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月梅,張彩紅
(山西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屬于無患子科文冠果屬,為我國特有珍稀樹種。文冠果是優(yōu)良的木本油料樹種,是加工生物柴油、高級潤滑油、油漆等產品的優(yōu)質原料。另外,其食用、藥用、觀賞等綜合經濟價值也較高[1-3]。生長在海拔2 300 m以下的高原丘陵、山地、懸崖石隙等排水良好處。喜陽,陽坡、半陽坡分布較多,尤以陜西、山西、河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qū)較集中[4-5]。它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瘠薄,是山區(qū)綠化、退耕還林、防沙固土首選經濟樹種。文冠果主要以野生、半野生狀態(tài)存在,產量很不穩(wěn)定。近年來,加強了關于文冠果良種選育方面的研究,一些豐產性較強的優(yōu)系或優(yōu)良單株已有報道[6-7],但關于文冠果嫁接繁殖方法的研究較為鮮見。本文中,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分析了砧木粗度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以期為文冠果良種繁育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實踐經驗。
試驗地點設置在山西省翼城縣樊店村。海拔800 m左右,土壤屬山地黃壤,土層深厚,pH值6.5~7.9,年均溫10~12 ℃,全年無霜期190 d,年降水量500 mm左右。
砧木為1年生文冠果植株,接穗為生長健壯、芽飽滿、無病蟲害的發(fā)育枝。
2011年3~9月進行嫁接試驗。嫁接方法包括:帶木質芽接、T形芽接、插皮接。
試驗設9個處理(見表1),各處理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試驗設計,每處理嫁接500株,接后2個月統(tǒng)計成活率,11月統(tǒng)計嫁接苗木生長量。
嫁接時間對文冠果接穗的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見表1。在春季的3~4月,無論帶木質芽接,還是插皮枝接,成活率最低92.8%,最高93.6%;在夏季,5月和6月嫁接成活率較7月高,5月、6月分別為93.4%和92.8%,而7月僅為63.1%;在秋季,8月時的嫁接成活率較9月高,但成活率均低于90%。由于秋季嫁接不剪砧,剪砧到第2年春季進行,所以8月和9月嫁接的接芽當年均不會萌發(fā),第2年春季剪砧后接芽才萌發(fā),這樣到第2年秋季才能獲得成品苗,較其它處理出圃均晚了1 a。
表1 各嫁接處理中接穗成活情況?Table 1 Survival status of scions in the grafting treatments
嫁接方法對文冠果接穗的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見表1。帶木質芽接在3月、4月、8月和9月進行,3月和4月帶木質芽接成活率高于8月和9月芽接成活率。3月和4月砧木開始生長,促進生長物質含量較高,而8月和9月砧木停止生長,可能抑制生長的物質含量升高,愈傷組織形成減緩,致使嫁接成活率降低。插皮枝接在3月和4月成活率均較高。T形芽接在5月和6月成活率均較高,7月最低。根據(jù)新梢生長物候期,5月和6月為新梢快速生長時期,芽質量好,接芽易帶生長點;7月大部分新梢停止生長,接芽剝取時不易帶生長點,使得成活率降低。
帶木質芽接和插皮枝接采用的接穗均是完全木質化的接穗,T形芽接采用的是剛木質化的接穗,不同嫁接方法的接穗質量與芽利用率見表2。帶木質芽接的接穗接芽利用率最高,達到100%。插皮接接芽利用率最低,僅68.7%,因為在插皮接時需要在枝接接穗上做1個削面,文冠果節(jié)間較短,這樣一部分接芽因為做削面而毀壞。T形芽接的接芽利用率位于兩者之間,因為接穗梢端未木質化造成取接芽困難,接穗基部完全木質化取接芽時又不易帶生長點。
表2 不同嫁接方法的接穗質量與芽利用率的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scion quality and bud utilization ratio of various grafting methods
嫁接處理對苗木生長量的影響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春季的帶木質芽接和插皮枝接嫁接苗生長量最大[8]。夏季5月和6月T形芽接苗木生長量較7月大,原因是前兩者嫁接后生長時間較后者長。秋季帶木質芽接當年形不成成品苗,不能出圃,第2年秋季出圃,苗木生長量與春季帶木質芽接和插皮枝接相當。
在春季帶木質芽接處理中,不同粗度砧木嫁接后的成活率見表4。砧木粗度影響嫁接成活率,當砧木粗度小于0.4 cm時,嫁接成活率較低,砧木粗度大于0.4 cm時,嫁接成活率明顯提高。
春季3月份和4月份帶木質芽接成活率最高,平均93.6%,嫁接苗木生長量也最大,苗高和地徑平均分別為170.5 cm和10.8 mm。因此,春季帶木質芽接是文冠果無性繁殖的主要方法。夏季5月份和6月份的T形芽接成活率也較高,平均為93.1%,但嫁接苗木生長量較小。雖然秋季8月份和9月份帶木質芽接后第2年春季成活率較低,但第2年嫁接苗木生長量較大,建議在培育砧木的當年,如果砧木粗度達到嫁接要求,應在當年秋季嫁接,以減緩第2年春季的嫁接任務。0.4 cm以上直徑的砧木嫁接成活率高,因此,文冠果嫁接時砧木直徑至少應達到0.4 cm以上。
表3 嫁接處理對苗木生長量的影響?Table 3 Effect of grafting treatments on seedling increment
表4 砧木粗度與成活率關系Table 4 Relation between root stock diameter and survival rate
參考文獻:
[1] 李 欣,李 寧,李 銑,等. HPLC法測定文冠果各部位中文冠果皂苷E的含量 [J]. 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08,25(3):211-214.
[2] 戚建華,姚增玉. 生物柴油原料樹種文冠果的化學成分與綜合利用研究進展 [J]. 林產化學與工業(yè),2012,32(2): 47-53.
[3] 侯元凱,李陽元,趙生軍,等. 文冠果結實情況的調查與產量的預測 [J]. 經濟林研究, 2011,29(1): 144-148.
[4] 牟洪香. 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的調查與研究 [D]. 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6.
[5] 何 方. 中國現(xiàn)代經濟林產業(yè)體系建設布局研究Ⅰ——木本食用油料篇 [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 2011,31(3):1-7
[6] 任建中. 山地經濟林栽培實用技術 [M]. 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7] 汪智軍,張東亞,古麗江. 文冠果樹種類型的劃分及優(yōu)良高產單株的篩選 [J]. 經濟林研究,2011,29(1): 128-131.
[8] 李永欣,王曉明,曾慧杰, 等. 凹葉厚樸優(yōu)良無性系的嫁接技術研究 [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2,32(2):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