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dexipteryx hui Zhang et al,2008)
(錢邁平)
華夏龍譜(61)
——胡氏耀龍
(Epidexipteryx hui Zhang et al,2008)
(錢邁平)
2006年在中國內(nèi)蒙古寧城縣侏羅系道虎溝組地層挖掘出一保存良好的小型手盜龍類恐龍部分骨骼化石,尾巴附有4根長羽毛。經(jīng)中國科學院周中和、張福成等研究,認為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恐龍屬種,命名胡氏耀龍,其屬名耀龍意為“炫耀羽毛的恐龍”,種名胡氏則為紀念2008年4月逝世的中國古哺乳動物學家胡耀明。
特征:身材小巧,身長約25 cm,大小接近現(xiàn)代鴿子,連尾巴羽毛全長44.5 cm,推測體重164 g。頭骨短而高,僅頜前部有牙齒,牙齒前傾。恥骨短于坐骨、坐骨的末端擴大。具16節(jié)尾椎。末端尾椎愈合,類似尾綜骨,是尾羽毛附著處。缺乏飛行羽毛,不能飛行。尾羽長度是身體的70%,具有炫耀性功能,是化石紀錄里已知最早的純裝飾用羽毛。它們很可能樹棲,以昆蟲或果實為食。
分類:恐龍總目(Dinosauria),蜥臀目(Saurischia),獸腳亞目(Theropoda),擅攀鳥龍科(Scansoriopterygidae),耀龍屬(Epidexipteryx)。
時代:中—晚侏羅世(距今約168~152 Ma)。
分布:中國內(nèi)蒙古,濱湖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