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云,趙航,盧海丹,黃昭鳴
從《世界殘疾報告》看國際特殊教育的現(xiàn)狀與展望①
劉巧云,趙航,盧海丹,黃昭鳴
《世界殘疾報告》指出,與健康兒童相比,殘疾兒童入學率低,長期入學率和升學率更低。一系列障礙在教育政策、教育體系和教育服務等方面限制了兒童接受主流教育的機會。這需要制度和學校層面上的改變,以消除各類硬件和軟件上的障礙,并且提供合理的調(diào)整和其他支持服務,這樣才能夠確保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該報告對我國特殊教育發(fā)展的啟示:完善制度建設,健全師資培養(yǎng)體系,促進社區(qū)接納,從而更好地保障殘疾兒童的受教育權(quán)利。
世界殘疾報告;特殊教育;醫(yī)教結(jié)合;教育康復
[本文著錄格式]劉巧云,趙航,盧海丹,等.從《世界殘疾報告》看國際特殊教育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3,19(10):912-915.
據(jù)相關(guān)資料估計,全世界0~14歲的殘疾兒童數(shù)量約在9300萬[1]到1億5000萬[2]之間。許多身患殘疾的兒童被排斥在主流教育之外。這種現(xiàn)象由來已久,在大多數(shù)國家,對他們的早期教育和訓練通常都是通過隔離的特殊學校來完成,而且這些學校常常是針對特殊的障礙類型,比如盲校和聾校。這些機構(gòu)只能滿足一小部分學生的需求,而且往往缺乏成本效益。它們大多是在城市地區(qū),且趨向把學生從他們的家庭和社區(qū)中隔離出來[3]。
聯(lián)合國《殘疾人權(quán)利公約》(CRPD)確認所有的殘疾兒童都有納入到普通教育體系中并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個別化支持的權(quán)利。系統(tǒng)地消除障礙,并提供合理的環(huán)境和支持服務,這樣才可以確保殘疾兒童免于被排除在主流教育機會之外。
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的不斷重視和加大投入,國內(nèi)特殊教育事業(yè)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階段。為了抓住機遇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如何從國際特殊教育的經(jīng)驗中取其精華、總結(jié)教訓,已成為特殊教育研究領(lǐng)域中的熱點。本文旨在以2011年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世界銀行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世界殘疾報告》(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為藍本,介紹國際特殊教育的現(xiàn)狀與展望,并探討對我國特殊教育發(fā)展的啟示。
總體而言,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由于殘疾因素所導致的教育不足問題遠比諸如性別、城鄉(xiāng)、經(jīng)濟等其他因素嚴重,其相關(guān)性更顯著[4]。印度的一個調(diào)查顯示,殘疾兒童輟學率是全國輟學率的5倍以上,即使是在最富裕的地區(qū)也是如此,即使正常兒童的入學率可以接近甚至是超過90%,但城市地區(qū)殘疾兒童的入學率卻從未超過74%,而農(nóng)村則始終未超過66%[5]。在一些初等教育入學率很高的東歐國家,許多殘疾兒童并沒有進入學校。2002年,保加利亞7~15歲的殘疾兒童入學率為81%,摩爾多瓦共和國為58%,羅馬尼亞為59%,但上述三國各自正常兒童的入學率卻高達96%、97%和93%[6]。
在世界健康調(diào)查中,殘疾人的小學完成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都顯著低于健康人群。在接受分析的51個國家中,男性殘疾人小學完成率為50.6%,相比之下正常男性則達61.3%。女性殘疾人小學完成率為41.7%,而正常女性為52.9%。在平均受教育年限方面,殘疾人同樣低于健康人群(男性中殘疾人與普通人比值為5.96∶7.03;女性則為4.98∶6.26)。另外,在各個年齡組都存在著教育完成率的差異;在低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的樣本間還存在著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7]。并且,入學率也根據(jù)殘疾兒童的障礙類型而有所差異,肢體障礙兒童的情況一般要比智力障礙、感官障礙兒童稍好[8]。
因此,盡管近幾十年來情況有所改善,但殘疾兒童和正常兒童相比,入學仍比較困難。而且,他們升入更高層次教育的轉(zhuǎn)銜率也偏低。早年缺乏教育會對其成年期的貧困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如上所述,現(xiàn)在國際特殊教育還存在許多的障礙,這些障礙可歸為制度因素和學校因素兩大類。
2.1制度因素
2.1.1部門職責分散 在一些國家,對全部或是部分殘疾兒童的教育是由多個彼此獨立的部門分管的,比如衛(wèi)生部門、社會福利部門或者社會救助部門,也有的是由地方特殊教育部門分管。在印度,由社會司法與權(quán)力部負責特殊學校的相關(guān)事務,而由人力資源發(fā)展部下轄的教育部門負責主流學校的事務[9]。這種分擔方式反映出一種文化觀念,即殘疾兒童需要的是社會福利,而非平等的教育機會。這種模式趨向于進一步隔離特殊兒童。
2.1.2立法、政策、計劃上的缺失 盡管在接納殘疾兒童教育方面現(xiàn)在有許多積極的例子,但是立法、政策、計劃上的缺失仍然是擺在特殊教育面前的一個主要的障礙。特殊教育常常會遭遇一些立法或政策上的空白,包括缺乏政策來保障殘疾兒童入學,缺少對殘疾兒童及其家人的社會保護和支持計劃等。
2.1.3資源不足 缺乏資源是確保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的一個重要阻礙。一份美國的研究指出,教育一個殘疾兒童的平均花費是教育正常兒童的1.9倍,而且這個倍數(shù)是隨著殘疾類型和殘疾程度而變化的,最低的1.6倍,最高的3.1倍[10]。國家的教育預算均存在不足的情況,而且特殊兒童家庭也經(jīng)常無力支付兒童的教育費用。此外,學校、設施、合格教師、教材等教育資源嚴重匱乏。
2.2學校因素
2.2.1課程與教學 當課程和教法過于僵化,并且缺乏合適的教材時,殘疾兒童就可能被教育排斥在外。測量和評估系統(tǒng)通常是關(guān)注學業(yè)表現(xiàn)而非獨立性的進步,這就限制了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2.2.2對教師的培訓、支持不足 教師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去支持殘疾學生。在資源匱乏的教室中,常常人滿為患,也嚴重缺乏能夠有效處理殘疾兒童日常特殊需要的教師。例如大多數(shù)教師不懂手語,這成為了他們與聾生交流的一大障礙。
2.2.3硬件設施障礙 進出學校無障礙是教育殘疾兒童的先決條件。當上學路上的道路、橋梁不適于輪椅通行時,肢體殘疾學生就會面臨極大困難。即使他們已經(jīng)到達學校,還要面臨臺階、門廊過窄,座位不合適,廁所沒有無障礙設施等問題。
2.2.4貼標簽 為了判定學生是否有特殊教育需要以及需要何種支持服務,一般將根據(jù)殘疾兒童的健康狀況對其進行分類。但是在教育系統(tǒng)中給兒童貼標簽也會造成消極的影響,包括歧視、同伴排斥、自尊心受挫、低期望以及機會不平等。且由于這些消極態(tài)度,學生可能不情愿透露他們的標簽,這就使得他們錯過了必要的支持服務。
2.2.5消極態(tài)度 消極的態(tài)度也是殘疾兒童教育的一個主要阻力。在一些國家,殘疾被看作是神靈的懲罰或不祥命運的征兆[11],結(jié)果導致本該在學校的特殊兒童被剝奪了上學的權(quán)利。另外,負面的社會態(tài)度也常常反映在對殘疾人的稱謂上。教師、學校管理者、其他兒童甚至是家庭成員的態(tài)度,都會影響到主流學校中殘疾兒童的融合。
2.2.6暴力、恐嚇以及辱罵 教師、教工、同學對殘疾學生施以暴力在教育中比較常見。殘疾學生常成為暴力相向的靶子,包括身體上的威脅、口頭上的辱罵、虐待以及社交上的孤立。由于害怕在主流學校中受到侮辱和恐嚇,殘疾兒童可能寧愿選擇特殊學校。
3.1制度干預
3.1.1國家政策 國家的特殊教育政策對于發(fā)展更加平等的教育體系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國家經(jīng)濟的明顯增長已經(jīng)使多個國家進行了較大的教育改革,包括意大利、老撾、萊索托和越南[12]。政府創(chuàng)建并修正國家行動規(guī)劃,對融合殘疾兒童進行教育來講非常關(guān)鍵。
3.1.2經(jīng)費 國際上對特殊需要教育的經(jīng)費投入主要有以下三種:①通過國家預算形式發(fā)放;②通過向機構(gòu)特殊教育專項撥款的形式發(fā)放;③通過給個人經(jīng)濟援助,以滿足其教育需要。有的國家使用多種方法來劃撥經(jīng)費,包括中央財政撥款,這筆款項可以在地方層面的特殊需要教育中靈活使用。
3.2學校干預
3.2.1認清并處理好個體差異 課程、教學方法、教材、評估和測試體系,以及班級管理都需要實現(xiàn)無障礙,并且能夠靈活地支持學習模式中的差異。評估既可以促進融合,也可能阻礙融合,所以在實踐時需要確保評估是促進融合。2005年,歐洲特殊需要教育發(fā)展組織研究了主流學校中支持融合的評估表[13]。該研究通過分析來自23個國家的50個評測,以期解決特殊教育如何從傳統(tǒng)的醫(yī)療中心模式過渡到有交流的教育模式。個別化教育方案也是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高效學習的有效工具,使得他們可以認清其需求、學習的目標、學習的目的,并找到合適的教學策略和必要的調(diào)整與支持。在許多國家,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和美國,都出臺了個別化教育方案方面的政策。此外,還應該盡可能多地使用信息技術(shù)和輔助溝通技術(shù)。
3.2.2提供額外的支持 在學校中,除了接受正常教育,殘疾兒童也需要額外的支持服務。學校需要配備必要的專業(yè)健康和教育專家,例如物理治療師、作業(yè)治療師、言語治療師以及教育心理人員。專業(yè)人員能提供評測,實施個別化教育方案,協(xié)調(diào)服務,還可以對主流學校的普通教師進行指導。此外,還有幫助殘疾兒童參與到主流課堂中去的特殊需要助理,但過度使用助理可能不利于靈活教學方法的開展,也會將班級里的殘疾兒童邊緣化[14]。在發(fā)展中國家,更好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尤其重要。特殊學??梢宰鳛榕嘤栔行暮唾Y源中心,在殘疾專業(yè)知識方面(例如早期診斷和干預)發(fā)揮重大作用。巡回教師是一種高效利用經(jīng)費的形式,可以解決教師不足的問題,幫助殘疾兒童發(fā)展比如盲文、方向感、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技能,還能開發(fā)教學資源[15]。
3.2.3培訓教師 對主流教師的適當培訓會使他們在面對各類特殊需要兒童時顯得從容而自信。在教師的培訓計劃中,不僅要強調(diào)知識和技能,更要重視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態(tài)度和價值認識。教師培訓也應該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提供機會讓教師分享融合教育過程中的經(jīng)驗;支持教師們尋找合適對策,試驗自創(chuàng)的教學方法。
3.2.4建設無障礙設施 學校的通用設計原則應該考慮到教育的無障礙。對已經(jīng)存在的障礙設施可以進行改建,如改變教室的布局,這樣可以使情況大有改觀。在新建筑的設計方案中融入這些考慮比在老建筑內(nèi)進行必要的改造更省錢,只需要在總的建造費用中增加約1%的預算[16]。
3.2.5克服消極態(tài)度 教師的態(tài)度對于保障殘疾兒童留在學校以及融合進課堂活動來說非常重要。一份對比了海地和美國教師對殘疾學生的態(tài)度的報告顯示,如果周圍其他老師體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并且學校存在支持性文化與傳統(tǒng),那么老師們就更易接受他們[17]。這樣在教師中的恐懼、逃避以及缺乏自信等情緒就可以被克服。
3.3社區(qū)、家長、殘疾人組織以及殘疾兒童自身的角色
3.3.1社區(qū) 以社區(qū)為中心的康復計劃包括了對殘疾兒童的融合教育活動,以及對于融合目標的分享。相關(guān)活動一般包括幫助殘疾兒童進入合適的學校、游說學校接納殘疾兒童、援助教師使其支持殘疾兒童,以及在殘疾家庭和社區(qū)之間牽線搭橋。社區(qū)工作者還能為教師提供援助設備,確保醫(yī)學治療,促進學校無障礙環(huán)境的建設,溝通聯(lián)系殘疾人組織,以及在這些兒童完成學業(yè)后幫助安置工作崗位。
3.3.2家長 家長應該介入學習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家庭是兒童最早的教育來源,大部分能力與知識的學習都是在家里完成。并且父母在為殘疾兒童創(chuàng)造教育機會的過程中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在一些國家,家長在家長聯(lián)合會的支持下,要求政府對殘疾兒童敞開普通學校的大門,并且已有獲得成功的先例。
3.3.3殘疾人組織 在提升殘疾兒童教育的過程中,殘疾人組織也扮演了一定角色。例如殘疾人家長聯(lián)合會,鼓勵家長將他們的兒童送往學校并參與兒童的教育過程,并且為融合教育而奔走。這些組織關(guān)注對殘疾兒童歧視和虐待的各個方面,也關(guān)注學校、社會排斥特殊兒童的問題。然而,這些組織常常缺乏資源,而且在教育中它們的地位比較尷尬。
3.3.4殘疾兒童自身 殘疾兒童自己的聲音也必須傳遞出來。近幾年,兒童越來越多地參與教育經(jīng)驗研究。這些研究由于兒童的介入,其成果使教育規(guī)劃者和政策制定者受益匪淺,同時這也是教育系統(tǒng)的寶貴財富,能夠幫助教育體系實現(xiàn)進一步的融合。
我國特殊教育發(fā)展狀況和《世界殘疾報告》中介紹的國際形勢有相似之處,例如城鄉(xiāng)差異大、社會缺乏對特殊教育的正確認識等。為進一步發(fā)展特殊教育,我國已在制度、學校建設、社區(qū)等方面做出了多種努力。
在制度方面,為保障殘疾人接受教育的權(quán)利,教育部2010年正式啟動了《殘疾人教育條例》的修訂工作,并于2013年2月27日由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開征求意見。本次條例[18]規(guī)定,殘疾人教育包括視力殘疾、聽力和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腦癱、孤獨癥、多重殘疾等殘疾類型。殘疾人教育以融合教育為主,不能將殘疾人排斥在普通教育之外。對有特殊需要、普通學校難于提供教育的殘疾人,再由特殊教育學校提供教育。這些規(guī)定從制度層面保障了殘疾人的受教育權(quán)利。
在學校與師資建設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設,“十一五”期間(2008年~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在中西部選擇部分地(市、州、盟)、30萬人口以上或殘疾兒童少年較多的縣(市、旗)重點建設190所左右獨立設置的綜合性或單一性特殊教育學校,項目學校達到或基本達到國家發(fā)布的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和設施配備要求,初步緩解中西部地區(qū)適齡殘疾兒童入學需求矛盾。另一方面是師資培養(yǎng),“十二五”期間,特殊教育二期建設專項加強高等特殊教育師資建設,培養(yǎng)特殊教育師資。為適應我國特殊教育學校特殊兒童障礙程度加重、殘障類型增多、多重障礙兒童增多等現(xiàn)象,國家提出要增設教育康復類專業(yè),滿足特殊兒童教育和康復的雙重需要。2013年3月,教育部發(fā)布文件,決定在本科專業(yè)目錄中教育學一級學科下設置教育康復學,華東師范大學成功申報了我國第一個教育康復專業(yè)。以期培養(yǎng)既能從事特殊教育教學任務,又能承擔各類康復訓練任務的“雙師型”人才。
在社區(qū)、家長、殘疾人組織以及殘疾兒童自身的角色方面,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下設中國盲人協(xié)會、中國聾人協(xié)會、中國肢殘人協(xié)會、中國智力殘疾人及親友協(xié)會、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xié)會,該類協(xié)會為殘疾人教育平等和參與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制度的實施、教師的建設和社區(qū)的接納由于特殊需要人群的特殊性、特殊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需要時間、特殊教育相關(guān)基礎研究仍然薄弱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努力。
[1]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04 update[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
[2]UNICEF.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06:excluded and invisible[R].New York: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2005.
[3]Re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R/OL]. Pari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988.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08/ 000804/080423eb.pdf
[4]Filmer D.Disability,poverty,and school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esults from 14 household surveys[J/OL].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8,22:141-163.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DISABILITY/Resources/280658-1239044853210/5995073- 1246917324202/Disability_Poverty_and_Schooling_in_Developing_Countries.pdf
[5]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India:from Commitments to Outcomes[R].Washington,D.C.:Human Development Unit, SouthAsia Region,World Bank,2009.
[6]Mete C.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R].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8.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Survey[R/OL].http: //www.who.int/healthinfo/survey/en/[2009-08-20].
[8]United Nations.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R/OL].http://www.un.org/disabilities/convention/conventionfull.shtml.
[9]Naidhu A.Collaboration in the Era of Inclusion[M]//Forlin C, Lian MGL.Reform,Inclusion and Teacher Education:Toward a New Era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London:Routledge,2008.
[10]Chambers J,Shkolnik J,Perez M.Total Expenditures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1999-2000:Spending Variation by Disability[R].Palo Alto: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Center for Special Education Finance,2003(No.ED481398).
[11]Ingstad B,Whyte SR.Disability and Culture[M].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
[12]Inclusion International.Better Education for All:When We're Included Too[R].Salamanca:Instituto Universitario de Integracion en la Comunidad,2009.
[13]Assessment in Inclusive Settings:Key Issue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R].Odense,Denmark:European Agency for Development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07.
[14]Disabled Children's Right to Education[R].Auckland,New Zealand:Human Rights Commission,2009.
[15]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Improving Access and Quality[R/OL].London,UK: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05.https:// 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 -ment_data/file/67664/edu-chi-disabil-guid-note.pdf
[16]Accessibility Program and School Restoration in Lisbon[R]. 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6.
[17]Dupoux E,Wolman C,Estrada E.Teachers'attitudes toward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Haiti and the United States[J].Int J Disabil Dev Educ,2005,52(1):43-58.
[18]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殘疾人教育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Z/OL].http://www.gov.cn/gzdt/2013-02/27/content_2341027.htm.[2013-02-27].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 Education:from the View of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
LIU Qiao-yun, ZHAO Hang,LU Hai-dan,et al.Key Laboratory of Speech and Hearing Sciences,Ministry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China
According to the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hildren,the enrollment rate of the handicapped children is lower,as well as the rate of in-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chances to get further study.A series of barriers limit the opportunities for these children to accept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in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 policies,systems and services.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schools have to make some changes so that we could remove all kind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barriers and provide a reasonable adjustment and other support services.Only based on these improvements can we ensure the handicapped children have equal chances to accept education.And the report enlighten us that we should perfect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eacher cultivation and promote community inclusion to ensure the right of education of disabled children.
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special education;combination of medicine science and teaching practices;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C913.69
C
1006-9771(2013)10-0912-04
2013-10-08)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No.13AYY004)。
華東師范大學言語聽覺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言語聽覺康復科學系,上海市200062。作者簡介:劉巧云(1979-),女,漢族,江蘇如皋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聽覺語言康復?!妒澜鐨埣矆蟾妗穱H中文版翻譯者之一。
10.3969/j.issn.1006-9771.201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