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鳳俠,王 森,晏 巢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 410004)
漆樹是漆樹屬Toxicodendron、漆樹科Anacarkiaceace的落葉喬木或灌木,是我國的一種重要經濟樹種。漆籽為漆樹果實,分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核。外果皮為膜質,中果皮為蠟質。漆蠟系從漆籽皮蠟質層提取,熔點較高,常溫下為固態(tài),呈奶白色或淺黃色[1-4]。漆蠟不僅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yè)、化妝品工業(yè)和文教品工業(yè),還廣泛應用于木材、家具、印刷、油漆及醫(yī)藥等工業(yè)領域[5-11]。漆蠟的應用雖然在我國由來已久,但目前還沒有被充分發(fā)掘和利用。而且在生產利用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如酸值過高,需進一步精制降低酸值。秦健等[12],謝碧霞等[13]曾提到對漆蠟進行物理精煉,真空加熱,可以降低漆蠟酸值,但對溫度對漆蠟酸值的影響沒有深入探究。本研究對不同溫度對漆蠟酸值的影響進行了初步探討,旨在為漆蠟的深度開發(fā)利用提供基礎研究。
漆蠟由湖南省憨豆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DZTW調溫電熱套,廠家: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SHZ-D(III)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廠家: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任有限公司;DL-1電子萬用爐,廠家: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FA2104N電子天平,廠家:上海菁海儀器有限公司。
所用試劑石油醚(60~90 ℃)、95%乙醇、氫氧化鉀、鄰苯二甲酸氫鉀、酚酞等均為化學純。
本試驗分為6個溫度梯度(110、110、120、130、140、150 ℃)和5種處理時間長度(1、2、3、4、5 h),共計30個處理。具體試驗方法:30 g漆蠟放入抽濾瓶中,在真空條件(真空度為:0.05~0.055 MPa)下加熱,保持100 ℃,每隔1 h取樣1次,取5次樣;另外5種溫度處理方法同上。以上所取樣品均進行酸值測定。
酸值測定:參照GB/T5530-2005。
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不同溫度處理對漆蠟酸值影響的試驗結果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溫度處理下所得漆蠟的酸值存在差異。加熱溫度為120 ℃,加熱時間為2 h時,漆蠟的酸值最小為22.60 mg·g-1;加熱溫度為150 ℃,加熱1 h時,漆蠟酸值最大為24.79mg·g-1。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為2.19 mg·g-1。其它加熱溫度條件下漆蠟酸值均在22.60~24.57 mg·g-1之間。處理溫度為100 ℃時,漆蠟酸值差異較小,范圍為23.24~23.66 mg·g-1,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為0.42 mg·g-1;處理溫度為120 ℃的條件下,漆蠟酸值整體相對于其它幾組較小,變化范圍為22.60~23.27 mg·g-1,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為:0.67 mg·g-1;加熱溫度150 ℃時,酸值整體相對其它幾組較大,變化范圍為23.67~24.97 mg·g-1,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為1.12 mg·g-1。
表1 不同溫度處理對漆蠟酸值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acid value of lacquer wax
不同溫度處理對漆蠟酸值影響的變化曲線見圖1和圖2。
由圖1可以看出,處理溫度為100 ℃時,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漆蠟酸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在加熱3 h時,曲線出現(xiàn)一個低谷,漆蠟酸值最低為23.24 mg·g-1;處理溫度為110 ℃時,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漆蠟酸值呈逐漸上升趨勢,在加熱時間1 h時,酸值最小,為23.27 mg·g-1,加熱5 h時,酸值達到最大為24.57 mg·g-1,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為1.3 mg·g-1;處理溫度為120 ℃時,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漆蠟酸值先降低后升高,在加熱4 h后,達到最大值23.27 mg·g-1,此后酸值開始降低;處理溫度為130 ℃時,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漆蠟酸值呈升高趨勢;加熱溫度為140 ℃時,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漆蠟酸值先升高后降低,在加熱2 h時酸值最大24.08 mg·g-1,在加熱5 h后酸值最小,為22.65 mg·g-1;處理溫度為150 ℃時,隨著加熱時間的延長,漆蠟酸值呈遞減趨勢。
圖1 不同溫度處理下漆蠟酸值隨時間變化曲線Fig.1 Change curves of acid values of lacquer wax with heating time prolonged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s
圖2 不同處理時間下漆蠟酸值隨溫度變化曲線Fig.2 Change curves of acid values of lacquer wax with temperature increased in different heating time length treatments
由圖2可以看出,不同加熱時間長度下,隨著溫度的升高,漆蠟酸值變化規(guī)律差異比較大。但加熱時間為2、3、4、5 h時漆蠟酸值變化曲線在110 ℃時,均出現(xiàn)1個高峰;5種不同加熱時間下漆蠟酸值變化曲線均在120 ℃時,出現(xiàn)了低谷,酸值較低。說明120 ℃是比較好的處理溫度。
不同溫度處理對漆蠟酸值影響顯著性分析結果見表2和表3。
表2 不同處理溫度對漆蠟酸值影響顯著性分析Table 2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acid value of lacquer wax
表3 不同溫度處理下的漆蠟酸值Table 3 The acid values of lacquer wax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s
由表2可知,不同溫度處理對漆蠟酸值的影響差異極顯著。采用鄧肯方法進行兩兩比較,由表3可知:在0.05水平上將不同處理溫度所得漆蠟酸值分成3組:100、120、130、140 ℃為第1組;100、110、140 ℃為第2組;110 ℃和150 ℃為第3組。其中,第1組酸值最低,第3組酸值最高。同組之間在0.05水平不存在顯著性差異。100、120、130、140 ℃處理溫度對漆蠟酸值影響差異不顯著;100、110、140 ℃處理溫度對漆蠟酸值影響差異不顯著;110 ℃和150 ℃處理溫度對漆蠟酸值影響差異不顯著。可以看出150 ℃與其它4組溫度(100、120、130、140 ℃)處理對漆蠟酸值影響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要進一步考慮150 ℃的處理溫度對漆蠟酸值的影響。
不同處理溫度對漆蠟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影響。漆蠟的酸值由漆蠟中含有游離脂肪酸的多少決定,酸值越高,說明漆蠟中游離脂肪酸含量越高。溫度是影響漆蠟酸值變化的活躍因素,不同溫度處理對漆蠟酸值的影響存在一定差異,且達到了極顯著水平(P<0.01)。
120 ℃溫度處理2 h是降低漆蠟酸值的最佳條件。在本研究中處理時間為2、3、4、5 h時,不同溫度處理下漆蠟酸值變化曲線中均出現(xiàn)了峰值,但并不都是最大值,只有在加熱時間5 h時是最大值。110 ℃處理溫度下漆蠟酸值開始升高,游離脂肪酸開始增多。處理溫度120 ℃時,漆蠟酸值整體相對于其它幾組較低,加熱2 h時漆蠟酸值最小。
參考文獻:
[1] 李潤蘭,李 林,張繼明,等.漆蠟-技術標準和檢驗方法[J].中國生漆 ,1997,16(11):1 - 9.
[2] 王 森,謝碧霞,何 方,等.秦嶺山區(qū)漆樹種籽含油率與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1,31(3):97-101.
[3] 魏朔南,陳振峰.秦巴山的漆樹資源及其可持續(xù)發(fā)展[J]. 經濟林研究,2004,22(3):68-73.
[4] 劉 偉.日本野漆樹漆蠟溶劑萃取及理化特性的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
[5] Guncheva M, Zhiryako D. High-yield synthesis of wax esters catalysed by modifiedCandida rugosalipase[J].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7,24(10):509 - 512.
[6] 劉新民.野漆樹蠟[J].北京日化,1997,(2):12-17.
[7] 趙晶晶,鄧 利,譚天偉,等.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菜籽油合成蠟酯[J].化工進展,2007,26(9):1311-1315.
[8] 劉 偉,謝碧霞.日本野漆樹漆蠟萃取技術[J].經濟林研究,2008, 26(1):58 - 61.
[9] 雷小林,李 猛,文 娟,等.日本野漆樹嫁接繁育技術初探[J].經濟林研究,2006,24(3):53- 55.
[10] 王成章,湯小林.野漆樹蠟的浸提方法、野漆樹蠟復合納米材料和制備方法:中國,200710191182[P]. 2007-12-11.
[11] 王 森,余江帆 ,鐘秋平.不同種源野漆樹種籽含油率與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國生漆, 2011, (2): 170-179.
[12] 秦 健,薛 科,秦衛(wèi)國. 漆樹蠟的理化指標分析及精煉工藝的初步研究[J].中國油脂,2009,34(7):66-68.
[13] 謝碧霞,劉 偉,余江帆,等.不同溶劑對日本野漆蠟萃取效果的影響[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7,27(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