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學成
(上海大學 法學院,上海200444)
現(xiàn)代意義上的自殺條款一般都出現(xiàn)在以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中,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成立并生效后的一定時期內(nèi)自殺,保險人將不承擔保險責任。
各國人壽保險契約立法中都涉及的關(guān)鍵問題是:如何規(guī)范“被保險人自殺致死”和“保險人給付義務”的關(guān)系?其原因在于,人壽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生命健康為標的的保險,自殺是導致被保險人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一般傳統(tǒng)觀點認為自殺行為是被保險人可以控制的。矛盾因此而產(chǎn)生。
18世紀的歐洲受宗教影響,“自殺即是犯罪”的觀念籠罩著整個社會。這種觀念相當于法律,或者說各個國家以此觀念制定了相關(guān)的禁止自殺法,在規(guī)定了自殺是犯罪行為的同時,還宣布了對自殺人尊嚴的冒瀆、財產(chǎn)的沒收之類諸多刑罰規(guī)范。
到了19世紀,“自殺即是犯罪”的觀念雖然被肅清,但繼而又引發(fā)了“危險發(fā)生不確定性”的理論爭論。簡言之,自殺是行為人自己可以控制的,而保險技術(shù)性卻要求保險事故是因偶然性事件所致且在被保險人可控能力之外的,因此,保險人對于自殺導致死亡的情形還是絕對地免責的。
直到20世紀,有美國學者提出了“基于人壽保險的目的,應將自殺列入可保范圍”的觀點,即“目的說”。這種觀點認為,基于公序良俗的角度,保護被保險人死亡時遺留的、缺乏生活保障的受扶養(yǎng)家屬是人壽保險契約的基本目的?;诖耍J為自殺是完全可保的。同時,美國學者在實務中發(fā)現(xiàn),保險公司人壽保險保險費率的計算,所依據(jù)的死亡率的計算是將自殺導致的死亡因素完全包含進去的。
“危險發(fā)生不確定性”和“目的說”兩種理論各具充分的的理由支持各自觀點,這兩種觀點的沖突實質(zhì)上反映了保險人與被保險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如何平衡二者之間的利益就成為了焦點。在20世紀后半葉美國法院審理的“里特訴美國人壽保險公司(Ritter v.Mutual Life Insurance U.S)案”中找到了“折中點”。案中提到的“法律或保險單得規(guī)定自殺發(fā)生于保險契約生效經(jīng)過一定期間后,始在承保范圍內(nèi),以示抑制?!本褪瞧胶獗kU人與被保險人利益的“折中點”,是自殺免責條款的理論基礎(chǔ)來源及自殺免責期間制度的雛形。
根據(jù)我國《保險法》第44條第1款的規(guī)定,自殺免責期間為2年。那么,本文所討論的自殺免責期間適用的合理性主要體現(xiàn)在哪方面?在我國,認為人壽合同復效之后重新計算被保險人2年的自殺免責期間是否合理?
我國2009年修訂的《保險法》第44條增補了所謂“從復效之日起重新開始起算”之規(guī)定:“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滿2年后,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給付保險金?!痹摲l規(guī)定的理論依據(jù)是基于防止道德風險的發(fā)生。例如,某人認為已買的人壽保險合同只有在死亡時才能得到保險金,實在是沒有多大意思,遂停止支付保費,導致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后由于各種因素而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此時,想到年邁的父母養(yǎng)大自己實屬不易,于是想以自殺換取保險金以安慰父母,于是便復效合同。在該案例中,如果復效之后不重新計算2年的免責期間,會加強自殺者自殺的沖動,反之,能減緩其自殺的行為。有學者也指出,復效之后重新計算免責期間旨在于預防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的效力停止期間,萌生自殺的想法,而在交清保費使保險合同恢復效力之后再采取自殺行為。這樣的結(jié)果不但造成被保險人的逆向選擇,更可能成為自殺行為的催化劑,違背了保險合同的初衷。
復效合同本就是原合同的繼續(xù),從法條所使用“暫?!毙ЯΧ旨纯煽闯?。既然是原合同的繼續(xù),為何要重新計算兩年期間?另外,保險人的免責期間是平衡保險人與被保險之間的利益而產(chǎn)生的“折中點”。那么,期間的長短即表示了立法者傾向于保護保險人還是被保險人。保險免責期間為1到2年為合理的程度,如果將原來合同成立后經(jīng)過的2年加上復效之后重新計算的2年,那么我國保險人的免責期間就變成了4年。這顯然已超出了合理的限度,更加傾向于保護保險人的利益,故該條規(guī)定是否合理有待進一步論證。
我國2009年修訂的《保險法》第44條規(guī)定:以被保險人死亡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復之日起2年內(nèi),被保險人自殺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被保險人自殺時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除外。由此可知,在2年的免責期間內(nèi),保險人只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自殺的情形不免責,其他一律免責。這樣的規(guī)定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我們對民事行為能力的劃分主要是按照行為主體的辨認能力作出的,而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顯然不能等同,自由意思決定能力包含了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所以,法條的規(guī)定是狹隘的,在具體案件的適用上會產(chǎn)生不公平。
例如,比較容易產(chǎn)生自殺想法并實施自殺行為的抑郁癥患者可歸類于“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但不可將其歸類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通常能夠辨認自己的行為,但因病不能控制自己自殺的行為,當然不屬于保險人免責意義上的自殺。這種自殺應屬于死亡的正常風險,不具有以自殺騙取保險金的意圖,保險人應當承擔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如何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65條“自殺”含義的請示的答復》中提到,被保險人在投保后兩年內(nèi)因患精神病,在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情況下溺水身亡,不屬于主動剝奪自己生命的行為,亦不具有騙取保險金的目的,故保險人應按合同約定承擔保險責任。
另外,關(guān)于醉酒之后自殺的問題屬不屬于保險人免責意義上的自殺,關(guān)鍵還需判斷行為人在醉酒之后有沒有控制能力以及控制能力大小。如果沒有控制能力則還需進一步考察行為人對于醉酒有無過錯。比如,明知自己喝醉酒之后會有輕生行為仍然放任發(fā)生的,則認為有過錯,保險人可以在被保險人過錯范圍內(nèi)免責。
當然,法條上規(guī)定以被保險人自殺時的行為能力為標準是有一定道理的。該標準因其客觀性而易于判斷,但對于精神病之類的判斷在操作上比較困難,易導致弄虛作假的情形出現(xiàn),更會使問題更加復雜化。但是,不能為了便捷規(guī)避風險而犧牲實體公正。
2009年修訂后的《保險法》對于自殺條款規(guī)定的進步是巨大的,但在實際適用中大都只起到一個總則的指導作用。目前的法律還存在著一些疏漏,導致保險公司在人壽保險合同中直接規(guī)定排除因病自殺之類情形承擔責任的條款,使被保險人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建議我國未來修法時可借鑒《德國保險契約法》第169條之立法例:“若其行為出于病理失常狀態(tài),以致不能自由決定其意思時,保險人仍須負責?!蓖瑫r,用列舉式并增加兜底條款來完善被保險人在免責期間自殺不承擔責任的情形,在司法實踐中通過司法解釋的方式不斷完善保險人免責期間不應免責的情形。
[1]樊啟榮.人壽保險合同之自殺條款研究——以2009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44條為分析對象[J].法商研究,2 009(5).
[2]劉樹峰.建議安樂死與壽險理賠[J].中國保險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3).
[3]王澤鑒.民法總則[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
[4]江朝國.保險法基本理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5]潘令儀,王祖承.中國自殺研究的現(xiàn)狀[A].第四屆泛亞太地區(qū)心理衛(wèi)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
[6]于濤.被保險人自殺索賠問題的中美法律比較——解析新《保險法》第四十四條[J].保險研究,2009(3).
[7]袁美范.保險犯罪事件(下冊)[M].臺北:臺灣廣場文化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97:108.
[8][美]肯尼思·布萊克,哈羅德·斯基珀.人壽保險(上冊)[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9,154,150,151.
[9]GarySchuman.Suicide and TheLifeInsurance Contract:Was The Insured Sane or Insane?That is The Question-or Is It?[J].Tort&Insurance Law Journal,Summer 1993.
[10]Ritter v.Mutual Life Insurance U.S,169 U.S.139,18 S.Ct.300,42 L.Ed.693,18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