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進行歷史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歷史知識,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歷史意識的生成。歷史教學的過程實質就是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過程。歷史教學還能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學會以全面、客觀、辯證的眼光認識世界,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fā)展自我。面對二十一世紀,歷史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新的挑戰(zhàn)。當前,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已成為一種趨勢并不斷推廣,教育對教師和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優(yōu)化教學過程,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素質是十分迫切的課題。經過幾年的摸索,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是關鍵。本文就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談談自己的見解。
能力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變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高中歷史教材內容,即使是史料,其難度也不會超出高中語文水平的難度。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對概念較少、難度適中的章節(jié),放手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學。閱讀歷史教科書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學會瀏覽教材。要求學生學會通過教材的目錄(包括總目錄和各章節(jié)的子目錄),對本書和章節(jié)所要求學習的內容、線索做大概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第二步:精讀。就是對各章節(jié)的具體內容逐句逐字地讀,弄清楚段落大意、層次、重點、難點,并做好讀書筆記。對某些或某個問題有疑問或有不同見解的做出標記,通過同學、老師共同討論,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第三步:接受和整合信息。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對教材提供的信息(包括引用的史料)不是簡單地接受,而是在接受信息時分析這些信息,用它們作為論據,做到史論結合。當然說明論點的論據可以是教材里提供的,也可以是教材外的。這要求學生除教材外,還要在老師的輔導下閱讀其他歷史讀物。而教師則要指導學生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書籍和文章閱讀,通過閱讀多接觸一些觀點,體會各種觀點、各種說法,然后進行比較、鑒別真?zhèn)?,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判斷歷史問題的能力。在以上三個步驟的學習中,教師和學生都要注意教材中每一個引用的史料。應用史料教學,不但可以活躍歷史課堂氛圍,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都有好處,不僅可以延伸和拓展歷史知識,而且可以實現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如在辛亥革命這一課題中,有關南京臨時政府的性質分析。首先,從政府的組成看。臨時政府大總統是孫中山,陸軍總長兼參謀長是黃興,外交總長是王寵惠,教育總長是蔡元培,法制總長是宋教仁,他們都是同盟會員。具有立法權的參議院共有議員43人,其中同盟會員有33人。由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其次,充分應用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史料)進行分析,認識到法令、措施對于發(fā)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改革社會風氣等都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政府。再次,應用《臨時約法》內容分析,既體現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又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是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它從法律上確立了南京臨時政府是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的性質。歷史是為現實服務的,歷史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的學習“更好地認識現實,通過現實又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因此,教師除了教會學生閱讀教材外,還要引導學生追蹤社會熱點、時代信息,并開展討論,通過以上訓練,學生從歷史中走出來,回歸現實。這樣既可加深對歷史的理解,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促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現在一般歷史考試卷包含的題型:客觀題(選擇題)、主觀題(閱讀材料題、政史結合、史地結合、政史地結合題)。其中,包括對學生的歷史知識的考查,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內容,講述、訓練各類歷史題的一般解題能力,特別是分析比較能力(知識的橫縱聯系)、史論結合能力、系統條理能力、文字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如: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強國之路,而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戊戌變法卻沒有使中國走上獨立發(fā)展之路,日本與中國的改革,一成一敗,為什么?在學習《日本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兩國改革的社會背景、領導力量、具體措施、國際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而得出結論。通過對實例的分析,有利于在今后的學習中做到舉一反三,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培養(yǎng)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注意引導他們使用規(guī)范語言表達,盡量做到語言簡潔、表達準確、條理清晰,堅持做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它是指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學科的內容豐富,古今中外,人物事件,年代地點,縱橫交錯,為此,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理清歷史線索,在頭腦中形成概念、判斷、推理,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此過程較復雜,要進行反復的訓練,主要訓練的練習有判斷練習、推理練習、論證練習。同時,發(fā)散思維對學好歷史也很重要。發(fā)散思維又叫求異思維,遇到問題時,可以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思考、尋求答案,它的思維過程具有開放性、擴展性。這些不但可以讓學生認清歷史發(fā)展線索,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把古今中外縱橫交錯、復雜的事情聯系起來考慮,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目的。如在學習《洋務運動》時,思考:洋務運動在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方面,哪些經驗值得我們今天借鑒?通過各抒己見,最后歸納為:盡力引進西方最先進生產技術、防止洋匠挾技居奇和唯利是圖、防止辦事官員貪污腐敗、自力更生,走自主發(fā)展的道路等。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是教學得以真正開展的關鍵,也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關鍵。只有讓學生投入教學中,學生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才能了解學生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多與教師、同學交流,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以上幾方面的訓練,恰好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就為以后的學習和自主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