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永戰(zhàn)
語句排序是考查語言連貫的重要題型之一,它既考查了語句間的連貫,又考查了對多個語言單位的排序組合。排列句子順序時,一要理清思路,二要抓語言標志,如關聯(lián)詞、關鍵詞、相同句式等。從方法上講要先確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間句。也可從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體擴展。對于句子順序,平時在閱讀中要注意典型段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間的銜接。具體來說,做排序組合題,可以從下面六個角度切入。
一、尋線索
記敘性文段一般有明確的線索。線索可從時間的變化、地點的轉(zhuǎn)換、事件的發(fā)展、人物的變遷、情感的波動等方面去尋找。
例1.(2012·廣西桂林市)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清風拂過,細紗在空中蕩開,又滑下來。②這雨絲,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剛剛從碧水中拎起的那縷柔柔細細的紗。③然后悄悄灑向扁舟,灑向村落,灑向群山。④她伸展開手臂,輕輕地把細紗掛向云端。⑤春雨如絲。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解題思路:A、B、C、D四項均把⑤句作為第一句,顯然它就是這段文字的第一句;②句的“雨絲”緊承⑤句“春雨如絲”,故②句應為第二句;此時判斷出A、D項錯誤,據(jù)B、C項知:第三句應為句④;句①中的“細紗在空中蕩開”是照應句④中的“把細紗掛向云端”而來,故句①應為第四句;句③就是最后一句。答案為C
二、理順序
說明性文段一般有明確的說明順序,其順序有時間、空間、程序等。
例2.(2012·江西?。┫铝芯渥咏M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①這樣長而富有變化的墨線是中國畫的特點。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圖》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線條,便勾勒出人物身體的結構,衣褶的變化。
③線條的起落筆及抑、揚、頓、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線條為主,是中國畫區(qū)別于西洋畫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國書法用筆方法的發(fā)展和延伸。
⑤中國畫以“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獨特風格,聞名世界。
A.④⑤②③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①②
D.④⑤①②③
解題思路:它的說明順序是,從總說—具體介紹特點—舉例說明—總結。由此分析句⑤總寫了中國畫的獨特風格,很顯然應排在第一位;句④緊承句⑤,介紹了中國畫造型以線條為主的特征;②③兩句是緊密相連的,是針對句④舉的一個例子;而句①總結了這個例子,再點“中國畫的特點”。 答案為B
三、明結構
議論性文段的論證結構有總分總式、總分式、分總式、并列式、層遞式、對照式等,可依其結構規(guī)律排列語序。
例3.(2012·河北省)給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項是( )
①歸結起來,有兩種態(tài)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錯誤的,注定會失??;后者是正確的,必然會勝利。
③人們對待事物運動的力量可以采取種種不同的態(tài)度。
④一種是積極疏導使之順利發(fā)展。
⑤一種是堵塞事物運動發(fā)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⑤④②③
D.①②⑤④③
解題思路:通讀這幾個句子可知,這一語段的關鍵詞是“態(tài)度”。③句先講了人們可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①句寫有兩種正好相反的態(tài)度;④⑤兩句分別介紹了這兩種態(tài)度;②句是對④⑤兩句的總結。答案為B
四、抓詞語
有些文段的句子。上句句尾與下句句首有相同詞語相互連接,像鐵鏈一樣承接下來,據(jù)此可給句子排序。還可以通過找上下句的關聯(lián)詞語、指示代詞、序數(shù)詞等語言標志,并以此作為連接上下句的語言鏈。
例4.(2012·廣東湛江市)給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①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活化石已成為我們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②海豆芽是一種生活在溫帶和熱帶海域的無脊椎動物
③又因為它的貝體呈長橢圓形,很像人的舌頭,也有人叫它“舌形貝”
④資料顯示,它是現(xiàn)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幾億年的歷史
⑤因為它上部的貝體像一顆黃豆,下部的肉莖宛若一根剛長出來的豆芽,所以俗稱“海豆芽”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③④①
C.①②⑤③④
D.①②④⑤③
解題思路:根據(jù)“因為”、“又因為”,③在⑤后面;根據(jù)“這一活化石”的“這”字,①在④后面,再用排除法選項可得出答案。答案為B
五、找話題
一個語段,一般有個中心話題,或?qū)懭?,或繪景,或敘事,或狀物,或述知,或論理。而這個中心話題在語段里,不可能沒有其意義規(guī)律。因此,可以找出這個中心話題,發(fā)現(xiàn)其意義規(guī)律,從而正確排列語序。
例5.(2012·湖北黃岡市)請將下面已經(jīng)打亂順序的四句話進行正確的排序。(只填寫序號)
①其他地方的園林我也到過一些。②因此,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③蘇州園林據(jù)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④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解題思路:本語段的中心話題是談“蘇州園林”。先說“到過”蘇州園林③,再說“也到過”其他園林①,然后談“總的印象”④,最后得出結論“蘇州園林不該錯過”②。 所以應是③①④②
六、綜合運用
有些復雜的文段,可綜合運用上面的幾種方法。
例6.(20l2·山東濰坊市)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句子,語序恰當、語意連貫的一組是( )
______________。瑙魯為什么沒有土地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鳥糞經(jīng)過長期的化學變化,形成了厚達l0米左右的磷酸鹽層,因而全國沒有一寸可供作物生長的泥土
②原來自古以來,棲息于此的數(shù)不清的海鳥在島上留下了厚厚的鳥糞,完全掩蓋了土地
③地處太平洋上的瑙魯共和國,是一個面積狹小、人口稀少的島國,被稱為“無土之國”
④瑙魯?shù)慕?jīng)濟以開采和出口優(yōu)質(zhì)磷酸鹽為支柱,糧食、果蔬以及各種日用品都依賴進口
A.③④①②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解題思路:③句提出“無土之國”這一說法,引出原文的疑問,應作為首句。②句緊承“瑙魯為什么沒有土地呢?”這個問句,且有“原來”一詞作為回答的提示。①句緊承②句中對鳥糞的介紹,且有“因而”一詞作為總結,故②、①緊密相連。②、①兩句說明了瑙魯無土,富有磷酸鹽,所以④句“出口磷酸鹽和進口糧食、果蔬以及各種日用品”的表述就順理成章了,故④句緊承②、①兩句。答案為B。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201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