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長江,費 純,丁聰聰,劉迎春
(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浙江金華 321004)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要表達組織以及工作所要求的情緒,這稱為情緒勞動。在教師情緒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循一定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Emotional Display Rules),它是教師在工作場合中,為了更好地達成教育教學目標,表達恰當情緒的規(guī)則。[1]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研究方式一般是要求個體評價其在工作中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表達積極的情緒,如高興與熱情,以及隱藏消極情緒,如憤怒和挫折。然而相關研究表明,情緒表達規(guī)則并非只是需要表達或隱藏某種情緒那么簡單,個體往往需要通過諸如夸大、縮小、中立、掩飾等更為細微的表達策略來進行精致化的管理。其中,限制(qualify)是個體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情緒,但是會同時或隨后伴隨著微笑,以限定或注解自己的情緒;夸大(amplify)是指表達的情緒比真實感覺到的強烈;縮小(deamplify)是指個體表達出比實際感覺到的更為微小的情緒;中立(neutralize)是個體不表現(xiàn)任何情緒;而掩飾(mask)則是要表達出與個體真實感受到的不一樣的情緒。[2]Dieendorff和 Greguras(2009)研究指出,在上述情緒表達規(guī)則中,中立和縮小使用得最為頻繁。[3]
Ekman(1984)指出,情緒規(guī)則是“通過反復學習獲得的習慣,其內容是關于誰對誰,在什么樣的場合下,能夠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情緒(overlearned habits about who can show what emotion to whom and when they can show it)”。[4]它指出了情緒表達規(guī)則研究的四個方面內容。一是“誰”(who),即表達情緒的人,這里即是教師;二是“對誰”(to whom),指情緒表達的對象,這里是教師在工作中接觸的學生、同事、領導和家長;三是“表達什么情緒”(show what emotion);四是“何時”(when),指表達特定情緒的情境。Goffman則運用戲劇理論來看待情緒,認為對他人的情緒表達,就如同表演者站在舞臺上對觀眾表演一般,需要呈現(xiàn)預先確定的行動模式,[5]也就是要遵循所謂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當戲班從“前臺”退居“后臺”之后,真實的情感就會流露出來。如果用這一觀點來看待教師情緒勞動的整個過程,那么“前臺”就是教師的工作區(qū)域及活動;而“后臺”是教師在脫離了工作情境后,所選擇的情緒調節(jié)與宣泄的渠道。而上述Ekman提出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研究的四個方面內容,顯然指的是在“前臺”,即在實際工作情境中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問題。我們認為,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研究除了要考察“前臺”的這四個方面,還要研究“后臺”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問題,即“如何調節(jié)”(how)。教師的大量情緒勞動,如果沒有合適的方式予以調適,很容易造成情緒失衡,危及身心健康。因此,教師情緒調節(jié)也應是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研究的重要方面。
盡管國外對于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研究已經很多,然而在中國大陸對于此方面的研究還很少,特別是對于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實證研究至今還沒有出現(xiàn)。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情緒表達規(guī)則存在著明顯的文化差異。[6]Matsumoto等(2009)的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的表達性(expressivity)與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存在著顯著相關,在中國這樣集體主義傾向較為明顯的文化下,個體傾向于較少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對于消極情緒的表達較少。[7]因此,可以推斷國外有關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研究結果并不一定能夠解釋中國的實際情況。那么,中國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有哪些?教師在不同情境下情緒表達的規(guī)則存在哪些差異?教師在“后臺”情緒調節(jié)的渠道有哪些?本文試圖通過一個質性研究對上述問題進行解答。
采用深度訪談這一質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對在浙江師范大學就讀的14位教育碩士進行了訪談。之所以選擇教育碩士作為研究對象,一是由于他們工作在教學一線,平均教齡達15年,對教學工作有自己的見解與領悟,工作中的情緒體驗豐富;二是“情緒表達規(guī)則”較為抽象,教育碩士在教學的同時也在鉆研學術,能較好地理解研究主旨并表達觀點。
征得受訪者同意后,對訪談全程錄音,并轉為逐字稿,然后分成若干個小單位并編號。以02-01A為例,02是受訪者的代號,01表示第一個段落,A代表第一段第一處。按照Strass和 Corbin(1990)提出的開放式編碼的方式,[8]將性質與內容相近的小單位聚集在一起,歸納成主題。再對每個主題的內容進行進一步分析歸納,建立起各主題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本部分根據(jù)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作用對象,從學生、同事、領導、家長四方面展開探討。
1.教師對學生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1)積極情緒的表達規(guī)則。對于積極情緒,教師普遍會采用很自然的方式加以表達。
比如說回答問題時,學生積極反應,我上課的欲望會更強一些,表現(xiàn)也會好,講得也更生動一點,從行動上、表情上可能有表現(xiàn),我想學生會覺察到的。(02-04A)
跟學生互動比較好,我自然比較開心,思路也不會被打斷?!S帽頁P來鼓勵他們,比如,good,very good,well done。公開課的話,環(huán)境比較陌生,會帶一些小禮品,比如糖果,表達對他們的感激,同時也讓自己放松。(08-02A)
對于積極情緒的表達,教師有時也需要調節(jié)和控制,不能過分夸大或不合時宜地表達。
太高興的時候要根據(jù)周圍人的狀態(tài)表達自己的情緒,要適當?shù)乇磉_。另外,要表現(xiàn)符合自己年齡特征的情緒,不能像小孩一樣哈哈大笑,這個跟你的角色不相適應。并不一定是消極的情緒需要掩蓋,積極的情緒有時也需要調適。(01-07A)
(2)消極情緒的表達規(guī)則。來自生活、自身以及學校的種種問題可能使教師產生諸如憤怒、悲傷等消極情緒。教師們普遍表示這需要控制,盡量不把它們帶到課堂上來,會選擇縮小甚至偽裝的方式來加以壓制。當然,有時候這些情緒還是會影響到教學。跟平時相比,教師上課時可能表現(xiàn)得更嚴肅,精神低落,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也更容易激動。
當你跟老公或者家里人吵架后心情肯定是不開心的,但當你進入班級的時候,要面帶微笑,似乎讓人覺得你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要保持這個狀態(tài)。(02-05)
但是總會出現(xiàn)有的老師,特別是人很累的時候,不良情緒就來了,在課堂上大聲地批評學生,罵學生。我覺得老師盡量不要產生過激情緒,覺得心里很不舒服的時候盡量地控制自己,也是保護老師自己。(05-06)
平時上課我可以跟學生嘻嘻哈哈開開玩笑,但家里出事的時候我不會罵學生,但我上課的時候就會比較嚴肅一點,這節(jié)課就不再跟學生開玩笑了。情緒低落的時候還是會正常工作,但是沒有之前跟學生交流時的那種興奮了。(12-04A)
當學生表現(xiàn)出偏差行為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教師會產生消極情緒,有的教師會選擇抑制,或換位思考,舒緩自己的情緒,一般不會直接把這些消極情緒表達給學生,從而保證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不失態(tài)。有時也會通過說理教育,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問題。
在課堂上教某個概念的時候,有個非常調皮的學生說:“雞婆啊,騎著自行車走”,當時聽了非常生氣……(他讓你產生不好的情緒后,你怎么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我覺得應該設身處地地為他去考慮,他可能有自己的原因。(02-01)
學生玩游戲,沒有輪到他的時候,他比較著急,害怕不會輪到自己就發(fā)火了。我覺得不可思議,學生怎么會這個樣子呢?自己也會心里有火,但是想想,他發(fā)火我也不應跟著他發(fā)火。我就想,他畢竟是孩子,他生氣,我應該引導他。(11-01)
有的教師認為有時也需要以自然表露甚至夸大的方式表達憤怒或悲傷的情緒,以對學生起警告、震懾和教育的作用。
碰到不可理喻的學生,可能聲音高一點,表情嚴肅一點,不可能一直心平氣和。有時聲音提高,但心里并不是真生氣,為了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做錯了。(01-02)
2.教師對同事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1)情緒基調:融洽、互助?;旧?,受訪者反映與同事相處比較舒服、放松,在教室里遇到問題,控制情緒后,回到辦公室會表現(xiàn)出真性情,同事間還會分享經驗,共同成長。
我們同事之間是互相合作、信任的關系,也不太會掩飾自己,有什么事情一般都會說。如果有開心的事,我就會非常開心地表現(xiàn)出來。(04-07A)
跟同事相處還是比較好的,在辦公室我可能是老大姐的身份,他們遇到事情,我盡可能地以自己的生活經歷安慰他們,自己起協(xié)調作用。(08-05A)
(2)區(qū)分對象表達情緒。教師與要好同事會敞開心扉,情緒也會真實、自然地表露,既會分享成功的喜悅,也會表露消極情緒,向對方傾訴,希望得到理解與幫助。而對于一般同事,教師的積極情緒會表露給對方,但是會適當?shù)丶右钥s小或掩飾;而消極情緒一般不會在一般同事面前表露。對自己不喜歡的同事一般都選擇中立的規(guī)則,即不表露出任何情緒。
如果與同事僅僅是工作關系,一般不會把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向他表示。(04-10C)
當遇到我自己看不慣,或者不喜歡的同事時,我不會向他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我認為沒必要跟他說得太多。沒必要與他分享成功的喜悅,也沒必要在自己不順心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憂慮,以博得同情。與他交流極少,基本上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05-14)
3.教師對領導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1)情緒基調:尊敬。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對領導都是尊重的。工作初期,教師與領導多保持一定距離,隨著接觸的增多,關系會有所加深。
一開始我覺得領導么,不太去接近,后來接觸了幾次,我也會跟她談內心的東西,后來慢慢的她也會跟我談內心的東西……像好朋友那樣。(02-09A)
(2)區(qū)別式地對待。那些善于溝通、善解人意的領導往往比較容易成為教師的朋友,教師會主動跟他們交流想法。遇到問題時,教師通過與領導溝通,得到幫助和建議,情緒也會變好起來。教師有時也會給領導提出意見與建議,幫助其做得更好。而教師與有些領導則是“非工作不聯(lián)系”,基本上沒有私人的情感交流,工作上不是特別麻煩的事情也不會主動去找他們。面對這類領導,教師一般展現(xiàn)自己愉快的一面,不愉快則不表達。
有時候,我跟她說:“這個事情我不知道怎么辦”,那她說:“說來聽聽”,有時在她面前我還會情不自禁地哭。有時也會跟她提一些建議,比如說,“X老師,你的通知發(fā)下去,我覺得有些可以改進一下”,然后跟她說我的想法。(02-09B)
與領導相處氣氛較緊張,沒什么大問題的話,心里有想法也不會當面說出來。(03-06B)
自己的積極的情緒會更多地表達一些,不會主動向只有工作關系的領導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也是從保護自己的角度考慮。(05-16B)
(3)利益沖突的領導。當領導損害了教師的利益時,教師情緒波動很大,但如果在能忍受的范圍之內,教師會選擇盡量忍受,必要時會適度、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實在不能忍受時,教師也會采用比較簡短但生硬的語氣表達不良情緒。
比如,叫你馬上整理出某一個檔案,這個時候你就要加班加點地搞了,因為其他人幫不了你,整個學校就我一個人干,有時候干到一兩點鐘,這個時候還要叫你干別的工作,那就會有情緒。這個時候,他要是電話打過來,我就會說:我太累了,再等等。就直接把電話掛了,用比較生硬的語氣說話。(05-07C)
4.教師對家長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
多數(shù)教師在面對家長時,能比較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通常都是表達積極情緒,不表達消極情緒。
……一般會反映自己愉快的一面,不開心的事不會表達出來。(04-12)
相對于同事來說,我覺得與學生家長之間更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我自認為與學生家長之間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如果有家長無理取鬧時,可能也會將自己的情緒一定程度地掩蓋起來。這樣的情況極少,我與家長之間能比較暢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05-18B)
上述分析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師(who)在面對學生、同事、領導和家長(to whom)時表達什么情緒(what emotion to show)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研究還要涉及一個情境(when)的問題。教師的情緒表達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依據(jù)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對象而有所不同。當然,教師的情緒表達也受自身人格特質及教學風格的影響。下面我們僅就教師對學生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對其情境性進行具體的分析。
1.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學生差異
教師對不同的學生的情緒表達上存在差異。通過分析,我們概括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
(1)性別。一般情況下,教師對男生的情緒表達更為直接,而對女生則相對委婉。
女生一般比較細膩、敏感,那么講話要溫柔一點;男生一般大大咧咧,不太計較,那你說話重一點沒關系。(01-03A)
(2)年級。相對于高年級而言,教師對于低年級學生的消極情緒表達相對較少。
一般情況下,新進學校的學生乖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周圍環(huán)境的熟悉,越來越調皮,所以對高年級的學生情緒上會激動一些,對低年級的學生不良情緒表現(xiàn)比較少。這是總體而言,不是絕對的。(01-03A)
(3)行為表現(xiàn)與家庭背景。通常乖巧的、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更容易得到老師關注。也有教師認為在表達情緒時應一視同仁,或更應關注成績不好的或者出身于單親、離異、貧困家庭的孩子。
對乖巧的學生、成績好一些的學生關注多一點,有的教師對差生關注少一點,有時甚至挖苦、諷刺差生,愛理不理的情況都是存在的。我們有一個規(guī)律,不好的學生你引導他疏導他,將來學生可能會感覺這個老師不錯的,走出校門后對老師感情特別好。我的觀點是暫時不好的學生更值得關愛。(01-03B)
家庭背景上,對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經濟條件差的、自卑的等孩子說話要注意用詞,有些詞匯要避免……(03-02B)
(4)學生個性。有的教師表示,對于內向、自尊心強的學生表達情緒更為委婉。還有的教師傾向于喜歡積極認真負責和領導能力強的學生,對他們付出的心思也更多。
對自尊心強的學生,說話點到為止,對“老油條”就不能太委婉了。(03-02B)
有個學生十分內向,全班同學都不喜歡她,看起來特別孤獨,老被別人排斥。對這種學生會很敏感地覺察到,上課會給她更多機會回答問題,在課下會單獨聊天等等。(12-07)
2.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的教師差異
(1)教師教齡與個性。通過訪談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教齡的增長,教學經驗越來越豐富,教師控制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強,情緒表達的方式也由激烈轉變?yōu)槔潇o。當然,教師自身的個性特征也是影響情緒表達方式的因素。如對于積極情緒,訪談中絕大部分教師會直接將這種情緒表露給學生,但也有教師表示,積極情緒會在同事面前表露,但在面對學生時不會表露出來。對于消極情緒,有的教師會抑制得多一些,而有的會更多地表現(xiàn)出來。
現(xiàn)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事情經歷多了也就會覺得很正常,會覺得說一兩個學生調皮,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好的,所以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說像以前,一節(jié)課上一個學生惹我生氣了,我那節(jié)課就不上了。(12-04B)
……總的來講,隨著教齡慢慢增長,對情緒的表達是由外露到內斂。(14-05A)
(2)教師的角色。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在情緒表達上是有差異的。教師們反映,班主任教師對自己班的學生往往期望高,為了樹立威信,要與學生保持一定距離,因此會展現(xiàn)出較多的中性甚至是消極的情緒。而科任教師往往采取寬松式的管理,積極情緒展現(xiàn)得也會多一些。
通常對自己班的學生要求會高一點,幫助他們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別人班要求會松一點。感覺自己班學生可能還蠻怕我的,另外一個班級的學生都不怕我。班主任要跟學生有點距離的,要威嚴一些,學生才會聽話。(04-09A)
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最常選用的情緒宣泄方式是向要好的同事傾訴。辦公室是一個較能表達自然情緒的地方,教師會像倒垃圾一樣,把不好的情緒都“倒掉”,從而獲取平衡。關系要好的領導也可以幫助教師恢復情緒平衡。此時教師既有“倒苦水”的需要,更是為了尋求幫助和建議。還有教師表示家庭支持也是其情緒宣泄的渠道之一。教師自己也有各種不同的情緒調節(jié)的方法,如寫日記、運動、上網、大哭、心理暗示等等,以幫助自己的情緒恢復平靜。
心情不好時找要好的同事說說話,發(fā)泄的同時也聽取他們的意見。(04-10B)
有一次,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問他說:“該怎么辦”,會有傾訴的欲望。說了之后就很開心,至少他給了我一些建議。(02-09C)
我有寫日記的習慣,等記錄完了,自己的心情也慢慢平息掉了。(09-04)
學校也會給教師提供一些情緒宣泄的渠道和休閑的場所。然而,訪談中發(fā)現(xiàn),教師們普遍認為學校對于學生情緒的關注越來越多,而對教師情緒健康的關注相對較少。
校長對老師的關心還是做得不夠,老師的壓力確實很大,有的時候也沒地方宣泄,學生是得到關注了,要以學生本位,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老師心理健康還是關注得太少了,對教師情緒規(guī)范這一塊做得也不夠……(05-10)
我認為老師心理需要關注的,作為領導我覺得需要去培訓怎么安慰老師,現(xiàn)在拼命強調照顧學生的心理,不能惹怒了學生,學生是上帝,領導來壓迫老師,老師又被學生欺負,現(xiàn)在老師很難做,責任、安全等壓力真的很大(08-03)
本文通過訪談獲得了教師對學生、同事、領導以及家長進行情緒表達的一般規(guī)則,并探討了在不同情境下情緒表達的差異以及在“后臺”如何調節(jié)與宣泄情緒的表達規(guī)則。
教師是一個情緒勞動者,在教學中有時需要自然地流露某些情緒(特別是積極的情緒),有時需要壓抑來自于生活的消極情緒,不能在學生面前表現(xiàn)出來;有時則需要控制在工作中產生的某些消極情緒,以冷靜耐心地處理出現(xiàn)的問題;而有時則需要夸大表達某些情緒,如教師一旦走上講臺,就要抖擻起精神,以富有激情的狀態(tài)來面對學生,在面對有偏差行為的學生時,有時需要收起笑臉,扳起黑臉,以示威嚴。通過研究我們還發(fā)現(xiàn),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在面對不同的學生以及對不同的教師而言還存在著一些差異。相對而言,教師對女生、低年級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異和乖巧的學生表達更多的積極情緒,對他們的忍耐性也更大;對于單親、離異和貧困家庭的學生情緒表達更為委婉,以免對他們造成傷害。教師教齡越長,控制情緒的能力越強,表達情緒的方式越靈活;而性格內向的教師在表達情緒時選擇抑制的可能性更高;相對于任課教師,班主任為了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更傾向于表達出中性的情緒。
教師在與同事相處時,以融洽互助為情緒基調。這種情緒基調形成了一種群體情緒氛圍,決定了在教師群體中,人們最適宜的情緒表達方式是怎樣的。而在個體層面,同事之間表達方式又取決于人與人的關系親密程度。對于朋友式的同事,能夠積極、主動、真實地表達內在的情緒感受;對于非朋友式的同事,則恰當?shù)乇磉_積極情緒,一般不表達消極情緒;而對于關系不好的同事,則積極與消極的情緒皆避免表達。這種情緒的表達方式顯然是與中國人際關系的特點分不開的。楊國樞認為,中國人是依不同關系中的不同角色而行事做人的,在面對不同關系的他人時,其態(tài)度與行為就會立即變換。[9]也就是說,在華人社會中,個體是內嵌于社會情境中的個體。個人在采取行動時,必須依據(jù)自己與他人間的關系,調整個人的作為。關系不同,互動時所采用的方式亦不相同。中國人將自己的人際關系分為情感型、工具型和混合型三種。[10]教師與“朋友式”同事是一種情感型的人際關系,交往雙方有情感交流,與一般同事則更接近于工具型的或混合型人際關系,是因工作需要建立的暫時性關系。當然,在中國這樣一個講究“面子”和“人情”的國家里,人們在辦公場合的交往中的情緒表達,除了要考慮到關系的遠近,也會考慮到自己和他人的“面子”,對于看不順眼的人與事,人們往往并不會直接指出,而是盡量避免沖突,多會壓抑消極情緒,采用溫和的方式加以表達。這在教師對家長的情緒表達規(guī)則上也有所體現(xiàn)。教師與家長多為工具型的人際關系。研究顯示教師對學生家長往往也是直接表達積極情緒,一般不表達消極情緒。
教師在與領導相處時,也遵循著與一般同事相處的情緒規(guī)則。[11]教師與朋友式領導之間是情感型人際關系,能夠較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與其他的領導之間則是工具型人際關系。然而,正如彭麥克(1993)指出的,中國文化強調在組織中下屬對領導的順從和忍受,中國人會毫不勉強地順應上級。[12]這使得“尊重”成為教師在與領導相處時的情緒基調。即使是對于“朋友式”領導,注意場合,適度保持與領導的人際距離,維護其權威也是與領導相處時情緒表達的重要方面。對于“非朋友式”的領導,則一般只適當表達積極情緒,不表達不愉快情緒,甚至會口是心非,以假裝贊同來應付領導。對于損害自身利益的領導,若事情在尚可忍受的范圍之內,教師也會順從、忍受;表達消極情緒時,一般也會力求委婉。
教師在“前臺”要進行情緒演出或偽裝,尤其是社會文化賦予教師的形象是不能任意表達消極的、特別是憤怒情緒,因此教師的情緒更是容易被壓抑與忽視,導致產生更多的情緒勞動負荷,引起情緒衰竭或倦怠的產生。[13]真實情緒的隱藏及對負性情緒的抑制還與許多生理疾病如高血壓、癌癥等有密切關系。[14]教師在“前臺”的情緒勞動所產生的負性情緒需要通過有效的渠道予以宣泄與釋放。訪談結果表明,教師會在“后臺”向同事、領導、家人傾訴宣泄和尋求幫助,也會有一定的自我調適的途徑和手段。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教師普遍表示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較多,而對教師情緒和心理健康關注較少。因此學校應采取措施,讓教師意識到消極情緒對自己的危害,要為教師多提供情緒宣泄的渠道,同時也應鼓勵教師組成情感支持團體,能夠在其中分享教學經驗,發(fā)泄消極情緒,尋求心理支持。
[1][11]劉迎春.教師情緒表達規(guī)則芻議 [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11.
[2]Moran C M,Diefendorff J M,Greguras G J.Understanding emotional display rules at work and outside of work:The effects of country and gender[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12:1-12.
[3] Diefendorff J M,Greguras G J.Contexualizing emotional display rules:Examining the roles of targets and discrete emotions in shaping display rule percep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4):881-882.
[4]Ekman P.Expression and the nature of emotion[M] //Scherer K,Ekman P.Approaches to emotion.Hillsdale,NJ:Erlbaum,1984:319-344.
[5]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xiàn) [M].馮 鋼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2.
[6] Gullekson N L,Vancouver J B.To conform or not to conform?An examination of perceived emotional display rule norms among international sojourn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0,34:315-325.
[7] Matsumoto D,Yoo S H,F(xiàn)ontaine J,et al.Mapping expressive differences around the worl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display rules and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J]. Journal ofCross-CulturalPsychology,2008,39:55-74.
[8] Strass A,Corbin J.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London,1990.
[9]楊國樞.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 [M].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87-142.
[10]黃光國.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游戲 [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39.
[12]彭麥克.難以捉摸的中國人 [M].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94.
[13]徐長江.教師情緒勝任素質探析 [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3):57-61.
[14] Gopinath R.Employees’emotions in workplace [J].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