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德川時代西方科技在日本的傳播特征探析

2013-03-22 13:51王秋菊陳紅兵
關鍵詞:德川幕府科技

王秋菊,陳紅兵

(1.東北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9; 2.東北大學 文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9)

著名日本現(xiàn)代化研究學者貝拉指出,日本的現(xiàn)代化成功不能歸因于人們所想象的日本人具有某種神秘的模仿能力,而要歸因于為日后發(fā)展奠定基礎的前現(xiàn)代時期中的某些因素[1]。根據(jù)貝拉的觀點,探究日本現(xiàn)代化的成功不能僅局限于對明治維新階段的探究,而要延伸至對前明治維新時代的認識。因而,取代明治維新的德川時期受到學界關注也就不難理解了。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關于德川時代*德川時代(1600—1868)。的研究中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鎖國論”*《角川日本史辭典》“鎖國”條目的釋文為:“為確立、維持江戶幕府的權力所采取的對外封鎖政策?!版i國”并不是當時的用語,而是后世學者們對江戶時代的一個具有定性色彩的評價用語。。其實,“鎖國論”也受到了強有力的挑戰(zhàn)[2],趙德宇質疑“鎖國論”的重要史實依據(jù)是德川時期幕府不僅沒有完全斷絕與西方世界的聯(lián)系,而且正是這個時期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科學技術對日本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懊髦尉S新之前300年間,西方科學在日本傳播和發(fā)展是極其重要的,甚至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之一。”[3]盡管已有很多學者研究了南蠻科學、蘭學以及德川時代的科學技術傳播的狀況,但是對西方科學技術在日本德川時代傳播特征的研究還不多見。因此,探究這一問題對于深入解讀日本近代化成功中科技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德川時期西方科技在日本傳播的問題,運用傳播學中經(jīng)典的拉斯韋爾5W模式[4],即誰(傳播主體)向誰(傳播受眾)傳播了什么(傳播內(nèi)容),通過什么方式(傳播方式、傳播渠道),傳播產(chǎn)生了什么結果(傳播效果)作為分析工具分析德川時代西方科技在日本的傳播特征,并試圖解釋為何具有如此傳播特征,以及因其傳播特征而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又是怎樣的。

一、科技傳播主體的多元性

德川時代,西方科技在日本傳播的傳受者組成比較復雜,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如,有傳入者與擴散者或者叫做受傳者;有個人、官方機構、民間組織;還有單一的傳播者與傳受者的劃分。由于任何單一分類都無法囊括全部的傳受者,因此,為了對其進行較為全面分析,主要以個人、官方機構和民間組織三類為基礎分類,融合其他分類來闡明傳播活動的主體多元復雜性。

1.將西方科技傳入日本的歐洲人

最早把西方科技傳入日本的傳播者包括傳教士、歐洲商人和歐美科技專業(yè)人員。

第一類是西方傳教士。傳教士在以傳教為主導目的的前提下最先把西方科技傳入日本。在南蠻學時期[注]南蠻學也稱為南蠻文化,是指1543—1639年間,伴隨天主教傳教而來的天主教文化以及西方的一些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乃至生活方式等。,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把當時歐洲的科學技術作為吸引日本民眾、推動傳教的一種手段帶入日本,從而揭開了歐洲科學技術在日本傳播的序幕。盡管傳教士們在日本傳播科技并非出自其真正的目的,但他們卻成了在日本最早傳播西方科技文化的使者。

第二類是歐洲商人。在南蠻學時期,歐洲商人尤其是葡萄牙商人也扮演了西方科技傳播使者的角色。葡萄牙商人把歐洲器物引入日本,通過器物的引入也把歐洲器物所體現(xiàn)和承載的歐洲文明觀(包括科技觀念)引入了日本。南蠻學中的“南蠻科學作為一股潛流,在日本科學史上頑強地緩緩流動,經(jīng)過長期的浸潤發(fā)展,終于過渡到以吸收西方近代科學為內(nèi)容的蘭學階段[注]蘭學是指18世紀后半期至1853年日本開國為止,日本人以荷蘭語為媒介,吸收西方近代學術思想的學問。它以研究西方近代科學為開端,逐漸擴展到研究西方社會思想等領域,成為江戶時代日本人了解外部世界的中介?!盵3]。

第三類是幕藩聘任的歐美科技專業(yè)人員。1853年開國之后,日本政府從荷蘭、法國等西方國家聘請和雇用了許多能夠在同一時段內(nèi)提供歐美知識”[5]的外籍專家,到日本指導實踐,成為日本明治時期攝取西方文明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根據(jù)B.H.張伯倫的說法,“受雇用的外國人,是新日本的創(chuàng)造者”[6]。

德川時代的不同時期,西方科技傳播的主體是不同的。在南蠻學時期,天主教傳教士、葡萄牙商人是西方科技傳入日本的主體;而蘭學時期,荷蘭商人和中國商人扮演了使西方科技傳入日本的主角;洋學時期[注]洋學一詞在日本學界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用法。廣義洋學包括南蠻學、蘭學和幕末洋學三個階段,狹義洋學特指幕末洋學。但在日本學者的論著中,又習慣將蘭學和幕末洋學統(tǒng)稱為洋學。,西方科技傳入日本的主體演變?yōu)闅W美科技專業(yè)人員。

2.受西方科技傳播影響的日本人

在傳統(tǒng)的傳播學中,傳播者與傳播受眾之間是單向線性關系,而現(xiàn)代傳播學揭示,傳播者與傳播受眾是雙向互動關系。為了克服傳統(tǒng)線性模式局限,目前學界普遍接受“傳受者”這一概念,表明傳播者與受眾之間雙向互動的關系。本文將傳播學的“傳受者”概念引申為“受傳者”,目的在于體現(xiàn)那些作為最早接受西方科技的日本受眾反過來扮演了西方科技傳播者角色,成為西方科技在日本傳播的擴散者,這些受到西方科技影響和教育的日本人扮演受眾和傳播者的雙重角色。比如,德川時代的日本醫(yī)生,既是歐洲醫(yī)學在日本傳播的受眾,也是進一步傳播西方醫(yī)學的傳播者,因而稱其為“受傳者”。這類受傳者的產(chǎn)生有兩種來源途徑。其一,是學習南蠻外科醫(yī)術的日本醫(yī)生。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來到日本后,帶來了西方醫(yī)學,時稱南蠻醫(yī)學。德川時期,西方科技在日本傳播最廣泛的是西方醫(yī)學。當時獲得日本人極高評價的是南蠻外科醫(yī)術。其二,是幕藩醫(yī)生。當然,這里離不開幕府和諸藩醫(yī)師的推動作用。

另一種受傳者是受幕藩派遣到歐美學習西方科技的留學生。從科技傳播的角度來說,留學生是日本傳播近代科學技術的重要主體,是發(fā)展本國科技的優(yōu)秀人才。1861年春,德川幕府選拔的第一批留學生乘坐荷蘭商船“卡利蒲斯”號離開日本,來到荷蘭,成為了日本近代歷史上官派留學的開端。他們的荷蘭留學,“是幕末洋學史上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不能不說在作為日本人首次正式學習西洋近代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他們的業(yè)績邁出了明治新文化建設的第一步”[7]。到1868年的明治維新時期,通過幕府派遣、各藩派遣和私自出國留學多種形式,共有153名留學生奔赴海外求學[8]。從總體來看,歸國留學生以實際行動向日本傳播近代西方科學技術,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相對于外國傳教士,他們更具有親和力。

此外,“通詞”是日本一種世襲的職業(yè),指代在日本與外界相互交流、溝通過程中擔任翻譯兼商務官的官員。蘭學在日本的興起、發(fā)展,無論就語言條件來說,還是就其內(nèi)涵來說,都是離不開“通詞”的。也正因為如此,“通詞”成為擴散西方科技的重要主體之一。

二、科技傳播內(nèi)容的拓展性

1.科學知識由零散傳播走向全面系統(tǒng)傳播

日本德川時代,西方科學技術向日本傳播的內(nèi)容主要是科技知識,具體包括醫(yī)學、天文學、地理學、技術等方面,這些知識在傳播中不斷為人們所接受和運用,極大地開闊了日本人的科技視野,改變了日本人的科學態(tài)度。

(1) 南蠻學時期,傳播零散的非純理性的科學知識,傳播具有很強的隨意性

以科技為手段、以傳教為目的南蠻科學在當時的日本還沒有上升到系統(tǒng)的自然哲學和科學思想的程度,而且,南蠻科學尚屬于哥白尼太陽中心說以前的中世紀體系,基本上不屬于純理性的近代科學范疇。通觀南蠻科學在日本的傳播情況,可知它尚處零散而不系統(tǒng)的階段,基本上是根據(jù)傳教士們傳教的需要,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傳教士們并不是從主觀上有意識地進行科學傳播,而是以此作為接近日本的手段,傳播宗教乃是真正的目的。

(2) 蘭學、洋學時期,傳播近代自然科學,并體現(xiàn)出主動性、選擇性和片面性并存的特點

在天文學領域,自德川幕府實行禁教政策之后,日本一方面進口中國明朝后期與西方天文學相關的漢籍;另一方面,又通過荷蘭人直接引入有關天文學的西文著述,加以翻譯、介紹、研究。在醫(yī)學領域,《解體新書》(前野良澤、杉田玄白等人譯述)作為蘭學真正誕生的標志,體現(xiàn)了對窮理的尊重,對實測的窮理性(實證性)及實用性的連續(xù)把握,成為日本蘭學的傳統(tǒng)特征;在內(nèi)科方面,田川玄隨翻譯荷蘭醫(yī)生霍爾特的內(nèi)科書《西說內(nèi)科選要》共18卷,是日本最早的內(nèi)科書。通過蘭學家們的上述學術活動,近代西方醫(yī)學在日本確立了地位。

不難看出,與南蠻學時代相比,蘭學、洋學時期的自然科學領域拓寬了,西方近代科學的主要成就業(yè)已大體移入日本。當然,我們還要看到,這一時期引入日本的西方近代科學大都是通過翻譯介紹移入日本,而日本人自己的研究多是處于初級起步階段,原創(chuàng)性的成果極其罕見。

2.從單純引進實用技術走向與本土技術的融合

技術本身具有實用的功利性特點,日本對于西方技術的引進是從實用的器物引進開始的。

(1) 從引入實用的軍事技術到軍事科學與軍事技術的結合

南蠻學時期,日本開始引進西方的軍事技術。1543年,登陸種子島的葡萄牙人將“鐵炮”傳入日本,成為日本與西方交流的開端,是日本科學文化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在當時的政治社會掀起了巨大波瀾。由于封建領主需要大量生產(chǎn)鐵炮,間接促進了日本制鐵技術的發(fā)展。

蘭學、洋學時期,軍事科學研究和軍事工業(yè)建設并舉。日本的危機意識使蘭學軍事科學化。蘭學作為批判學的性質逐步消失,作為技術學的性質增強。日本從炮術開始引進西方科學,并開始基于軍事科學的軍事改革,使蘭學開始從過去的民生知識和技術向軍事科學轉移。在軍事技術方面,1862年,幕府任命松平仲、一色仁左衛(wèi)為講武所的負責人,以促進講武所的改革,改革的原則是“學西洋之長技以制西洋”。至此,以往通過翻譯書籍學來的片斷的西方軍事科學,現(xiàn)在從基礎開始有了系統(tǒng)的講授。這無疑是洋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2) 看重西洋航海造船技術的傳入與復興

南蠻學時期,日本看重對葡萄牙、西班牙航海造船術的傳入。

在蘭學時期,正在對西方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進行充分消化吸收時,德川幕府實行了禁教政策,進入了對外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錯過了接觸被稱為世界第一的葡萄牙造船術的大好機會。

航海造船術在洋學時期復興。開國后,德川幕府開始再度重視航海造船術,在航海術方面,聘請外國技術人員前來授課。

(3) 引入西方印刷術

印刷術是西方科技快速傳播的重要手段之一。1590年,巡查使范禮安在回到果阿的少年遣歐使的陪同下來到日本。為了在日本傳教,他帶來了用于印刷天主教徒教學相關書籍的活字印刷機。隨行的日本人特地學了印刷術,開始在加津佐使用這部印刷機,印刷了日本第一本天主教徒版《桑托斯作業(yè)》,其后在天草歷時六年多印刷出版了許多天主教徒版,接著在長崎繼續(xù)開展印刷活動。這樣一來,宗教、文學、語言學等印刷物的出版,促進了耶穌會傳教活動的展開。如此,日本首次接觸到印刷術,而印刷術的傳入開辟了日本文化發(fā)展的新紀元。

三、科技傳播方式和渠道的多樣性

“一個民族對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與外來文化傳播者所采取的傳播方式有著直接關系。外來文化的傳播者為避免激烈的文化沖突,往往需要講求‘軟著陸’方式以適應當?shù)匚幕奶匦?。”[9]日本德川時代的西方科技傳播正是得益于外來文化傳播者的文化適應主義,才使當時的日本能夠將其手段化為目的,從而孕育了一場由科技傳播而引發(fā)的社會變革。

日本德川時代的主要傳播方式和渠道包括以下四種:

1.以基督教傳播為目的傳播西方科技

耶穌會來到日本后,在日本開展了不同于日本傳統(tǒng)的、有組織、成體系的西式教育活動,向日本傳播西方宗教文化,移植西方科技成果。傳教士以科技傳播為手段,以期達到宗教傳播的目的。同時,教會學堂作為傳教士在日本擴大傳教的輔助性媒介,以它的新式教育法、教學內(nèi)容以及相關的文化活動,在日本教育史上具有獨特的意義,在日本外來文化吸收史上也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2.商務活動中以科技產(chǎn)品為載體傳播西方科技

荷蘭商館為德川幕府和民間學者帶來了大量荷蘭語書籍,其學科種類廣泛,涉及天文、地理、醫(yī)學、物理、化學、植物學等自然科學和一些人文社會科學。荷蘭商人的貿(mào)易活動為日本引入大量的西方器物,借助器物文化傳播著西方科技。

1639年,德川幕府頒布第五道針對天主教的禁令,徹底斷絕了和葡萄牙人的貿(mào)易關系,禁止葡萄牙人來到日本。此后,與德川幕府保持商貿(mào)往來的歐洲國家就僅剩下荷蘭一國,貿(mào)易地點也被限定在長崎一處。在這樣的狀況下,直至1853年日本開國,荷蘭商人取代了葡萄牙人的媒介角色,將當時西歐豐富多彩的器物文化傳入日本。

到19世紀,西洋的某些器物以及與這些器物對應的詞語都成為了西方文明的象征。1853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里提督率4艘大型艦船來到日本橫濱附近的浦賀。憑借這些先進的艦船,佩里艦隊迫使幕府開了港。德川幕府雖然是被迫開港,但幕府痛感到自身的差距及建立蒸汽船隊的必要性。于是,在佩里回國期間迅速地向荷蘭訂購了蒸汽軍艦。當時,“蒸汽”這一用語在幕府已成為流行語,是西洋文明的象征之一[10]69-70。由于美國佩里艦隊的到來,日本開始了近代造船業(yè)。

3.翻譯著書直接傳播科學知識與科學思想

首先,民間西學譯作和著述成為傳播西學的重要途徑。19世紀中葉,伴隨著蘭學的發(fā)展,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蘭學隊伍之中,以個人翻譯西方書籍為傳播途徑,向日本傳播西方科技。不過,此時的民間個人翻譯還不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僅有少數(shù)蘭學精英在從事翻譯工作。

開國前后,日本蘭學變得越來越普及,民間的個人翻譯作品層出不窮,對洋學的興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從19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大量西學著作通過多種出版渠道涌入社會,主要有德川幕府開成所出版的西學著作、諸藩出版的西學著作和德川幕府陸軍所出版的西學著作。

其次,成立翻譯機構翻譯西方科技成果。禁教期間,德川幕府仍舊十分關注西方先進的科技和思想文化。1811年,德川幕府在天文臺內(nèi)設置專門的翻譯機構,把西方書籍譯為日文,內(nèi)容非常廣泛,是日本規(guī)模最大的教授和研究西學的機構。從1853年美國佩里艦隊叩關至明治維新前夕的15年間,幕府和各藩進一步設立講授、譯介和研究西學的機構,在這些學校里,主要學習西方軍事學和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的“實學”[10]15-16。

4.通過教育機構推廣普及西方科技

耶穌會傳教士在傳播天主教信仰的同時,還夾雜帶來宗教以外的大量歐洲世俗文化,其中科學技術的影響尤為深遠,而傳教士傳播的科學技術內(nèi)容是與耶穌會興辦的教會學校相互關聯(lián)的。耶穌會興辦了三級教育體系,教學內(nèi)容非常豐富,比如耶穌會興辦的神學院的具體課程分為兩大系列,第二系列又分為三大類,即自然、人倫、超自然的哲學,其中“自然”類課程包括幾何、算術、音樂、天文。耶穌會興辦的教育機構,豐富了日本的學問內(nèi)容,并使庶民階層得到了某些文化知識[11]。

蘭學塾是另一種傳播西學的民間教育機構。蘭學塾是指蘭學家講授蘭學知識、從事蘭學研究的學塾。蘭學塾教育是伴隨著蘭學興起而出現(xiàn)的一種新興的教育力量,是民間自行發(fā)展的蘭學機構,是蘭學日益普及的結果。蘭學家組成的蘭學群體在西方科技傳播擴散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那些率先研究并傳播蘭學的人們中,大多數(shù)均為民間學者,這可以說是蘭學的另一大特征。在幕府和諸藩政策影響下,民間蘭學塾逐漸改變了學問的方向。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伊東玄樸和緒方洪庵分別于江戶和大阪開設的象先堂和適塾。兩大學塾培養(yǎng)的人才中,不乏著名學者、科學家和啟蒙思想家,更有幕末維新時期的風云人物。

諸藩成立的洋學館傳播西方科技。在蘭學發(fā)展后期,由于德川幕府越來越感覺到來自歐美國家的威脅,以及蘭學中批判性言論出現(xiàn)所帶來的危險性,于是便開始加強對蘭學的統(tǒng)制,將其傳播范疇限定在科學技術方面。1811年,德川幕府根據(jù)大槻玄澤的建議,決定翻譯切梅爾的百科辭典,馬場佐十郎被任命為“蠻書和解御用”。與此同時,大槻玄澤也被幕府任命為“蠻書和解御用”,所謂的“蘭書譯局”宣布成立。從此,以私學為主要特征的蘭學變身為服務于權力的知識和技術。1857年,為了應對日本開國后的危機局面,德川幕府在“蘭書譯局”的基礎上又設立了“蕃書調(diào)所”。

在蘭學發(fā)祥地、近代科學中心的長崎,幕府開設了各種直轄的洋學校。除此之外,在尊崇洋學的熱潮中,日本國內(nèi)辦起了相應的洋學校,由被動、零星地接受西方文化,轉變?yōu)橹鲃?、有系統(tǒng)、有組織地移植和研究西方文化。

1855年,為了創(chuàng)設洋式海軍,幕府與荷蘭合作,設立了海軍傳習所。法國技術顧問團團長維爾羅尼技師熱心創(chuàng)辦職工技術學校,為日本培養(yǎng)中堅技術人員達數(shù)百人。該時期的教育普及開啟了培養(yǎng)具有較高科學素養(yǎng)的專業(yè)技術人才之帷幕,尤其是以西方科技成果推廣為宗旨的教育普及,為日本明治維新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人才基礎,同時也促進了日本近代職業(yè)技術教育的發(fā)展。

四、傳播效果的漸進累積性

科技傳播效果是科技傳播者通過科技傳播媒介向科技傳播受傳者傳播特定科技成果,并期待獲得預期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過程。就受傳者方面來說,接受信息刺激后總要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反應,這種反應或變化就是傳播效果。科技傳播效果產(chǎn)生的根本動因是科技傳播者實施科技傳播活動的目的,即科技傳播目的,而傳播效果的大小則標志著傳播目的在受傳方的實現(xiàn)程度。德川時代西方科技在日本傳播效果具有漸進累積性,并產(chǎn)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1.南蠻學開闊了日本人的科學文化視野

南蠻學在日本的傳播,尚處于零散而不系統(tǒng)的階段,又因禁教悲劇而跌入低谷,但是,它對日本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從教育的角度來看,耶穌會所開設的有組織地傳播西方文化的學校,其嶄新的教育方法和所傳播的宗教思想文化及作為副產(chǎn)品的科學技術方面的內(nèi)容,為西方科學技術在日本的大規(guī)模傳播奠定了綜合知識基礎。

其次,從具體學科來看,在醫(yī)學領域,澤野忠庵所著《南蠻流外科秘傳書》的出版,使南蠻外科技術頑強地生存下來。此外,在藥學、本草學、生理學等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南蠻學”與“蘭學”的承啟關系,可以說,南蠻醫(yī)學為蘭學的吸納與傳播做好了鋪墊。

總之,南蠻學培育了日本人的實證精神和不同于日本傳統(tǒng)的自然哲學的思維方式,為蘭學的興起奠定了科學研究的認識論基礎。它的發(fā)展、壯大終將成為要求變革傳統(tǒng)社會的重要因素。

2.蘭學開啟日本近代文化的先河

蘭學以研究西方近代科學為開端,逐漸擴展到研究西方社會思想等領域,成為江戶時代日本人了解外部世界的中介。其具體影響體現(xiàn)在如下方面:

其一,蘭學的傳播在學術界開辟了新的天地,它將西洋發(fā)達的自然科學以及實證精神與研究方法移植到日本,開日本近代文化的先河,從而動搖了儒學的傳統(tǒng)地位。

其二,蘭學的傳播使日本人對西方文明有了新的認識,從而促進了改革思潮的涌現(xiàn)。通過蘭學的傳播,不僅使日本人認識到西方各國科學技術的發(fā)達,而且還憑借有限的知識,朦朧地認識到西方社會制度的合理性和先進性,萌發(fā)了改革社會的意識。

3.洋學開拓了以西歐為樣板的現(xiàn)代化道路

蘭學主要是通過荷蘭語學習、研究西方近代科學的學術活動,而洋學則是全方位地學習西方各國近代科學及思想,并將其應用于實踐的社會活動。蘭學所派生出的洋學,為明治時代大規(guī)模地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奠定了基礎。

由于洋學的傳播,在日本形成了有相當數(shù)量的、對西方有所了解的新知識分子集團,為明治維新做了聚集骨干分子的社會準備。

洋學的傳播與發(fā)展是明治初期“文明開化”的源流,開拓了以西歐為樣板的現(xiàn)代化的道路。明治政權確立后,即“求知識于世界”,開始推行全面學習西方的政策,這種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早在幕末已初步形成,它在很大程度上為維新后西方文化的涌入做好了準備。

五、結 語

科技傳播是組織或個人在一定的情境或文化風土中,通過一定的科技信息傳遞途徑,完成科技信息傳遞和意義分享的動態(tài)過程??萍紓鞑θ祟惪萍嘉拿鞯倪M步和發(fā)展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德川時代處于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文明時期,當封建的農(nóng)業(yè)社會與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相遇的時候,西方科技在日本的傳播則呈現(xiàn)出某些獨特性。從傳播者、傳播受眾、傳播內(nèi)容、傳播途徑和傳播效果等諸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兼具了農(nóng)業(yè)文明向工業(yè)文明轉型期的科技傳播特征。德川時代西方科技傳播為日本的明治維新、近代日本科技的形成以及走向現(xiàn)代化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研究德川時代西方科技在日本傳播的特征,對于理解日本近代社會的成功轉型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

[1] 貝拉.德川宗教:現(xiàn)代日本的文化淵源[M].王曉山,戴茸,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3:3.

[2] 趙德宇.日本“江戶鎖國論”質疑[J].南開學報,2001(4):49-56.

[3] 趙德宇.西方科學初傳日本及其歷史影響[J].日本學刊,2001(5):95-106.

[4] 胡正榮.傳播學總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168-170.

[5] 山室信一.法制官僚の時代——國家の設計と知の歴程[M].東京:木鐸社,1984:45.

[6] 張伯倫B H.日本事物志:1[M].東京:平凡社,1981:234.

[7] 大久保利謙.幕末維新の洋學[M].東京:吉川弘文館,1986:90.

[8] 石附実.近代日本海外の留學史[M].東京:講談社,1977:104.

[9] 趙德宇.西學東漸與中日兩國的對應——中日西學比較研究[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9.

[10] 渡邊與五郎,李素楨,田育誠,等.西學東漸——中日近代化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1] 呂萬和.簡明日本近代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8-9.

猜你喜歡
德川幕府科技
畢沅幕府與清中葉駢文復興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制度:理解歷史變遷的關鍵
德川綱吉:不愛江山偏愛狗
科技助我來看云
德川時代的藝術與浮世繪
科技在線
用死尸訓練兒子
科技在線
沈明臣在胡宗憲幕府中活動研究
定西市| 淮滨县| 江安县| 河北区| 永年县| 正镶白旗| 兰坪| 香格里拉县| 广汉市| 鄂尔多斯市| 神木县| 泽州县| 德庆县| 吴堡县| 高雄市| 教育| 朝阳县| 怀集县| 青阳县| 勃利县| 铁岭市| 天祝| 大关县| 梁平县| 沁阳市| 睢宁县| 长阳| 会泽县| 井冈山市| 静乐县| 昌吉市| 莱芜市| 奎屯市| 永德县| 平度市| 丹凤县| 霍邱县| 广州市| 遂平县| 泰宁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