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使人類進入自媒體時代,紙媒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而博客、微博、播客等自媒體對紙媒又造成了新一輪沖擊?;诩埫叫侣勥\作的特點和人們的閱讀理性,本文認為調查性報道是報紙應對自媒體挑戰(zhàn)的殺手锏,將引領報紙新一輪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對調查性報道定義、特點的梳理,詳細分析了調查性報道在自媒體時代大行其道的原因。
【關鍵詞】調查性報道;自媒體;報紙
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lián)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里面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shù)亩x:“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jīng)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焙喲灾垂裼靡园l(fā)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論壇、BBS、網(wǎng)絡社區(qū)等。
自媒體發(fā)布的事件或社會現(xiàn)象大多為公民親身經(jīng)歷,少量來自媒體發(fā)布者的道聽途說,學界將自媒體報道的新聞統(tǒng)稱為公民新聞。其報道的事件可大可小,也不在乎有無影響力或影響力大小。隨著我國網(wǎng)絡科技的發(fā)展,自媒體逐漸成為我國公民信息發(fā)布的首選。傳統(tǒng)媒體的“信息發(fā)布式”新聞(如消息、快訊)吸引力已大不如從前,媒體紛紛借助深度報道與自媒體相抗衡,而深度報道中又以調查性報道居多,這些調查性報道具有巨大的受眾團體,諸如《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報紙和版面普遍受到歡迎,《中國新聞周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一批深度報道類雜志和刊物也受到讀者熱捧。
一、何謂“調查性報道”
調查性報道始自西方。在西方,調查性報道長時間被等同于揭丑報道,杰克·海敦認為,“調查性報道就是暴露報道,它暴露政府和公共機構中的腐敗行為和丑事”[1]。后來的新聞學研究糾正了這種定義,認為調查性報道是“利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足夠的事實和文件,對事件的意義向群眾提供一種強有力的說明”[2]。
調查性報道在我國興起之初,亦被等同于批評性報道或一般的調查報告,認為調查性報道“是記者通過深入調查,自己發(fā)掘出來的某些個人或集團力圖掩蓋的內(nèi)情和問題的報道”[3]261;而后又出現(xiàn)了“調查性報道是一種表現(xiàn)方式還是一種新聞樣式”的論爭,因此國內(nèi)新聞學界給出的調查性報道定義也是五花八門。相對而言,甘惜分在《新聞學大辭典》中給出的定義比較科學,他認為“調查性報道是一種以較為系統(tǒng)、深入地揭露問題為主旨的新聞報道形式”[4]。對此我們可以做出如下解讀:調查性報道概念不是類似消息、特寫、新聞評論之類的新聞樣式,而是與解釋性報道、預測性報道等表現(xiàn)方式同屬一個范疇層面,是深度報道形式下的一個分支報道形式。
二、自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的特點
我國新聞媒體調查性報道具有“調研性、重大性、科學性、艱巨性”[3]266-267的特點,也有學者認為它還具有“詳盡性、獨立性”[5]的特點,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調查性報道呈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色。
報道事實的深度性。首先是指事實的深度,即事實“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具有歷時性和延展度,具有開掘和拓展的潛力,本身就呈現(xiàn)出意猶未盡的‘深度’,有深入報道的可能”[6]。深度來源于事實,來源于事實的連貫性和復雜性,如“華南虎”事件,事件跨越時間長達一年多,牽涉人數(shù)眾多,關系復雜。有豐富內(nèi)涵和意態(tài)的‘事實’是深度報道賴以開展的基礎,是構成‘深度’的本源,因而具有決定性意義”[6]。其次是指調查性報道形式的深度性,報道過程中求證多方觀點,層層深入?!皥蟮朗菍κ聦嵉暮侣勈聦嵰坏┍粓蟮?,其表現(xiàn)形式不再是生活原型的事實,把關人將某些因素加工到新聞中去,使新聞被涵化了?!盵6]如云南“躲貓貓”案,調查報道首先求證死者家屬、與死者同囚的獄友,其次是相關部門,最后是法學專家,事件被報道后,還要關注網(wǎng)上各方觀點匯集的意見流。再次是指調查本身的深度性,調查本身要做到隱秘性和深度性,一個事件經(jīng)由媒體曝光,便對采訪對象施加了輿論壓力,媒體采訪艱難,記者必須秘密地深入調查,逐步跟進,在調查期間不對調查的事實進行報道,而是在摸清事實之后刊發(fā)記者稿件,保證調查的深度性。如《中國青年報》1998年11月改版推出的“冰點新聞”,曾做過大量的秘密調查報道,獲得一致好評。
獨家報道?!赌戏街苣奉^版經(jīng)常刊發(fā)此類稿件,記者經(jīng)過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采訪調查,挖出其他媒體不能挖到的“料”。隨著調查的逐步推進,獨家發(fā)現(xiàn)也會越來越多,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是公民新聞記者的年代,獨家報道的魅力被提升到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這也是《南方周末》長時間一紙風行中國的原因。
影響力易被自媒體放大。自媒體因其言論發(fā)布自由、隨意,容易對調查性報道的影響進行放大。網(wǎng)路傳播解放了人們的嘴巴,消息傳播變得更加隨意自由,傳統(tǒng)的“面面”傳播方式變成了新的“面面?zhèn)鞑ァ保p方均面對電腦),自媒體扮演著通道作用。新的“面面?zhèn)鞑ァ钡淖畲髥栴}是信息不能及時反饋,讀者對自媒體上的公民新聞的真假缺乏考證,經(jīng)過充分調查取證的調查性報道相比之下更具有可信度,因而容易被自媒體轉載,其影響力就自然被放大了。
三、自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大行其道的原因
近年來,《南方周末》、《三聯(lián)生活周刊》等以深度調查性報道見長的媒體廣受歡迎,在2008年“3·14”打砸搶燒事件和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出現(xiàn)了讀者排隊購買《南方周末》的現(xiàn)象,報紙剛運送到報攤即被搶購一空。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調查性報道具有巨大的市場號召力,信息的深度性顯得彌足珍貴。正如歐陽明在《深度報道寫作原理》中所言:“進入電子時代的今天,廣大受眾需要調查性報道,報紙更是離不開調查性報道?!?br/> 自媒體自身的“異化”。任何新事物都是一個利弊重疊的矛盾體,其優(yōu)點換個角度來看就成了缺點與不足。自媒體也不例外。自媒體的信息發(fā)布接近“無條件”,公民只要識字并懂得上網(wǎng),便可成為自媒體的“總編”,他們只要輕輕點擊“確認”按鈕,便可完成一次信息發(fā)布,他們不用學習排版、印刷,也不會受到版面限制,更不用擔心自媒體能不能“賣出去”,等等。簡單、無成本、無要求、無條件的操作方式激勵網(wǎng)民鋪天蓋地地發(fā)布公民新聞。海量新聞信息使得公民陷入信息恐慌,他們分不清孰真孰假、孰輕孰重,對于信息的不確定加劇了受眾的信息困擾,傳統(tǒng)媒體的調查性報道適時出擊,解決了公民的這一煩惱。
符合人們的閱讀愿望和捕捉信息的要求。喻國明在其新著《傳媒變革力:傳媒轉型的行動路線圖》序言中寫道:“社會的有機化,強化了人們對于資訊的質量需求;深處全球化大格局的人們對于信息需求在層次性上更加豐富且深刻?!盵7]面對這樣的受眾群體,傳媒傳統(tǒng)“供給新聞、制造輿論”[8]的功能顯然不能滿足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質均已顯著提高的受眾,公眾越來越不滿足于僅僅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而更想知道“新聞事件原因”、“新聞事件實質意義”乃至預測“新聞事件的發(fā)展趨勢”,公眾將注意力轉移到尋求事件更深層次的解答,媒介功能必須相應地拓展和延伸,以適應受眾需求,不僅要傳播新聞告知信息,還要解釋信息。用喻國明的話講,媒體要給“承受淺層信息超載壓力的焦灼中的人們提供精要的信息產(chǎn)品,以使他們對于世界的把握更加經(jīng)濟節(jié)省”[7]。
秉承新聞專業(yè)主義理念的媒介變革和自身發(fā)展的結果。所謂新聞專業(yè)主義,就是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新聞從業(yè)者必須持有的新聞職業(yè)精神或服務規(guī)范。當今我國傳媒正在進行巨大的變革:市場化逐步推進,傳媒集團不斷組建,媒介高度融合,等等。這些變革使得媒體的市場化特征推進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媒體拋卻其作為“社會良知”和“國家瞭望者”的角色,走下“無冕之王”的神壇,瘋狂追逐經(jīng)濟效益,報紙版面和電視節(jié)目中充斥著迎合受眾的花邊新聞,即便是嚴肅的政治新聞,報紙也一改嚴肅客觀的姿態(tài),換用娛樂化的方式進行報道,如報紙的時政新聞標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PK、玩曖昧”等娛體新聞報道用語,相聲、二人轉的新聞播報方式也已司空見慣,有的媒體甚至采用主持人一邊脫衣服一邊播報新聞的方式吸引受眾,傳媒的娛樂化和低俗化可見一斑。這樣,重拾新聞專業(yè)主義顯得極為迫切,最可行的方式就是通過調查性報道還原事實真相。新聞報道的關鍵是新聞的真實性,而真實性的關鍵則是對盡可能多的事實的還原,因為如果僅僅報道事實的一個階段或一個方面,會讓讀者感到糊涂,因此必須通過調查將事實逐步挖掘出來。調查性報道可以更好地滿足受眾的新聞深度閱讀要求,是當今傳媒秉承新聞專業(yè)主義理念發(fā)展演變的結果,符合新聞發(fā)展規(guī)律。
社會轉型時期調查性報道能夠引領社會變革思潮。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按照社會學者的說法就是:“社會轉型是指中國社會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從農(nóng)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社會變遷和發(fā)展?!盵9]轉型和變革背景下,諸多社會現(xiàn)象的發(fā)生均呈現(xiàn)鏈條性特征,即一個新聞事件的發(fā)生,會引發(fā)一連串的問題,甚至造成高度恐慌性的社會危機。在此背景下,受眾對傳媒功能的嬗變有了更多的期待,他們希望傳媒承擔更多的責任、引領時代潮流,而調查性報道即是“受眾本位”的傳媒踐行這種責任的最佳載體。調查性報道因其深刻性、深度性而往往被讀者當做社會思潮的引領者,每一篇報道的背后都凝結了記者、編輯的全方位思考,其思想性不言而喻,最重要的是,調查性報道因題材大、前瞻性強,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進而推動社會變革,受眾閱讀調查性報道有一種責任感,愿意跟著記者一起思考,公民意識被喚醒。
調查性報道融合了“以人為本”和“三貼近”的報道思想。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踐行,具體到思想文化領域,新聞的報道要“以人為本”,處處彰顯人文關懷,高度尊重人權?!耙匀藶楸尽眻蟮浪枷刖鸵竺襟w報道遵循“三貼近”要求,不僅要貼近事實真相,還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調查性報道本身具有重要性、顯著性的特點;題材大,關系人們的生活,又有了接近性的特點,貼近群眾,因而具有重大的新聞價值和宣傳價值。與此同時,深度報道因其情節(jié)曲折復雜,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掛鉤,還原百姓生活真相,貼近百姓生活,自然受到讀者和觀眾的喜愛。
四、自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應注意的問題
調查性報道似乎戴著一個耀眼的光環(huán),渾身都是優(yōu)點。例如,有利于新聞媒介行使輿論監(jiān)督的權利,使報紙更加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有利于挖掘被隱瞞的重大新聞;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記者[10]。但它同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記者調查時來自權力集團、報社的阻力太大,難以成為日常主力報道,缺乏時效性等。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障礙,自媒體時代的調查性報道還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
調查性報道與隱私權保護。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11]調查性報道在信息公開的過程中極易對公民個人隱私權造成侵害,把法律推向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我們對調查性報道記者的要求應該是:既控制這一侵犯,又不削弱自由社會獲得正常運轉所不可或缺的信息的能力。目前看來,我國《新聞法》尚未出臺,就不可能依靠法律維持二者的平衡,所以為了避免對隱私權造成侵犯,記者應該自我鑒定什么樣的調查、何種程度的信息公開會造成隱私權侵犯。
調查性報道與名譽權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調查性報道極易對新聞報道對象構成名譽權侵害,縱觀國內(nèi)外新聞媒介史,被提起誹謗訴訟的媒體和記者不勝枚舉,即便是像《紐約時報》這樣頗具“厚重感”的媒體,也在其發(fā)展歷程上遭遇過多起誹謗起訴。[12]記者在調查過程中,只有避免對報道對象的誹謗,才能真正保護當事人的名譽權。記者對三種報道對象應特別謹慎:尚未被法庭定罪的犯罪嫌疑人,頗受大眾歡迎的娛樂體育明星和被公眾輿論質疑的企業(yè)法人。
對于調查性報道容易侵犯的兩種權利,學術界有一種聲音認為:對于涉及輿論監(jiān)督的言論,如有片面、偏激或者其他不當,應當予以適當?shù)膶捜?,而相對義務主體的名譽權保護,則應予以適當?shù)娜趸?。在我國,主要有兩類言論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其中之一即是批評企業(yè)產(chǎn)品和服務的言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了消費者的監(jiān)督和批評的權利。在大眾傳播媒介上表達這類言論,被稱為輿論監(jiān)督。法律規(guī)定消費者對產(chǎn)品和服務的評論權利,不規(guī)定法人可以使用精神損害賠償,是對媒介充分進行調查性報道的法制保障。
五、結語
在自媒體時代,調查性報道已經(jīng)超越普通新聞報道成為媒體的亮點,在電子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tǒng)媒體在“深度”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為踐行深度性和新聞專業(yè)主義理念的調查性報道,亦應予以大力推進。誠如密蘇里新聞學院教授布萊恩·S·布魯克斯(Brain S. Brooks)所言:“在美國這樣一個擁有龐大的政府機構、企業(yè)和社會的國家,報界只有進行廣泛而又巧妙的調查性報道,才能盡到自己的責任?!盵13]高度發(fā)展和國情復雜的中國,報界同樣應通過調查性報道履行其作為黨、政府和人們喉舌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高鋼.新聞采寫精要[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5:322.
[2]埃德溫·埃默里,邁克爾·埃默里.美國新聞史[M].蘇金琥,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82:493,321.
[3]歐陽明.深度報道寫作原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甘惜分.新聞學大辭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3.
[5]周雷.新聞寫作:新聞敘事修辭學例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5.
[6]徐國源.當代新聞采訪與寫作[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330.
[7]喻國明.傳媒變革力:傳媒轉型的行動路線圖[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9:序言第6頁.
[8]徐寶璜.新聞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4-5.
[9]陸學藝,景天魁.轉型中的中國社會[M]//.郭德宏.我們該怎樣看待社會轉型[N].北京日報,2003-02-24.
[10]杜俊飛.深度報道寫作[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0:6,104-105.
[11]王利明.人格權法新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7.
[12]辜曉進.走進美國大報[M].廣州:南方報業(yè)出版社,2004:419.
[13]趙剛.美國調查性報道的理念和操作.傳媒學術網(wǎng)[D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217,2007-0110/2009-12-29.
?。ㄗ髡邌挝唬呼吣洗髮W新聞與傳播學院)
編校:董方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