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詹三河
【摘要】隨著微博的興起和普及,微博已經成為大學生交流和信息獲取的重要平臺,本人淺析了微博作為一把雙刃劍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薄ⅰ皺C”,并探析基于微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 大學生 機遇 挑戰(zhàn)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80-02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xiàn)即時分享。2012 年1 月,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 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shù)達到2.5 億。其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工具,憑其極強的滲透力、影響力和吸引力進入了高校,深受在校大學生的青睞。微博作為一把雙刃劍,共享與傳播“我思、我見、我說”理念的同時,更用它的微動力輸送多元趣味、創(chuàng)新話語空間、改變社交生態(tài)、變革大學生們的價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校園輿論形成、發(fā)展和傳播,正視微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也要看到其蘊含著新的機遇。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并利用微博這一新型信息交流載體,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一、正確認識微博帶來的“危”,良性把握微博創(chuàng)造的“機”
(一)微博的興起給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zhàn)
第一,微博的海量信息,碎片化語言,引發(fā)大學生的認知偏差,出現(xiàn)多元化的價值觀
“每一個用戶都是潛在的寫手和信息傳播者,文本碎片化、信息泛濫成為突出現(xiàn)象”,微博其碎片化的語言表達、個性化的信息資源、裂變式的信息傳播和社會化的媒體平臺等迎合了大學生對社會新信息和新知識的渴求,各種思想交匯、碰撞、融合,大學生可接觸到各樣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思潮,其中不乏一些西方的腐朽觀念,或一些原來被普遍否認的價值觀念被冠以“新”、“潮”等名而登臺亮相,大量的信息難辨良莠真?zhèn)?,影響價值取向。此外,微博使用方便、信息量大、更新快,自制力不夠強的大學生就易對微博產生依賴,成為所謂的“微博控”。
第二,微博的廣泛性、不可控制性及其多元化信息內容,挑戰(zhàn)輿論環(huán)境
在微博平臺上,每個一用戶都可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心情、所觀所感,以視頻、圖像或者文字的形式發(fā)布、轉帖、跟帖。微博發(fā)布的低技術門檻,受眾范圍廣泛,主題包羅萬象,使其可以瞬間形成數(shù)以萬計的微博信息。無需審核而隨意性大,不少信息還糅雜了發(fā)布者的主觀感受或個人臆斷,真實性、可靠性不足,其不可控性較強。因此,難免會有個別人會制造網絡謠言并在微博中流傳,擾亂網絡輿情。加上尚未找到切實有效的微博監(jiān)管手段,微博面臨著成為各類信息的“垃圾場”的危機。多元化的信息內容,其廣泛而不可控制的特征對輿論環(huán)境形成挑戰(zhàn)。
第三,微博的廣泛性、真實性、開放式,挑戰(zhàn)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集中性、權威性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過提前確定教育主題、準備教育材料,以班會、理論課、交流會、宣傳講座等形式在一個集中的時間開展,集合教育者的權威,通過良好的教育氛圍,引發(fā)學生的認同,達到教育效果。微博的出現(xiàn)使信息的傳播逐步脫離教育者的控制。其信息量較大,良莠不齊,傳播廣泛,學生掌握的去中心化的微博信息源及話語權是不能和官方信息相提并論的,但其傳播“去中心化”、“閱眾共享”的特點使得大學生群體可能成為新的“意見領袖”,抑或成為別的“意見領袖”的追隨者。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權威者形象可能被模糊和邊緣化,其權威性也受到嚴重影響。
(二)微博的發(fā)展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機遇
第一,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微博的出現(xiàn)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內容,傳統(tǒng)的思政政治教育主要采用單一、枯燥的灌輸形式,信息呈現(xiàn)單項流動;微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微博中關注和分享來自各方包括學生的觀點,通過網絡發(fā)現(xiàn)高質量的、易于學生接受的觀點、有代表性的信息在微博上發(fā)布給學生,極大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和內容。
第二,提供互動平臺,溝通滲透、網絡熱議平臺,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參與熱情,強化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微博的溝通滲透,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建立網絡熱議平臺,引導大學生參與政治,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策、大方針,關注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表達民意,提高其政治參與熱情,公益參與度,強化德育教育。通過重大節(jié)日、重大活動和敏感時期,編發(fā)專題微博,組織主題討論,倡導主題活動,編發(fā)主題文章,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認識,營造良好氛圍。
第三,提升思政教育者的親和力,平等性促進了主客觀良性關系的產生
互動、平等、開放的微博平臺拉近思政教育工作者主體與客體間的距離,更好的促進了主客體間形成平等互動、雙向互動、互相轉化的關系。通過與學生頻繁的互動交流培養(yǎng)雙方的感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中富有親和力,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至高境界。思想教育工作者應更新觀念,以“良師益友”而非“道德權威”的姿態(tài)、以“平視”而非“俯視”的角度、 多“疏導”少“封堵”、多交流少說教。借助微博的力量讓更多的學生不再因畏師心理而拒教師于千里之外,而是主動參與溝通中。
二、基于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
(一)正視微博的“危”、“機”,樹立知微博、用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視點
微博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和高校大學生接觸最緊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者,更應正視現(xiàn)實,樹立知微博,用微博的理念,主動融入,把握微博的宣傳主動權,積極發(fā)表個人觀點見解,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積極意義的言論,維護主流文化。充分利用好微博,以微博為平臺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構建有效微博平臺體系,積極評議合理疏導,構建平等對話
構建有效的微博平臺體系是強化微博管理的重要手段,設置官方微博,并進行微博平臺分類,搭建院系微博、班級微博、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微博、心理微博、黨員微博、學生干部微博等。通過院系、老師,學生彼此之間的網絡互動交流,收集學生意見,強化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平等對話平臺,有針對性的溝通滲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推進微博平臺建設和如“學校食堂管理,自習教室數(shù)量,圖書館考研位置”等的日常管理引導有機結合。
(三)培養(yǎng)“意見領袖”,創(chuàng)造“意見環(huán)境”,展開朋輩教育
注重對“意見領袖”、“意見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展開朋輩教育。選擇具有正確三觀,一定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的學生干部等,發(fā)揮其在學生中認可度、號召力、網絡輿論影響力。關注“意見領袖”,多溝通,達共識,通過他們的聲音來引導輿論。利用微博互粉等特點展開朋輩教育,學生彼此之間互相感染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意見領袖”慢慢引導形成主流輿論場,創(chuàng)造和諧“意見環(huán)境”,將思想政治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開展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創(chuàng)建良好的網絡育人環(huán)境
大學生既是高校思政輿論引導工作的實施對象,也是保障高校思想輿論引導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力量。積極開展以媒介素養(yǎng)為主題的班團會、討論會等活動,進行網絡媒介素養(yǎng)教育,提高其對主題各異的微博信息的解讀、分析和應用能力,帶動學生在網絡中規(guī)范自我行為,培育理性客觀、積極健康的媒介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自覺接受積極向上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念。高??蓪⒚浇樗仞B(yǎng)課作為思政進網絡的一個抓手,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選用精品教材,規(guī)定學時和學分,將媒介素養(yǎng)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育人環(huán)境。
(五)制定制度,加強組織,強化微博管理體系
微博進入門檻低,傳播速度快,沒有信息的把關人,目前尚未出臺關于微博管理的法規(guī)制度。作為思政政治教育的前言陣地,高校應當健全組織領導機制,建立微博平臺工作小組,形成監(jiān)控與引導團隊,加強對微博信息的監(jiān)控和引導,對信息資源進行篩選、過濾,凈化新媒體環(huán)境等開展網上環(huán)保工作;制訂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監(jiān)控與引導微博輿情,并將這項工作作為院系工作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微博輿情監(jiān)控與引導制度順利實施。
(六)以“實”帶”虛“,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技巧,促進線上線下的良好互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面對微博帶來信息,整合微博資源,改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與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教育資源進行整合,進一步引導學生在微博平臺上提供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指導,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育和微博教育的良性互動。以開展媒介素養(yǎng)形成的主題討論會,如何有效辨別網絡微博信息的有效性沙龍討論等平臺,以“實”帶“虛”,促進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形成政治教育的立體網絡模式,達到“皆為我所用”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微博用戶數(shù)達2.5 億 成網民重要信息獲取渠道[EB/OL].http://it.people.com.cn/GB/16883729.html , 2012-01-16/2012-02-10.
[2]楊立準,“微博”網絡生態(tài)下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青年教育,2011(11).
[3]尹曉敏,微博興起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zhàn)與應對[J].網絡思想政治教育,2011(2).
[4]龍靜云,基于微博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1(11).
[5]張鋌,微薄視閾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J].線代教育科學,2012(5).
[6]吳勇,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廣西社會科學,2011 (8).
[7]盧忠萍,微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 (6).
[8]馮支越,基于微博平臺的青年學生媒介素養(yǎng)培育機制初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1).