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發(fā)展以來,新課程理念已經(jīng)成為統(tǒng)領教學工作的核心理念。作為初中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當根據(jù)新課程改革要求,認真地審視和回顧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對其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優(yōu)化,力爭將新課程理念全面落實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優(yōu)化;整改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遵循新課程理念,為學生構建一個立體化的教學空間,如,課前開展有效的預習、課內(nèi)發(fā)揮信息教學手段的促進輔助作用、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為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成效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一、有效開展課前預習,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
在中學生中,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在以往的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他們?nèi)狈︻A習的意識,不明白預習的重要性。由于長期缺乏課前預習的鍛煉,使得初中語文教學缺少了一大助力?!巴鲅蜓a牢,為時未晚”,所以,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加強重視,強化這方面的指導工作。
1.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
要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首先應培養(yǎng)他們的預習意識。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預習,學生就篩選不出學習的難點,而一些能自己完成的學習內(nèi)容也放在課堂上解決,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時間運用效率。學生通過教師的分析,意識到課前預習在語文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學習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道關口,只有開展有效的預習活動,才能有助于初中語文教學成效的提升。
2.科學進行技巧指導
除了加強學生的預習意識,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科學地點撥和指導,使其在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的同時也掌握科學合理的預習方法。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朗讀-思考-練習-記錄的方式進行課前預習。通過朗讀和思考,學生可以基本解決基礎性的知識,初步熟悉將要學習的教學內(nèi)容,再通過練習,找出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點和疑點,并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教學中重點關注。
3.合理擬定預習提綱
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目標就是要找出在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中,有哪些內(nèi)容是必須掌握的,所以教師可以擬定預習提綱引導學生更加合理地開展預習活動。學生在預習中,可以以預習提綱為指引,一步步地接近教學內(nèi)容的中心思想。教師收集學生的預習回饋信息,將一些多數(shù)人無法理解或解決的內(nèi)容,放在課堂教學中重點指導,幫助學生早日達成學習目標。
二、運用信息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生動性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陳舊的教學模式,空洞的教學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于教師以單純口頭解說的方式導入新內(nèi)容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充分的激發(fā)。而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針對性的解決這一問題,如此生動的演示方式讓學生耳目一新,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教師可以通過演示教材的背景資料等內(nèi)容,讓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從而更加深入的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2.豐富空洞的教學內(nèi)容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學生對于許多的教學內(nèi)容都相對陌生,如一些介紹著名建筑、各地景色和一些涉及到高科技領域的內(nèi)容等等,由于受到時間與空間的約束,學生對于這方面的內(nèi)容缺乏直觀感知,無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而多媒體手段可以豐富教學信息,增強學生的直觀感知,從根本上突破這一困境。例如,在教學有效建筑說明文時,如果教師僅僅憑著口頭解說,學生只聞其聲不見其貌,學習活動非??菰?。而通過多媒體手段的生動演示,使得學生對這些著名的建行有了直觀的印象,對于教材的內(nèi)容也更加容易理解。
3.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蘊含豐富情感的文章,即使教師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學生也無法自行感悟出那些隱藏在字里行間的豐富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在自己朗讀的同時,搭配相應的背景音樂,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幅精彩的畫面,如身臨其境般的感受,震撼他們的心靈,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情感領悟效果。
三、組織自主探究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學理念的轉換,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應該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所有的教學活動也是為了體現(xiàn)這一理念而開展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對此,教師可以開展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對重點、難點進行思考和探究,達成教學目標。
1.搭建活動平臺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將學生以座位順序分成學習小組,雖然很方便,可是由于沒有兼顧到學生能力的均衡原則,影響了學生開展思維活動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幫助學生合理科學地組成學習研究小組,并遵循均衡的原則,將優(yōu)、中、差生分配到各個小組中,并幫助各個小組挑選出一個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較強的小組組長,發(fā)揮其“領頭羊”的作用,帶領整個小組根據(jù)探究提綱展開思維和探討,通過集體的力量,提高攻堅克難的能力。
2.設置探究提綱
在自主探究模式中。各個學習小組都是以教師設置的探究提綱來開展學習活動的,這既是教師引導教學活動的線索,也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方向。所以,教師在設置探究提綱時,除了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還應體現(xiàn)全面、重點和延續(xù)性的特點,通過探究提綱突出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學生在一個一個的解難過程中,掌握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加上探究提綱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使得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一步步達成教學目標,確保整個探究活動得以有序深入地開展。
3.發(fā)揮主導作用
新課程要求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不是要求教師對其完全放手,任其自生自滅,如果什么都依靠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教學目標,那是不現(xiàn)實的。在自主探究活動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掌控整個教學活動,對于可以依靠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的環(huán)節(jié),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對于學生無法突破的疑難點,教師也不要直接告之問題的答案,而是通過啟發(fā)和引導,調整學生的思維方向,使其可以更加順利地進行深入地探究。
四、拓展教學資源空間,提高課堂教學延伸性
1.開展競賽活動
競賽可以滿足學生的競爭欲望,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積極性。對此,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的教學進度,開展豐富的競賽活動,如背誦、翻譯古詩詞,文學常識的掌握程度,一分鐘即興口頭作文等等。學生在這樣活躍地競賽模式中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對課堂教學達到了深化和鞏固的作用。
2.組織興趣小組
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最有效的補充和延伸方法,就是組織興趣小組。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組織各式各樣的興趣小組,以達到對語文教學中難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鞏固和強化,如文學興趣小組,朗誦、閱讀興趣小組和作文興趣小組。將有相同愛好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研究活動,不斷可以實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增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3.促進社會實踐
造成初中生寫作能力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豐富生動的寫作素材。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緊張,與社會的接觸面相對較窄,無法積累到生動的社會素材。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地參與到各項社會實踐中,只有走進大千世界才能感受到社會的精彩,豐富對生活的感知,學生的文章也更加體現(xiàn)出真情實感。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積極研究和大膽嘗試,堅持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手段、模式的整改,將新課程理念一絲不茍地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才可以全面有效地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劉靜.淺談如何全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成效 [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年09期
[2]劉艷.遵循新課改要求,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成效 [J]《考試周刊》2011年第92期
[3]成英.提升語文教學成效 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J]《文理導航》2011年第22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江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