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的發(fā)展是迅速的,然而速度過快導致個人沒有完全的發(fā)揮出對社會建構的應有貢獻,反之,國家?guī)缀跏侨珯喟k了對社會的規(guī)劃、建設和實施的方方面面。而事實上,社會的建設應當是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事情,是社會中的每個人的責任——也就是說,一個社會應帶建設成怎樣的,應該是每個人正確、科學想法的合集。目前而言,這種階段遠未到達。我認為,在歷史的發(fā)展中,“社會”的職能被弱化,而直接過渡到“國家—人”的結構中,這需要改正——社會應當負起社會的責任,而這責任的明化則在于人?!叭恕鐣獓摇辈攀菓數竭_的最終社會結構。每個人應當擔負起自己建構社會的責任,社會也應當為個人創(chuàng)造合適的發(fā)展環(huán)境及自由。
關鍵詞:社會與人;人權;自由;國家
文章旨在闡述“個人—社會—國家”之間應當呈現的正確關系,喚起社會中個人意識的覺醒,提出一些有助于個人意識覺醒的想法。希望社會與個人能夠發(fā)展在一個科學的、先進的、正確的軌道之中。
一、公民意識、公民權利
縱觀中國歷史,封建帝制一直統(tǒng)治了兩千多年,隨之產生的儒家文化講究“入世”,講究“秩序”和“禮”。在動蕩的春秋戰(zhàn)國,孔子因“禮崩樂壞”而號召大家“克己復禮”,回復周朝的統(tǒng)治格局。這就說明了“禮”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而正因為此,各朝各代的帝王一向自認為“天子”,所以——“君上民下”的思想一致占據著主導地位。這就導致,老百姓的“自我”意識薄弱,只要能吃飽飯、穿暖衣,就不會反抗。也不會思考統(tǒng)治者的管理原則和方法——而聯系到今天就是所謂的“公民意識”的缺失。
中國人真正開始有對“公民意識”的思考應該是從辛亥革命開始。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的同時,也對于中國傳統(tǒng)以儒家為主的諸多價值觀的權威性產生沖擊”①。自辛亥革命之后,中國人心中再也不認可“皇帝”和“君主專制”;反過來,他們要求自由和民主。如此追溯,我們發(fā)現,中國的民主進程開始得早,過程卻愈加坎坷。
公民意識被喚醒了,接下來就是公民權利。
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同時《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頒布了。這部具有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在總綱里就表明了中華民國的立場——“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②。除此之外,《臨時約法》中還有的第二章就以“人民”為題,列舉了中華民國公民所有的權利、自由和義務。其實踐意義在于在中國第一次開創(chuàng)了以法治國的先河。其思想啟蒙的意義在于促進了人民的覺醒,鼓舞人民起來為維護自己的權利而斗爭。其推動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意義在于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以后民主革命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論是民國動蕩,還是共和興起,公民意識和公民權利再也沒有被忽視,專制主義的勢力則在不斷衰退。這是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體現。
二、這是個需要社會自覺的時代
歷史發(fā)展到今天,傳統(tǒng)的“自上而下的國家政治”已經不能夠被時代接受,因為公民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而國家只是總執(zhí)行。真正的能夠形成力量的是公民組成的社會。
中國處在轉型期。在經濟上要求從粗放到精細,增加第三產業(yè)的比重。但是中國的轉型不僅僅是這些,更重要的是社會體制的轉型——社會的公民力量應當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回顧新中國剛成立的那段日子,因為人民大眾的思想覺悟不夠高,文化程度又有限,加上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是百廢待興,國家便“處于主導”,主導了很多社會建設方面的事物。但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經濟、政治、文化都得到了極大的繁榮,人民有意識、有覺悟、有能力?,F在——該是人民真正的擔負起建設社會的的責任的時候了。這就是熊培云在書中所述的“由于過去社會一直被壓抑或者沒收的狀態(tài),社會首先必須尋到并贖回自己應有的邊界。而開放社會的好處就在于,國家有義務,承認公民個體的價值優(yōu)先于國家的價值,而公民能夠遵照自己的權利而不是政治或權力設定的紐帶來締結自己的關系,或者說開拓自己的社會資本,并在此基礎上使一個國家的社會資本達到最大值?!雹?br/> 也就是說,公民和國家之間應當還存在著一個叫“社會”的東西。國家不過是個暫時“總執(zhí)行”,真正的領導力量來源于社會。
社會是自發(fā)的、自覺的、自然的。在當下,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是“社會解放”。
正如熊培云書中所述“中國自九十年代以來出現的左右之爭,是擺脫“奉旨思考”的桎梏,社會漸漸解放的表征”。④中國的政府依舊高高在上,社會則依然處于決策的底層。社會得不到解放,社會力量得不到解放。我們現在需要抉擇的不是“左傾”還是“右傾”,我們需要正視“誰為上”的問題——是國家?還是社會?
三、國家需要找準角色定位
西班牙學者奧爾特加·加塞特認為,現代國家作為一種人造之物可能超出人類可以控制的范圍,變成了一臺可以操控一切的龐大機器。⑤在他看來,威脅著文明的發(fā)展和進步的危險之一是國家權力的國度放大。這是一種“越俎代庖”式的行為。它消磨了社會力量和促進文明發(fā)展的推動力,將人類社會的前進腳步,禁錮在國家控制的步伐之下。這使得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自發(fā)性“威力”大大降低。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維持和滋養(yǎng)著人類命運的正式這種自發(fā)性。
熊培云認為“國家僅僅是個國民謀求幸福的工具而已”。國家并不是目的,而是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階段:在經濟不夠發(fā)達,物質需求尚不富足,精神文明架構有待完善的階段,人類需要“國家”這個工具來主導發(fā)展的全部所需,協調各方各面。然而,這個工具終有一天應當消失在“文明巨人”面前。雖然,現在還不夠那個高度,但文明的發(fā)展依舊向前。那些“奉行國家至上”的人,只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全權”,他們能從中獲得什么,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進步在于通過市場化轉型發(fā)現作為個體的“我”,那么中國下一步的挑戰(zhàn)則是如何給社會松綁,通過重建社會來發(fā)現作為集體的“我們”。就像汶川地震時,中國人的“社會責任感”、“集體責任感”幾乎是瞬間被喚醒了,很多救援物資和救援行動都是民間自發(fā)組織的。這就是社會力量的一種體現,這就是國家力量的一種轉型。
一個國家不可能靠一個人、一群人來改變。有什么樣的國民就會有什么樣的國家,那么我現在想說,有什么樣的公民就有什么樣的社會。
一個國家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尋求“隱退”,還權于公民,還權于社會。讓公民真正做自己的主導。
四、公民、社會、國家
在《重新發(fā)現社會》里面看到“市場政治”,就是強調民主和自由的政治體制。我想現階段,這樣的過渡是合適而平穩(wěn)的。在可控的前提之下,尋求公民、社會和國家(政府)的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讓三者慢慢尋找到自己的角色和職能。切不可操之過急,也不可急功近利。
民主和自由是社會發(fā)展的終極追求,也是在如今“社會失德”現象嚴重的情況下,我們的要求。國家、政府和社會絕不是三位一體的混沌之物,而公民自己則應當成為日后自我發(fā)展、集體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主導——“我是時間的尺度”。不要將自我的發(fā)掘和控制局限在空間的尺度之下;而要放眼未來,一時間為尺度,見證一個時代。
最后,我想用熊培云的話來概括總結我的感受“所有真正關注中國命運者,理應回到每一位國民的具體命運中來”。
注釋: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947.htm#7。
②《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一章第二條。
③熊培云,《重新發(fā)現社會》,新星出版社,2011-5-1,第105頁。
④熊培云,《重新發(fā)現社會》,新星出版社,2011-5-1,第11頁。
⑤奧爾特加·加塞特,《大眾的反叛》,1930。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