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鄭永文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大慶163319)
大學生從入學到基本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這一段時間,稱為新生適應期。從個體生命全程發(fā)展角度看,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向成年期的過渡,是個體從依賴走向獨立,步入成人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心理學上的第二次斷乳期。上大學是一項積極的生活事件,它有利于提高個體的自身素質和修養(yǎng),為青年人的成長提供新的發(fā)展契機。因此,豐富大一新生適應性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對于大學生的健康和諧發(fā)展,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模式有課堂教學模式、講座形式、參觀實習活動及社團活動等,但存在針對性不強、效果不明顯的缺陷。大學新生適應性團體輔導是一種以團體為對象的心理輔導方式,運用心理學輔導方法,通過團體互動產生認同感、信任感,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提升角色轉變的行為能力。為了進一步探討團體輔導在新生適應教育中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嘗試以團體輔導方式對大一新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本研究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通過海報、網絡、傳單等方式,招募自愿參加適應性團體輔導的2012級動物醫(yī)學專業(yè)大學新生,一共有32名學生報名,由具有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的學生工作人員擔任咨詢師,并對報名學生進行個人資料篩查、心理測試,從中選擇10名大一新生作為團體成員。其中男生4名,女生6名。整個團體輔導過程不進行實驗操作。
1.2.1 大學生適應性量表(CSAI)
采用盧謝峰編制的“大學生適應性量表”(CSAI),該量表共有66個項目,包含7個維度和1個效度量表。7個維度分別為學習適應性、人際適應性、角色適應性、職業(yè)選擇適應性、生活自理適應性、環(huán)境的總體認同、身心癥狀。
1.2.2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采用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1975年編制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采用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涉及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
1.2.3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6PF)
采用卡特爾編制,經劉永和與梅瑞迪斯修訂的16種人格因素問卷,簡稱16PF。該問卷共有187個項目,從樂群性、敏銳性、穩(wěn)定性、影響性、活潑性、規(guī)范性、交際性、情感性、懷疑性、想象性、隱秘性、自慮性、變革性、獨立性、自律性、緊張性16個相對獨立的維度對人進行描繪,并可以了解應試者在環(huán)境適應、專業(yè)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現(xiàn)。
1.2.4 自我評價報告
輔導報告、個人階段小結、團體活動感受、自我評鑒。
1.2.5 重要他人評估
咨詢師輔導前后的報告、班主任評價報告。
1.3.1 前期準備
明確團體的性質、名稱、目標、規(guī)模、咨詢師、活動時間、活動場地、活動形式,制定適應性團體輔導的具體實施方案,對團體成員進行輔導前測,即在團體輔導前一周團體成員認真填寫 CSAI、SCL -90、16PF。
1.3.2 團體活動
適應性團體輔導活動共8次,歷時2個月,分為初始階段、過渡階段、工作階段和結束階段4個部分進行。通過相識活動、擬定團體契約、引發(fā)成員中層次自我表露活動、角色適應活動、環(huán)境適應活動、人際適應活動、回顧團體經驗活動對大學新生進行適應性教育。
團體成員CSAI結果顯示,職業(yè)選擇適應性、生活自理適應性和身心癥狀無顯著變化,學習適應性、人際適應性、角色適應性、環(huán)境的總體認同均有顯著性改變。
團體成員SCL-90結果顯示,除軀體化因子、敵對因子和附加因子沒有變化,強迫因子、人際關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慮因子、恐怖因子、偏執(zhí)因子均有顯著性改變。
團體成員16PF結果顯示,樂群性(A)、穩(wěn)定性(C)、懷疑性(L)、憂慮性(O)、實驗性(Q1)、獨立性(Q2)、緊張性(Q4)均有變化,其中樂群性和穩(wěn)定性有顯著性改變。
團體成員自我報告顯示,環(huán)境適應能力、自我認知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有較大提高。咨詢師及班主任評價報告顯示,參加團體輔導的學生思想狀態(tài)、集體意識、合作能力、協(xié)調能力較其他學生好。
角色適應是指個體為與其所承擔的新角色或所處的新環(huán)境保持和諧狀態(tài),而采取的心理調適及行為反應。對于大學新生來說,作為大學生這一全新角色的初始承擔者,出現(xiàn)適應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然而,不同的學生因其自我概念、歸因方式、價值觀等不同,產生了不同的主觀反映。有的大學新生不能很好地從高中生活模式轉換到大學生活模式,往往出現(xiàn)角色定位不準,迷失自我的情況。
適應性團體輔導針對以上問題,從自我同一性角度設計活動,采取團體開放式討論與體驗,通過自我統(tǒng)一性的形成,增強個體的自我力量,提高個體的適應能力,提升個體的心理幸福度,增進心理健康,促進學生以正面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與他人、順境與逆境,進而健全人格。
環(huán)境適應有利于大學新生順利實現(xiàn)角色轉變、完成大學學業(yè),能夠為大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供心理基礎和技術支持。然而,對于部分大學新生來說,步入大學殿堂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遠離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第一次遠離自己所熟悉的環(huán)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雖然大多數(shù)的學生能夠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但是由于年紀較輕、經驗缺乏、能力不足和心理準備不夠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使得他們在新的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種種不適[3]。
以團體動力學和社會學習理論為基礎的適應性團體輔導,在活動中設立了環(huán)境適應專題,在向新生介紹大學環(huán)境的特點和大學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基礎上,使學生通過自我體驗,在放松的環(huán)境中暢所欲言,分享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的不同,主動表達出對全新環(huán)境的好奇、不適與畏懼,促進學生積極思索,互幫互助,主動對大學生活進行合理規(guī)劃以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釋放環(huán)境改變帶來的壓力。
大學里的人際交往具有多層次、立體化特點。因學習而建立起來的交往關系日漸退居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室友關系、校友關系、老鄉(xiāng)關系、各種社團成員關系、網友關系、師生關系、情侶關系等,紛繁復雜的各種人際交往需求,使大學新生應接不暇,導致一些學生談“人際關系”色變,產生退縮心理[4]。
適應性團體輔導根據人際交往因素設計了相關活動,如“人際關系中的我”、“溝通模式探討及訓練”、“非語言行為及語言行為訓練”、“社交技巧行為訓練”、“心有千千結”等,幫助大學新生在模擬的情境當中,理解他人的交往動機和模式,通過強化訓練,使大學新生形成客觀的自我意識,形成自我成長的動力,提高社交能力,培養(yǎng)積極的個人品質,促進自身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適應性團體輔導活動本身具有積極的暗示作用。在活動初始階段,通過破冰活動和團體契約的建立,強調團體輔導活動能有效地改善大學新生適應期的各種不適癥狀。在過渡階段和工作階段,不斷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不斷地體會到被肯定、被認同的感覺,通過各種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整個團體輔導活動本身使得學生有被關注、問題被解決的自我暗示。在結束階段,充分肯定學生的各方面進步,這種暗示有效地提高了大學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從而增強了信心,有利于其順利度過適應期。
[1]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9-370.
[2]郝文清.大學新生環(huán)境適應問題與應對措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6,(2):87 -88.
[3]劉妍君,張雪蓮.團體輔導在大學新生適應教育中的干預效果研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4(5):26-29.
[4]楊曉華.大一新生適應障礙的干預模式[J].價值工程,2011,30(2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