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yī)學會雜志》(JAMA)8月14日在線發(fā)表了一項關于連枷二尖瓣反流手術時機與遠期生存率的研究,該研究表明,在連枷二尖瓣反流患者中,早期實施瓣膜手術能夠降低心力衰竭風險,并改善遠期生存率。
該項研究共納入了2097例接受常規(guī)心臟治療的連枷二尖瓣反流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10.3年,患者隨訪完成率為98%。在無Ⅰ類觸發(fā)因子的1021例二尖瓣反流患者中,有575例初始接受藥物治療,446例在診斷后3個月內(nèi)接受二尖瓣手術。主要轉歸為治療策略與生存率、心衰和新發(fā)房顫的相關性。結果顯示,3個月時不同治療策略患者的早期死亡率(P=0.28)和新發(fā)心力衰竭(P=0.96)無顯著差異。但早期手術患者的遠期生存率較高(10年生存率:86% vs. 69%;P<0.001),5年死亡率降低52.6%,在伴有Ⅱ類觸發(fā)因子的亞組患者中亦可觀察到早期手術后死亡率相對降低。早期手術可降低遠期心力衰竭風險(10年:7%vs. 23%),但未觀察到晚發(fā)房顫減少[危險比(HR)=0.85,P=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