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反艦導彈突防效能分析

2013-03-24 13:04:46哲,劉
海軍航空大學學報 2013年2期
關鍵詞:工作頻率干擾機反艦導彈

潘 哲,劉 民

(1.海軍裝備部,重慶400042;2.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成都610036)

反艦導彈作為現(xiàn)代海戰(zhàn)的主要攻擊型武器,是水面艦艇的主要威脅,對反艦導彈進行防御已成為海軍艦艇編隊研究的重點。因此,必須了解艦艇編隊的多層縱深防御對反艦導彈突防造成的困難[1]。實際作戰(zhàn)時,反艦導彈將面臨多雷達同時照射、多艦艇同時攔截的情況,反艦導彈突防效能會受到影響,如圖1 所示。雷達對目標的典型檢測過程是:脈沖探測、積累→形成點跡→形成航跡。艦艇編隊在單雷達探測基礎上,形成多雷達組網(wǎng)融合。因此,導彈突防中需要對多雷達同時干擾破壞其融合,降低其對目標的探測能力,從而提高突防概率[2-7]。

圖1 反艦導彈突防中遭遇多艦攔截

本文針對艦艇編隊組網(wǎng)雷達對目標的檢測過程,從雷達有源對抗方面研究了反艦導彈突防效能。首先,建立單雷達以及組網(wǎng)雷達對抗效能模型;然后,對基于重頻跟蹤和劃分固定干擾時間窗2種干擾方式進行了基于動態(tài)場景的突防效能仿真和比較。

1 對抗效能模型

1.1 單雷達對抗效能模型

影響雷達干擾效能的因素有頻域、時域、空域、極化域、能量域等方面(如圖2 所示)。本文主要從頻域和能量域考慮其對干擾效果的影響,其他因素通過引入一定的損耗來加以考慮。下面具體分析頻域和能量域的對抗效能模型。

圖2 干擾效能指標

1)頻率模型。干擾頻率與雷達工作頻率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干擾機、雷達工作頻率關系

建立歸一化的頻率對準值Pf,表示為

式(1)中:fRh雷達工作頻率上限;fRl雷達工作頻率下限;fJh為對應的干擾信號工作頻率上限;fJl為對應的干擾信號工作頻率下限。

頻率模型的效能值用Ff表示,干擾信號頻率完全覆蓋雷達工作頻率,則認為干擾有效,效能值為1;干擾信號頻率完全在雷達工作頻率之外,則認為干擾無效,效能值為0;否則,產(chǎn)生一個0~1 之間的隨機數(shù)η1與Pf比較,如果η1≥Pf則認為干擾有效,效能值為1,相反干擾無效,效能值為0。

2)功率模型。自衛(wèi)干擾時的干信比為[8]

式(2)中:Pt是雷達的發(fā)射功率(W);Gt是雷達發(fā)射機天線增益/(倍數(shù));σ目標的雷達截面積;R是目標與雷達的距離(m);Pj是干擾機的發(fā)射功率(W);Gj是干擾機發(fā)射天線增益(倍數(shù));Lt是雷達系統(tǒng)綜合損耗;Lj是干擾系統(tǒng)綜合損耗;Fji抗有源干擾改善因子;GtL是雷達天線在干擾機方向的旁瓣增益;GjL是干擾機天線在雷達方向的旁瓣增益;Bs是雷達工作帶寬;Bj是干擾機工作帶寬,對于自衛(wèi)干擾GjL/GtL×Bj/Bs=1。

干擾時間會對脈沖積累雷達的綜合干信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雷達一次探測會積累多個脈沖,多目標對抗時,干擾機會在不同雷達之間切換,從而造成對雷達的干信比下降。

多個脈沖積累時,自衛(wèi)干擾的干信比為

式(3)中:n=(t2-t1)×PRF,為雷達一次探測積累的脈沖數(shù);m=tJ×PRF,為有效干擾脈沖數(shù)。其中,(t2-t1)為雷達一次探測在目標上的駐留時間;tJ為對應雷達一次探測的干擾時間;PRF為雷達的脈沖重復頻率。

歸一化的干信比為Pp,表示為:

式(4)中:Kj為壓制系數(shù)。功率模型的效能值用Fp表示,設置一定的干信比門限,大于上門限,效能值為1;小于下門限,效能值為0;中間值在(定義解析函數(shù))0~1 之間,產(chǎn)生一個0~1 之間的隨機數(shù)η2與Pp比較,如果η2≥Pp則認為干擾有效,效能值為1,相反干擾無效,效能值為0。

干擾時需要頻率和功率同時滿足條件,干擾才有效。因此,定義對單部雷達的綜合干擾效能值為

1.2 組網(wǎng)雷達對抗效能模型

雷達組網(wǎng)后,融合規(guī)則一般采用秩K法則[3],即網(wǎng)內的M部雷達中,有K部雷達觀測到目標即認為雷達網(wǎng)觀測到目標。由融合規(guī)則可得融合檢測概率Pd為:

Pdk、Pdi分別代表第k和第i部雷達對目標的檢測概率,對于相參檢測雷達有:

Pfa是給定的雷達虛警概率,一般取10-6。

以最嚴格的條件考慮:只要有一部雷達發(fā)現(xiàn)目標,即認為雷達發(fā)現(xiàn)目標,此時雷達網(wǎng)對目標的融合檢測概率為

計算出雷達網(wǎng)對目標的融合檢測概率之后,產(chǎn)生一個0~1 之間的隨機數(shù)η3與Pd比較。如果η3<Pd,則認為對組網(wǎng)雷達干擾有效,效能值為1;相反,干擾無效,效能值為0,記為Fpd。

根據(jù)以上模型,定義干擾有效的評判依據(jù)是:一部雷達,在其任意一次探測時間內,如果對應頻率上有干擾信號、且干信比超過一定門限,則認為當次干擾有效;否則,將根據(jù)實際達到的干信比,按照一定規(guī)則產(chǎn)生隨機數(shù)來決定目標是否被發(fā)現(xiàn)。

2 基于動態(tài)場景的突防效能仿真分析

為了檢驗模型的有效性,對常見的劃分固定干擾時間窗和基于重頻跟蹤2 種方式對組網(wǎng)雷達干擾,進行突防效能仿真分析。

1)劃分固定時間窗干擾。對偵收到的雷達信號進行分選、識別,對偵收到的雷達信號劃分一個固定的干擾時間窗。然后,在劃分的干擾時間窗內,選擇相應的干擾通道,調制好干擾參數(shù),發(fā)射干擾信號(如圖4所示)。按照上述步驟,不斷往復。

圖4 劃分固定干擾時間窗示意

2)基于重頻跟蹤[9-10]干擾。對環(huán)境中的輻射源進行一段時間的偵察、分選,測出雷達信號的基本參數(shù):載頻、脈沖重復間隔、脈寬、方位。有脈沖重疊時,選擇威脅等級最高的目標,調制干擾信號,選擇相應的干擾通道,在預測的雷達脈沖到達時刻前后一段時間內(對應圖5中的對R1和R2的干擾窗)發(fā)射。干擾一段時間后,再重新對輻射源進行偵收,調整干擾參數(shù),重新發(fā)射干擾信號,如此反復。

圖5 基于重頻跟蹤干擾示意圖

3)仿真設定。假定艦艇編隊雷達組網(wǎng),并且融合檢測中心認為只要有一部雷達發(fā)現(xiàn)目標即認為發(fā)現(xiàn)目標。

突防成功準則:干擾機在到達距離各雷達武器系統(tǒng)對應的最小反應距離之前,組網(wǎng)雷達對目標沒有建立起航跡,就認為突防成功。

用蒙特卡洛仿真求出不同干擾方式突防成功的概率:

突防成功概率=突防成功次數(shù)/仿真次數(shù)。

仿真時,認為雷達是基于點跡融合來聯(lián)合發(fā)現(xiàn)目標的,且整個雷達系統(tǒng)對目標的探測過程是:建立點跡→建立航跡→航跡維護→航跡丟失。其中,航跡起始采用“K/M”準則,即在M次觀測中,目標航跡關聯(lián)配對成功次數(shù)大于或等于K,則判定航跡確認成功。

仿真時,雷達的數(shù)量從1部增加到6部,雷達參數(shù)設置如表1所示。

表1 雷達參數(shù)

仿真參數(shù)設置界面如圖6所示。

圖6 仿真參數(shù)設置界面

圖7給出了在相同動態(tài)對抗場景中,2種干擾方式對不同數(shù)量組網(wǎng)雷達的突防概率。

圖7 2種干擾方式對多部雷達組網(wǎng)的突防概率

從圖7可以看出,在相同仿真條件下,采用基于重頻跟蹤的干擾方式可以有效對抗的組網(wǎng)雷達數(shù)量要明顯優(yōu)于采用固定干擾時間的干擾方式。

3 結束語

本文從雷達有源對抗方面分析了反艦導彈突防效能,建立了對組網(wǎng)雷達的突防效能模型,并對基于重頻跟蹤干擾以及傳統(tǒng)的劃分固定干擾時間窗的干擾策略進行了仿真比較。從仿真比較可以看出,基于重頻跟蹤的干擾方式效能明顯優(yōu)于劃分固定干擾時間窗干擾方式。針對艦艇編隊的多層縱深防御需要結合飽和攻擊突防、協(xié)同攻擊突防等導彈突防措施以提高導彈突防概率,達到有效攻擊的目的。

[1] 蔣琪,張冬青. 當代反艦導彈面臨的電子對抗挑戰(zhàn)[J].航天電子對抗,2010(6):7-11.

JIANG QI,ZHANG DONGQING. Electronic envirroment for anti-ship missile[J]. 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2010(6):7-11.(in Chinese)

[2] 劉孟凱.中遠程反艦導彈突防能力評估方法[J].戰(zhàn)術導彈技術,2010(3):37-40.

LIU MENGKAI. The valuation method of long and middle range anti-ship missile's penetration ability[J]. Tactical Missile Technology,2010(3):37-40.(in Chinese)

[3] 關世義,張克,涂震飚,等.反艦導彈突防原理與突防技術探討[J].戰(zhàn)術導彈技術,2010(4):1-6.

GUAN SHIYI,ZHANG KE,TU ZHENGBIAO,et al.Discussions on penetra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for anti-ship missile[J].Tactical Missile Technology,2010(4):1-6.(in Chinese)

[4] 劉燕斌,南英,陸宇平.彈道導彈突防策略進展[J].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2010(2):18-22.

LIU YANBIN,NAN YING,LU YUPING.Evolvement of penetration strategies for ballistic missiles[J]. Missiles and Space Vehicles,2010(2):18-22.(in Chinese)

[5] 方有培,汪立萍,趙霜.反艦導彈突防技術研究[J].航天電子對抗,2004(6):41-45.

FANG YOUPEI,WANG LIPING,ZHAO SHUANG. Research into penetration technologies to anti-ship missile[J]. 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2004(6):41-45.(in Chinese)

[6] 王杰,盛驥松.對反艦導彈的有源干擾技術研究[J].艦船電子對抗,2011(4):36-40.

WANG JIE,SHENG JISONG. Research into the active jamming technology to anti-ship missile[J].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2011(4):36-40.(in Chinese)

[7] 鮑永亮,王書滿.反艦導彈多方向攻擊的突防態(tài)勢分析[J].戰(zhàn)術導彈技術,2011(4):16-19.

BAO YONGLIANG,WANG SHUMAN.Analysis of penetration-situation in multi-direction attack of anti-ship missile[J]. Tactical Missile Technology,2011(4):16-19.(in Chinese)

[8] 王雪松,肖順平,馮德軍,等.現(xiàn)代雷達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225-396.

WANG XUESONG,XIAO SHUNPING,F(xiàn)ENG DEJUN,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modern radar and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M]. Pek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10:225-396.(in Chinese)

[9] 邱偉林,寧勇.FPGA 用于雷達信號重頻跟蹤器的設計[J].航天電子對抗,2002(2):48-50.

QIU WEILIN,NING YONG. Design of PRF tracker system[J]. Aerospace Electronic Warfare,2002(2):48-50.(in Chinese)

[10] 趙玉,陸志宏. 多模雷達信號重頻跟蹤器系統(tǒng)的設計[J].艦船電子對抗,2011(6):102-105.

ZHAO YU,LU ZHIHONG. Design of PRF tracker system for multi-mode radar signal[J]. Shipboar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2011(6):102-105.(in Chinese)

猜你喜歡
工作頻率干擾機反艦導彈
基于排隊論的水下預置反艦導彈部署優(yōu)化
雷聲公司交付首套中頻段下一代干擾機
基于壓縮感知的單脈沖雷達欺騙干擾機研究
水面艦艇齊射反艦導彈
兵器知識(2017年10期)2017-10-19 19:34:33
CPU故障的處理技巧
中文信息(2016年11期)2017-02-11 16:48:48
空襲遠距離支援干擾機陣位選擇及航線規(guī)劃
美國海軍將研制新一代干擾機
高頻非對稱EMCCD增益驅動電路設計
基于動態(tài)貝葉斯的反艦導彈彈型識別
一種工作頻率可變的雙向DC-DC變換器
電源技術(2015年9期)2015-06-05 09:36:07
武宣县| 宜丰县| 尼勒克县| 平湖市| 上饶县| 林西县| 高淳县| 集安市| 岗巴县| 聂拉木县| 贡觉县| 宣恩县| 准格尔旗| 泰安市| 隆尧县| 衡山县| 武隆县| 德江县| 布尔津县| 元江| 和林格尔县| 衡山县| 民县| 木兰县| 彭泽县| 长岭县| 辽宁省| 德钦县| 莲花县| 凉山| 北流市| 武邑县| 甘洛县| 济南市| 玛纳斯县| 栾城县| 驻马店市| 祁连县| 吕梁市| 门源|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