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忠
(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滕州 277500)
為了拓展護理學生知識面,我院專業(yè)教師對棗莊周邊醫(yī)院臨床護理進行調研,并組織臨床護理專家座談論證。我校高職護理專業(yè)于2006年開設,在原有的中醫(yī)學課程的基礎上,增設針灸推拿學課程,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熟練掌握臨床常用的毫針刺法,艾灸療法,拔罐法,刮痧法及成人、小兒推拿手法,能夠將針灸推拿技術運用到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的護理當中。而針灸推拿學在我院高職護理專業(yè)的教學計劃中作為選修課,課時少(36個學時)、內容多。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讓護理專業(yè)學生較好地掌握針灸推拿常用技能是該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筆者總結近年來課堂教學探索,體會如下。
針灸學教學內容多,需要記憶的要點也不少,如十四經脈、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病癥及針刺深度等,表面看來較繁瑣,其實針灸學有一定的規(guī)律,既有共性又有普遍性。所以要從枯燥乏味的經脈、腧穴中盡量多提取一些有規(guī)律的知識,促進學生學習,啟迪學生思維,加強記憶。如:(1)經脈的名稱、走行規(guī)律、分布規(guī)律、銜接規(guī)律、表里絡屬關系,是教學和學生學習及記憶的重點,把以上五大規(guī)律貫穿到每一條經脈講授當中。(2)腧穴主治方面:穴位的主治共性也是有規(guī)律的。所有穴位都具有近治作用,尤其是阿是穴,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頭面部穴位:主治頭面、五官疾?。凰闹垦ㄎ唬褐髦嗡闹∪?、關節(jié)疾?。恍馗共垦ㄎ唬褐髦蝺扰K急性發(fā)作性疾??;腰背部穴位:主治五臟六腑慢性虛弱性疾病及腰背疾病。
根據選修課學時少的特點,把常用針灸操作和推拿手法操作作為教學重點,加強操作指導和練習。
點穴是針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在課堂理論教學后,先讓學生課后自己給自己點穴按壓,要求按照經脈路線,將穴位在體表找出,然后按壓每個穴位,并體會指按的感覺,是否有酸、麻、重、脹等感覺;在實訓課時,將一個班分為兩大組,然后以兩名學生為一小組,相互點穴;最后,教師根據學生之間點穴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點評。
練針是針灸技能操作的關鍵部分,針刺手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臨床治療效果。我們先采取常規(guī)的紙墊練針和棉團練針,然后讓學生在自己身上練針,選擇四肢部肌肉豐滿的部位,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如曲池、手三里、內關、合谷、足三里、陽陵泉、上巨虛、下巨虛、豐隆、三陰交等腧穴比較好練針,且安全又無副作用,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同時這些穴位易得氣,針感強,能讓學生體會到針感,并能增加學生針刺操作的自信心。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將每個班級學生分成兩批,分別安排學生到學院附屬醫(yī)院和滕州市中醫(yī)院針灸科見習。見習時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經患者同意,在患者身上進行針灸技術操作,只有多練,才能達到熟練。
手法練習是推拿學習的重點,推拿技能操作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所以我們采取課堂教學與實訓相結合的方法。手法練習先在沙袋上操作,教師做示范操作,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每種手法的動作要領進行練習,教師來回巡視,發(fā)現(xiàn)手法不正確的,現(xiàn)場給予糾正;手法達到一定熟練程度時,同學之間相互操作,周末學生回家,給父母及親朋好友進行操作,以練習手法操作,這種課堂練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手法練習的效果。
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是提高學習實效的方法,不主張死記硬背,提倡巧學巧記。
在針灸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某些經脈循行路線和鄰近穴位的名稱及歸經易發(fā)生混淆。筆者根據經脈循行規(guī)律,并借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采取意會想像法來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如:(1)手足陽明經都入牙齒,分不清哪一條經入上牙和下牙,混淆不清。學生對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主治下牙痛,而足陽明胃經的內庭穴主治上牙痛不理解,所以只要學生知道手陽明大腸經走向是從手走頭,從下向上的過程中,先過下齒,入下齒齦,足陽明胃經走向是從頭走足,從上向下的過程中,先過上齒,入上齒齦。同時還可指導針灸治療牙痛配穴,即上牙病配足陽明胃經穴,而下牙病配手陽明大腸經穴。(2)耳前三穴(耳門、聽宮、聽會)的定位與歸經,由于三穴臨近,屬于不同的三條經脈,難以分辨,我們以“焦、小、膽”代表三焦經、小腸經、膽經,以“約會”(與朋友在文化宮約會)寓意先進門,再入宮,后約會,這樣對三穴的歸經、定位就不會忘記。
經脈是由若干腧穴點連串起來的,經不舍穴,穴不離經,所以在講授經脈腧穴時,把經脈比作一條鐵路,在鐵路中間設若干車站比作腧穴。如將北京至上海T109次火車沿途11站點比作手太陰肺經(左側)的11個穴位,一一對應;如:手太陰肺經穴位: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北京至上海:北京—天津—滄州—德州—徐州—南京—鎮(zhèn)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中府即是北京站,云門為天津站,依此類推,這樣聯(lián)系對比記憶會使學生印象深刻。
以護理專業(yè)教學班級為單位,每學年期末由中醫(yī)教研室承辦,舉行針灸推拿知識大賽,比賽內容分為理論知識筆試和實踐技能操作兩部分,其中理論知識占40%,實踐技能占60%。理論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腧穴的主治、推拿操作要領的掌握情況;技能操作主要考查學生對毫針刺法(穴位的定位、消毒、進針、行針、出針),艾條灸,溫針灸,拔罐,推拿手法等的現(xiàn)場操作能力及心理素質。由中醫(yī)教研室的專業(yè)教師擔任評委,根據評分標準,現(xiàn)場打分,當場公布,然后將理論成績與操作成績綜合起來,成績優(yōu)異者給予表揚和獎勵,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就該次技能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
學院定期組織學生利用周末,由針灸專業(yè)教師帶隊,到本市周邊鄉(xiāng)鎮(zhèn)農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敬老院等進行校外義診,針對針灸、推拿的優(yōu)勢病種,如頸肩腰腿痛病癥進行針灸、推拿、刮痧等治療。另外,成立針灸推拿協(xié)會,課余時間由教職工和學生提供免費的針灸推拿服務,讓學生親歷真實的實踐過程,同時也檢驗學習效果,并增強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能力。多數學生掌握了針灸按摩技能,順利通過了滕州市職業(yè)技能鑒定中心中級按摩師的資格鑒定。
綜上所述,我們積極對針灸推拿學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采取課堂教學突出重點,側重實踐,活學巧記,以賽促學及開展社會服務等方法,激發(fā)了護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