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黃遵憲與“文界革命”:不單純的影響和接受

2013-03-31 06:27:34周曉平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1期
關(guān)鍵詞:黃遵憲白話文嚴復

周曉平

(嘉應學院文學院,廣東 梅州 514015)

“文界革命”的口號是梁啟超在1899年提出的。它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賢經(jīng)典章句的義理。其指導思想的深刻蘊涵,就是把文辭從古文的“義理、考據(jù)、辭章”中解放出來?!拔慕绺锩笔橇簡⒊槍Ξ敃r的“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在文壇的泛濫而提出的。這是梁啟超在“歐西文思”的啟發(fā)下提出的又一文學主張。

“文界革命”涉及到一個重大的問題,即書面語體系的轉(zhuǎn)換的歷史處境問題。晚清“言”與“文”分離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文界革命”也就是從“文言文”過渡到“白話文”。這種過渡性,使當時的書面語的表達,出現(xiàn)了許多半文言半白話的文章。從當初書面語的寫作情況來看,當時的白話文發(fā)展,更多地表現(xiàn)為對傳統(tǒng)古白話資源俗語的繼承①。

其實,在梁啟超提出這個口號之前,黃遵憲早就有意識地著手了這方面的工作。黃遵憲主要是對中國語言、文字相離的現(xiàn)實相當不滿,從而決心改變這種情形。為了順應改革的要求,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引入新觀念、新名詞,也著手進行文體革新。早在駐日期間,他就對日本的“言文一致”運動作過深入的考察研究。黃遵憲最為完備的表白是:

外氏曰:文字者,語言之所從出也。雖然,語言有隨地而異者焉,有隨時而異者焉;而文字不能隨時而增益,畫地而施行;言有萬變而文止有一種,則語言與文字合矣。蓋語言與文字離,則通文者少;語言與文字合,則通文者多,其勢然也②。

1898年,裘廷梁發(fā)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一文,認為:“有文字為智國,無文字為愚國;識字為智民,不識字為愚民。”他列舉古今中外語言文字發(fā)展與國家興衰的實例,反復論述“文言之害”與“白話之益”,最后提出:“愚天下之具,莫如文言;智天下之具,莫如白話……文言興而后實學廢,白話行而后實學興。實學不興,是謂無民。”③呼吁文字改革,推行白話文,振興實學,從而達到智國智民的目標。1899年,陳榮袞在《論報章應改用淺說》一文中提出:“大抵今日變法,以開民智為先。開民智莫如改文言?!背珜d辦報章,改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普及新知識,提高國民素質(zhì)。梁啟超則發(fā)表了《沈氏音書序》等文,剖析了“言文合”之利與“言文分”之弊,認為黃遵憲的“言文合一”是開民智的首要條件,是提高民族文明程度的必由之路,對文體革新問題予以高度關(guān)注。

黃遵憲創(chuàng)辦《時務(wù)報》具有較強的功利性,旨在利用這一新聞媒介,宣傳自己的維新思想,同時也宣傳個人的文學主張。他見“當?shù)勒咧B固”、“吾民之昏聵”,于是決意進行拯救這個世道,也要啟蒙這些愚昧的國民。他懷著深深的焦慮,深刻認識到“文”與“言”相隔離是文化啟蒙的最大難題。主張創(chuàng)立一種“明白曉暢,務(wù)期達意”的新文體④。1896年,黃遵憲創(chuàng)辦《時務(wù)報》招聘主筆時,在章太炎與梁啟超之間,他毫不猶豫選擇了文筆流暢、喜用白話的梁啟超,而摒棄了好用古語及澀字的章太炎。梁啟超不負眾望,他在擔任《時務(wù)報》主筆時發(fā)表了一系列觀點鮮明、筆鋒犀利的政論文,積極鼓吹變法,聳動全國輿論,號稱“時務(wù)文體”。從這可以看出,黃遵憲在“文界”革命中所表現(xiàn)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戊戍變法失敗后,梁啟超不僅高唱“詩界革命”,而且還擎起“文界革命”的旗幟,大力倡導“俗語文學”,認為這是傳播文明思想,是國民的起點,是整個社會變革的主要組成部分。⑤黃遵憲根據(jù)他在歐、亞、美等國親自所見的世界,各先進國家的關(guān)系狀況,認為“文界”革命是一個不容否定的必然趨勢,他緊扣“文界”革命的旋律,主張語言與文學的復合,從而“適用于今,通行于俗”。在黃遵憲的感召下,裘廷梁在他的名噪一時的名文《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中也提出,“愚天下之具,莫文言著”,而“智天下之具,莫白話著”。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主要有兩次高潮:一次是在戊戌變法維新之后,一次是在“五四”時期。作為變法維新的合理要求,黃遵憲認為,開通民智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而要達到開通民智的目的則又必須大大提高普通民眾的閱讀能力,改行白話。不過,雖然晚清推動白話文的目的,其針對性非常強,把白話文視為開通民智的工具,但是黃遵憲仍然沒有放棄對文學性的追求。黃遵憲的文學思想比較辯證,在晚清白話文運動中,無論是詩文創(chuàng)作還是理論,他都走得較遠。

梁啟超以《清議報》、《新民叢報》為陣地,以輸入“歐西文思”即歐洲資產(chǎn)階級文化思想為己任,繼續(xù)開展維新變法的理論宣傳。他說:“善以歐西文思入日本文,實為文明別開一生面者。余甚愛之。中國若有文界革命,當不可不起點于此”⑥。梁啟超倡導“文界革命”,雖然也強調(diào)輸入新思想,在形式上提出文體革新的要求,從當時以桐城派為主流的古文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明白曉暢、通俗淺顯的“新文體”,但仍然沒有超脫黃遵憲詩文革新的思想。當然,“新文體”推動了“文界革命”的發(fā)展,因為它的鮮明特色即“務(wù)為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縱筆所至不檢束,學者竟效之”。因此,黃遵憲極為欣賞《新民叢報》,贊嘆新文體:“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大。”⑦顯然,黃遵憲是從新文體有利于思想傳播、有利于國民教育為著眼點加以推崇的。

在晚清輸入西方思想文化方面,梁啟超和嚴復無疑是兩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嚴復直接從“西學”拿來,其翻譯的《天演論》、《原富》等名著,風靡全國;梁啟超則以日本為橋梁,通過“東學”進行轉(zhuǎn)手,成為輿論界的主導。文明輸入,必會涉及媒介和載體,對于何種文體更利于西方思想文化輸入的疑問方面,梁啟超和嚴復的態(tài)度截然有別⑧。嚴復在翻譯中恪守“信”、“達”、“雅”的原則,以桐城派古文為其作文準則,認為“實則精理微言,用漢以前字法、句法,則為大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則求達難”⑨,其譯文被稱為“骎骎乎與晚周諸子相上下”⑩。梁啟超一方面對嚴復在輸入西學方面的偉績表示由衷的贊嘆:“嚴氏于西學中學,皆為我國第一流人物,此書(《原富》)復經(jīng)數(shù)年之心力,屢易其稿,然后出世,其精善更合待言”;另一方面,則又對嚴復的譯書風格作了嚴厲的批評。

嚴復針鋒相對,他反復為自己申辯:“若徒為近俗之辭,以便市井鄉(xiāng)僻之不學,此與文界,仍所謂陵遲,非革命也?!辈⑶冶硎?“不佞之所從事者,學理邃賾之書也,非以餉學僮而望其受益也,吾譯正以待中國多讀古書之人”?。然而事實證明,雖然嚴復翻譯水平很高,文筆“高雅”,但它的影響卻在梁啟超創(chuàng)作的“新文體”之下,對于西學的傳播,梁啟超走得更遠。

面對梁啟超和嚴復之間爭執(zhí),黃遵憲自有定奪。1902年,他致函嚴復,與其討論了文體與翻譯的問題,他稱贊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原富》等西學名著“雋永淵雅”,但態(tài)度鮮明地贊同梁啟超對嚴復翻譯風格所作的評論,并認為“文筆太高,非多讀古書之人,殆難索解”,不利于西學的傳播,倒不如用明白曉暢的文筆來翻譯更容易使人接受⑧。對嚴復“文界復何革命之與有”的質(zhì)疑,黃遵憲則以為“無革命而有維新”。他提出:“公以為文界無革命,弟以為無革命而有維新。如《四十二章經(jīng)》,舊體也,自鳩摩羅什輩出,而內(nèi)典別成文體,佛教益行矣。本朝之文書,元明以后之演義,皆舊體所無也,而人人遵用之而樂觀之。文字一道,之于人人遵用之樂觀之,足矣。凡仆所言,皆公所優(yōu)為,但未知公肯降心以從、降格以求之否??

黃遵憲的主要觀點就是:第一,文學是持續(xù)發(fā)展的,文體也不斷演變更迭,這是一個動態(tài)開放的歷史過程,而非固定的、僵化的、封閉的過程;第二,文學發(fā)展與文體演變是漸變的、緩進的,是一個不斷吸收新鮮質(zhì)素、揚棄陳舊的渣滓的自我完善的過程;既然如此,那么作為一定文化歷史條件下、一定文學發(fā)展時段中的個人,就應該正確認識文學發(fā)展與文體演變的個性特征,尊重自身變革揚棄的內(nèi)部規(guī)律。因此,對文學運動的倡導,對文學變革就應當采取“維新”的方式,即溫和穩(wěn)健、循序漸進、繼承發(fā)展的方式;而不應采取“革命”的方式,即劇烈的、破壞的、情緒化的方式?。

1902年黃遵憲提出了進一步的變革主張,他說:

“《天演論》供養(yǎng)案頭,今三年矣。本年五月獲讀《原富》,近日又得讀《名學》,雋永淵雅,疑出北魏人手。于古人書求其可以比擬者,略如王仲任之《論衡》,而精深博則遠勝之……《新民叢報》以為文筆太高,非多讀古書之人,殆難索解。公又以為不然。弟妄參末議,以謂《名學》一書,茍欲以通俗之文,闡正名之義,誠不足以發(fā)揮其蘊。其審名度義,句斟字酌,并非以艱深之文也,勢不得不然也。觀于李之藻所謂之《名理探》,索解更難,然后知譯者費盡苦心矣。至于《原富》之篇,或者以流暢銳達之筆行之,能使人人同喻,亦未可定。此則弟居于局外中立,未敢于三說者遽分左右袒矣。公謂正名定義,非親治其學,通徹首尾,其甘苦未由共知,此真得失心知之言也。以四千余歲以前創(chuàng)造之古文,所謂六書,又無衍聲之變,孽生之法。即以之書寫中國中古以來之物之事之學,以不能敷用,況泰西各科學乎?……”?

黃遵憲具體提出了造新字、變文體的基本設(shè)想,“第一為造新字,次則假借、次則附會、次則漣語、次則還音,又次則兩合……第二為變文體,一曰跳行、一曰括弧、一曰最數(shù)、一曰夾注、一曰倒裝語、一曰自問自答、一曰附表附圖?!彼麍猿终J為:“文字之道,至于人人遵用之樂觀之,足以。”?在這里,黃遵憲并不贊成嚴復雋永幽深的譯筆,他認為中國已經(jīng)進入新世紀,時代畢竟不同,國際國內(nèi)形勢都發(fā)生了嶄新的變化,文學的發(fā)展緊跟新潮流而動。生當世紀新人,用二十世紀的新文字表現(xiàn)二十世紀的新思想、新內(nèi)容。他希望嚴復能夠順應歷史的發(fā)展方向,切非固執(zhí)己見地從古順古,一味追求“高雅”。而代之以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文壇,創(chuàng)造新字,變革新的文體,取師元明以后的演義筆法,寫出世人需要的文章。這些文學變革的主張,直接影響到“五四”一代文學新人。后來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倡“話怎么說,就怎么寫”。詩從話說,有感而發(fā)的白話文主張,仍是黃遵憲詩歌理論的延伸。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黃遵憲是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先行者。人們稱贊黃遵憲對中國傳統(tǒng)舊體詩的革新,更贊美他對中國新文學的開拓。正是從這個角度,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對黃遵憲在中國新文學中所作的努力進行了很高的評價,以致嚴復后來在回信中稱之為“妙義環(huán)生”。凡此,均可見黃遵憲在“文界革命”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黃遵憲“無革命而有維新”的思想與他的政治、學術(shù)思想和歷史文化觀念相一致。從對他文化思想的整體考察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文學發(fā)展觀的深思熟慮的思想基礎(chǔ):溫和穩(wěn)健、開放務(wù)實。這種思想作風,愈到晚年愈集中、愈充分。黃遵憲、梁啟超等維新派把“文界革命”與思想啟蒙聯(lián)系在一起,倡導啟蒙的社會變革,這是所有變革的基礎(chǔ),實際上指示了中國現(xiàn)代白話運動的發(fā)展方向。黃遵憲是晚清白話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他的詩作自然被視為“五四”白話文運動的先聲。

黃遵憲文界“無革命而有維新”的思想在當時發(fā)生了很大的影響。梁啟超曾表示“生平論詩,最傾倒黃公度”?,并推舉黃遵憲為“詩界革命”的一面旗幟?!霸娊绺锩睂嶋H上已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用極端的手段和劇烈的方式進行徹底改革詩歌內(nèi)容與形式的“革命”,而只是與維新派政治主張相應的一次詩歌“維新”和“改良”,黃遵憲以個人的切實詩歌成就參加了這場“革命”。在“文界革命”中,以豐富的理論與實踐,展示了他的影響力。

在“文界革命”中,黃遵憲的“口語化”的主張和追求,后來成為了初期白話新詩建設(shè)的一個重要啟示。作為長期流傳在民間的口語,這種口頭語言的確是中國文學用來改革的一筆相當大的財富。黃遵憲能夠注意、重視它的價值,實在了不起,折射出他閃光的文學改革之光芒,也體現(xiàn)了他著手語言革命大思想的實踐考慮。在“五四”初期的新詩建設(shè)中,能否白話入詩,即能否使詩歌口語化,由此形成了變革中國詩歌文學最為重要的敏感點與突破口,這仍然是黃遵憲文學思想的發(fā)掘。他看到了以文言文為代表的舊語言文字必然導致中國人在思維上的含混與模糊的弊端,這是和以概念的精確為前提的科學語言相違背的,所以必須加以否決。同時,新詩人效法黃遵憲的“我手寫我口”,認為“文以代語而已,達意狀物,為其本義”?,所以,他們要“努力造成一種近于說話的文體”?。“以文入詩”原是宋詩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以致后來,胡適在五四白話文中所發(fā)揮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正部分地貫徹了黃遵憲文學革新的思路?!耙晕娜朐姟保瑪U大詩歌的表達范圍,加強詩文之間的合作程度,也是這種觀點的繼承。對于黃遵憲的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胡適說:“那是用做文章的法子來做的”?。從黃遵憲的“我手寫我口”到胡適的“作詩如作文”,二者的因緣關(guān)系十分清楚,白話新詩本質(zhì)上是一種“散文化”的詩,形散而神不散。形式上看似一種散,一種“文”的感覺,但它能廣闊地自由自在地表現(xiàn)詩歌的內(nèi)容,這是古詩難以企及的。黃遵憲轉(zhuǎn)益多師,也取法“宋詩”的散文化的特點,目的就是“欲令天下之農(nóng)工商賈婦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達到“語言文字幾乎復合”,文體變而“通行于俗者”。為此,他自覺利用民間資源,化用民間歌謠體。他對華而不實的封建八股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竭力主張?zhí)蕹?。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逐步掀起了白話文熱潮。白話報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白話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學手段和宣傳工具。以白話報刊為例,已達幾十種,分布于直隸、山東、山西、湖南、福建、新疆、安徽、四川、浙江、廣東、北京、上海、天津等諸多城市。這些報刊一般以“種田的、做手藝的、做買賣的以及那些當兵的兄弟們”為服務(wù)對象,文字力求通俗易懂而又引人入勝,做到“一句一句說出來,明明白白,要好玩些,又要叫人容易懂些”。這些報刊在文體上已逐步突破了半文半白的語錄體的局限,而更符合于人民大眾的口語。

語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最好的語言是最能表達情感、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而最能表達情感又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當然是民眾的口語。只有這樣的語言作品才能起到思想啟蒙的作用。事實證明最適合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生命活力的語言往往正是生動活潑的民間口語!胡適作為“五四”白話文運動的積極“嘗試者”,他提出“文學革命”須從“八事”入手,可謂黃遵憲“我手寫我口”的理論翻版。他認為“文學革命”,不僅僅拘于內(nèi)容,也在文體形式上的改革,它要打造的是“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可有文學的國語。胡適的“文學革命”與黃遵憲的詩文革新理論神似,只不過胡適以一種激進的形式實現(xiàn)白話文的新生罷了。

在“文界革命”中,黃遵憲不僅注意到白話文學的使用價值,而且注意到它的美學價值,這是他人難以企及之處。黃遵憲的審美選擇,在更多意義上適應了中國民族傳統(tǒng)性的欣賞習慣和接受心理,并以民族性的審美價值尺度為標準。他的美學思想形成了晚清至現(xiàn)代的主要話語策略,他的詩歌則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思潮做了一個鋪墊,做了一個承接。黃遵憲詩歌美學思想是中西古今交匯時代中國近現(xiàn)代美學范式創(chuàng)新與探索的一個重要范例。在中國近現(xiàn)代美學學科的創(chuàng)構(gòu)中,正是黃遵憲、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等重要先驅(qū)從各自不同的重要側(cè)面與層次,共同開拓了中國現(xiàn)代文藝美學的研究意識。但在當時,黃遵憲曲高和寡。由于“戊戌變法”的失敗,黃遵憲告老還鄉(xiāng),“文界革命”與“詩界革命”一樣,它們的事業(yè)還未真正完成。然而,黃遵憲詩文的革新影響是深遠的?。

注釋:

①參見黃增章、陳志雄:《杰出的詩人外交家)黃遵憲》,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3-114頁。

②黃遵憲:《日本國志·學術(shù)志·文學》中國近代文學大系,上海古籍書店,1994年,第561頁。

③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近代史資料》1963年第二期,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20-123頁。

④黃遵憲:《黃遵憲與梁啟超書》第19號,北京圖書館善本組整理,《中國哲學》第8輯,1982年。

⑤李華興、吳嘉勛編《梁啟超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6-237頁。

⑥梁啟超:《夏威夷游記》,鐘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岳麓書社,1985年,第598頁。

⑦陳錚主編《黃遵憲全集》(上),《黃遵憲致梁啟超函》,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中華書局,2005年,第429頁。

⑧參見黃升任著:《黃遵憲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557頁。

⑨嚴復:《天演論·譯例言》,引自歐陽哲生編校《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經(jīng)典·嚴復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頁。

⑩吳入倫:《天演論·序》,引自歐陽哲生編?!吨袊F(xiàn)代學術(shù)經(jīng)典·嚴復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頁。

?嚴復:《與<新民叢報>論所譯<原富>》,王栻主編《嚴復集》,中華書局,1986年,第516-517頁。

?參見楊站軍《游移在激情與保守之間—詩界革命研究》,博士論文,第72頁。

?左鵬軍:《黃遵憲與嶺南文化論叢》,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48頁。

?參見楊站軍《游移在激情與保守之間—詩界革命研究》,上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72-73頁。

?陳錚主編《黃遵憲全集》(上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中華書局,2005年,第435-436頁。

?梁啟超著,舒蕪校點:《飲冰室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第4頁。

?陳獨秀:《陳獨秀書信集》,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第124頁。

?康白情:《新詩底我見》,《中國現(xiàn)代詩導論》,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第145頁。

?邢麗風:《黃遵憲與客家民間文化》,山東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3年4月,第43頁。

猜你喜歡
黃遵憲白話文嚴復
嚴復全集
黃遵憲
嚴復“惟適之安”視域中的民主與科學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10:34
黃遵憲研究綜述
文化學刊(2020年8期)2020-01-02 06:19:50
黃遵憲埋書稿
嚴復修改試卷
做人與處世(2017年1期)2017-02-28 22:26:40
愛國
胡適妙解白話
胡適巧推白話文
黨員文摘(2016年3期)2016-03-12 21:58:22
胡適妙解白話
做人與處世(2015年4期)2015-09-10 07:22:44
延长县| 小金县| 德江县| 龙江县| 土默特左旗| 凭祥市| 山东省| 个旧市| 桃江县| 镶黄旗| 邵阳市| 农安县| 册亨县| 高阳县| 延安市| 高平市| 乐陵市| 东安县| 贵州省| 星座| 呼玛县| 南阳市| 扶沟县| 安仁县| 邵武市| 通许县| 邹平县| 普格县| 丰顺县| 龙川县| 榆树市| 星座| 旬阳县| 霍邱县| 介休市| 潼南县| 中卫市| 南皮县| 浮梁县| 平阳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