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zhì)上講,指示現(xiàn)象涉及語言如何用語法表示出語境的特征,因此它涉及表達(dá),也涉及如何依靠語境分析理解話語的指稱和某些含義。為了更好地理解廣告,本文以指示語為切入點,討論了指示語在廣告中的語用功能。
一、廣告的定義及特點
“廣告”一詞源于拉丁語“advertere”,意思是“喚起大眾對某種事物的注意,并誘導(dǎo)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種手段”。目前,各國學(xué)者對廣告的解釋在文字上有所不同,但基本意思大同小異。廣告是向公眾介紹商品、報道服務(wù)內(nèi)容和文娛節(jié)目的一種宣傳方式,是由特定的廣告主通常以付費的方式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對產(chǎn)品、勞務(wù)和觀念等信息的非個人介紹及推廣。
廣告具有信息功能、喚起需要功能、說服功能、促使行動功能及扶植信用功能。廣告的對象是廣大消費者,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廣告的覆蓋率高,力求簡短,比較新穎,靈活性強(qiáng)等,讓消費者過目不忘。為了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廣告語加強(qiáng)了指示語的使用。本文從語用學(xué)指示語的角度分析廣告。
二、指示語的定義及分類
指示(deixis)這個術(shù)語源自希臘語,原意是指點(pointing)、標(biāo)示(indicating)。指示是指語言結(jié)構(gòu)中某些要素對參與會話的人、事物,以及會話時間、空間等信息的反映。指示的實現(xiàn)要利用指示代詞、副詞、指示詞、前指代詞、時態(tài)等語言要素。指示語表達(dá)的指稱意義或含義統(tǒng)稱指示信息,包括人稱、時間、空間、篇章、會話雙方的相互關(guān)系等。
指示語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手勢型用法(gestural usage),另一種是象征型用法(symbolic usage)。有些指示詞語和副語言特征一起使用,如用手指點、甩一下頭、使用一種顏色等。要理解這樣使用的指示詞語,就必須知道說話人使用了什么樣的副語言手段。而象征型的指示詞語在使用時不一定有姿勢、手勢、眼色等的伴隨,不需要身臨其境,只需要知道一定的語境知識即可。
根據(jù)Fillmore的觀點,指示語分為五類,一是人稱指示(person deixis),就是用詞語表示參加者承擔(dān)的角色。人稱指示又分為三類:第一人稱指示、第二人稱指示和第三人稱指示。二是時間指示(time deixis),就是以說話人在說話的那一刻為參照點計算和理解的。三是地點指示(place deixis),就是用詞語表示相對于參加者所處位置的空間方位。三是話語指示(discourse deixis),是指用詞語表示話語的一部分。五是社交指示(social deixis),是指語言結(jié)構(gòu)能反映出語言使用者的社會面目和相對社會地位。
三、指示語在廣告中的應(yīng)用
?。ㄒ唬┤朔Q指示語
1.第一人稱指示
第一人稱指示的代詞有I和we,一個指單數(shù),一個指復(fù)數(shù)。如何確定他們的所指,需要根據(jù)特定的語境。如:
(1)I click.I shop.I find the clothes I love.(網(wǎng)上購物廣告)
?。?)To me,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ful.(軒尼詩酒)
這里的I和me的使用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不是單單指“我”,而是指每一個在網(wǎng)上購物的消費者,再加上第一句并列結(jié)構(gòu)的使用,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以達(dá)到讓消費者信服的目的。
(3)Every time we race,you will.
這是雅馬哈電子琴的廣告標(biāo)題。這里的we顯然不指代消費者,而是指賣方,表明顧客使用這種牌號的電子琴,毫無疑問地總是受益者。
2.第二人稱指示
第二人稱指示主要用于指示聽話人。在英文中,第二人稱代詞單復(fù)數(shù)同形,都是you。在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單數(shù)是“你”,復(fù)數(shù)是“您”。
?。?)It’s your life. It’s your store.(Acme超市)
(2)Nothing can prepare your senses for France.(某歐洲旅行廣告)
?。?)上海大眾永遠(yuǎn)和您在一起。(大眾汽車)
可以看出,英文廣告傾向于使用“你”,而中文廣告則偏愛用“您”,以表尊重,這是因為中西文化背景不同。這些廣告語簡短精練,指示詞的使用貼近消費者,突出強(qiáng)調(diào)產(chǎn)品的優(yōu)點,以期讀者產(chǎn)生購買的欲望。
3.第三人稱指示
英語中的第三人稱指示代詞包括“he、she、it、one”等,但是第三人稱代詞只是偶爾用于指示,更主要用作照應(yīng)和泛指。
(1)He was born in 1963,and he’s still flying with us today.
這里的He指的是一種酒,在句中被賦予了飛翔的能力,表明它很受歡迎,口碑很好。
?。?)Before our designers create a car,they talk to outside experts.
這句小汽車的廣告語出乎讀者的意料,表明小汽車是博采眾長,內(nèi)外專家的集體結(jié)晶,給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One man’s disaster is another man’s delight.
The sale is now on.
這個聳人聽聞的大削價廣告中,引人注意的是用了兩個對照詞。而one和another都是泛指。
(二)時間指示語
指示性的時間表達(dá)包括時間單位名詞、時間指示名詞、時間指示短語和一些時間副詞。一般來說,距離越小,用指示性表達(dá)方式的可能越大;而距離越大,用指示性表達(dá)方式的可能越小。
1.Communicating every month:$82
Health club every month:$82
Insurance,every month:$82
Trading a checkbook for a storybook:Priceless (Mastercard)
這句廣告語中用了“every+非歷法時間單位”的方式,形成了一種對比,從而突出了這種產(chǎn)品的價值。
2.PLAY TODAY?。↙otto America樂透美國)
3.Visit Now!
第2則廣告語中用了時間指示名詞today,第3則中用了now,都在號召消費者趕快行動起來,從而激發(fā)消費者的購買欲。
?。ㄈ┑攸c指示語
地點指示也叫方位指示,必須以特定的人或者物為參照點,才能確定某人或某物的相對位置。在英語中,最常用的空間指示性詞語包括方位副詞“here”和“there”,指示代詞“this”和“that”,以及相應(yīng)的動詞“come”和“go”等。
1.Are You Smart Enough to Click Here?
2.Enter Here!
3.If you’re tired of waiting for dry cleaning or to have shirts launched,come to Klinke Cleaners.
第1、2則廣告語多發(fā)生在各大網(wǎng)站上,用來吸引消費者進(jìn)入賣家的網(wǎng)上商店。第3則廣告語是一家洗衣店,一上來就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強(qiáng)調(diào)了消費者的利益。
可以看出,廣告語通常使用一些近指的指示詞語,這樣更好地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有利于促成交易。
(四)話語指示語
話語指示又稱為篇章指示,篇章指示的參照點都存在于篇章的語言之中。在廣告語中,通常用“this”指代某一產(chǎn)品的特點或者特性。
1.If your feet could dream,
this is what they’d dream about.
這是SOFT SPOTS鞋的廣告,形象地說明了這種鞋很合適。
2.This is what the best people use.(化妝品廣告)
這則廣告介紹了該化妝品很受歡迎,佳麗們都在用,很好地吸引了讀者的眼球。
?。ㄎ澹┥鐣甘菊Z
通常有兩種表達(dá)社會指示的方式,一種通過選用不同的稱呼表示說話者和受話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另一種方式只限于某些具有特定身份或地位的人。在廣告語中,通常用的是第一種方式。
1.北京大酒店歡迎您!
2.搖出您往日的苗條,喚起您童年的回憶!(呼啦圈廣告)
3.為了您的生命安全,請系緊安全帶!(公益公告)
由此可以看出,在廣告中通常傾向于用“您”,表達(dá)出顧客至上的一種理念。
綜上所述,指示語在廣告語的應(yīng)用中已經(jīng)相當(dāng)廣泛。巧妙地使用指示語,可以大大拉近消費者與廣告人之間的心理距離,達(dá)到一種共鳴和通感,使廣告產(chǎn)生一種醒目的效果,從而很好地促成交易的順利進(jìn)行。
參考文獻(xiàn):
?。?]George Yule.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何兆熊.新編語用學(xué)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語用學(xué)講稿[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3.
?。?]何自然,陳新仁.當(dāng)代語用學(xué)[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6.
[5]嚴(yán)辰松,高航.語用學(xué)[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王燕希.廣告英語一本通[M].北京:對外經(jīng)濟(jì)貿(mào)易大學(xué)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