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外國語學校管理層,期望本校成為優(yōu)質教育的發(fā)生地,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最值得選擇的學校之美好愿景,動員全體教師,以滿腔熱忱與系統(tǒng)視角,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做出全方位的追問、審視和回答,由此創(chuàng)造理性與感性并存的、思辨與行動共生的、憧憬與實證互印的智慧性實踐。
在制定常州外國語學校的課程規(guī)劃過程中,學校管理層經(jīng)過積極思考、多方論證,形成了學校課程規(guī)劃的核心策略:學校課程的頂層設計,將秉承創(chuàng)生的取向;學校課程的全面實施,將倡導基于標準的教學與評價。
學校管理層深刻認識到:要將上述學校課程規(guī)劃核心策略落實于課程實施的每一環(huán)節(jié),絕不能變成一蹴而就的簡單冒進,必須在努力處理好“理性的籌劃與靈性的實踐”兩者之間關系的前提下,開始平實、睿智的積極行動。這是發(fā)起“基于標準的教學”之行動研究的深層背景。
學校管理層期望,通過“基于標準的教學”之行動研究,點燃每一位教師的研究激情,讓每一位行動者都積極審視每個課堂中真實發(fā)生的教學行為與學習表現(xiàn),呵護學習者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商討教學行為引發(fā)高質量學習行為的有效性,催生教育者的深刻生命體驗和智慧實現(xiàn)。由此,切實提高課堂目標設計的科學性,深化課堂學習活動設計與目標之間的一致性,拓展評價設計促進學力進階的發(fā)展性,達到教學活動的規(guī)范化、課程建設的標準化,是課題組力圖在一個較長階段內孜孜以求、艱辛探索的方向和路徑。
一、“基于標準教學”的主要思想與過程設計
1.假設。
兩點假設:一是“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只要足夠專注和投入,每個教師的課堂都可以呈現(xiàn)不一樣的精彩。二是只有學校(組織)發(fā)展與教師個人發(fā)展兩者完美結合,教師的崗位勝任感、工作充實感、教育幸福感才能真正落實和強化。
2.基本內涵。
第一,基于國家課程標準的校本化細化和系統(tǒng)化。這種細化是將國家課程標準分解成更細致的可實現(xiàn)的階段目標中的“節(jié)點”和“階梯”,以幫助學生“拾級而上”。
第二,基于學情的課程實施。具體而言應該是教學目標定位的科學化、學習內容組織的藝術化、學習活動設計的規(guī)范化和學習過程與結果評估上更為關注學力、導向深度學習的真實發(fā)生。
第三,以幫助學生學力進階為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以促進學生能力體系構建(發(fā)展)為導向的教學價值澄清和持續(xù)確認(落實),以深度學習為要旨,以富含復雜思維的學習任務(活動)設計為中介,以學生個性(人格)發(fā)展、能力(學科能力及一般能力)發(fā)展、知識深刻理解三維一體的整體發(fā)展為終極目標。
第四,以課堂中學生學習活動為核心設計內容(研學情定起點,研課標定終點,研臺階定落點)。注意學習活動的目標指向的科學性、系列活動的內在連貫性及活動對學生參與的吸引力和包容度。
第五,以基于現(xiàn)場的學習評估(觀察式)以及學力評估(工具和解釋框架)為學業(yè)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方式。
3.推進策略。
第一,基于教師教育教學經(jīng)驗(課堂錄像)和學理分析(前段和后期研討)的雙向整合與雙向互動。
第二,以優(yōu)秀教師、精品日常課堂為主要抓手的課程系列化建設策略——融于日常,突出教育實踐知識的澄清、表達和分享。
第三,以視頻案例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教學研討(研究過程和深度推進)為課程建設主要成果的顯現(xiàn)形態(tài)。
二、研究過程中的主要行動與評估
1.以課堂實錄為抓手的“基于標準的教學”研究貼地而行,扎實有效。
課程標準既是教學的底線又是教學實施的方向。依據(jù)課程標準確定學習目標,也就是我們要到哪里去;同時需要結合常外學生的實際學情,確定常外學生的課程修習評價細則標準,明確常外學生應該和實際上應該、可以“學到什么程度”,這是教師需要十分清楚的,否則教學就會沒有方向,教學尺度的把握就不夠準確,課堂教學的效益就不能達到最優(yōu)化。如何將“基于標準的教學”落到實地?以記錄課堂、用教學案例的方式做研究是最具可操作性的,也是老師們最擅長的,通過行動研究規(guī)范常外教師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與有效度。本次教學研究系列活動過程中共拍攝相關課程58節(jié)。老師們在拍攝的過程中研究課標明晰教學方向,研究學情精心設計活動,整合資源豐富課堂內涵,這種行動研究的方式對于教師既是壓力又是成長助推劑,極好地促進教師成長。而且這種課堂實錄的教學研究方式將會持續(xù)進行,初步預期第一階段為1年左右時間。
2.以課例研究為抓手的學科教研主題明確,務實有效。
我們將課堂實錄的研究影響擴大化,將其作為教研組、備課組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參與拍攝錄像課的相關備課組將研課作為備課組教研的主要內容,進行課前充分研討課后反思改進;對于各教研組的精品展示課,各教研組中公開展示課堂的教師認真準備,教研組長組織本學科教師圍繞基于標準的教學研究主題進行針對性強、切口小的集中研討,并將教研組的研討過程進行實錄。通過課例研究,教研組充分深入研討的方式引導教師重視課程標準,研究課程標準,以此規(guī)范課堂教學,避免教學過于寬泛而重點不突出、完成任務而目標不明確、拿來主義而偏離方向,真正“打造高效的課堂”。
3.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以更新和轉變,更為注重教學的“綱”與“據(jù)”。
基于標準的教學設計是以課程標準為教學設計的邏輯起點,它是針對當前教學過程的隨意性、盲目性、重結果等弊端提出來的一種新的課程實施與評價方案。行動研究的推進必然會帶來思想的轉變,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開始關注方向性與針對性。比如在期中質量調研中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的命題明顯偏離方向,通過備課組內部的分析、教學研究系列活動的開展,老師們開始轉變教學行為,在本次期末準備復習資料的過程中紛紛調閱近幾年的教研室期末命題試卷,關注所命的題型、知識點、難度及試題編制特點和發(fā)展趨勢,加強了工作中的研究也增強了有效性。此外,教師是否擔任過畢業(yè)班教學對方向的把握是不一樣的,知識、技能與能力的能級要求考查到什么程度教師十分清楚。因此,教師對于教學要有足夠的把握能力,必須多研究課標、多研究考試說明、多研究中考命題趨勢,這是我們教學的“綱”和“據(jù)”,通過研究積累心得、積累體會、積累經(jīng)驗,才會在教學中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效益突出。
4.研究成果得以物化,形成較高質量的“基于標準教學研究”的課例教案集及《常外課程實施方案》。
基于標準的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打造高效、優(yōu)質的課堂是每一位老師努力的目標,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始終堅持以目標為導向,用評價做護航,注重體驗性生成,用它來指導教學設計,必定能將培養(yǎng)目標真正落到實處,惠及學生,提高學習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