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燕
(山西省平遙縣朱坑鄉(xiāng)獸醫(yī)站 031100)
蛋雞具有體溫較高,代謝旺盛、無汗腺等生理特點,因而耐受高溫環(huán)境的能力較差。所以,高溫就成為蛋雞熱應激危害最大的因素之一。據(jù)生產實踐,飼養(yǎng)蛋雞,最佳產蛋溫度為15~20℃,相對濕度60%~65%。蛋雞對溫度的生理調控可到32℃,35℃時生理調節(jié)就會受到抑制,出現(xiàn)體溫升高,嚴重熱喘,昏厥等癥狀,甚至死亡。因此,在蛋雞生產中,綜合防控熱應激顯得特別重要。
蛋雞舍應選擇在通風良好、地勢高燥,周圍無高大建筑物的地方。雞舍墻高2.5 m 以上,前后墻應設較大的通風窗,以利通風。間距應不少于15 m(便于通風和隔離),雞舍之間地面可種植草皮(防止塵土飛揚)。雞舍周圍栽種常綠樹木(減少房頂陽光直射,改善雞場環(huán)境)。雞舍屋頂和墻壁應涂成白色(增加陽光反射,減少吸熱)。屋頂上加蓋一層石棉瓦,石棉瓦與屋頂之間可留5~10 cm 空隙。雞舍內可安裝噴霧裝置,每天上午10 時至下午5時,每隔1 h 噴霧5~15 min,可使雞舍內溫度降低5~10℃,或在雞舍內安裝排風扇或頂棚電扇,以增加雞體的蒸發(fā)散熱。
2.1 適當提高日糧中能量比例 雞體在22℃左右環(huán)境中能量維持消耗最低。但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升高,特別是環(huán)境溫度超過27℃后,雞體血管開始擴張,心跳加速,同時出現(xiàn)張口喘氣與垂翅。對能量需求量增加,但因喘氣反射可引起雞群采食量降低。由于采食量下降,進入雞體的能量減少,不能滿足雞群的生產需要,所以出現(xiàn)蛋形變小,產蛋量下降等現(xiàn)象。因此,在雞群處在熱應激的狀態(tài)下,可適當提高日糧中的能量水平,添加1.0%~1.5%植物油脂,以提高適口性,增加采食量。另外植物油中亞油酸含量較高,VE含量豐富,可提高蛋重,有效抵抗熱應激。
2.2 改善飼養(yǎng)管理日程 高溫季節(jié)應采取早開燈、早關燈的光照方法,即早上3-4 時關燈,晚上7-8時開燈,在上午溫度上升前,增加喂料次數(shù),讓雞在日間最涼爽的時間采食。下午1-3 時停止喂料,減少雞的采食活動。
2.3 提高必需氨基酸攝入量 據(jù)生產實踐,雞體對日糧中蛋白質的需要,實際上就是對各種氨基酸的需要,特別是蛋氨酸,賴氨酸和色氨酸,所以在炎熱季節(jié),可不必增加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而是添加合成氨基酸,提高日糧中必需氨基酸水平,一般建議添加合成蛋氨酸和賴氨酸的用量為360 mg/羽和720 mg/羽。
2.4 補充及維持電解質及鈣磷平衡 熱應激可使雞體過度張口呼吸,造成體內碳酸氫離子減少,出現(xiàn)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引起蛋殼變薄,砂皮蛋增多,死亡率增高。因此,應在日糧或飲水中添加適量電解質,以恢復雞體內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常用的電解質有碳酸氫鈉、氯化鉀、氯化氨等。日糧中添加0.2%碳酸氫鈉,能顯著提高蛋雞產蛋率,蛋殼品質和飼料轉化率,飼料中添加0.24%氯化鉀,能明顯增加雞的飲水量和尿的形成,有利于散熱和恢復碳酸離子平衡。飲水中添加0.3%氯化氨,可顯著緩解雞體呼吸性酸中毒,調整雞體酸堿平衡,起到抗熱應激的作用。
2.5 合理補充維生素 炎熱季節(jié),雞對維生素的需要量明顯增加,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E、生物素、維生素B,如不及時補給,易造成缺乏癥。據(jù)生產實踐,日糧中添加200 mg/kg 維生素C,可明顯緩解熱應激對蛋雞產生的不良影響,使蛋殼厚度增加,提高產蛋率,降低死亡率,提高飼料轉化率。維生E,有抗氧化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一般用量每kg 飼料中添加500 mg。
水是蛋雞的一種重要營養(yǎng)物質,在常溫環(huán)境條件下,蛋雞的飲水量是采食量的1 倍,但在30℃時的飲水量比15℃時提高1 倍左右,正常產蛋雞群斷水24 h,可使雞群產蛋率下降30%,斷水48 h,可使雞群完全絕產。熱應激狀態(tài)下,產蛋雞斷水12 h,就會出現(xiàn)死亡。因此,在熱應激狀態(tài)下雞的呼吸道蒸發(fā)散熱是主要的散熱方式,在雞群處于熱應激狀態(tài)下,除了不間斷飲水外,還要設法降低飲水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