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古籍圖錄的發(fā)展及其存在的問題研究

2013-02-15 08:32:29侯富芳淮陰師范學院圖書館江蘇淮安223300
圖書館建設 2013年8期
關鍵詞:圖錄名錄著錄

侯富芳 (淮陰師范學院圖書館 江蘇 淮安 223300)

新興技術的產(chǎn)生與書籍編纂方法的創(chuàng)新直接影響著出版業(yè)的發(fā)展。新技術可以使新體式著作的出現(xiàn)成為可能。例如,照相和珂羅印刷技術的發(fā)明,使得以照相方式產(chǎn)生的古籍書影成為上世紀初葉我國傳統(tǒng)目錄學的主要成果。而其名稱,自上世紀中葉開始,逐浙被“圖錄”所替代。目前,由于造紙技術、成像技術及印刷工藝的進步,使得古籍圖錄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不斷發(fā)展壯大,已成為古籍書目家族中獨特且重要的一員,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試就古籍圖錄的產(chǎn)生、發(fā)展、分類及編纂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略作探討。

1 古籍圖錄的歷史和發(fā)展

1.1 圖錄

“圖錄”作為一種著述體裁,在我國出現(xiàn)的很早?!吨袊x書大辭典》將它定義為“主要通過圖像提供知識或?qū)嶋H資料的工具書”[1]。詹德優(yōu)先生在《中文工具書導論》中將“圖錄”分為“地圖、歷史圖譜、文物圖錄、人物圖錄、藝術圖錄、科技圖譜等”[2]417??梢?,我們通常所說的“圖錄”并不以古籍為著錄對象,因此以古籍為著錄對象的“古籍圖錄”既是“圖錄”這一著述體裁在內(nèi)容上的新發(fā)展,又是“古籍書目”這一古籍整理體式在新的成像、造紙、印刷技術條件影響下的新發(fā)展,值得研究者注意。

1.2 書影

19世紀末,隨著照相這一遙感成像技術的發(fā)明,印刷技術方面創(chuàng)新產(chǎn)生了珂羅印刷術。此后,彩色成像技術的發(fā)明和印刷技術的進步使得圖書的樣式不斷翻新,新的圖書體裁也不斷涌現(xiàn)。從中國古典目錄學角度來看,在19世紀末,中國版本目錄學研究方面就出現(xiàn)了“書影”這一新的古籍整理體式。

“書影”一詞,最早見于清代著名學者周亮工的一部筆記著作,書名為《因樹屋書影》。但他只是取“老人讀書只存影子”之意,與文獻學無涉。而作為文獻學術語的“書影”則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選印最能體現(xiàn)古籍特征的樣張作為圖書的插圖或附錄的書影;二是指瞿冕良先生認為的“影刻或影印各種善本的樣張,每種選印一兩頁,加以說明,使讀者如見原書,如楊守敬的《留真譜》、瞿啟甲的《鐵琴銅劍樓宋元本書影》、柳詒征的《山書影》、北京圖書館的《中國版刻圖錄》等”[3]。第一種含義的“書影”是作為圖書的部分(插圖或附錄)存在,而第二種含義則是作為一種圖書(古籍目錄)存在?!皶啊币唤?jīng)產(chǎn)生,其目的基本上就被確定為兩種:一是為版本學而生,如《宋元書影》;一是為目錄學而生,如《鐵琴銅劍樓書影》、《故宮善本書影》等?!皶啊钡漠a(chǎn)生方式除了傳統(tǒng)的影抄外,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摹刻,如《嘉業(yè)堂善本書影》;一種是照相,如《山書影》、《訪書余錄》。

1.3 古籍圖錄

劉心明先生在為《珍稀古籍書影叢刊》所作的序中指出:“隨著照相影印技術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書影開始冠以‘書式’、‘影譜’、‘圖錄’之類的新名?!盵4]劉心明先生的解釋即為本文所指的“古籍圖錄”。“古籍圖錄”的含義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廣義是指“以圖版形式出版的古籍類的書籍”[5]。 在這層含義上,人們將自古以來所有照原樣復制的古籍都稱作“古籍圖錄”。通俗地講就是按原有版式影抄或影印的整部古籍,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的文淵閣《四庫全書》。而狹義的“古籍圖錄”是瞿先生所指的“書影”這一古籍目錄體式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的發(fā)展。實際上,“書影”和“古籍圖錄”之間已經(jīng)有了一些區(qū)別:作為古籍體式之一的“書影”,其圖像大多是用影刻、影抄的方法產(chǎn)生的,但最近出版的“古籍圖錄”所用的圖像大多是用照相或掃描的方法獲得的;“古籍圖錄”的圖像色彩已經(jīng)由黑白發(fā)展到彩色,在真實性上遠遠優(yōu)于“書影”;從成像產(chǎn)品的角度看,原來的實體膠片也幾乎完全讓位于非實體的數(shù)碼文件。

正因如此,當前學術界已把用照相和掃描等技術獲得的“書影”按一定標準匯集成古籍書目性質(zhì)的圖書稱為“古籍圖錄”,而不再叫“書影”了。

2 古籍圖錄的分類

圖書分類學的普通規(guī)律是先有圖書后有分類,古籍圖錄的分類亦是如此,但是比較特殊的一點在于:古籍圖錄首先是古籍書目的一種,但其編纂目的的多樣性使得它與以文字描述為主的古籍書目一樣,其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類別與區(qū)分,二者有頗多相似之處,卻又難以完全套用。本文依據(jù)內(nèi)容和性質(zhì),將目前所出版“古籍圖錄”分為如下幾類。

2.1 公藏古籍圖錄

2.1.1 公共圖書館館藏古籍圖錄

此類圖錄的名稱有時也稱作善本、珍品、精品圖錄等,包括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各省市、地區(qū)公共圖書館及其他藏書系統(tǒng)所藏珍稀善本的圖錄。一般按照一定標準選錄全館所藏各代珍貴古籍,如《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珍品圖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遼寧省圖書館藏古籍精品圖錄》(沈陽出版社,2008年)、《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圖錄》(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天津地區(qū)館藏珍貴古籍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也有專以宋版書為對象的圖錄,如《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等。

2.1.2 學校圖書館館藏古籍圖錄

就目前而言,學校古籍圖錄的編纂主要以高校為主。其編纂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讀者品賞的需要”[6],另一方面也是對其館藏精品的集中展示,如《澳門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圖錄》(澳門大學圖書館編,澳門大學2006年)、《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精品圖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藏古籍珍品鑒賞·定級圖錄》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2.1.3 域外漢籍圖錄

隨著域外漢學研究的深入,學界對域外古籍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一些域外漢籍的古籍圖錄也應運而生。這是以中國以外地區(qū)(即域外)的收藏機構(gòu)或個人所收藏的漢籍為收錄對象的圖錄,如《足利學校善本圖錄》(汲古書院,1973年)、《靜嘉堂文庫宋元版圖錄》(汲古書院,1992年)等。

2.2 私藏古籍圖錄

此類古籍圖錄是指將私人藏書家所收藏的古籍或曾經(jīng)是私人藏書家收藏的古籍編成圖錄。例如,《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著錄了沈仲濤的沈氏研易樓于1980年捐贈給“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圖書總計90種,1169冊;《西諦藏書善本圖錄(附西諦書目)》(中華書局,2008年)則是著錄了鄭振鐸的家人在其去世后捐贈給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的善本古籍;《祁陽陳澄中舊藏善本古籍圖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著錄了民國著名藏書家陳清華(澄中)的舊藏及現(xiàn)分藏于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及私人手中的善本及舊籍圖錄,等等。

2.3 特種古籍圖錄

特種目錄是指依據(jù)“特定目的或用途而編成的目錄,它們是多種多樣的”[7]。筆者將針對各種特定目的編纂而成的古籍圖錄歸為“特種古籍圖錄”,可分為以下幾種。

2.3.1 古籍拍賣圖錄

古籍拍賣圖錄是一種新的古籍圖錄,其性質(zhì)也較為獨特,主要反映在新的藏書環(huán)境下古籍通過拍賣這一流通方式在收藏家之間流轉(zhuǎn)的相關情況的記錄。就目前所見而言,古籍拍賣圖錄可分成拍賣圖錄和拍賣圖錄年鑒兩種。拍賣圖錄,如《中國古籍文獻拍賣圖錄 2001—2002》(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拍賣圖錄年鑒,如《中國古籍文獻拍賣圖錄年鑒:2004年卷》(中華書局,2005年),全書三冊,收錄了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書店)、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等單位在2004 年上市拍賣的所有古籍文獻圖文。上述兩種圖錄對所收錄古籍著錄有編號、拍賣品名稱、作者、版本、鈐印、提要、形制、估價、成效價、成效日期10項內(nèi)容,為古籍愛好者和收藏者熟悉善本、比較異本、鑒定版本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2.3.2 古籍展覽圖錄

近年來,隨著古籍研究的推廣和深入以及人們對古籍認識的加深,古籍也成為展覽的對象,以此讓受眾進行現(xiàn)場學習和品鑒。一些珍貴古籍,尤其是產(chǎn)生年代較為久遠的古籍往往成為此種展覽的主角。嗣后將參展古籍編成圖錄出版,這類圖錄會收錄展件書影及其解說文字,讓未能親赴展覽的人也得以欣賞古籍之美,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如《中華典籍聚珍: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圖錄》(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宋版圖書特展》(“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楮墨蕓香: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圖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書香人淡自莊嚴:周叔自莊嚴堪善本古籍展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

2.3.3 古籍名錄圖錄

“古籍名錄圖錄”是一種新的古籍書目,它是在2007年國務院和文化部大力開展古籍保護工作以來的最新成果。隨著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公布,國家各批珍貴古籍名錄圖錄相繼編纂出版,如《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一些省份和一些收藏單位將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編成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如《遼寧省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圖錄》(遼寧人民出版社,2011年)著錄了該省入選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古籍;還有一些省份、特殊收藏單位、城市等按照各自的標準編纂出版了各自的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如天一閣編纂出版了《天一閣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北京出版社,2011年),由廣西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自治區(qū)文化廳確定的第一批全區(qū)珍貴古籍名錄(155部)圖錄的匯編《第一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廣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山東省煙臺市編輯出版的《煙臺市珍貴古籍名錄圖錄》(齊魯書社,2010年),等等。

2.3.4 古籍版刻圖錄

版刻圖錄是指以反映版刻特點、牌記或刻書目錄為編纂目的的圖錄,可分為如下3種:

(1)版本圖錄 這是指以反映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古籍版本特點為目的而編纂出版的古籍圖錄,主要以斷代的版刻圖錄為主。其中宋、元、明、清版刻圖錄均已出版,如《“國立中央圖書館”金元本圖錄》(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1)、《明代版本圖錄》(上海開明書店,1941年)、《清代版刻一隅》(齊魯書社,1992年)。其他如活字本、稿抄校本等也均有專錄問世,如《中國活字本圖錄》(齊魯書社,2010年)、《中國古籍稿抄校本圖錄》(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等。

(2)古籍牌記圖錄 “牌記是在宋代書中開始出現(xiàn)的,也稱刊記、木記、書牌、墨圍等。內(nèi)容一般包括:出版者、印刷者姓名(或字號)、所在地、刻印年代、編校過程、出版緣由等,其中有的內(nèi)容類似出版說明,有的類似現(xiàn)代出版物中的版權(quán)記錄,實際上是我國最早的版權(quán)記錄的形式”[8]。牌記是鑒定古籍版本的重要依據(jù),因此筆者將牌記圖錄放在版刻圖錄一類,如《宋元書刻牌記圖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清代版刻牌記圖錄》(學苑出版社,2007年)。

(3)刻書圖錄 這是一種以刻書單位(集體或個人)或刻書地域為標準編纂而成的古籍圖錄,如《清代內(nèi)府刻書圖錄》(北京出版社,2004年)、《明代閔刻套印本圖錄》(廣陵書社,2006年)等。

2.3.5 其他

少數(shù)民族語言古籍圖錄,如《國家圖書館藏滿文文獻圖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藏文古籍圖錄》(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年)等。

3 古籍圖錄編纂中存在的問題

“古籍圖錄”的作用遠超于舊有各種體式的古籍目錄,其在版本鑒定、版刻特征反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如陳正宏等先生所指出的那樣:“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原色精印的書影圖錄紛紛涌現(xiàn),當前仍呈方興未艾之勢。而伴隨計算機技術及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發(fā)展,采用高精度掃描或攝影,以網(wǎng)頁為介質(zhì)的書影已呈后來居上之勢,昭示了數(shù)字化制作和流布的新方向。但是,晚出的書影雖圖像效果更為逼真、精美,體式內(nèi)容卻未必超越前賢??梢哉f,圖版采擇更全面得當、文字著錄更準確精詳、學術水平更高的書影,尚有待于來日。 ”[9]可見,當前古籍圖錄的編纂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也使得圖錄的作用大打折扣。

綜觀目前已經(jīng)出版的古籍圖錄,無論在結(jié)構(gòu)的完備性、分類編排的科學性、學術按語的精詳性以及著錄項目的細致性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員注意。

3.1 結(jié)構(gòu)不完備

“古籍圖錄”的性質(zhì)是一種工具書,其結(jié)構(gòu)主要包括“凡例、正文、附錄及輔助索引等”[2]113。 綜觀目前所出版的古籍圖錄,其凡例與書后輔助索引往往處于缺失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圖錄學術功能的發(fā)揮。

3.1.1 凡例缺失

凡例或者編纂說明“是工具書及某些匯編、選輯書編纂原則和體例的說明。闡明本書出版意圖,讀者對象,編排程序,取材來源及選材標準,以及對符號、索引、注解、插圖、表格、數(shù)據(jù)、附錄等的說明”[10]。對于圖像逼真、印刷精美、裝幀考究的古籍圖錄而言,其凡例更為重要,但目前出版的古籍圖錄很多都以前言、序、后記等代替凡例,僅對一些問題略作交代。例如,《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珍品圖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是為慶祝國家圖書館建館九十周年而編的,其收錄標準、編排順序、書影圖片的獲取方式(照相或掃描)、書影圖片是否是原尺寸或經(jīng)過放大或縮小的處理、各項目的著錄標準以及其他相關的說明理應有凡例進行說明,但該書僅以弁言和后記泛泛代過;《歷代珍稀版本經(jīng)眼圖錄》(中國書店,2003年)等均是如此,使得讀者在使用該圖錄的時候,只能從前言、序、跋、后記等中去爬梳、尋找相關問題的答案。

3.1.2 輔助索引缺失

近代中國索引運動的先驅(qū)者杜定友先生曾經(jīng)指出,“每書必要有一個索引?!盵11]古籍圖錄既是專供檢索查考的古籍書目,書名或著者索引就成為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因為索引能“利于使用者從多途徑檢索資料的需求”[12]。但是近幾十年出版的圖錄,除極少數(shù)外,輔助索引往往缺失,如《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珍品圖錄》、《中華典籍聚珍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圖錄》、《“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沈氏研易樓善本圖錄》等皆是如此。這一現(xiàn)狀使得讀者在利用圖錄時,只能從目錄中查考相關古籍的收錄情況,從而“嚴重影響了工具書檢索功能的發(fā)揮”[2]113。

3.2 分類標準紛雜

目前,各古籍圖錄在所收古籍的分類編排上十分紛雜。有的是以語種分類,如《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和《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將所收古籍分為“漢文珍貴古籍”和“少數(shù)民族文字珍貴古籍”兩大類;有的是以四部分類法為依據(jù),如《西諦藏書善本圖錄附西諦書目》、《中國活字本圖錄·清代民國卷》;有的則是以地區(qū)為分類標準,如《上海圖書館藏宋本圖錄》;有的則同時使用了幾種標準,如《歷代珍稀版本經(jīng)眼圖錄》一書所收古籍在同一級分類中先按刻本時代分為“宋元版本”、“明代版本”、“清代版本”三大類,又以書籍內(nèi)容為標準分為“醫(yī)書類版本”類,采用了雙重標準;有的甚至沒有分類,如《中國古籍稿抄校本圖錄》(各冊)。

3.3 正文學術水平欠缺

3.3.1 學術按語鮮見

劉心明先生在《珍稀古籍書影叢刊》的序中指出,楊守敬氏《留真譜》“為后世的書影編纂工作確立了兩條基本的原則:一、所選書頁應該‘皆有關考驗者’,就是說在版式和內(nèi)容上都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資料價值;二、所選書頁應該附有按語,通過按語對原書的主要內(nèi)容、流傳過程、版本系統(tǒng)以及所選書頁本身所承載的重要信息與特殊價值予以揭表、說明”[4]。這也是讀者對古籍圖錄的基本要求,但是反觀近幾年所出的古籍圖錄,能做到第二個原則的十分鮮見。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是圖錄一般只附有數(shù)十字的說明性文字,除了對書名、卷數(shù)、著者等的敘述外,均停留在對單張書影版式、行款的描述上。這就使得書影成為一張圖片而不是一部古籍的代表,而反映一部古籍內(nèi)容、著者小傳、成書情況、學術價值、版本(包括版本真?zhèn)?、刊刻時地、版本源流等)及遞藏情況等各方面重要內(nèi)容的按語則極為鮮見。讓古籍圖錄成為圖文并茂的新的古籍書目,為讀者提供逼真的書影,揭示古籍的核心學術要素,是古籍圖錄這一新的古籍整理體式的編纂者們應該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不解決就會使圖成為圖,文成為文,嚴重影響二者相互印證、相得益彰的效果,圖錄的學術價值也將因此遜色不少。

3.3.2 著錄項目不細

作為一種古籍書目,其所收古籍的著錄項目應該越詳盡越好。題名、卷數(shù)、編著者及其所屬朝代、版本、行款、版式等為必須著錄的內(nèi)容。此外,還應該注意著錄以下幾個內(nèi)容:

(1)古籍裝幀形式 隨著研究的深入,古籍裝幀形式已成為中國書史研究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著錄出古籍的裝幀形式,對中國書冊制度的演變發(fā)展方面的研究將起到重要作用。

(2)藏書印 藏書印本身不僅是值得我們品味與鑒賞藝術品,還可以為中國藏書史的研究起到很大作用,如可以供我們研究古籍在藏書家之間流轉(zhuǎn)、遞藏情況;通過匯集一些書影上的藏書印,可以研究一些學術大家或歷史人物的藏書情況,等等。目前此類著作已非常多見。按慣例,藏書印在書中一般不會只鈐一枚,在一部古籍的各冊封面、各卷卷端等位置會重復出現(xiàn),所以圖錄的編纂者就有更好的條件通過比勘識別這些藏書印,為相關研究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果不進行識別和著錄,對于研究者而言可能就會由于單個藏書印的難以識別,給相關研究留下遺憾。

(3)書影中的識語 古籍附有批校題跋的現(xiàn)象十分常見,有些古籍還會因為一些名家的批校題跋而更加珍貴。這些識語對于古籍內(nèi)容、著者、遞藏等各項研究工作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由于古籍圖錄的編纂者擁有書影的原始資料,因此他們具有識別這些識語的最便利的條件。為了給研究者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識別并著錄這些識語必將為廣大古籍愛好者和研究者更好地利用古籍圖錄起到更大的作用。

古籍用紙、刻工姓名、書影圖片的獲取方式(拍照或掃描)、書影圖片的縮放比例等其他要素,也應該予以著錄。

[1]王余光,徐 雁.中國讀書大辭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1016.

[2]詹德優(yōu).中文工具書導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3]瞿冕良.中國古籍版刻辭典[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125.

[4]劉心明.珍稀古籍書影叢刊[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序.

[5]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古籍影印出版叢談[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93.

[6]俞 鋼.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館藏精品圖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前言.

[7]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目錄編[M].濟南:齊魯書社,1988:310.

[8]楊永德,楊 寧.中國古代書籍裝幀[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280.

[9]陳正宏,梁 穎.古籍印本鑒定概說[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177-178.

[10]許力以.中國出版百科全書[M].太原:書海出版社,1997:326-327.

[11]杜定友.圖書管理學[M].上海:新民圖書社,1932:103.

[12]張厚生.專題目錄的種類、編制的要求和方法:續(xù) [J].云南圖書館,1982(3):15-23.

猜你喜歡
圖錄名錄著錄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2022.3上榜派出所名錄
派出所工作(2022年3期)2022-04-14 07:37:18
邯鄲學院藏太行山文書圖錄選(16)
常用參考文獻著錄要求
邯鄲學院藏太行山文書圖錄選(19)
邯鄲學院藏太行山文書圖錄選(14)
同賀名錄
作者名錄
生產(chǎn)商名錄
霞浦县| 万宁市| 中卫市| 万山特区| 江孜县| 宣化县| 禹城市| 西林县| 沙田区| 常熟市| 广饶县| 平远县| 岳阳县| 凭祥市| 奉节县| 西平县| 大丰市| 邢台市| 宝鸡市| 通江县| 寻乌县| 漠河县| 永年县| 大荔县| 雷山县| 洪泽县| 巴青县| 江津市| 吉水县| 衡阳市| 古浪县| 鄂州市| 潼关县| 伊春市| 莲花县| 梁河县| 平远县| 漳浦县| 武乡县| 长宁县|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