的改變只有一個,就是引入新聞事件的當事人。
把新聞事件的當事人請到演播室現(xiàn)場,講述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這種節(jié)目形式在國內并不罕見。不過新深度要做的,并不僅僅局限于讓當事人把新聞復述一遍。當事人來到現(xiàn)場,深度觀察的編導往往會對他們提一個要求,那就是他們在講述時必須要故事化。
首先,故事化就是要求當事人在講述時要注意懸念,會賣關子,盡可能多地提供新聞報道背后鮮為人知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這樣,現(xiàn)場評論員面對的不再是冷冰冰的被加工過的專題片。有了當事人的現(xiàn)場講述,新聞的真實完整性得到較大保留,新聞的內容也更加客觀全面。當存在質疑時,現(xiàn)場評論員甚至可以充當主持人的角色,挖掘新聞事實。這樣一來,給評論員們的評論提供了更多增加附加值的空間。例如,在《它在流浪誰來管?》這期節(jié)目中,講述的是北京通州一位家境并不富裕的老太太,她把兒子結婚的房子給占了,養(yǎng)了一百多只流浪貓狗,在小區(qū)里亂搭貓棚,臭氣熏天,搞得鄰居意見很大。其他媒體關注的焦點,多半在于她這樣做給鄰居帶來的困擾,以及人權狗權之爭。但是在演播室錄制的時候,這位老太太的兒子來到現(xiàn)場,碩士畢業(yè)、長相帥氣的他卻道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他一點都不埋怨母親收養(yǎng)流浪貓狗的行為讓他找不到女朋友,相反他還支持母親這種在外人眼里有點瘋癲的做法。當這位老太太聽完兒子的話,一再感嘆兒子孝順,現(xiàn)場很多觀眾也紛紛點頭。而這時,現(xiàn)場一位評論員卻及時抓住這一細節(jié),提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這個兒子其實很不孝,理由是老太太從來到演播室第一分鐘開始,表現(xiàn)的狀態(tài)就已經(jīng)反映出她的心理問題。而受過高等教育的兒子不但不把母親拉上岸,反而縱容她在自我的世界里繼續(xù)沉淪。評論員的這番話,引發(fā)了一場當事人和評論員之間關于這種做法究竟是真孝還是偽孝的激烈爭論。在爭論中,一個愛貓狗勝過親人的老太太,一個愛母親沒有任何條件的兒子,鮮明的人物形象躍然熒屏之上。而這種事關人性的深刻討論,遠比類似題材中空洞的人權狗權之爭鮮活得多。
其次,故事化還要求當事人在講述時要注意表達情緒。當事人是新聞事件的親歷者,他們的出現(xiàn)本身就帶有某種情緒和感染力。在演播室現(xiàn)場,如果他們能夠通過繪聲繪色的講述,還原當時的真實情境和心態(tài),同樣能帶動評論員們的情緒,讓他們的評論又找到一個增加附加值的空間。例如,在《39年救47 人的“馬路天使”》這期節(jié)目中,講述的是河北滄州一位老司機宋立明,三十多年來只要看見有人倒在馬路上,他就會上去扶,從來沒有被人訛詐過,書寫了一篇好人有好報的傳奇。當一名被救者現(xiàn)身說法,描繪當時被宋立明從車輪下救出的情形,以及被救后自己也一改冷漠,變得有愛心并樂于幫助別人的時候,她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述,讓現(xiàn)場一位評論員潸然淚下。這位評論員哽咽地說起了當年她的父親支援三線時不幸受傷昏迷,被很多不相識的人幫助的真實故事。她講述的這段經(jīng)歷升華了愛心是可以傳遞的這一主題。
可見,當事人的出現(xiàn)和他們故事化的講述,讓評論員的評論更加有的放矢,彼此有了一個交流的空間,談話的氛圍更融洽了。評論員的評論也避免了那種站在云端玩弄大概念,談論大問題,空泛地抽象說理的“大話評論”,而變?yōu)榉诺蜕矶?,腳踏實地,回歸到從自己熟悉的身邊小事和切身經(jīng)歷說起的“小我評論”“真我評論”。評論員們在發(fā)揮自己的理性思維,從新聞事件的沖突中理出思路、理清爭議,提供一種清晰的判斷和獨特的認知視角的同時,也能用他們感性的一面,挖掘人物的真實情感和微妙心態(tài)。節(jié)目整體在感性和理性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不單單停留在淺層次的道德批判,更多地體現(xiàn)出一種人文關懷。同樣,這樣的節(jié)目更貼近百姓,符合電視的傳播規(guī)律。
《深度觀察》改版后,在收視和口碑上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不過,由于增加了當事人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人對新深度的選題產生了擔憂。很多重大突發(fā)新聞事件和具有激烈矛盾沖突的新聞事件,當事人不太可能來到演播室現(xiàn)場,這給節(jié)目的選題造成了很大的制約。的確,那些宏大的題材,關注每個人切身利益的焦點事件,具有非常大的討論空間。但是有些題材看起來很小,很微不足道,只要人物個性鮮明,同樣能反映這個時代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這就是眼光和深度觀察該“深”在哪里的問題了。如果說通常的新聞評論類節(jié)目擅長的是展示新聞背后的新聞,挖掘事件的深度,那新深度更擅長的似乎是充分挖掘人性深處的光輝和亮點。其實相比較而言,人性的深度,難道不是一種更深的深度嗎?我們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具有這個時代賦予的印記,我們平常的生活中也從來不缺乏不平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