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素 芬
(長沙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4)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民俗語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它在基本表達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很多留學生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對漢語中的民俗語言學習感到非常吃力。因為它不僅僅是字面上所表達的意思,而且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它們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淀。與中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學、哲學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正是這片沃土,才孕育出了如此瑰麗的語言寶藏。民俗語言亦稱“民間語言”“語言民俗”等。常引起民俗學者注意的語言現(xiàn)象可歸納為以下三類:①日常生活中的俗語:親屬稱謂、社交稱謂、人名、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俗成語、俗短語、方言詞、流行語、招呼語、臟話、罵詈語等;②特殊場合或儀式中的套語:咒語、吉祥語、禁忌語、委婉語、神諭、禱詞、誓言、隱語(含暗語、黑話)等;③語音形式以外的表意方式:體態(tài)語、文字、圖畫、隱喻性實物等[1]。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民俗語言是民俗文化的載體,蘊藏著一個民族的民俗心理和民俗精神,因而它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漢語熱”的持續(xù)升溫,當前培養(yǎng)的漢語教師遠遠滿足不了教學的需求,一些未受過對外漢語教學正規(guī)訓練的非師范類甚至理工類學生,也加入到了對外漢語教學的隊伍。他們對民俗語言的內涵和外延知之甚少,難于將民俗語言的教學融入對外漢語教學中。因此,帶有中國特色和蘊藏深厚文化內涵的民俗語言,很難有效地實施教學。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干事許琳表示,國外學漢語的積極性雖然很高,但我們在師資方面、教材方面還是很缺乏的。由此可以看出,對外漢語教學中,留學生學習民俗語言面臨著缺乏留學生使用的教材、高標準的課堂教學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在缺乏反映民俗的語言教材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兩點:一是教材本身缺乏有關民俗的解說,二是教材內容缺乏文化差異的分析。
(1)缺乏有關民俗的解說。民俗語言大多具有語義雙關的修辭格,如果教材不對民俗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做詳細介紹,將會違背語言生成、變化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要求我國派教師出國任教,提供教材和理論指導。筆者考察了目前留學生用得比較多的幾本教材,如:陳灼的《橋梁》、楊寄洲的《漢語教程》、劉珣的《新實用漢語課本》等。這些教材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時間了,有的甚至有二十多年了,缺乏創(chuàng)新。雖然它們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點,但是對民俗語言的講解并不多,即使涉及到民俗語言內容的,其解說也不夠到位,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趣味性。因此,學生很難從字面理解民俗語言的含義,這樣就會喪失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
(2)缺乏文化差異的分析。哲學有云: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民俗語言上,其南北差異是一直存在的。而這種南北語言之間的差異,在目前使用得比較多的對外漢語教材中,都未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和說明。民俗語言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地域文化對民俗語言中的文化差異進行解釋。
在海外,尤其是歐美一些國家,學生對漢語的學習主要以聽說為主,教師特別注重學生們的實踐技巧,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對互動充滿熱情。然而,這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容易出現(xiàn)語用失誤。而在中國的教學課堂上,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注重長篇大論的理論知識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學生基本以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很少與教師互動去共同探討民俗語言的雙重釋義、文化背景及其他特有屬性。又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制度下,教師過分注重漢字和拼音的學習,而忽視了民俗語言的聽說練習在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對于一些短期培訓的留學生來說,如果無法從課堂上獲取真正能代表民族文化的民俗語言,將會給他們在今后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帶來極大的困難。
由于民俗語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艱難程度較高以及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教師必須掌握比普通漢語教師更多的知識,而教師很難對國內外文化知識的方方面面都比較精通,這種高要求給本就缺乏足夠數(shù)量的漢語教師的現(xiàn)狀平添幾分困難。在國內的絕大多教師中,漢語是他們的第一語言,但在課堂上并沒有將其母語自覺提升到理性的層面,對外漢語教學能力并不強,在教學中比較注重拼音和漢字的拼寫,缺乏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理論基礎,特別是民俗語言的教學理論基礎。2009 年,許琳在國家漢辦公派教師培訓活動中反復強調,目前海外師資無論在數(shù)量還是質量上都無法滿足國外漢語學習的需求。當前漢辦最大的難題就是缺乏足夠數(shù)量的教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培養(yǎng)出富有教學經驗,懂得因材施教的優(yōu)秀對外漢語教師團隊[2]。
民俗語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施主要體現(xiàn)在編寫合適教材、改進教學和提高教師素質。
迄今為止,我國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種類豐富。但是在語言方面,教材體現(xiàn)的內容不夠貼近生活和實際,書面語所占比例較大,對民俗語言的解說不夠系統(tǒng),并且沒有突顯修改差異。因此,編寫一部遵循語言教學規(guī)律和符合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并適合留學生使用的漢語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做法應該是重視交際文化和突出個性差異。
(1)重視交際文化。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諸多學者提出了不同寶貴意見,鄧恩明認為,教材要針對學習者已有的認知結構,針對他們的學習目的,采取博采眾長的態(tài)度[3]。楊寄洲指出,初級漢語教材應該以語法結構為主線,但是語法解釋和練習要對語法、語義和語用三個平面給予極大關注[4]。趙金銘指出,首先要了解漢語學習的走勢,把握學習者的需求。針對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環(huán)境、不同母語編寫多樣化的教材[5]。在目前對外漢語教學中,筆者認為,教材在堅持創(chuàng)新和不偏離語言生成、變化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下,對于初學者或零起點者,更多的注重他們在語法、詞匯和基本口語表達方面的學習,因為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對漢語體系有一個整體把握,交際文化處于次要地位。而到了中高級階段,交際文化在教學中應日顯突出地位,如親屬稱謂、社交稱謂、人名、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俗成語、俗短語、吉祥語、禁忌語、委婉語等等這些反映中國人獨特文化心理特征的語言,在教材中應詳細注釋和解說,并且是學習的重點。
(2)突出個性差異。民俗語言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各民族之間的民俗語言具有共性和個性。共性決定了語言解碼的簡易度,而個性則決定了語言解碼的困難度。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目的語,由于不同國家的民俗習慣、文化背景迥異,勢必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語言顯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漢語與學習者的第一語言之間有明顯的差異,尤其是漢語內部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現(xiàn)南北文化差異,所以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民俗語言的文化特征隨之不同。來自不同國家受不同文化熏陶的學習者,在用漢語進行交際時,大多會沿襲在習得母語過程中所有的經驗,甚至在交際過程中忽視中國獨有的南北語言差異。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更多的考慮語言的個性特征。美國著名語言學家沃爾夫(M.Wolfson)曾說過:“母語國家的人在與外國人交談時,對外國人的發(fā)音和語法錯誤往往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相反,對違反談話準則的行為一般則認為是態(tài)度無理。顯然,民俗語言是漢語明顯區(qū)分其他語言的重要標志,在新編的二語教材中,關于民俗語言差異方面的內容,要堅持語言共性與個性相統(tǒng)一的同時更要突出個性化差異,以此來調節(jié)交流過程中的人際關系和不同文化差異,減少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產生跨文化語用失誤,使學習者選擇適當?shù)恼Z言進行有效地交際,達到語言教學的目標。
教學課堂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起關鍵作用,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語言的交流。筆者認為,要了解一個民族的語言、生活和習俗,不僅要在教學課堂上提供真實的情景,更要在實踐中去體驗。
(1)情景滲透。民俗語言是民俗文化的載體和產物,了解民俗語言不僅有利于提高閱讀者的語言水平和語言審美能力,也可以幫助漢語學習者了解民俗語言所表現(xiàn)的特定時期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社會生活。民俗語言交際具有多重屬性,如語言的調節(jié)職能、民俗因素、社會心理因素都會參與社會交際,使它成為立體的、動態(tài)的、多方面的交際系統(tǒng)[6]。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利用一些直觀教具給學生以直觀的情景式感受,如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反映中國民俗題材的電影《喜盈門》《白鹿原》,等等。通過利用直觀教具,讓學生模擬各種情景,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想象進行對話。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民俗習慣等必要背景知識。教師也可設置虛擬情景,突出交際性教學原則,在語言使用的過程中,體會語言文化差異,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增強學生對目的語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2)社會實踐。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學習語言最終的目的是能在生活中順利交流,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民俗語言,教師應適當組織學生開展參觀訪問的活動。在課外,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習得環(huán)境,能更好的貼近民俗,與老師的交流也會變得輕松自在,學生想要掌握知識的渴望從在課堂上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當進入到中高級階段,學生對漢語言及所屬的文化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教師可組織學生舉行相關的一些辯論賽,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分價錢一分貨”和“失敗乃成功之母”,等等,使學生在理解俗語和句子表層意義的同時,更能對辯論的整個語篇的文化含義有深刻見解,培養(yǎng)學生全面、綜合的聽說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幫助學生建立以多元文化為根基的思維模式。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還有一項非常重要但被很多學生和老師忽略的課外實踐活動——計算機輔助教學,豐富的網絡資源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網絡資源里對這類俗語無論是讀音、語音、解釋、語法、反義詞、近義詞,還是出自情景對話、翻譯等都有詳細的說明。網絡不僅能帶給學習者方便快捷的學習方式,還能通過網絡平臺使學習者自由地以小組、群體和論壇等方式實現(xiàn)不同時間、空間和地點的交流。
早在唐朝,我國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中就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國外,也有教育家如美國的喬治貝雷迪(G.Bereday)曾說“一個教育系統(tǒng)之優(yōu)劣,必然是大大地依賴于在這個系統(tǒng)中服務的教師?!庇纱丝梢姡咚刭|教師隊伍是教育發(fā)展的基石。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高素質教師更是在整個教育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國內對外漢語教師培養(yǎng)。愛丁堡大學應用語言學專家Peter Strevens認為優(yōu)秀的教師應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特點:①個人品質:內在的品質特征應是身體健康無生理缺陷,有較高的智慧,有堅強的性格。感情上達到成熟的程度;通過教育培養(yǎng)而形成的品質特征有:受教育程度較高,有比較寬廣的生活知識,精通掌握所教的語言。②教育能力:對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有創(chuàng)造性使用的能力,可根據(jù)情況進行改編和設計;有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能識別所教學生的成績和問題,使學生的學習速度達到最大限度。③事業(yè)心:能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整個語言教育事業(yè)的一部分,并為之奮斗,能正確理解語言教學形勢和發(fā)展趨向,并具有正確的觀點[7]。因此,民俗語言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善于講清民俗語言的文化內涵,善于通過中國文化背景,使外國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俗語言,把璀璨的語言文化介紹給外國學生。對外漢語教師的知識結構應建立在兼收并蓄、博采眾長的基礎之上。作為一個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要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好漢語言學理論知識體系,尤其是民俗語言的知識及其他的特點和規(guī)律,并對學習者所在國的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進行了解和研究。
(2)國外對外漢語教師培養(yǎng)。對國外教師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對外民俗語言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把理論運用實踐中??梢宰寚饨處焻⑴c到國內有經驗教師的講課之中或對課堂進行觀摩。也可以就某一民俗主題,在主教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商討,從而更好的將民俗語言融入到對外漢語教學當中。李嘉郁認為,派有漢語教學經驗的教師深入海外中文學校,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海外稱之為督導。派國內有關專家赴海外巡回講學,或邀請華文教師來中國內地進行短期培訓,一般為二至三周[8]。以“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對海外漢語教師進行培訓,不僅受到了他們的廣泛贊同,而且這些受過訓的教師回國后,可以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以及參加的一些民俗文化活動涉及到未加入培訓的教師中,能帶動和影響周圍的教師,起到相當大的輻射作用。
根據(jù)當前的對外漢語教學形勢,也為更好地推進民俗語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教學,筆者認為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還應具備學科意識、跨文化意識。
對外漢語教學中民俗語言教學是一項特別的教學任務,學科意識在教學中是每位想致力于教好這門學科的教師的必備素養(yǎng)與學術視野。因此,我們首先應當認清,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何謂對外漢語教學學科意識。陸儉明指出,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必須要有它的哲學基礎,必須有一定的理論作支撐,必須有明確的學科內涵,必須有與本學科相關的、起輔助作用的學科[9]。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要對本學科的特殊性進行科學定位,端正本科學的態(tài)度,貫通本學科知識的理念,對本學科的問題回歸到認識的源頭,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相統(tǒng)一。
首先提出“跨文化意識”概念的是漢維(Hanvey,1979),他將理解和承認人類具有各自創(chuàng)造其獨特文化的基本能力,不同民族的文化,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存在差異稱為“跨文化意識”。民俗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傳播媒介,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因此,在漢語學習和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教師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在交際中體現(xiàn)平等原則,防止表現(xiàn)漢語言優(yōu)越感,同時預防來自歐美國家的學生對本國語言和文化表現(xiàn)的優(yōu)越感膨脹。也要讓學生清醒認識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語言和文化都是盡善盡美的。
民俗語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擁有適合留學生使用的教材、高標準的教學課堂以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民俗語言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在民俗語言這個學科建設上認真搞好上述三個研究,今后必將會在對外漢語教學上有所促進。
[1] 黃濤.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M]∥中國文化新論叢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2] 許琳.國家漢辦公派教師培訓活動中的講話[R].世界漢語教學,2009:106.
[3] 鄧恩明.編寫對外漢語教材的心理學思考[J].語言文字應用,1998(2):56-62.
[4] 楊寄洲.編寫初級漢語教材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4):52-57.
[5] 趙金銘.跨越與會通——論對外漢語教材研究與開發(fā)[J].語言文字應用,2004(2):109-118.
[6] 曲彥斌.中國民俗語言學[M]∥中國民俗文化研究叢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225.
[7] Peter Strevens.New orient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153.
[8] 李嘉郁.海外華文教師培訓問題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8(2):102.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