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守田
(遼寧省朝陽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遼寧 朝陽 122000)
咪達唑侖復合瑞芬太尼在甲狀腺手術中的應用
全守田
(遼寧省朝陽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遼寧 朝陽 122000)
咪達唑侖;瑞芬太尼;甲狀腺手術
頸叢阻滯麻醉是甲狀腺手術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頸叢阻滯存在著意識清楚、阻滯不全的情況,在深部操作時多感到疼痛不適,所以常需要輔助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來緩解患者的緊張和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本研究觀察咪達唑侖復合瑞芬太尼在甲狀腺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探討其可行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甲狀腺手術30例,ASAⅠ-Ⅱ級,男5例,女25例,年齡24~65歲,體質量43~72kg。排除合并嚴重心、肺疾患、氣管受壓明顯及有頸叢麻醉禁忌癥的患者,隨機分為瑞芬太尼組(R組)和對照組(C組)。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鈉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開放靜脈,面罩吸氧2L/min,連接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NIBP、ECG和SpO2。用含有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的局麻藥行手術側C3深、淺叢及對側C3淺叢阻滯,5min后測C3皮膚區(qū)域無痛為阻滯成功。手術開始R組靜注咪達唑侖(宜昌人福藥業(yè)公司生產(chǎn))2mg,微量泵注射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公司生產(chǎn))0.08μg/(kg·min)。如患者出現(xiàn)體動、呻吟時,R組追加瑞芬太尼0.5μg/kg,C組靜注地佐辛5mg。
1.3 觀察指標
記錄手術開始前,開始后5 min、30min、牽拉氣管時及手術結束時的MAP、HP、SpO2。記錄術中Ramsay鎮(zhèn)靜評分(1分,煩躁;2分,安靜;3分,嗜睡;4分,睡眠狀態(tài)但能喚醒;5分,能喚醒但反應遲鈍;6分,不能喚醒)。記錄術中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舌后墜及SpO2<92%、RR<8次/分)情況。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均數(shù)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方差分析。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質量、疾病種類及手術時間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
R組在各時間段的MAP、HP無明顯變化,而C組MAP、HP在手術開始后及結束時均較手術開始前明顯增加,尤其在牽拉氣管時(P<0.05)。R組有2例出現(xiàn)舌后墜及SpO2<92%,經(jīng)托起下頜、調整藥物劑量(瑞芬太尼0.05μg/kg/min)后恢復正常。C組術中有13例出現(xiàn)體動或呻吟,靜注地佐辛后好轉,其中1例改為全身麻醉,R組未追加藥物。Ramsay鎮(zhèn)靜評分R組(3.5±0.7),C組(1.8±0.4)。兩組未出現(xiàn)惡心、嘔吐情況。
頸叢阻滯麻醉具有操作簡單、對全身影響小的特點,在甲狀腺手術中被廣泛應用。但因其鎮(zhèn)痛的局限性,無法消除患者術中的牽拉反應和緊張情緒,同時甲狀腺手術的體位要求也會給患者造成術中不適。
瑞芬太尼主要的不良反應是心率減慢和呼吸抑制,其發(fā)生率與劑量增加有關。余淑珍等[2]認為區(qū)域阻滯或神經(jīng)阻滯輔助用藥劑量0.05~0.1μg/(kg·min)很少引起呼吸抑制。本研究中有2例出現(xiàn)SpO2<92%經(jīng)調整劑量后恢復正常,可能與手術刺激較輕和個體差異有關,但也應引起臨床注意。
由此可見,咪達唑侖復合瑞芬太尼用于甲狀腺手術頸叢麻醉的輔助用藥,術中生命體征平穩(wěn),鎮(zhèn)痛確切,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1]王珊娟,劉萬楓,杭燕南.頸叢阻滯下咪達唑侖血藥濃度和鎮(zhèn)靜深度的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21(7):395-398.
[2]余淑珍,劉保江.瑞芬太尼的藥理學臨床研究和應用進展[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4,5(5):356-357.
R581
:B
:1671-8194(2013)10-02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