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塔馬·亞諾維茨是美國當代前衛(wèi)女性小說家和短篇小說作家,因其對二十世紀晚期美國社會的大膽描述而著稱。她的作品是對美國后現代城市生活的生動呈現,并使用鮮明的諷刺去捕捉曼哈頓藝術世界上流社會的虛榮和做作,在美國當代文壇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塔馬·亞諾維茨;《紐約的奴隸》;《美國爸爸》
塔馬·亞諾維茨(Tama Janowita,1957-)是美國當代前衛(wèi)女性小說家和短篇小說作家。亞諾維茨因其對二十世紀晚期美國社會的大膽描述而著稱。她不但是一位暢銷小說作家,也是在二十世紀80和90年代時尚、藝術和廣告行業(yè)的名人。亞諾維茨擅長塑造主流流行文化中的大膽人物形象,并使用鮮明的諷刺去捕捉曼哈頓藝術世界上流社會的虛榮和做作。
亞諾維茨的父親是位精神病醫(yī)生,母親是文學教授。在她十歲時,父母就離異了,亞諾維茨跟隨母親在馬薩諸塞州長大。1977年,亞諾維茨從巴納德大學畢業(yè),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79年從霍林斯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并曾在哥倫比亞大學文學院學習。大學畢業(yè)后,亞諾維茨在紐約定居,并相繼承擔過很多工作,包括自由記者、模特、藝術指導助理和住校作家等。她在大學畢業(yè)若干年后還在紐約時尚和藝術界工作期間完成了第一部小說《美國爸爸》(American Dad,1981)。目前,亞諾維茨和丈夫提姆·亨特以及女兒生活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qū)。
《美國爸爸》記述了敘述者厄爾·普瑞斯克在躁亂的家庭中的成長經歷,小厄爾也是小說的敘述者和中心人物。厄爾的父親,羅伯特·亞伯拉罕·普瑞斯克是位享樂至上的精神病醫(yī)生,結過三次婚,有兩個沒什么出息的孩子 — 厄爾和波波。這個家庭中的母親梅薇思,是位古怪的詩人,看書的時候會用手指蘸著花生醬吃,甚至幻想用充滿了公共廁所聲音的音樂集來大賺一筆,還總擔心自己會靠賣小烏龜了此殘生?!靶≌f中的最幽默的部分都是和梅薇思相關的。不幸地是,在書中一半的地方,梅薇思就消失了”(David Quammen,p.15)。前夫羅伯特雖然為了性自由拋棄了妻子和兩個孩子,但是卻不愿意讓他們離開自己的陰影。當梅薇思表現出少許獨立時,羅伯特就怒火沖天,不斷地騷擾她,并在一次打斗中意外地殺死了她。在監(jiān)獄的假釋期間,羅伯特也在一次鋸齒事故中致殘。厄爾離家去念大學,隨后去了歐洲,在那里縱情于酒色。普瑞斯克一家部分地以亞諾維茨自己的家庭為原型,亞諾維茨因為其幽默的獨創(chuàng)性和對家庭對話的描寫而受到贊譽。“亞諾維茨是一位極有天賦的作家,她的作品(《美國爸爸》)圍繞著對一種可信的美國式魔鬼的原創(chuàng)描寫而展開?!?她對這個世界中的事物有一雙敏銳的眼睛 (Garrett Epps,p.40)。”
1986年,塔馬的短篇小說集《紐約的奴隸》(Slaves of New York)給她帶來了廣泛的名聲。該小說集于1989年改編成電影,由詹姆斯·伊沃里(James Ivory)執(zhí)導,實力派女星柏娜黛特·彼得絲(Bernadette Peters)主演,亞諾維茨親自編寫了劇本,并在劇中扮演了彼得絲的一位朋友。亞諾維茨共出版過七部小說,一部短篇小說集和兩部非小說作品。《紐約的奴隸》和《美國爸爸》這兩部作品都展現了作者對非傳統(tǒng)人物的光怪陸離的經歷的冷靜處理。亞諾維茨與紐約藝術界關系密切,特別是其好友安迪?沃霍爾的創(chuàng)造性市場營銷和后現代感知都曾在亞諾維茨的創(chuàng)作形成期產生過影響。
《紐約的奴隸》同樣取材于作者的個人經歷。隨著該書的出版,亞諾維茨成為紐約的名人,很多雜志和報紙爭相采訪。小說集描寫了在波西米亞氛圍之中,藝術家們、夜總會贊助人、珠寶設計師、以及社會其他邊緣人士之間奇異的關系。亞諾維茨冷靜嘲諷的風格以及其對主題的選擇使得評論家把《紐約的奴隸》與杰伊·麥金納尼的作品加以比較。
在《紐約的奴隸》中,每個人幾乎都是藝術家 — 畫家、表演藝術家、珠寶設計師、化妝藝術師。全書由二十二個短篇故事松散地連結在一起。在五個故事里反復出現的一個年輕的珠寶制作人埃莉諾(Eleanor)和她的藝術家男友斯泰施(Stash)是將這些故事相互聯(lián)系的線索人物之一。貫穿這些不同故事的主題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女人如何在世界最重要的波西米亞社區(qū)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埃莉諾來自于一個小城鎮(zhèn),始終沒有完全適應新的環(huán)境。她很努力地讓自己變得時髦,像其他人物一樣成為時尚的奴隸。埃莉諾同時也是房產形勢的奴隸。她搬去和斯泰施同居,不是因為愛情或者別的原因,而是因為她無力獨自承擔房租。另一個主要人物是馬利·曼泰羅 (Marley Mantello)是一位自信的畫家,夢想著事業(yè)的成功。在圍繞曼泰羅的故事里,他為了掩飾內心黑暗而總是表現出過分幽默。在這樣一個矯揉造作的環(huán)境中,社會里的個體都被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所禁錮,正如杰·麥克倫尼所說:“雖然亞諾維茨故事中的人物都頻繁地變化伴侶和藝術媒介,……但是他們沒有經歷過情感的凈化或者是頓悟(P.7)”。因此,他們只能在原地徘徊,繼續(xù)醉生夢死,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亞諾維茨的第二部小說《曼哈頓的食人者》(A Cannibal in Manhattan,1987)中的主人公,馬爾貢古·亞巴·馬爾貢古,是被一個富有的社會名流從南海島嶼帶到紐約的。馬爾貢古很快就遭遇了民主社會的殘暴和粗野。小說通過隱喻描寫,對資本主義消費文化進行了評判。馬爾貢古原本是一個島嶼上衰落的部落的名義領袖,他擁有一種麻醉配方,這種麻醉藥使得他的部落在六十五年中都無所事事。讀者很快發(fā)現馬爾貢古來到美國只是被利用和剝削。每一次馬爾貢古都會被欺騙,不經意間就會牽扯到可怕的罪行中,被自己的贊助者拋棄,這位野蠻人陷入了精神恍惚的狀態(tài),最后再極為荒謬的場合下被逮捕。但是馬爾貢古頭腦混亂、天真質樸、喜歡飲酒、偶爾語言使用還會不協(xié)調,似乎在提醒作者他可能是個不太可靠的敘述者。亞諾維茨描繪了一個充滿販毒和背叛的世界,而馬爾貢古在這樣的當代文明中墮落直至自我毀滅。
1992年發(fā)表的《男性變裝者支持團》(The Male Cross-Dresser Support 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