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學科是內(nèi)容涉及面最廣的一門基礎課,他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做到以下幾點: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yǎng)觀察習慣、有重點地進行思維訓練、寓思維訓練與語文練習之中。
關鍵詞:培養(yǎng)思維能力;教學策略
思維是智力活動的核心,是智力的一種表現(xiàn)。在初中教學中,語文學科課時較多,是內(nèi)容涉及面最廣的一門基礎課,他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那么,在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首先,應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教學過程應該是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的過程。正如贊可夫所說:“兒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樣,如果不給以適當?shù)呢摀右藻憻挘蜁s退化。”教學時,每一篇課文都讓學生先進行預習。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接觸教材后,能在大腦中產(chǎn)生各種問題。這些問題猶如思維的催化劑。學生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來上課,課堂上思維就會變得活躍。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并結(jié)合生活實際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也很活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提出問題,先在小組內(nèi)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對于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交全班解決,聽其他同學發(fā)言和老師的分析,這都出于自己解決問題的需要。因而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高漲。這樣,不僅能深刻地學到語文知識,而且也鍛煉了思維能力。
其次,培養(yǎng)觀察習慣,擴充感性知識,為思維活動積累豐富的素材。
思維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他是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發(fā)生的。為了較快地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需要老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
初中學生意志的內(nèi)控力比小學生有所發(fā)展,但還不能完全有目的和意識支配,往往缺乏持久性,以興趣為轉(zhuǎn)移。他們對新異的、變化的對象比較感興趣。教師根據(jù)這些心理特點,因勢利導,通過一些活動來提高學生觀察的積極性。
學生的另一個心理特點,是對觀察對象缺乏細致的辨別能力,往往只看到大致的籠統(tǒng)的輪廓,看不到重要的細節(jié),特別容易忽視那些不引人注目的重要部分,這種籠統(tǒng)的觀察,難以獲得對事物完整的認識,因此需要知道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多方面進行觀察。如學習《羅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課件展示的圖片,觀察羅布泊今昔的變化,體會人類破壞環(huán)境帶來的巨大危害,從而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第三,根據(jù)課文特點,有重點地進行思維訓練。
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各種體裁的文章??偟目煞謨纱箢悾何乃囆晕恼拢ㄉ⑽?、小說、詩歌等);常識性文章(科普說明文、科學小品等)。由于這兩類教材的特點不同,因此,思維訓練的重點也不同。比如:散文、小說、詩歌,這些教材,以典型的形象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作者的觀點、思想不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形象和啟發(fā)讀者的想象來影響讀者。所以,它包含有強烈的感染力。學生要理解這類課文,必須有形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聯(lián)系教材提供的情景,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如在教學杜甫的《石壕吏》這首敘事詩時,我利用課件放映詩中所描繪的情景,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官吏的兇殘和老翁一家的遭遇,從而理解在當時戰(zhàn)爭的背景下,所帶給老百姓的的痛苦,達到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又如,在教學古詩《天凈沙·秋思》時,學生就如何在畫中表現(xiàn)“小橋流水人家”一句的詩意展開了討論,各執(zhí)一詞,爭執(zhí)不已。
我認為,文藝性課文的教學,首先應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完整的印象,把學生帶入情景中去體驗,去感受。從整體上理解詞句,加強對教材的領會。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分析文章的每一部分。這是從綜合到分析,再綜合的思維過程。例如《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課文分析中認為胡屠戶是個貪財如命,趨炎附勢的小人,我在教學這一篇課文時,有位同學提出了一個不同的見解,他的主張一提出,馬上引起了爭議,有的同學說,胡屠戶這個人,從做為范進的岳父的角度來看,他是個好岳父,因為換誰在他這個角度,有了范進這么個只會死讀書不會生活的女婿,都會責罵范進,這也是恨鐵不成鋼的表現(xiàn)。這時,又一位同學提出了一個主張:胡屠戶為什么不讓范進也去做屠戶,光罵他又有什么用?這時,又引起了一片爭議。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完全被激活,他們提出了許多問題。此時,教師適時組織讀議:“同學們,讓我們再讀課文,然后將你們所提的問題與當時的現(xiàn)實情況進行對照,看看到底應該怎樣理解!”經(jīng)過討論交流, 學生充分認識到,在當時這種背景下,胡屠戶由于深受到科舉制度的毒害,在他眼中:中了舉的范進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沒中舉的范進就是不成器的,沒有用的,同時也決定了他只能讓范進在科舉這一條道上走下去,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法……這樣通過學生自已質(zhì)疑,自已解惑,不但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躍了思維。
科普說明文,這類課文的特點是用概念來表達科學道理,邏輯性很強,常常是通過幾個典型事例來概括出某種科學現(xiàn)象的本質(zhì)特征。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是訓練邏輯思維的教材。如《奇妙的克隆》等,這類課文的教學,必須從分析各部分出發(fā),逐漸深入,最后揭示完整的概念。這是從分析到綜合的邏輯過程。
最后,寓思維訓練與語文練習之中。
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等。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能形成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學習的主人。
?。ㄗ髡吆喗椋捍? 剛(1978-),男,大專,四川省蓬安縣龍蠶中學校,研究方向: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