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福全 張小飛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 300401)
誠信就是指信任于人、言之于實、堅守承諾的道德品質,尊重客觀事實、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客觀規(guī)律。堅持實事求是、敢于追求真理、敢于履行自己的職責是當代大學生講誠信的具體體現(xiàn)。誠信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既是一種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又是一種重要的信用資源教育,還是一種公民道德素質的教育。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xiàn)實是,莘莘學子,躁動不安、作風虛浮、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簡歷造假、論文抄襲、畢業(yè)違約、借貸不還等現(xiàn)象更是屢禁不絕,這些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因此,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研究勢在必行,任重道遠。
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提升大學生的誠信水平,不僅是對學校發(fā)揮育人功能的要求,也是大學生提升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樹立大學生的誠信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誠信品質,是現(xiàn)階段大學教育的內容之一,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是堅守中華文化的必然要求。
(一)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學校園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地方。教育大學生養(yǎng)成誠信的習慣,樹立誠信的意識,是大學校園高等教育的題中之義。大學校園要為社會輸送符合國家發(fā)展要求的人才,這些人才要適應各個崗位的要求。大學生要能勝任各個崗位要求,就必須具有良好的誠信道德品質。大學生只有努力培養(yǎng)誠實守信的優(yōu)良品質,奠定立足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基石,將來才能符合崗位要求,勝任工作。才能承擔起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任。大學校園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舞臺,是大學生增長知識的地方。大學校園的教育宗旨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是大學校園德育的重要內容。現(xiàn)代社會節(jié)奏加快,使得很多人產生浮躁的心理,誠信品質也隨著這種浮躁心理被逐漸被淡化。但是,大學校園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的宗旨不能變。大學校園教育必須下大力度加強大學生的誠信建設,繼續(xù)深化大學生的誠信意識,為社會輸送誠信人才。
(二)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質,是人之為人的道德準則。只有以誠實守信為基點,加強道德修養(yǎng),誠實做人,誠心做事,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才能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誠信是發(fā)展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講求公正、公平。缺少公平、公正的道德約束,市場經濟將陷入混亂。大學生只有做到誠實守信,才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舞臺上,一展才華,表露鋒芒。不講誠信或許會讓一些人,得一時之利,發(fā)短暫之財。但是,人若想長久的立足社會,長久的發(fā)展下去,必須以誠待人,童叟無欺。大學生終有一天是要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的。誠信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沒有這張通行證大學生會處處碰壁,難以長久立足社會,甚至為社會所淘汰。誠信是為人之根本,是開拓事業(yè)的墊腳石,大學生要有加強自身誠信品質的意識,努力在校園中歷練自己。
(三)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誠信是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重要范疇,是我國傳統(tǒng)道德中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大學生既是復興中華民族的希望所在,又是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主要載體,因此加強大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必須持之以恒。大學生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大學生講誠實、守信用是弘揚中華文化要求之一。從古至今,誠信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將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當然要弘揚誠信品質。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的領導集體,在八榮八恥中也明確提出了以誠實守信為榮,這說明我們國家自上而下的重視誠信教育,重視誠信的重要地位。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大學生要繼承中華文化的精華,要義不容辭的弘揚誠實守信精神。
對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行了深刻的認識之后,就要求大學生來踐行誠信品質。
(一)營造誠實守信的德育環(huán)境。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把誠信教育納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系統(tǒng)學習,全面認識誠信。同時,校系黨團組織和宣傳部門要認真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教育活動,通過校報、校園網、廣播、宣傳欄等輿論陣地廣泛宣傳“誠信”;通過舉辦報告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使全體學生積極投身到高校誠信建設中去,爭當誠信文明的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人塑造環(huán)境同時,環(huán)境也塑造人,人改變著環(huán)境,同樣環(huán)境也改變人。以誠為本,誠以待人,在大學校園內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使大學生在誠信的環(huán)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漸養(yǎng)成誠信的良好品質。大學校園要利用好校園的環(huán)境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品質。
(二)加強誠信制度建設。規(guī)范誠信行為,加強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單靠課堂教學和輿論宣傳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制度建設作為輔導。環(huán)境的熏陶輔之以制度的約束,會產生更加強大的效果。大學生在校期間的評獎評優(yōu)、入黨評審、三好學生評選和優(yōu)秀干部的評比等活動都可以和大學生的誠信品質相掛鉤。對那些在考試中作弊,不遵守校園規(guī)章,故意破壞校園秩序的大學生,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制度,將大學生的誠信情況記錄進學生的檔案之中,以此督促當代大學生樹立強烈的誠信意識。誠信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學生的誠信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要持之以恒,將誠信制度建設堅持下去,才能切實提高大學生的誠信品質。
(三)注重大學生的“自律”精神。大學生誠信的維系需要他律的作用,然而多么健全的法規(guī)和制度也難免有百密一疏的時候,總會給失信者留下可乘之機。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外因是條件,內因是基礎,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他律只是自律的條件,自律是他律的基礎。要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誠信問題,還是要通過大學生自身認識來解決。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當代大學生自身要有嚴格的自律意識,發(fā)揚“我日三省吾身”的精神,進行自我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要勇于擔當責任,在校園生活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品格。
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更是立國之基。當前高校應當把誠信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重點和關鍵來抓,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培育誠信校園文化,使大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的責任重大,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學校和大學生自身的努力,誠信教育一定會取得成效,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會得到有效提高。
[1]馮曉艷.當代大學生誠信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 [J].教育與職業(yè).2010(30).
[2]楊慧中.關于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幾點思考 [J].中國校外教育.2009(06).
[3]王杰.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 [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