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迅的生涯中,有一段時光是在北京度過的。在京師的時光里,他或獨自一人,或與友人一起,幾乎嘗遍了京城的著名餐館。著名的“八大樓”或“八大居”,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他的足跡。當(dāng)然,他也時常光顧一些不太有名但菜品很有特色的小館子。與北方美食結(jié)下的這份不解之緣,即使在他離開北京多年后,也一直念念不忘。
流連京師名館
當(dāng)時魯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飯就近,經(jīng)常去西四牌樓路西的同和居,這也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經(jīng)營山東菜。名菜有炸肥腸、九轉(zhuǎn)肥腸、三不粘等,甚至也有廣和居的招牌菜——潘魚。魯迅最喜歡這里的炸蝦球,因為這道菜屬于紹興口味,是南北菜品融合時北方菜館引進的新菜。另外,他還喜歡這里的烤大饅頭——在饅頭上刷一層油,然后烤制。
現(xiàn)在北京城講究“吃在東邊”,而魯迅在京時,東城也有很多美食,但由于他工作在西城,因此去得比較少。他的日記中記錄的,比較著名的餐館有東興樓。魯迅和胡適在東邊有過兩次飯局,都是在東興樓:一次是胡適請魯迅,另一次是郁達夫請魯迅和胡適。據(jù)魯迅1932年2月27日的日記:“午后胡適之至部,晚同至東安市場一行,又往東興樓應(yīng)郁達夫招飲,酒半即歸。”看來這次吃得不太高興,或許為胡、魯兩人紛爭的開端。
魯迅這頓飯沒吃好,但東興樓的菜還是很地道的。這家餐館于1903年開業(yè),原址在北京東安門大街,1944年停業(yè),1982年又復(fù)業(yè)于東直門內(nèi)大街簋街,是民國初年北京“八大樓”(東興樓、萃華樓、泰豐樓、致美樓、鴻慶樓、新豐樓、安福樓和春華樓)之一。這“八大樓”,魯迅去過大半,雖然各樓都有重復(fù)的菜品,但各有特色。比如醬爆雞丁,魯迅和胡適都喜歡吃,這道菜在東興樓做得最好。據(jù)說東興樓是清宮一個姓何的梳頭太監(jiān)所開,有很多從宮里出來的廚師。像醬爆雞丁、沙鍋熊掌、燕窩魚翅等,都是從宮廷菜里移植過來的。
醬爆雞丁是家常菜,家家能做,但宮廷做法則要求把雞做得嫩如豆腐,色香味俱全。這道菜要做得好吃,就有很多講究,比如要用豬油爆炒,要加入黃醬而不是甜面醬,但就這兩點,現(xiàn)在的很多餐廳就難以做到。我一直強調(diào),飲食文化要創(chuàng)新,但基礎(chǔ)一定是先保留和繼承傳統(tǒng),否則就是亂來了。
魯迅常去的另一家餐館是泰豐樓。這是家老字號,于1876年開業(yè),原來位于北京前門煤市街,1953年歇業(yè),1984年在原址不遠處重新開業(yè)。民國時期,泰豐樓是孫中山、宋慶齡等一大批國民黨元老常去的地方。他們之所以愛去,主要是因為那里有油爆肚仁、油爆鱔魚、炸八塊、九蒸鴨子等著名菜式。
致美樓也是魯迅喜歡的“八大樓”之一。致美樓以前經(jīng)營姑蘇菜,乾隆年間開業(yè),1948年歇業(yè),1980年重新開業(yè),其拿手菜是抓炒雞片、糟溜魚片、油爆肚絲等,這說明致美樓的廚師技藝很高,因為溜、抓炒、拔等制作技法很考驗廚藝,沒有能力的人根本做不了。
我曾收藏過一份1984年4月23日的致美樓宴會菜單,其中就有兩款宮廷菜,一款叫“游龍戲鳳”,用雞和魷魚合烹;另一款是“五柳魚”,用魚絲、豬肉絲、香菇絲和筍絲一起炒,是制作難度很高的菜。
小館怡情:遍嘗各地菜式
西城的一家叫做“和記小館”的餐廳,與魯迅工作的教育部就隔著一條馬路,因此成了他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基本上相當(dāng)于他的“工作食堂”。這里的東西可口,價錢便宜。魯迅在1918年的一則日記中提到:“微雪。午二弟來部,并邀陳師曾、齊壽山往和記飯?!睂嶋H上,和記以賣牛羊肉出名,魯迅最喜歡吃這里的清湯大塊牛肉面,遺憾的是,現(xiàn)在北京很少能吃到這種面了,我們不如魯迅有口福。
中午,魯迅還常拉著陳師曾、齊壽山去西長安街一家名叫“龍海軒”的小飯館。魯迅喜歡中午喝點小酒,這家餐館的拿手菜是軟炸肝尖,自然就成了他很喜歡的下酒菜。這道菜用豬肝上部切成片,用鹽、料酒、味精腌制片刻,然后掛雞蛋糊,再用七八成熱的花生油炸,在表面的糊剛剛凝固的時候就撈出來,加熱鍋里的油至沸熱,再把肝尖放下去炸。這種經(jīng)過兩次炸制的肝尖當(dāng)然外酥內(nèi)嫩。如今這道菜已經(jīng)成了北京著名的家常菜,但像這種民間家常的下酒菜或下飯菜,在魯迅常去的廣和居、同和居這樣的大餐館,往往是沒有的。
魯迅常去的館子,還有淮揚風(fēng)味的南味齋、玉春樓,福建餐館小有天,河南餐館厚德福,廣東餐館醉瓊林。1912年9月11日魯迅日記記載:“晚胡孟樂招飲于南味齋,蓋舉子之慶也,同席共九人……”這個南味齋,與當(dāng)時的春華樓、醒春居都是著名的江蘇館子,拿手菜是糖醋黃魚、蝦子蹄筋。1912年9月27日的魯迅日記又提到:“晚飲于勸業(yè)場上之小有天,董恂士、錢稻孫、許季黻在坐,肴皆閩式,不甚適口,有所謂紅糟者亦不美也?!?br/> 看來魯迅對閩菜不太適應(yīng),是他在日記中提到不喜歡吃的少有“美食”。其實,一個人的胃口和性格有關(guān),例如太固執(zhí)的人總喜歡吃自己認準的那幾樣菜,吃到其他的就說不好吃;而心胸寬廣的人,食域也更寬廣。從日記中對福建美食的惡評來看,魯迅其實不算心胸寬廣的人。
當(dāng)時在北京經(jīng)營福建菜式的餐館并不多,而“小有天”則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但其實它套用了上海一家名曰“小有天”的酒家之名。據(jù)說,清朝知名道人李梅庵天天去上海那家“小有天”喝酒,曾給店里寫了一幅楹聯(lián):“道道無常道,天天小有天”,因此讓那家餐館非常出名。后來,京城又開了一家福建餐館,位于西長安街,魯迅日記也曾提到——看來他對福建菜還是難以割舍。
難舍點心:沙琪瑪與“魯迅餅”
早在日本留學(xué)時,魯迅就養(yǎng)成了愛吃點心的習(xí)慣。在北京教育部供職時,每到發(fā)薪的日子,他會順路到一家法國面包坊買兩款奶油蛋糕,主要用來孝敬母親,當(dāng)然也供自己享用。
1912年5月,魯迅剛到北京時,住在紹興會館,那里離觀音寺稻香村只有兩三里路。從魯迅的日記來看,從1913年到1915年,他到稻香村買糕點就有15次之多。在那個時候,進高檔糕點店去買糕點是不容易的,必須要有錢。這從側(cè)面也說明了魯迅從教育部得到的薪水還算不錯。
他最喜歡的糕點是蜜糖漿黏的滿族點心沙琪瑪。沙琪瑪柔中帶脆,香酥可口,甜而不膩。具體做法是:用面粉、雞蛋和成面條,油炸后拌糖醬,入模具制成塊,再切小塊而成。清代《燕京歲時記》這樣記載:“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木炭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沙琪瑪之名原用了滿語,但由于這個名字,很多人以為它是外國傳過來的點心,其實是地地道道的滿族點心。
魯迅很喜歡油炸食品,包括油炸菜品。據(jù)說在北京時,朱安夫人常常用白薯切片,和以雞蛋、白粉,然后油炸,香甜可口,很討魯迅的喜歡。因為這種做法非常家庭化,餐廳反倒沒有,后來這道點心便被人們戲稱為“魯迅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