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用于交際的語言,能夠最大爭取學生的參與是關乎教學效率的最大因素。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堂上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越來越低,他們越來越傾向于在沉默中聽課,課堂成為教師表演獨角戲的舞臺。面對課堂的沉默,作為一名外語教師要正確分析原因,并及時引導。
關鍵詞:學生沉默;課堂提問
一、沉默現象的存在
在英語教學課堂中總有一部分學生沉默,金口難開。他們同老師的交往極少,從不主動找老師攀談自己的學習與生活。課堂的基本表現就是沉默,他們既不會主動舉手發(fā)言,也不會搞惡作劇。在課外活動中,這類學生行為中和,不好與人打鬧、爭吵,常自娛自樂,獨來獨往。教師們大都認為,沉默型學生讓人歡喜讓人憂,喜的是“好管”,憂的是積極性難調動。其他學生對沉默現象的想法:當問及你在課上沉默過嗎,是什么原因使你沉默,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給出肯定的回答。
在傳統的認識中學生沉默對于學生的成長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然而從已有的調查中可以得出傳統認識對課堂沉默有許多誤讀。就像一張紙的兩面,沉默有積極和消極兩種,作為教師必須認辯證地的看待,正確分析其成因,從而正確的加以引導。
二、沉默原因透析
沉默變得原因從宏觀上講上可以追溯到孔子時代,從孔子時代開始形成的儒家文化, 強調師道尊嚴。在中國封建社會道德綱常中, “ 天、地、君、親、師”五者并提, 這是因為教師被視為道德文化的傳播者, 是教書育人的師長。學生要聽從老師的一切, 提問題或挑戰(zhàn)老師被認為是大不敬。這往往容易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所以中國學生索性緘口不言, 一門心思聽老師講。陳樸豐在討論式教學中課堂惡性沉默的形成原因及其對策中歸納沉默的原因時從教師和學生加以論述。
1.教師方面: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 教師在課堂中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討論興趣與熱情, 能否把握好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創(chuàng)設民主的討論氛圍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重要表現。導致學生沉默不語有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平等的師生關系?!皫煹雷饑馈薄ⅰ安黄堁孕Α睂е聨熒降汝P系、課堂民主氛圍缺失。由于人為造成的師生關系的隔閡, 使學生與教師缺乏交流與溝通, 學生平時對老師敬而遠之, 上課自然就缺少積極發(fā)言的興趣與勇氣。
?。?)落后的教學觀念與方法。課堂教學長期以講授法為主, 被動的接受學習長期壟斷課堂,“你講我聽” 的滿堂灌教學使學生的思維遭受壓制,即使教師的偶爾設問也以教師的解答告終,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必然缺少自主討論的能力與興趣, 課堂沉悶, 學生沉默。
?。?)教學內容準備與教學設計不足, 教材處理不當, 材料的運用缺乏趣味性, 問題設計缺乏科學性與現實性, 教師教學語言缺乏藝術性等都會引發(fā)課堂的惡性沉默。
2.學生方面: 在課堂討論中為什么有些學生即使有思想仍舊一言不發(fā)?通常來說, 受以下幾點因素影響:
?。?)性格內向, 缺乏大膽發(fā)言的習慣與勇氣。
?。?)感覺準備不充分。學生認為對被要求回答的問題一無所知, 直到他有時間進行了認真的思考與研究之后才愿意發(fā)言。
?。?)害怕被看做是愚蠢的。有些學生不發(fā)言是因為害怕發(fā)言時出錯, 以致于被別人看作是愚蠢的笨蛋, 特別是當一些教師與學生把自信的長篇大論作為榜樣時, 這種情形特別容易出現。
?。?)不好的經歷。在過去的討論中, 學生發(fā)言時可能遭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攻擊, 學生會從中吸取教訓。一個曾經遭受過嘲弄的學生, 如果要在課堂上再次發(fā)表一個非傳統的觀點, 向小組觀點發(fā)起挑戰(zhàn), 或者向權威進行質疑時, 就會三思而后行, 不經過長期慎重的思考, 他不會發(fā)言。
(5)感覺不受歡迎。學生由于同學關系不當、表達能力較弱等原因, 感到自己與集體格格不入時,感到威脅和敵意時, 則保持沉默。 沉默不語是裝酷的表現等心理暗示都是學生沉默的相關影響因素。我們在分析課堂沉默的同時, 并不一味的否定與曲解沉默?!俺聊墙稹保?課堂討論中良性的沉默是教師布白的藝術, 良性的沉默是良好教學節(jié)奏的體現, 是教師課堂駕馭能力的表現, 因為良性沉默可以使學生有機會利用必要的時間去理解與思考一個新的看法, 并將它融入頭腦的現有圖式之中。但不良的沉默是危及討論式教學良好教學效果取得的重癥。
三、運用合理策略,正確引導
教師要想做到正確引導“沉默”,必須做到有效獲取來自學生沉默反饋的不同信息,分清學生沉默的不同性質(是有益的還是需要引導的),把握不同沉默的類型和特征,恰當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形成良好的解決學生沉默的教學策略和反思能力,將沉默轉化為教學的寶貴契機,促成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具體應做到如下幾點:
?。ㄒ唬┖侠磉\用提問技巧
胡青球介紹了六個常見的課堂提問技巧:①多提參考性問題,即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②提問后給學生3到5秒鐘思考。③多提供積極的反饋。④給學生均衡的回答機會,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很公正,沒有偏袒部分學生。⑤追問。學生給出答案后,可以接著再問幾個相關的問題,提高學生的思考層次。⑥提問中進行巧妙的鏈接,積極把幾個學生的回答巧妙地以提問的形式連接起來,抓住學生的興趣。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技巧是分層次提問,即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這樣可以既給成績差的學生面子和成就感,也讓成績好的學生不至于感到問題太簡單而失去興趣。
(二)教師要持“道”
老子云:“道法自然?!苯處煹慕虒W引導要遵循學生沉默現象的規(guī)律。既不能視而不見,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全盤否定。一句話:請讓學生做回她們自己!“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獨一無二的精神世界?!保ㄌK霍姆林斯基)我們只能“因勢利導”,而不能越俎代庖地去規(guī)定、限制、取代。教師所要做的是把握住各類型學生個體發(fā)展的“內在質地”,引導其殊途同歸地邁向自己的幸福人生。
?。ㄈ┙處熞帧胺ā?br/> 其一,交談法。運用交談法破除沉默型學生的“開口難”,要注意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的和諧統一。天時:找好時機。教師要能夠敏銳洞察、把握各種時機,不失時機地創(chuàng)造與學生溝通的時機。地利:找好場合。交談場合的遵循保密性、私人化、寬松性原則。人和:找好話頭。古語云:“話不投機,半句多。”教師關鍵要找準有共同語言的“話頭”,方能“一投石激起千層浪”,從而使學生心門頓開,袒露心聲。話頭可以從學生日記、作文、家訪、親密的伙伴中了解獲得。其二,傾聽法。交談開始后,教師貴聽不貴講。重在聽問題聽煩憂,聽心聲,聽弦外之音。其三,理解法。整個交談過程,要適時給出回應和理解,“始終如一地同學生站在同一感情線上”,方能將問題導向深處,利于解決。其四,布白法。在交談中,教師在語言上應留下彼此相互尊重的“綠地”,在交往上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尊重學生個體的自我選擇,達成“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溝通佳效。
(四)保持教師角色和活動類型之間的平衡
Harmer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和作用也不是單一和固定的,而是隨不同類型的活動要求適時變動的。總的來說,教師集6 種角色于一身,在語言材料的輸入、講解、演示以及練習性輸出等活動中,教師主要是控制者(controller) 、評價者(assessor) 、組織者(organiser) 、鼓動者(prompter) 和平等的參與者(participant) 。在交際性活動中教師主要是幫助者(resource) ,兼起評價作用。因此,Harmer 建議教師要把握活動的性質、類型和學生的需要,及時轉換角色。
五、保持教師的控制程度、學生的自主程度與教學流程之間的平衡
Harmer 對師、生在教學中的控制與自主的關系論述不是很多,但從一些分散的討論中可以看出在呈現活動→練習活動→交際性活動的流程中,教師的控制程度逐漸減小而學生的自主程度逐步加大,也就是說,教師在呈現活動和練習活動中控制和干預較多,而在交際性活動中只是應學生的要求給予必要的幫助,一般不干預。師生之間的這種變動關系如圖所示:
這種平衡要求教師要在活動中要適當放權,要相信自己的學生亦是一位好的教師和組織者,在口語練習等交際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他們感興趣的情景進行練習,在滿足他們做回自己愿望的同時收到良好的練習效果。
總之,不要害怕與誤解沉默。不要認為學生一旦沉默就表明反應遲鈍、自由散漫, 不要把良性沉默混同為不良沉默。分析沉默的良性與惡性是防止把惡性沉默變成良性沉默的前提, 有效的課堂指導者會逐步把反思的沉默變成人們思考時普遍的必要的組成部分。
?。ㄗ髡邌挝唬夯搓幮l(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英語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