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陳琬檸
(重慶師范大學 文學院,重慶 400047)
俳句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律詩,也是對世界文學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詩歌形式之一。泰戈爾坦誠他被俳人營造的意境所折服,歐美文壇有英文俳句雜志《美國俳句》、《俳句》、《西方俳句》等。而與日本一衣帶水的中國,早在清末民初便有詩人開始學習并用日文創(chuàng)作俳句,羅朝斌是其中佼佼者。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中,創(chuàng)作了上百首俳句,出版《蘇山人俳句集》。沼波瓊音在《明治俳壇的回顧》中感嘆道,“作為明治之奇特俳人而引人注目者,乃中國人蘇山人。句亦穎秀,絕非因其外國人而稱好”[1](189)。此外,有著“中國俳翁”之稱的葛祖蘭更是與俳句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一生創(chuàng)作俳句九百余首,多發(fā)表于日本《杜鵑》和《九年母》等雜志上。
五四時期,周作人先后發(fā)表了《雜譯日本詩三十首》、《日本俗歌八首》、《日本俗歌四十首》、《日本的詩歌》、《日本的小詩》、《日本詩人一茶的詩》、《論小詩》等,大量譯介日本詩歌,并介紹宗鑒、貞德、宗因、芭蕉、一茶、子規(guī)、碧梧桐等人的俳句,有力地推導了文學史所稱的“小詩流行的時代”。正如成仿吾所言:“周作人介紹了他的所謂的日本的小詩,居然有數(shù)不清的人去摹仿?!保?]余冠英也提到:“‘五四’時期,摹仿‘俳句’的小詩極多”。郭沫若、康白情、俞平伯、徐玉諾、沈尹默、謝婉瑩、宗白華、應修人、馮雪峰、潘漠華、汪靜之、謝采江、謝旦如及鐘敬文等是當時著名的“小詩”詩人。而稍后的30年代,錢稻孫以“詩經(jīng)楚辭”的文言句式翻譯俳句,為俳句翻譯打開了另一扇窗。到70年代后期,國內(nèi)再一次掀起譯介俳句、和歌的熱潮,許多學者就俳句翻譯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林林的《試譯俳句小感》、李芒的《日本古典詩歌漢譯問題》、羅興典的《翻譯與翻譯標準之我見》、姜晚成的《俳句瑣談》、陳林俊的《日語俳句漢譯句式探析》、雷蕾的《論俳句的不可譯性》等。歸結(jié)起來大約提及了以下幾種漢譯形式:白話文式(或口語式)、絕句式、五言兩句式、七言兩句式和按照原詩的五七五格式。
早年周作人的翻譯屬于白話文式,他直接將俳句譯為白話詩體,或按照原文的句數(shù),或不限句數(shù)、字數(shù)。這樣的翻譯盡管喪失了原詩的詩形乃至詩意,但卻充分調(diào)動了白話文的豐富的表現(xiàn)功能,傳達了俳句中的神韻。如:
うき我をさびしがらせよ閑古鳥(松尾芭蕉)
多愁的我,盡讓他寂寞吧,閑古鳥。(周譯)
易水にねぶか流るる寒かな(與謝蕪村)
易水上流著,葉的寒冷呀。(周譯)
而檀可的翻譯,則是將俳句譯為古典詩歌中的絕句,譯者認為這樣既保持原詩的格律特點,也符合中國讀者的審美習慣。如他對《古池》的翻譯是“古池幽且靜,/沉沉碧水深。/青蛙忽跳入,/激蕩是清音。”檀可的翻譯保持了詩的格律特征,但在原俳句基礎上添加了新的內(nèi)容,對原文的改動比較大。五言與七言的兩句式譯法譯者試圖保存俳句自身的凝煉,同時又盡力兼顧中國讀者對于詩歌韻律的喜愛。如:“梅花提在手,/相遇賀新年?!?葛祖蘭 譯)而五七五的翻譯句式,譯者一般認為這樣才符合原詩的音數(shù)句式,保持俳句特有的形式美。日語的五音與七音形成的獨特的節(jié)奏感,也是日本民族語言的結(jié)晶,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樣的翻譯再現(xiàn)了日本人的語言意識,如:“古老水池濱,/小蛙兒跳進水里,/發(fā)出的清音!”(沈策 譯)。
除翻譯外,俳句的研究也是學者關注的一大焦點。林林發(fā)表了《最短的詩》、《尋鐘聲的余韻——俳句學習筆記》、《禪與俳句》等文章,探討俳句的特點,從季語入手,談到意境,涉及藝術(shù)手法——通感、虛實相生等,也談及禪文化對俳句的影響。李芒的《和歌俳句與中國詩詞》、《投石集》,鄭民欽的《俳句的魅力:日本名句賞析》、《人文日本新書(櫻之輯):和歌美學》及《和歌的魅力:日本名歌賞析》,關森勝夫、陸堅的《日本俳句與中國詩歌》,松浦友久、陸慶和的《日中詩歌比較叢稿——從<萬葉集>的書名談起》等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討了俳句的本質(zhì)問題,并與中國古典詩歌進行比較研究。彭恩華的《日本和歌史》、《日本俳句史》,馬國興的《十七音的世界——日本俳句》,及鄭民欽的《日本俳句史》等著作從中國人的視角對俳句的發(fā)展變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隨著俳句翻譯研究熱潮的涌動,一種新的詩歌形式“漢俳”也閃亮登場?!熬G蔭今雨來,/山花枝接?;ㄩ_,/和風起漢俳?!壁w樸初的這首《贈日本俳人協(xié)會諸友》被認為是第一首漢俳。1981年《詩刊》六月號以《漢俳試作》為題發(fā)表了趙樸初、林林、袁鷹寫的漢俳。1991年香港詩人曉帆出版了第一部漢俳集《迷蒙的港灣》,以后又出版了詩論集《漢俳論》,以及詩集《南窗夢》、《小帆漢俳選集——中日文對照》等。1992年上海俳句(漢俳)研究交流協(xié)會編輯出版第一部多人合作漢俳集《杜鵑聲聲》。1995年北京成立“中國中日歌俳研究中心”。2005年3月中國漢俳學會在北京成立。漢俳的創(chuàng)作群體由最初的幾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蔚為大觀,還出現(xiàn)了第一本專門的漢俳雜志——《漢俳詩人》。漢俳在形式上也發(fā)展成熟了雅俳、俗俳、諧俳、諷俳和散俳五大類。
盡管俳句在中國詩壇上吹拂起陣陣漣漪,但由于中日兩國各自不同的審美傾向和文化傳統(tǒng)積淀,中國的“小詩”、漢俳,乃至俳句創(chuàng)作卻呈現(xiàn)出與日本詩歌“禪儒異趣”的不同風貌。
俳句作為日本詩歌的代表之一,它承續(xù)了日本人獨特的審美取向——直觀感受,情感瞬發(fā)。俳人在外在景物的觸動下,將感受到的心靈悸動發(fā)抒為俳句。而中國詩人則習慣于對現(xiàn)實社會投以關注的目光。如果說,對內(nèi)心情緒的關注是日本俳人熱衷的話題,那么,對現(xiàn)實的凝望則是中國詩人無法割舍的情懷。
松尾芭蕉的《古池》透過青蛙入水剎那的喧囂,及喧囂后的寧靜,表達了生命無常的感嘆。他的《月夜》寫道,“耳聞杜鵑聲,/密密竹叢何處尋,/只見月光傾”。借杜鵑聲打破竹叢的寂寞,用清冷的月光襯出了杜鵑的啼鳴。俳人在這寂寞與啼鳴中冥想生命的活力與自然的靜默。謝蕪村的《黃蝶》:“黃蝶停吊鐘,/此際覺輕松,/不問何時響,/安然如夢中?!苯琛包S蝶”停在禪寺吊鐘之上的愜意,無暇思及吊鐘敲響時被驚擾的美“夢”,體悟到人生苦短,何必執(zhí)著于未知的困苦。小林一茶的《柳線茶煙》:“樹垂綠柳條,/樹下將茶熬,/茶煙與柳線,/隨風一起飄?!敝苯訒鴮懥掳静璧那寮盘竦木?。可見日本俳句是在自然的瞬息變化中,將心靈的感悟與沉思,化作一首首佳句。自然與俳人之心二者融為一體,于寥寥數(shù)言中道出對人生的體悟與禪思,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余情”與“余韻”繚繞。俳句正是他們心靈無限空間的小小縮影。
回望中國詩壇,卻是另一番景象,詩人們雖也有歌贊自然之作,但他們關注得更多的是現(xiàn)實生活,激情的迸發(fā)來源于對生活投注的熱情。汪靜之在他的《小詩六首·貞節(jié)坊》中寫道:“貞女坊。節(jié)婦坊,烈婦坊——/石牌坊上全是淚斑——/含恨地站著,訴苦訴怨:/她們受了禮教的欺騙?!边@首小詩選取傳統(tǒng)貞節(jié)觀的實體“貞節(jié)牌坊”,詩人的筆墨不惜一遍遍的重復,以期人們能夠注意到這數(shù)千年的“枷鎖”,讓這樣的社會悲劇不再重演。另外,大量的對親情和愛情的謳歌,在日本俳句中也是很少見到的。如羅朝斌的俳句“燈臺暗幽處,/一行歸雁從南來,/可有鄉(xiāng)書否?!彼琛鞍涤摹钡摹盁襞_”將游子在外的孤寂、冷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冰心的“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冰心《繁星·春水一五九》)表現(xiàn)了詩人對母親的依戀之情,也透露出對現(xiàn)實社會中挫折的回避態(tài)度,既是對母愛的贊揚,也是動蕩社會的折射。汪靜之的愛情詩《那有》:“那有蘭花沒香氣?/那有蜂兒不采蜜?/我既然有了一顆心,/那有能夠不愛你?”心靈的觸動來自于對生活中美好愛情的向往,詩人對愛的歌贊,也是對現(xiàn)實社會中美好事物的神往。而漢俳更是注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詩人的焦點寄予現(xiàn)實之中,并非日本俳句中大量的自然景致與內(nèi)心感悟,而且有的漢俳就是對社會世相和新聞事件的再現(xiàn)。如香港漢俳專家曉帆的《海峽兩岸》:“一江春水路,/兩岸桃花相對哭,/鷗鳥落何處?!睂⒄毋皭澩渡湓跐h俳之中。趙樸初的《贈日本俳人協(xié)會諸友》不僅說明了漢俳受到日本俳句的影響,而且在詩中表達了中日文化交流,文化互進的喜悅之情。而林林也揮毫酬書:“五月俳人來,/北海樓頭薄酒會,/談詩真快哉。”來表現(xiàn)當時的盛況與詩人的心情。
日本俳句和中國小詩,漢俳等詩歌雖有聯(lián)系,但卻呈現(xiàn)出不盡相同的審美風格與情感內(nèi)涵。日本俳句以關注俳人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與感悟為重點,而中國詩歌卻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同側(cè)面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這樣的差異性也許與中日兩國詩人的不同經(jīng)歷、身份和兩國傳統(tǒng)文化相異有關。
日本俳人許多都是佛教禪宗人士或者醉心佛法之人。如山崎宗鑒與西行是出家修行的僧人,加賀千代虛心向禪僧請教,芭蕉也傾心禪宗哲學。俳人對佛經(jīng)的參悟與學習,使他們對自然有了更多的感受與體悟,在悟的內(nèi)在直覺中,不單對某個單一物的知覺,而是對“存在的根本事實的知覺”[3](98)。他們在禪宗的浸染之下,對世界有一個敏感而細膩的心,禪悟感知使原本就善于用直覺把握真理的日本人從平凡之中感知神秘,在“一花一世界”里尋找內(nèi)心的真實。而中國,無論是小詩詩人,還是漢俳作者基本上沒有僧徒,也沒有禪學修習的經(jīng)歷?!昂稀痹娙苏?0歲的青春年華,海音社眾人也是高校學生,他們有著一顆年輕的心,美好的世界是他們歌贊的對象,直抒胸臆是他們的表達方式。他們與自然親近,懂得欣賞它的美,他們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哲理,娓娓道來,他們情感表達坦率而樸實,熱情而真摯。
如果說,對禪學的體悟、冥想是日本俳句無法褪去的底色,那么對家國社會的關注與熱情則是中國詩人對數(shù)千年“詩言志”文化積淀的承襲。佛教傳入日本以前,日本原有的意識形態(tài)只是簡單的祖先崇拜與泛神觀下的言靈信仰——對自然萬物持有一種萬物有靈,尊重自然輪回的態(tài)度。“在他們的心中,大自然的萬物都是神靈的化身,于是在他們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不僅僅是美麗的存在,更是宗教般的圣體”[4](7)。在當時的日本并無所謂的“經(jīng)典”存在,正是這種思想理論的不足,使“佛教的悲世人生觀卻很快滲透進缺乏思想意識體系為后盾的日本的美意識”[5](11)。同時,佛教中無常觀與萬物流轉(zhuǎn)和必滅的思想,及悲觀情調(diào)沖淡了日本原有的較樂觀的“誠”之美?!罢\”(まこと)的審美意識來源于日本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純樸的親近自然,真切地感受身邊的事物。用久松潛一的話說就是:“‘誠’體現(xiàn)在《古事記》和《萬葉集》的一些詩歌中,其本質(zhì)為一種自然和自有的格調(diào)?!保?](9)佛教的輪回與來世說將日本人的“誠”之美轉(zhuǎn)化為了與禪的“空”與“悟”相聯(lián)系的“物哀”的情調(diào)。
這種受到禪悟思維影響的審美意識,使俳人把生活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透過對自然的感覺,體悟到“空漠的自然的情調(diào)美”?!岸囔o寂,/禪聲滲入巖石里”(松尾芭蕉)、“大原月朦朧,/孤蝶來飛舞”(內(nèi)藤丈草)。大原本是京都北郊的地名,在月夜朦朧之際,蝴蝶飛舞,兩相呼應。它是孤寂的,它也是自由的,俳人從月夜、“孤蝶”中感受到自然的靜美,生命的愜意,人生無常,生命與自由的可貴,禪的底色沉淀在十七言的世界之中。讀者能從這些俳句中感受到禪思的沉靜,禪味的繚繞,對自然、人生無限的珍視。而且,俳句看似不表達思想,是一種直觀的反映,但在直觀景物之后卻是俳人內(nèi)心的、個人的、無法用言語傳達的情感。俳句的十七音,內(nèi)容雖少,留下的卻是精華,這使俳句成為了最自然、最貼切、最能生動表達俳人情感的詩歌形式。而俳人瞬間思想的體悟也需要讀者靜心品讀、細細體會,在頓悟之后方可在點滴之間見出萬千世界的無限風采。
日本俳句離不開禪的沉思,而中國詩歌則避不開《毛詩·序》的“詩者,志之所之也”。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佛教傳入之前,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完備的,主導社會的哲理思想體系。有《周易》為代表的樸素唯物觀,以孔子為代表的社會倫理觀和老莊的形而上的宇宙本源觀,還有諸子百家的各種思想觀念。所以佛教傳入中國之后,它只可能對既有社會意識發(fā)生一些改變,并不可能成為社會的主導意識。在中國文化中,宗教氛圍歷來比較淡薄,既是僧人,又是詩人的就更少了。不僅對中國古典詩歌影響最深的是儒家思想和《毛詩·序》,縱觀現(xiàn)代詩壇,它們?nèi)砸砸环N潛移默化的方式浸染其中。俞平伯的《憶》表現(xiàn)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父子間難以割舍的脈脈溫情。溫家寶總理作漢俳:“和風化細雨,/櫻花吐艷迎朋友,/冬去春來早?!苯瓒ゴ簛恚瑱鸦ㄊ⒎?,表達自己出訪日本的喜悅之情?!般y幕傳友情,/光影藝術(shù)話人生,/共譜頌和平?!睂а葜x晉也借漢俳闡釋電影藝術(shù)無國界,詩歌是人們傳情表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傊?,小詩、漢俳是詩人聯(lián)系社會,表達情感的手段,內(nèi)容多圍繞自身經(jīng)歷與社會現(xiàn)實,是心中所想的直接表達,少了含蓄蘊藉卻是真情流露。他們一邊寄情山水,一邊關心人間疾苦,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的書寫,表達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判斷,通過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體現(xiàn)詩人的人生理想。
綜上所述,日本俳句對中國現(xiàn)代詩壇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促成了“小詩流行的時代”,形成了“漢俳”、“俳句”等詩歌形式。但由于中日兩國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和詩人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最終使日本俳句與中國小詩、漢俳在情感內(nèi)涵和表達方式上出現(xiàn)了較大的差異,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詩壇風景。
[1]馬國興.十七音的世界——日本俳句[M].遼寧大學出版社,1996.
[2]成仿吾.詩之防御戰(zhàn)[J].創(chuàng)造周報,01,1925.
[3]鈴木大拙.禪學入門[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
[4]鄭民欽.和歌美學[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
[5]姜文清.東方古典美——中日傳統(tǒng)審美意識比較[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