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體育教育是我國初中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要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新形勢,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培養(yǎng)適應21世紀的人才。本文以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為指導,提出了初中體育教學的幾點建議,以期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課改 初中體育教學 教學方式
學校教育把素質教育作為當代的戰(zhàn)略指導思想,面對當前社會的總體需要及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學校的體育教育在這個方面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當前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中學體育教學務必順應當前社會的要求,進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夠適應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我從事初中體育教學多年,現(xiàn)說說個人在工作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教學內容與方式要進行合理改革
《課程標準》指出:“初中體育與健康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大膽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體現(xiàn)課程的時代性。在課程內容方面,重視改造傳統(tǒng)項目和引入新興運動類項目,精選適應時代要求、有利于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的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作為學習內容;在教學方法上,力求改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改變過于強調講解、示范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踐的良好的教學氛圍?!睆闹锌梢?,中學的體育與健康課非常強調對傳統(tǒng)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改革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并不是要對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全盤否定,而是要淘汰相對落后的體育課程內容、教學手段,在對優(yōu)良傳統(tǒng)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大膽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讓改革后的體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和體育教師要盡可能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把中學體育課程的內容同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中學體育教師務必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要改變傳統(tǒng)的強調教師作用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練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練習,提高學習成效。
二、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重視充分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并認為,學生的主體性是否得到發(fā)揮,積極性能否得到調動,最主要的還是取決于教師能否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師能否有針對地、正確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方法能否發(fā)揮最大作用的前提,也成為影響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問題。所謂“學無定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此法不僅要能夠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把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同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結合起來。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儀器,如電腦、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避免教學方法單一,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感性認識。
總之,教師應該創(chuàng)造性地、靈活地、合理地選用教學方法,才能切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教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根據初中學生生理、心理日趨成熟的特點,十分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改變,重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提高體育學習和增進健康的能力。”所以說,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重發(fā)揮主導作用,同時,更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要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主動構建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維,以及分析和解決體育與健康問題能力的過程。因此,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強調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時刻注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個性發(fā)展。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不但課程設計,而且課程的實施,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求,要讓學生能夠有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機會和權利,讓學生在體育的學習和鍛煉中產生快樂愉悅的感覺,才能夠提高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和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在注意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不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混淆起來,割裂開來。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倡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結合起來的新型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但要注意不能理解倡導新型的學習方式就是鼓勵放任自由的教學。
四、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要多樣化
課堂教學需要課外活動的支持,才能實現(xiàn)課程的教學目標。也就是說,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和補充,所以,學校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廣泛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實現(xiàn)課內外體育教學的有機結合。設置課外體育活動項目,不但要有傳統(tǒng)項目,而且要盡可能地引進新的運動項目,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不同學校可以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開設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好處是學生能自主選擇,教師可以集中輔導。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設置應注重娛樂性,淡化競技性。因為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大,身心發(fā)展也會有較大變化,會不喜歡競技性很強的運動項目,而娛樂性的活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緩解學習壓力,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學校的體育場地建設,營造濃郁的體育活動氛圍,進一步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
五、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新課程標準》指出:“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闭n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更新,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學習興趣、愛好,要能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全面發(fā)展體能和提高所學運動的技能水平,培養(yǎng)積極的自我價值感,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傳統(tǒng)的中學體育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許多運動項目,以致不少學生樣樣都學,但樣樣都不精,也讓很多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甚至厭惡體育課,從而失去學習體育的興趣和自信心。當前,初中體育課程改革有一個亮點,就是實行選項學習,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增強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實行選項課教學也是初中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難點,因為它涉及體育課中如何分班、如何指導學生選項、如何進行選項教學的問題,因為類似這樣的問題是學校和體育教師過去從未遇到的,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很多,但辦法總比困難多,通過不斷的探索,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而且,當前不少學校進行選項教學的成功經驗也能為我們提供不少幫助。
在體育教育的發(fā)展過程中,體育意識會影響到體育行為,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參加體育運動和鍛煉的價值,樹立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選擇娛樂功能強、難度小、鍛煉價值高,而且為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從而激起學生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提高綜合素質,同時,還要為學生們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和掌握體育鍛煉方法打下基礎。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新環(huán)境、新形勢,并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體育自身的優(yōu)勢,對初中生進行更加有效的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玉現(xiàn).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廖哲勛.課程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毛振明.解讀中國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6.
[5]楊麗華.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結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