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組隨堂實驗成就動態(tài)課堂

2013-04-12 23:19:46徐春芬
化學教與學 2013年8期
關鍵詞:隨堂濾紙試管

徐春芬

(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高級中學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jīng)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备咧谢瘜W實驗教學體現(xiàn)著典型的“動態(tài)”,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場景,同時能夠啟迪學生表現(xiàn)出巨大的思維潛力,迸發(fā)出新奇的創(chuàng)意和探究意識。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實驗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功能,筆者對課堂實驗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較與思考,以下結合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這方面的一些感受與做法。

一、講臺上演示實驗模式

教材上大多數(shù)的實驗都是驗證性實驗,只要求教師做演示實驗。教師做實驗的目的一是讓學生看到該反應的現(xiàn)象,通過感官刺激以加深對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與記憶;二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很喜歡“看實驗”,但更喜歡“做實驗”。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在臺上做演示實驗,基本上是給前幾排的同學“表演”,后面的同學根本看不清實驗的細節(jié),只能遠距離地看看熱鬧,筆者課堂上經(jīng)常會聽到有的同學會在看實驗時說,“試管里加的什么試劑?怎么會燒起來了”等疑問。大多數(shù)時候教師忙于實驗操作,基本不會走到后面去,即使走到后面也是展示 “實驗成果”,學生缺少“參與感”,有的同學感覺特不過癮,有點手癢癢;也有部分同學事不關己,剛好利用教師做實驗的時間講講話,開開小差。有接近一半的同學在教師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教師好心做了壞事,這樣的實驗課越多,學生的課堂效益越低。

二、實驗室二人一組式實驗模式

與之相對應的在實驗室進行分組實驗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即使對于條件允許的學校。曾聽了一節(jié)公開課《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與應用》,為了讓同學們都能親自體驗,增加課堂的“亮點”,教師在實驗室上的課,采用的是“實驗探究教學法”,三個實驗探究活動貫穿了整個課堂,學生從思考→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交流實驗心得,最后總結歸納,這樣做確實不錯,學生很興奮,課堂氣氛很活躍。這節(jié)課獲得了好評。但聽課的老師都有一種感覺,課堂秩序有些亂,一種現(xiàn)象是部分同學都有些等不及了,想趕緊“下手”,聽課不太定心,一會兒摸摸這個試劑瓶,一會兒碰碰那個試管,就等著教師發(fā)話;第二種現(xiàn)象是大家搶著“做實驗”,實驗中教師補充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等于沒說,因為沒有人聽得到,大家都自顧自地忙于操作;第三種現(xiàn)象是在5分鐘的實驗時間里,教師沒有分身術,教師只能“親臨”幾個組,剩下的十幾個組得不到教師的指導,錯誤的操作導致實驗的失敗也只能將錯就錯,坐在筆者旁邊的兩位同學在做套管實驗時就實驗失敗,因為他們把藥品裝錯了。還有實驗室的教室空間大,教師對后面的同學顧及不到,同時由于學生不是經(jīng)常在實驗室上課,感到很好奇,東看看西看看,注意力很難集中。如果學生一直是這種分組實驗的模式上課,時間長了學生適應了,可能會改善很多,以上的問題可能都能解決,學生的實驗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是好事情,但是目前大多數(shù)的學校還沒有這樣的條件,所以這種分組實驗的模式具體實施不了。

三、6~8人小組隨堂實驗模式

怎樣的實驗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動手能力、探究意識,同時便于教師調(diào)控課堂,讓課堂的效益最大化呈現(xiàn)呢?筆者在一次評課活動中得到了啟發(fā),6~8人小組的隨堂實驗模式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點評課的一位老師說,6~8人小組的隨堂實驗不應該只出現(xiàn)在公開課的課堂上,應該推廣在我們的隨堂課上。

小組隨堂實驗模式的形式是根據(jù)每組6~8人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基本是座位鄰近的同學,可根據(jù)實驗的容量進行課桌的適當拼接及確定學生是否圍坐,基本上分成五、六組。但為了讓學生能夠更能集中地思考和練習,筆者常采用的“動靜分開”,實驗儀器放在一個同學的桌子上,該同學是此次實驗的主要實驗員,做實驗時小組同學只要移動一下凳子做到一起就可以了,完成實驗就回到座位上。因為本身演示實驗主要就是觀察實驗現(xiàn)象,所以沒有必要每個同學都動手。況且每次實驗都可以換人做,所以基本上都可以有鍛煉的機會。一年多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種隨堂實驗模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凸顯了它的有效性是教師演示實驗所不能替代的。

1.實驗分析動態(tài)了

《制取氫氧化鋁的實驗探究》隨堂課上,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在親自動手實驗中認識物質(zhì),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討論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以適當?shù)囊龑Ш鸵?,愉快輕松地完成了學習任務。以下是小組實驗分析片段:

實驗1.將2mL 2mol∕L AlCl3溶液分別注入兩支潔凈的試管中,逐滴加入6mol∕L氨水,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2.向步驟1中的一支試管中加入6mol∕L鹽酸,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6mol∕LNaOH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3.取一支潔凈的試管注入2mL 2mol∕L AlCl3溶液,向試管中逐滴加入6mol∕LNaOH溶液,直至過量。

實驗4.向?qū)嶒?試管中逐滴加入6mol∕L鹽酸,直至過量。

(學生分享實驗現(xiàn)象)

第2組的同學先說:實驗1看到白色絮狀沉淀,實驗2中滴加鹽酸的試管白色沉淀消失,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白色沉淀也消失。第6組的同學接著說:實驗2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白色沉淀增多,沒看到消失。第1組的同學站起來補充:實驗2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是白色沉淀先增多,繼續(x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看到白色沉淀在慢慢減少最后消失。第5組對實驗3進行了描述: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接著沉淀量變多,最后沉淀逐漸減少,直至消失。因為是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而且6人一小組看得非常的清晰,所以對現(xiàn)象的表達很準確。

〈小組實驗原理分析交流〉

學生1提問: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為什么會溶解?學生2回答: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發(fā)生反應生成了偏鋁酸鈉,溶解了。學生3追問: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后為什么會出現(xiàn)白色沉淀先增多的現(xiàn)象呢?學生4思考后回答:因為實驗1中加的氨水不是過量,溶液中還有,AlCl3再加入氫氧化鈉后,AlCl3與NaOH反應生成沉淀,所以沉淀會增多。學生5提問:書寫實驗4中反應時,為什么會有NaOH與鹽酸的反應?學生6:因為實驗3中NaOH是過量的,所以實驗3反應后的試管溶液里存在NaAlO2和NaOH兩種物質(zhì),所以會有NaOH與鹽酸的反應。他回答的非常好,看到不少同學在點頭,同意他的說法,也有的同學恍然大悟,眼神里露出了很佩服的表情。

沉淀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白色沉淀會增多這一現(xiàn)象,課前我沒有預料到,我沒有想到在實驗1中會出現(xiàn)氨水沒加過量的問題,學生竟然分析得很好。NaOH與鹽酸的反應這個方程式學生能夠?qū)懗龆易龀隽朔浅0舻幕卮穑角傻爻鋵嵙苏n堂容量。

2.思維潛能啟動了

必修1中比較鹵素元素單質(zhì)的氧化性強弱驗證性實驗時,小組實驗討論分析時有個學生忽然舉手說他有個想法,他說“適量NaBr溶液和少量的氯水反應后溶液變成黃色,課本上是用CCl4來證明這個黃色是置換出的溴水的顏色而不是滴進去的氯水的顏色,既然CCl4有毒,我們可以不用它,我們小組幾個同學認為在NaBr溶液中加少量的水做一個對比實驗就可以證明?!蔽衣牶?,馬上表揚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綠色”發(fā)現(xiàn),然后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做一遍,同時追問同學們不用CCl4溶液如何驗證I2的生成呢?同學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用淀粉溶液,I2遇淀粉溶液變藍”。

大家的話音剛落,這時另一個小組的一個同學舉手問我要一張濾紙,他要給大家演示他的創(chuàng)意。第一步,在1張濾紙的中心處,滴1滴NaBr溶液,待其濕潤之后,再滴上1滴氯水,白色的濾紙上出現(xiàn)了黃色的小花。第二步,在黃色的小花上再滴上1滴KI溶液,濾紙上的小花又變成了棕褐色。第三步,在棕褐色的小花上再滴上1滴淀粉溶液,濾紙上的小花瞬間變成了藍色。他的實驗設計演示贏得了全班同學的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還給這個實驗起了好聽的名字,如“一張神奇的濾紙”,“三色小花”等等。整個學習過程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著。自用濾紙代替了常規(guī)的試管,創(chuàng)意令人叫絕;做試管實驗一般取藥品2~3mL,用濾紙做只用幾滴,大大節(jié)省了藥品;變間斷性的實驗為連續(xù)性實驗,節(jié)約了時間;實驗現(xiàn)象明顯而有趣。

3.課堂活力高效了

將演示實驗、進實驗室分組實驗以6~8人小組進行邊講邊實驗的模式放到課堂教學來,為學生親自參與更多的實驗提供了有利的平臺與可能。對于教師來講,(1)準備6組實驗比到實驗室的24組更方便、容易;(2)能夠更有利于教師調(diào)控課堂,一節(jié)課隨時的進行實驗、討論分析,學生注意力很容易被拉回,教師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深入到每一組去指導、釋疑,了解學情,及時調(diào)整課堂活動內(nèi)容與進度,最大化的讓課堂效率高效。對于學生來講,(1)更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動性,小組內(nèi)伙伴間的平等關系,使得學生做實驗很大膽,不拘束,同學之間的評價也很直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的操作;(2)利于合作、競爭能力的培養(yǎng),6~8人小組圍坐,學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合作變得簡單易行,隨時可以相互討論,發(fā)表見解,提出質(zhì)疑,組組之間相互較量,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3)學生在“做中學”的自主探究中享受了發(fā)現(xiàn)的快樂,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欲望,從而學生會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到學習活動中,產(chǎn)生 “要我學——我要學——我會學”質(zhì)的飛躍。

傳統(tǒng)的演示實驗、實驗室分組實驗不代表低效,在實際教學中不是不需要,當然小組式隨堂實驗模式也不是適合所有實驗的。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要發(fā)揮好每一種實驗模式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多種實驗方法的優(yōu)化與組合,選準主要模式,其他方法輔助,使方法互補、長短相濟、形成合力,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1] 王祖浩,吳星.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1[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

[2] 馬中為.“六小組”式隨堂實驗教學模式[J].中學化學,2012,

(10):6-7

[3] 胡亞錦.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素質(zhì) [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11):36

[4] 葉瀾.“新基礎教育”發(fā)展性研究報告集[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隨堂濾紙試管
“功”隨堂練
“壓強”隨堂練
無土栽培在試管苗移栽中的應用探討
Unit 2 STEP BY STEP 隨堂通Section A
Unit 1 STEP BY STEP 隨堂通Section A
試管難題
好孩子畫報(2016年7期)2016-12-12 11:43:47
淺析濾紙的勻度對濾芯過濾性能的影響
異型試管在微型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高抗水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工業(yè)濾紙中的應用
應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
淺析濾紙透氣度與初始壓差的關系
汽車零部件(2014年2期)2014-03-11 17:46:34
漳平市| 晋州市| 潼关县| 惠水县| 古田县| 家居| 商丘市| 吴忠市| 孟津县| 会泽县| 绥滨县| 新邵县| 炉霍县| 西乡县| 桃园县| 裕民县| 怀远县| 武城县| 商河县| 内黄县| 仙游县| 永和县| 柳林县| 格尔木市| 嘉峪关市| 马关县| 封丘县| 沙湾县| 德安县| 山丹县| 新乡市| 青铜峡市| 瑞昌市| 富源县| 灵璧县| 临沧市| 维西| 乌海市| 荃湾区| 桃园市|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