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
【摘要】列出了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詳細地介紹了旋挖鉆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提出了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及施工質(zhì)量控制措施,得出了采用旋挖鉆機成孔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均好的結(jié)論。
【關鍵詞】旋挖鉆機;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0.引言
旋挖鉆成孔是近幾年來發(fā)展較快的先進成孔設備,已在公路、鐵路、市政橋梁樁基施工中廣泛應用。它與沖擊鉆成孔或其他旋轉(zhuǎn)成孔相比,具有成孔速度快、精度高、勞動強度低等特點。旋挖鉆同時具有移動方便、鉆頭種類多、提高灌注樁的承載力、減少泥漿用量、施工速度快等優(yōu)點。
1.工程簡介
1.1工程概況
1.2工程地質(zhì)情況
本段線路經(jīng)過地區(qū)地表水主要為黃河水,黃河在此處常水位寬度約為1200m,測時水位92.81m,目前主槽位于南側(cè),寬約40m,水深6~7m,其余水深在0~2m不等,河中多有淺灘;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主要含水層為粉砂、細砂和粉土層,勘探期間地下水埋深約3.7~8.8m,高程約90.25~96.38m,水位變幅約5.81。
2.旋挖鉆機鉆孔施工技術
2.1旋挖鉆施工工藝原理
成孔工藝是旋挖成孔,首先鉆機自行到樁位,自行下放鉆桿,將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鉆頭置放到孔位,根據(jù)不同地層通過加壓裝置給鉆頭一定壓力,鉆頭旋轉(zhuǎn)切土,,并直接將其裝入鉆頭內(nèi),再由鉆機提升裝置和伸縮式鉆桿將鉆頭提出孔外卸土,重復循環(huán),不斷地取土、卸土,直至鉆至設計深度,鉆孔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地層,配置相應的泥漿,保護孔壁。
2.2旋挖鉆施工優(yōu)點
(1)旋挖鉆機得地層適應能力強,除流塑性淤泥層、單軸抗壓強度100MPa以上的極硬巖外,基本可以適應所有地層。
(2)機械化程度高、機動靈活、成孔周期短、效率高、安全性能高、效益好,一次鉆進可達0.4m~1.2m。
(3)自行式液壓履帶,行走快捷、與地面接觸面積大,減少單位面積的土壓力,能自行埋設護筒,電腦系統(tǒng)樁位對位精確。
(4)鉆孔調(diào)換快捷,不同直徑的鉆頭可供調(diào)換,適用性強。
(5)泥漿產(chǎn)生少、環(huán)境污染小,提高了文明施工的水平。
(6)在孔壁上形成較明顯的螺旋線,有助于提高樁的摩擦力。
(7)旋挖鉆機自身具有動力系統(tǒng),不用外接電力,擺脫電力的限制。
2.3旋挖鉆鉆孔施工工藝
旋挖鉆鉆孔施工工藝
3.旋挖鉆機鉆孔施工關鍵工序的質(zhì)量控制
3.1場地平整
采用的大型旋挖鉆自重約60~130t,鉆機底盤(即履帶)宜置于堅實平整的場地上,以保證鉆機平穩(wěn),避免鉆機地盤傾斜引起斜孔、偏孔,如果條件受限,還以采用鋪置大面積鋼板法,比較方便快捷、重復使用。鉆機的布置應與鉆孔施工中出土清運的相協(xié)調(diào)。
3.2護筒埋設
新建鐵路鄭州至焦作黃河大橋樁基施工中,采用直徑為1.5~2.3m,長3~12m、厚10mm的鋼護筒。鋼護筒制作質(zhì)量要求:護筒內(nèi)徑應比樁徑大200mm。鋼護筒埋設好后,頂部應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面2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其高度尚應滿足孔內(nèi)泥漿面高度要求,鋼護筒頂面平面位置偏差≤5cm,護筒傾斜度≤1%,同時鋼護筒頂面埋設十字護樁,確保鉆進過程中孔位的準確性,鉆孔中發(fā)現(xiàn)偏差及時校正。
3.3泥漿制作
鉆孔泥漿以水加優(yōu)質(zhì)膨潤土造漿,適當加入純堿或燒堿等添加劑以提高泥漿黏度和膠體率,其摻量由試驗室試驗確定,優(yōu)質(zhì)泥漿各項性能指標具體要求如下:比重1.1~1.3,黏度16s~22s,含砂率<2%,PH>7,膠體率≥98%。
3.4鉆機就位
鉆機地盤應平整,保持穩(wěn)定,不得產(chǎn)生位移和沉陷,鉆機導桿中心或鉆頭中心與護筒中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3.5鉆孔施工
當鉆機就位準確,泥漿制備合格后即開始鉆進,鉆進時每回次進尺控制在600mm左右,剛開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意放斗要穩(wěn),提斗要慢。在鉆斗的底部還設有活絡擋板,可以使被切下的土體進入鉆斗以后不會回落。待鉆斗中裝滿土以后,停止施加扭矩,提斗就近棄碴,并用裝載機鏟運到指定地點。
鉆進過程中,隨時監(jiān)測泥漿濃度及孔內(nèi)水頭高度,注意及時補漿,施工員要隨時對鉆渣取樣分析,繪制出每孔地質(zhì)柱狀圖,并與地質(zhì)資料核對。鉆機操作時根據(jù)出渣的土質(zhì)情況合理控制鉆進速度及提升速度,鉆頭的提降要要勻速,減少沖刷孔壁。針對黃河灘地質(zhì)情況,上層以砂層為主,粉質(zhì)黏土層等地質(zhì)情況,選擇合適的鉆進速度和旋轉(zhuǎn)速度。砂層以低鉆速,小鉆進,提高泥漿稠度,增強護壁,防止塌孔;粉質(zhì)黏土層可以適當加快鉆速,提高鉆進速度,降低泥漿比重,提高鉆孔效率。不同地層采用不同的泥漿比重,不鉆進速度,特別在地層變化處控制,尤為重要。這就需要經(jīng)常取鉆渣以觀察其地層情況及變化情況,并要定時測定泥漿指標,及時作出調(diào)整,保證鉆孔的質(zhì)量。
3.6成孔檢驗
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對孔深、孔徑、孔位和孔形等進行檢查,采用探孔器進行檢測。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7鋼筋籠制作與安裝
(1)鋼筋籠制作:鉆孔樁的鋼筋籠在車間分段制作,運輸?shù)綐段惶幱玫鯔C起吊安裝。鋼筋籠所用鋼材要有產(chǎn)品合格證和現(xiàn)場抽檢復查資料,并滿足有關規(guī)范要求。主橋鋼筋籠主籠長度為92.5m,主筋為?28,總重量24t,分為9節(jié),節(jié)與節(jié)之間及主筋接長均采用滾扎直螺紋套筒機械連接。
(2)鋼筋籠下放:鋼筋籠安裝時用專用的起吊工具卡起吊,避免鋼筋籠起吊變形過大。兩節(jié)籠對接時,上下節(jié)中心線保持一致,不得將變形的鋼筋籠安放入孔內(nèi)。安裝到位后及時固定,防止脫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鋼筋籠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上浮。
3.8清孔
鉆孔至設計高程后進行清孔。清孔時利用鉆機的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通過換漿進行。如果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超過設計容許值,必須進行二次清孔。吸碴換漿時及時向孔內(nèi)注入新鮮泥漿,保持孔內(nèi)水位,避免塌孔。清孔后及時測量沉碴厚度,保證泥漿比重1.1~1.3,黏度16s~22s,含砂率<2%,PH>7,膠體率≥98%,符合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可以進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
3.9水下混凝土灌注
樁身混凝土灌注采用垂直提升導管法施工。采用Φ280mm快速卡口接頭導管,導管使用前組裝編號后配套使用并進行水密承壓、接頭抗拉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按照孔口工作平臺上的導向孔逐節(jié)安裝導管,并記錄好導管的安裝長度及節(jié)數(shù),混凝土采用的粗、細骨料應采用級配良好的碎石、中粗砂?;炷涟柚坪笠WC良好的流動性,3小時后坍落度不小于15cm,砼出倉時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水下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中途不得停頓,盡量縮短灌筑時間。
4.旋挖鉆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常見事故的預防及處理
4.1鉆孔偏斜和縮孔
偏斜和縮孔原因:
(1)地質(zhì)軟硬不均勻,鉆頭偏向較軟地質(zhì)一側(cè)。
(2)旋挖鉆機安裝就位穩(wěn)定性差,作業(yè)時鉆機安裝不穩(wěn),地面基礎軟弱或軟硬不均勻,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陷,造成斜孔。
(3)在軟地層中鉆進過快,水頭壓力差小,造成縮孔。
預防和處理:
(1)場地施工前軟基換填,平整夯實,或者在旋挖鉆機履帶下鋪設大面積的鋼板,防止不均勻沉陷。
(2)進入不均勻地層時,鉆速要慢。
(3)遇到孤石時,堅持采取減壓低速鉆進,遇有斜孔時,掃孔至傾斜位置,慢速來回轉(zhuǎn)動鉆具,鉆頭下放時要嚴格控制鉆頭的下放速度,利用鉆頭糾正孔斜。
4.2孔壁坍塌
塌孔主要原因如下:
旋挖鉆主要是通過重復提升鉆頭去渣鉆孔作業(yè),結(jié)合新建鐵路鄭州至焦作黃河大橋所處地質(zhì)以砂層為主,來回提降鉆頭會給孔壁不同程度的損傷,提降鉆頭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鉆頭周圍水流對孔壁的沖刷程度,對護壁損傷嚴重導致塌孔。
針對上述情況采取主要措施:
(1)使用優(yōu)質(zhì)泥漿,提高泥漿比重和粘度。
(2)控制提降鉆頭的速度,減少對孔壁的沖刷。
(3)適當增加護筒的埋設深度。
4.3孔底沉渣過厚超標
孔底沉淀過厚的原因:
(1)由于新建鐵路鄭州至焦作黃河大橋所處地理位置及地址情況,旋挖鉆機鉆孔施工過程中,當鉆進的地層以砂層為主時,泥漿中砂的含量就增大較多,經(jīng)過泥漿的循環(huán)使用,隨泥漿注入孔內(nèi),經(jīng)過多時沉淀,引起孔底沉淀較厚。
(2)在砂層中鉆進時,提鉆時砂子很容易從鉆斗瀉水口流入泥漿中,再次入孔內(nèi),引起孔底沉淀較厚。
孔底沉淀過厚的處理措施:
(1)鉆孔施工中,通過設置鉆孔泥漿采用泥漿凈化器和多級沉淀相結(jié)合的方式進行凈化。
(2)增大泥漿比重和粘度,減少孔底沉淀,采取二次清孔,在第一次清孔結(jié)束后,靜置一段,再次清孔,使孔底沉渣得以清除。
5.結(jié)論
旋挖鉆鉆孔施工技術具有方便靈活、成孔速度快、成孔率高、質(zhì)量好、安全可靠等特點,從鉆機、鉆桿及鉆頭的安、拆卸及使用上,它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機械化程度,減輕了勞動強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保證了工程質(zhì)量、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加快了施工進度,也降低了成本消耗,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推廣和廣泛運用勢在必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